台媒:郝柏村——8年抗战蒋委员长领导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解读蒋介石日记 郝柏村:8年抗战蒋委员长领导


  1945年9月10日,陆军副参谋长冷欣将军奉命抵达重庆,呈献日本降书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5周年特展专辑)

  (2013年07月03日台北报导)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1965年起担任蒋中正侍卫长6年的中华民国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日前于台北举办《郝柏村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新书发表会。


  
  1937年7月19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于庐山发表最后关头演说,宣告对日抗战开始。(网路图片)

  蒋介石日记(1917~1972)自2006年公开后,详实的军事、外交等决策纪录,为中华民国近代史研究开展新的视野。全套日记涵盖了国共内战(1945~1949)与八年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蒋委员长于七七事变后,在五老峰下训练团演讲决心抗战到底(国史馆)。(天下文化)

  郝柏村在新书的序提到,日记(蒋介石日记)的本质是主观的,读者可各依自己的立场,有不同面向的解释,但抗战是以落后、贫穷而分裂的国家,敢于对世界一流强权说不,全凭蒋委员长在内外交迫、危疑震撼中,坚持抗战到底,铁一般的意志,甚至不惜退出联盟作战,与重庆共存亡的决心;也凭这铁的意志,唤醒、凝聚与团结中华民族的精神,发扬了民族正气,是最后胜利的唯一因素,这应是客观公正的全民共同结论。


  
  1938年宋美龄在战区为抗日受伤战士包扎伤口。(法新社)


  
  《郝柏村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1937~1945》。(天下文化)

  为八年抗战史实作历史见证

  郝柏村继2011年出版《郝柏村解读蒋公日记1945~1949》后,再以两年时间于近95岁高龄完成《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这不只是蒋介石的八年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争,不能被遗忘,更不容被扭曲。


  
  1939年宋美龄躬亲缝制寒衣慰劳前方抗日将士。(中央社)


  
  1940年2月下旬,白崇禧指挥国军第2度攻克昆仑关后,蒋中正自重庆飞抵柳州,与白崇禧(左一)、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左二)、罗卓英(右二)、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右一)合影。(网络图片)

  中华民国在八年抗战中,死伤为二次世界大战之最,同盟国作战中,战争时间也最长,作战地域幅员也最广。郝柏村说,抗战胜利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次殖民地提高为国际四强、废除了一百五十年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不再受压迫,成为独立自主的民族。


  
  1941年日军轰炸重庆,蒋中正坐镇重庆领导中国抗战,9月28日他在中央警官学校正科七期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话 。(网路图片)


  
  1942年2月28日蒋中正夫妇访问印度与甘地合影,宋美龄是蒋中正外交上的左右手。(网路图片)

  郝柏村表示,八年抗战是攸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圣战,国军使用兵力为六百万,日方在一百万以上。当时全国,从都市的大街小巷,到乡村的田间畔,都弥漫着抗战歌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枪在我的肩膀,血在我的胸膛亡国的条件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943年,宋美龄应美国众议院参议院两院邀请访美演说,众议院的议员们凝神聆听演讲,议员和旁听席上座无虚席。(网路图片)


  郝柏村说,八年抗战让中国解脱150年的不平等条约屈辱,但中国大陆很多爱国教育基地,宣传的却都是马克思主义。他强调,抗战时代的壮烈史实才是最好的爱国教育,写这本书是希望下一代能把这段历史继续传承下去。


  
  高龄95岁的行政院前院长郝柏村。


  
  1942年,郝柏村在印度兰伽(郝柏村)。(天下文化)

  郝柏村说,他曾经走访大陆建立的多个抗战纪念馆,发现上海松沪抗战纪念馆,对抗战的纪录九十九%都是假的,就连发生七七事变的芦沟桥,对抗战的描述也完全不对。


  
  1943年11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参加开罗会议,偕夫人宋美龄,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合影。(国史馆)。(天下文化)


  
  1944年底,日军逼近贵州独山,重庆受到威胁,有迁都西北之议。白崇禧随蒋中正、宋美龄前往陕西临潼视察。(网路图片)


  
  1945年重庆各界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5周年特展专辑)

  新书发表会现场贵宾云集,监察院长王建煊、国史馆馆长吕芳上、总统府资政胡为真、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等及多位退役将领均到场,共同见证中华民国对日八年抗战的光荣历史。


  书籍介绍

  「解读」蒋介石日记的外交与军事纪录

  是历史的关键注解!是大陆的风云变!是台湾的起死回生

  从抗战胜利到大陆失败,这五年中的史实,大半是我亲见亲闻亲历的,因此读蒋公日记,恍如回到抗战与内战的岁月,我的感受应和年轻的历史学者不同。这五年的历史,是决定台海局势的根本,两岸关系的发展,和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是离不开这个根本。------郝柏村(摘自本书作者序)

  蒋介石日记(1917~1972)自2006年开始,已於美国胡佛研究院陆续公开,全球学者专家纷往审阅、研读,掀起一波波蒋介石研究的热潮。而1945年到1949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翻天覆地巨变的五年,这段期间的日记,更受瞩目。

  亲历这五年巨变的郝柏村,1949年後,历任中华民国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并曾於1965年到1971年间,担任总统府侍卫长,亲炙蒋介石多年。近年来,几个问题常在他心中盘旋:为何国民政府要接受雅尔达密约?马歇尔调停国共纷争为什麽会失败?为什麽坚持动员戡乱?为什麽国军在军事战略上,始终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知调整?

  向历史提问後的反馈,以及对公开日记史料的深掘,促成郝柏村以四年的时间,写下近二十万字「解读」蒋介石日记的外交与军事纪录,将中华民国在大陆最後五年的军事与谈判失败过程,对比当年的沙场经历,以及与日记所及人物的互动、军事外交的见解等,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在硝烟弹雨中,重建两岸分野的关键时点。


  马英九出席郝柏村先生《解读蒋公日记:1945~1949》新书发表会。100.06.16

    郝柏村也明确指出了蒋介石的一支笔领导作风,是在国共内中遭受惨败的主要原因!
  

     


郝柏村 2014-07-13 14:55:22

[新一篇] 王先勇:國共各自出于什么考慮都放棄對日戰爭索賠

[舊一篇] 剛解禁照片?看了太震驚,我們是中國人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