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灵之绝唱    ——看电视剧《青衣》断想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如果说黄蜀芹执导的电影《人鬼情》时隔多年,仍令我回味难忘,那么导演康洪雷继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的另一部成功力作《青衣》,又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感觉 ,她就像尘封多年的记忆,被重新唤起潜藏的激情。尽管诸多的知名导演曾涉足影视剧 的女性题材,但我个人一直以为对女性世界诠释最好的还是这两部作品,甚至可以说是 女性心灵之绝唱。
    这并不言过其实。尤其是20集电视连续剧《青衣》,虽以四代戏曲青衣演员的舞台生 涯为线索,但展示的却不只是她们的艺术人生,更是她们心路历程的探究。这种对女性 心灵的挖掘是令人震颤的。我敢断言,大凡真正看懂该剧的女性,都会毫不犹豫地坦言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嫦娥,或者说我们就是那个奔月的嫦娥。所以,我认为该剧是非 常难得的精品,她一举夺得电视剧“飞天奖”的几项大奖也是势在必得。
    在这里,我只是作为一个女性(不是作为研究学者),迫不及待又情不自禁地来表达我 的感性化的想法,并真诚地感谢编导者及全体摄制组成员对作品近乎完美的诠释和演释 。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一时冲动,而代表了绝大多数女性的心声。
        懂得女人
    投资方能够出资800万拍摄《青衣》,是极有眼光的。难得碰上这样一部好本子,再加 上优秀导演和大腕演员的通力合作,注定了该剧的走红和成名。而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主创人员在艺术构思上把女性最内在的东西挖掘得淋漓尽致:女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往 往充当的是配角,只有在梦幻中才是自己的主宰。于是,柳如云、筱燕秋式的青衣们在 戏中活得最真实,最沉醉,最有滋味。虽有无奈,但却是痛并快乐着,她们是在用一生 守护着心中的嫦娥。用原着作者毕飞宇的话说:“《青衣》只关注两个人:男人和女人 ;《青衣》只关注两件事:幸福和不幸福。”
    当然,电视剧《青衣》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又不是简单地展示生活真实这单一的主 题。它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在引发观众去思考:究竟怎样理解幸福和不幸?如果说柳如云 、筱燕秋式的青衣们人戏不分,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是所谓不幸和人生失败的话,那 么她们对舞台和唱戏的痴迷所达到的人神合一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正如剧中 投资方郑老板评价春来和她的老师筱燕秋所说的那样:“你是演嫦娥,筱燕秋就是嫦娥 ,就差这么一点点。”可就是这么一点点,筱燕秋才堪称是真正的青衣,她是用生命和 灵魂支撑起偌大的广寒宫,使嫦娥在凄凉和孤寂中回味人间的温暖。
    柳如云、筱燕秋式的青衣们就是现实生活当中的嫦娥,可又有几人真正懂得她们呢?能 有多少人知道女人最需要什么和她们以一生去挣扎的东西?于是,青衣内心的疼痛是每 个女人(甚至也是男人)心中都有的,它无所不在。虽然《青衣》的剧情表面上是几代青 衣人的梦,反映的是戏中人的世界,似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隔得很远,其实细细品味, 就会发觉她不只是别人的故事,同样是我们自己的故事。青衣那种内心的苦和痛,那种 对现实的不甘与梦想的任意飞翔,看似清淡如水,实则满溢辛酸,令人心碎。因此,导 演康洪雷曾有言:“《青衣》的戏中人,会让更多的女人看到自己曾经不甘的梦想。” 恐怕这也正是该剧的魅力之所在吧!
        演绎着被怜惜的女人
    电视剧《青衣》走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演员的出色表演。可以说,剧中女性角色 的塑造都比较成功,四代青衣各有特色。即便是功于心计、不择手段的李雪芬和春来, 一旦她们扮上嫦娥的戏装,观众也就认可了她们的表演。因为她们同样痴迷这个舞台, 同样爱着月中的嫦娥,她们均不同程度地演绎了被怜惜的女人——让人欲罢不能,又恨 不起来的一种心疼的感觉。
    尤其是演技派见长的演员潘虹和徐帆,以细腻的表演于细微处绝好地传达了两代青衣 那戏如人生的凄绝之美。她们牢牢地抓住了青衣的魂:青衣就是女人,人生就是戏。用 潘虹的话说:“我演的是极品女人,把‘青衣’作为一生的标记和符号,虽压抑、克己 、内敛,却更坚忍。”虽然潘虹在剧中的戏并不多,但观众却深深地被她饰演的角色所 感染,她演活了一个极品女人的气韵。
    徐帆也说:“《青衣》是我最满意的一部作品。筱燕秋是戏痴,爱戏如命。”特别是 她饰演的筱燕秋的那种无奈、飘忽不定和迷茫的眼神,形象而又传神地演绎了那个沉醉 在嫦娥世界里的青衣。如筱燕秋在她30岁生日时,借酒浇愁,在家中厨房把围裙当水袖 ,把菜刀敲击面板的声音当成舞台锣鼓而上演的“那出戏”,给观众一种爱莫能助和心 疼的感觉。再如,她告别戏台的最后一场演出(在剧场外面的空地上),她扮好装又默默 地来到服装间,静静地张开手臂等待穿上戏服的动作,都较好地诠释了“用一生入戏的 青衣,早已忘记来时路”的戏痴形象。即便她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 母,就像“刚从月亮上下来,还没找着家门”的嫦娥,观众还是能够给予同情和理解。 她的心太苦了,但决不是她吃错了药,是“老天爷给了她青衣这碗饭,却不给她戏唱” 的宿命。
    这里,还必须提及的就是饰演春来的演员马静——现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二年 级的学生,她是在报考电影学院的校门口,偶然被导演发现并选中的。她是在一边排戏 一边复习功课中完成了两件事:一是成功地塑造了春来这个角色;一是考取了北京电影 学院。可以说,正是她在剧中出色的表演为这部戏增色不少,她把春来那种任性、世俗 又不失聪明的执⒀菀锏牧芾炀≈隆?br>    再加上程派戏曲演员张火丁那幽怨的唱腔,更是把观众带入了中国传统戏曲美妙绝仑 的境界。因此,演员们炉火纯青的表演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四代青衣不同的人格魅力及她 们惹人怜惜的女性情怀。
        颂扬了执着的女人
    与这四代青衣相比,男性在剧中往往显得软弱、苍白,甚至缺席。作为男人,无论是 剧团圈内的魏笑天、乔丙璋,还是圈外的郑安邦、面瓜,都不是奔月嫦娥的那个后羿。
    第一代青衣柳如云以一生苦守一句爱情承诺,一等就是一辈子,直到临终前才听到魏 笑天已经太迟的“妻呀”的呼唤。筱燕秋虽然嫁人,但内心一直枯井一般,除了唱戏, 再没有了生命中的那份激情。她与乔丙璋十年后重逢的对话,可谓字字血泪:“十年的 时间,对你眨眼就过去了,对我则是痛不欲生的一辈子。”
    即便是面瓜(傅彪饰演的好男人、模范丈夫),我们每每为他对妻子和女儿的爱感动不 已,但同时也替他悲哀,他给予了妻子无微不至的物质关怀,惟独或者说根本不了解妻 子筱燕秋的精神需求。他有一句口头禅:“家里什么都有了,啥也不缺,你还瞎折腾什 么?谁家不都是这样过日子?吃错药了吧?”再说作为剧中的投资方郑安邦,同样没能免 俗。为了圆二十年前的嫦娥梦,他投资《奔月》且点名非筱燕秋A角莫属,可在第四代 青衣春来的年轻貌美面前,他一点点丧失了男性的尊严,朝令夕改,筱燕秋能否登台演 出就随着他的旨意起起伏伏。特别是他看透了春来的品性,却还不由自主地跪倒在春来 的石榴裙下,任被春来的小手段抛来耍去,甚为可怜之至。倒是春来的那句话,“我是 我自己。我就是不喝你们男人配的药,凭我自己的本事,照样能飞上天去。”显示出一 种时代女性的进步。
    当然,像柳如云、筱燕秋式的青衣们的人戏不分,“这种纯真的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越来越少,真是遗憾哪!”虽不无无奈,又是一种必然。即该剧的境外之境:她们心 灵上的魂就是青衣。于是,筱燕秋对只有一个观众的最后一场演出发出的心声:“我要 唱,唱给天,唱给地,唱给心中的观众”,还有一句暗含的潜台词——就是唱给懂得嫦 娥的观众。剧情结束了,但梦中的嫦娥依然会成为青衣们一生的追求。
        令人遗憾的败笔
    纵观该剧,编导者很注意每一细处的精致,但美中不足,也有遗憾。如柳如云去世时 筱燕秋独自在剧场外唱戏的那两场戏,本该是剧情的高潮,也应该是最催人泪下和令人 回味的,却仍觉渲染不够,特别是该剧以客串的张纪中的画外音来结束,不仅索然无味 ,且有画蛇添足之感。
    其实,筱燕秋还有更多可以挖掘和表现的东西。筱燕秋不应该就这样匆匆收场,与其 这样残缺和无奈,莫如让这个角色倒在她挚爱的舞台上。否则,她今后的路怎样走?可 能比死更难熬。用她自己的话说:“20年前舞台上作为嫦娥的筱燕秋死了;20年后作为 女人的筱燕秋也死了。”
    另外,该剧还是有意无意地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兴奋点,给予春来负面的戏份过多,且 对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尽情表露,似乎只有靠年轻貌美和不择一切的手段才能抓住机会 ,毕竟这不是社会的主流。而对那个剧中的投资方郑老板,也不必安排他与春来同流合 污。他本是筱燕秋的同龄人,连他都违背初衷,还有什么良知和信誉可言。戏道金钱真 是万能的吗?
    即便如此,电视剧《青衣》仍不失为一部难得的精品,不愧为女性心灵之绝唱。我们 衷心祝愿康洪雷导演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丰富电视荧屏,以飨广大的电视观众。
    
    
   当代电视京71~72J8影视艺术王艳玲2004200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集中表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主要得之于对资 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大发展变化,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 的理论空间;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大体是西欧的历史实际,将其应用于不同 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研究,同样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空间;“经验的事实”和“ 历史环境条件”,既决定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重大不同前提下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 经济形态的不同存在,又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97BZS001)。滴石张骆/王On the Adhe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ew of Material Historiography
  ——A Reading of Preface to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SU Feng-jie
  History Department,Fuyang Normal College,Fuyang 236032,Anhui,China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胡克(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邵牧君(中国电影家协会 ·研究员)/齐士龙(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国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作者:当代电视京71~72J8影视艺术王艳玲2004200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集中表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主要得之于对资 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大发展变化,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 的理论空间;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大体是西欧的历史实际,将其应用于不同 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研究,同样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空间;“经验的事实”和“ 历史环境条件”,既决定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重大不同前提下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 经济形态的不同存在,又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97BZS001)。滴石

网载 2013-09-10 21:43:18

[新一篇] 女性割禮:婦女人權與文化民族主義的悖論

[舊一篇] 女性悲劇的解鎖者——徐小斌系列女性小說探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