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5、4、3、2的口算”。教师先复习“几加几得十几的口算练习,接着出示例题“12-4=□”。提问学生:“谁能想出来12-4=?,你是怎样想的?”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4+8=12,所以12-4=8。”而另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10-4=6,所以12-4=8。”本来教师应该对这两位学生都加以肯定和表扬,尤其是第二位学生的口算想法,突破了“思维定势”的限制,换了角度去思考,别具新意。想不到,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进行高度的赞扬,并重复讲解。看得出教师赞扬第一位学生的原因是学生回答的正是她课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而对第二位学生的回答未加点评,不置可否。
听到此处,我想:现在不是在提倡创新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吗?提出第二种口算方法的学生不是已具备了创新意识的萌芽了吗?能不照搬书本不就是具有了创新的胆识了吗?更何况,第二位学生的口算想法还渗透了“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几,差就增加几”的思想。对于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讲,能想到这一点,实在是了不起的“创新”。
听了“12-4=□”的教学,引发出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课堂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解放学生,使学生自由学习和具有创造精神,也可以束缚学生,扼杀学生的自由学习和创造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新问题、新结论等,必须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加以鼓励,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创新。创新被承认才有价值,有价值才会产生兴趣,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有了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教师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
第二,看待一个事物或问题,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限制,换个角度去思考,往往能获得一个全新的认识。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最显着的特征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建立在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与突破上。正是由于爱因斯坦对“牛顿的时空观”有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看法,进而创立了相对论,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罗巴切夫斯基突破了“欧氏几何中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这一思维定势,从而创立了非欧几何,而在罗氏几何中,两条平行线在曲面中是可以相交的;球王贝利在他的事业达到巅峰时,面对记者“哪个球踢得最好”的提问,他突破“在已经踢进的球中选择”这一思维定势,做出“下一个”这样新颖独特的回答。如果说上述第二位学生的口算想法纯属偶然的话,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则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敢于突破常规、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应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先生曾将中西方的教学方法做过形象的比喻:比如教学生游泳,中国的方法是先花一定的时间讲述游泳的理论知识,并做示范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西方则是首先将学生往水里一丢,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领悟,然后归纳大家的体会和感受。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中国学生基础扎实,模仿能力强,但缺乏创造性;西方学生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强,但基础不扎实。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折中主义是取长补短的一种良策。
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素质教育讲了多年,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课堂教学“满堂灌”,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后、假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模仿性练习;班会、队会、劳动、自然、自习课都被教师用来上课、测试等。这些做法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往往产生一种短期效应—考试科目成绩的提高,但大家可曾想到,成绩的提高是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
甘肃教育兰州G39小学各科教与学石红琴20032003石红琴 甘肃民勤县东关小学 作者:甘肃教育兰州G39小学各科教与学石红琴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1: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