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走进去”与“走出来”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如何根据语文教学的这一性质教好语文?我的体会是: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本去,然后还要从课本中走出来。所谓“走进课本去”,就是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深刻理解课文的字、词、句、段、篇,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逐步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达到融汇贯通。所谓“从课本中走出来”,就是指语文教学不能完全局限在课本里,就教材论教材、就知识学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思想、和周围的世界密切地联系起来,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
  譬如,我教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三册《为中华民族争光》这一课。这篇课文先写了徐悲鸿留学欧洲,受到外国留学生的讥笑:“中国人愚蠢,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毫不客气地把他顶回去:“等学习结业的时候,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徐悲鸿怀着为国争光的满腔激情,整日临摹世界名画,刻苦努力地学习。接着,课文还写道,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留学第一年,就受到法国美术家的好评;几次竞赛考试都获得第一名;毕业后的画展轰动了美术界;连那个歧视他的外国留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我在教学中,抓住“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带领学生走进课文:
  师:课文中说谁是“有志者”?
  生:徐悲鸿。
  师:他是怎样有志的?
  生:顶回别人的讥笑,整日临摹名画,刻苦努力地学习。
  师:对,“有志者”概括了上边所学的课文内容,叫作“承上句”。那么课文中说谁“事竟成”呢?(竟是终于、都)
  生:徐悲鸿。
  师:他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生:留学第一年,就受到美术家的好评。
  生:竞赛考试得第一,画展轰动美术界。
  生:歧视徐悲鸿的留学生成了失败者。
  师:这些都说明了徐悲鸿的“事竟成”。“事竟成”概括和提起了下文,叫作“启下句”。“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在课文中既概括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这样的句子叫“承上启下”句。
  这样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个“承上启下”句,而且对“承上启下”句的作用,以至对课文的结构和课文的前后内容,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就是带领学生走进了课文,学得了一些语文知识,领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再把学生带出课本:
  师:除了徐悲鸿,还有有志者吗?
  生:有。
  师:你知道还有谁是有志者?
  生:毛泽东、周恩来……
  师:对,他们是有志者。闹革命,建立了新中国。那你们是有志者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
  生:我们还小?
  师:小就没志了吗?自古英雄出少年呢!
  生:有志。
  师:你们有什么志?
  生:我长大了要当飞行员。
  生:我长大了要出国留学。
  师:对,你们是有志者。只要你们像徐悲鸿老前辈那样刻苦努力地学习,你们也会事竟成的。你们看我是有志者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
  生:你是老师。
  师:老师就不是有志者吗?
  生:是。
  师:对了。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笨小孩,可立志长大了为人民做点事,学习可用功了,现在我不仅是人民教师,还当了省上的特级教师呢!只是事也未成,我还要更加努力。
  这样就把学生从课本中带出来,联系到革命领袖、联系到学生自己、联系到周围的人和事,使学生受到比较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再譬如,我教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11册《少年闰土》那一课的开头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先引导学生领略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蔚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一望无际。作者笔下的海边夜晚简直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描绘出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优雅环境。接着让学生看,正是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里,走出了一个英武的少年,他的外表特点是:项带银圈;他的动作是:手捏钢叉,勇猛果断地向猹刺去。再看那猹,又是那样的机灵狡猾,不是向前冲,而是将身子一扭,回身逃掉了。学生进入了课文,沉浸在那美好的夜色之中,仿佛看到了瓜地刺猹那动人的一幕。
  这时,师生间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这段话写得精彩吗?
  生:精彩!
  师:怎样写精彩的呢?
  生:……(陷入沉思,一下子说不上来)
  师:(提示)作者把这么优美的环境、这么英武的少年、这么狡猾的猹,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你们看看作者用了多少个字?
  生:(认真地数起来)啊!连标点才92个字。(学生惊叫起来)
  师:对了,这一段写得妙极了,92个字就写出逼真的人物、动人的事件、优美的环境,可真不简单呢!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哪一位大手笔写的呢?
  生:鲁迅。
  师:你们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
  生:不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你们看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沉静)
  生:我看你也写不出来。(忽然,一学生大声说,全班同学都向他投去责备询问的目光)
  师:这个同学说对了,我到这个年纪还没有写出来这样的文章,这辈子怕是写不出来了。(我老实地向学生承认了这个事实)而你们其他同学可都说错了,你们怎能说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呢?你们年龄这么小,只要好好学习,还怕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吗?我看我不行,你们行,你们只要努力,一定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生:……(笑,受到鼓舞,精神大振)
  然后,我再把学生带到课文中去,让学生想想这段文章是怎样写成的。学生前后段对照一学,便明白了这段课文总体是从闰土那里听来的,但又和闰土说得不完全一样,加上了作者平时的观察(夜景描写)和思考想象(人物、事件),形成了开头这样一个总体印象段。
  最后,我引导学生只要注重观察,并进行思考想象,经过多次锤炼,不就能写好文章了吗?
  我认为语文教学这样不时地将学生带入课文中,再带出课文,反复多次,经常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受到比较深刻的思想教育,能比较理解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1.满怀激情,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要从教材内容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逐渐引导学生自己走进课文,获取丰富的知识;自己走出课文,主动联系自己周围世界的实际,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获取新的技能技巧。
  2.选准突破口,找好联系点。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带学生走进去、走出课文后学生可联系哪些方面、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要采取哪些方法和步骤,教学前教师要进行认真思考,备课中要作充分准备。
  3.教师要“下水”示范,既作教练员又作运动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本去,再一起走出去,要把自己学习的收获体会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自然。教师要作一个站在水中的游泳教练员,既要讲解游泳要领,又要亲身示范游给学生看。切莫只作一个袖手旁观的指挥者,命令学生在课本中进进出出。
  
  
  
陕西教育西安20~22G39小学各科教学高仲铭19981998省特级教师 高仲铭 作者:陕西教育西安20~22G39小学各科教学高仲铭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57:07

[新一篇]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不容愚昧迷信活動泛濫  ——四論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舊一篇] 小學語文教學法教材的比較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