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想与实践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时,大多教师都会遇到两大困惑:一是包括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的文化史内容,在历史课中怎么教?二是对曾经在必修一(政治史)和必修二(经济史)中出现过的文化史内容又该如何处理?笔者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认为可以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上述两大困惑,一是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二是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
  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
  什么是历史的角度?所谓历史的角度,就是要把文化史中的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笔者曾多次听过历史必修三中有关文学艺术内容的公开课,发觉许多老师都把体现文学艺术内容的历史课上成了文学艺术欣赏课。这并不是不可取,因为欣赏课既是一种历史美育课,也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我总觉得这有点脱离了历史学科的特点,没有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情感教育。
  那么,怎样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文化史的教学?笔者进行了尝试,下面就结合必修三的具体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1. 有关思想史的教学: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是中西方有关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容。在进行这些有关思想内容的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两大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内容选择:一是思想的产生及演变与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的关系,二是产生或者演变的思想对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有关文学史的教学:必修三的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和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分别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近现代文学的内容,我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侧重点是和学生一起探究两大问题:第一,不同时期文学的主流形式及其特点是什么?列举其典型代表。第二,如何揭示一定社会的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有关科技史的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技史,不能仅仅讲其科技成就,更不能把科技史的内容作为单纯的物理知识、生物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等来讲授,而应着重和学生探究科技成就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如在进行《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这一专题的教学时,我着重和学生探讨了中世纪农业、手工业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说明这些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联系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指出这两者是对教会权威的挑战,是对人性主义的呼唤,为近代科学思想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还有18世纪欧洲开始的启蒙运动对理性自由信念的确立和自由理性的张扬,大大促进了近代科学思想的发展。那么,近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呢?牛顿经典力学的确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它的诞生彻底打破了教会对自然领域的控制,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不仅仅是生物领域的,更深刻的影响在于对人类思想认识的方面,它把神从人类生命的领域中驱逐了出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从历史的角度,我们还应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为此,我给学生设计了以下探究问题:
  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人们多用“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来说明,认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
  (2)你认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关于必修三中美术、音乐和影视内容的教学,我认为也应该着重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活动、讨论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
  在文化史的模块中,有很多内容是在政治史和经济史中出现过的,如下表(以人教版为例):
  G32RA31.jpg
  由于新课程倡导专题教学,专题下所选的内容都是为专题服务的,既然如此,在文化史专题中出现的内容,就应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和学习。那么,这些重复的内容在文化史专题中应该如何处理呢?与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学历史相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与积累,下面两个事例是笔者尝试的结果。
  如“毛泽东思想”这一内容在政治史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出现过,在进行政治史内容的教学时,重点探讨新民主主义时期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以及选择后的革命实践和结果。当然,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一选择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反过来指导这一过程的,但侧重点是前者。而在文化史的教学中,《毛泽东思想》一课的关注点在于这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乃至对整个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围绕这一关注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并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教学:
  1.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为什么这样的背景下能出现这样的一个人和这样的一种思想?
  2. 所有思想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从它的形成过程看,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3. 这种思想怎样指导了当时的革命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4.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一项重大的理论成果?
  又如,《蒸汽和电的革命》一课与经济史中的《工业革命》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在进行经济史模块中的《工业革命》的教学时,我们主要探讨这两次工业革命在经济领域对生产力的提升,对世界经济结构变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而在文化史的教学中,《蒸汽和电的革命》则突出以下两点:第一,从科学的角度探讨这两次工业革命解决了什么科学难题?第二,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探讨它对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围绕以上两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并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
  1. 蒸汽和电的革命是革谁的命?这两次革命分别创造了哪两个时代?
  2.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的广泛使用,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变革?
  以上是笔者在文化史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总结,是基于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和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毫无疑问,文化史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结合具体内容而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切入的角度也应是多元化的,这都有待于我和我的同行继续努力,不断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34~35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梅金娣20072007
梅金娣,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510170
作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34~35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梅金娣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54:51

[新一篇] 從歷史的單一視角到歷史的多義解釋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歷史反思

[舊一篇] 從大眾語運動看3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主體意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