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对现代思维科学的开拓性贡献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钱学森是闻名中外的着名科学家,在流体力学、火箭研制、工程控制论等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杰出成就。40年前,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历尽艰辛回到祖国,为发展中国的航天工业,加强国防建设,研制、发射火箭、导弹、卫星,奉献了他全部的智慧和精力。
  不少人年介60即不思进取。如今钱老已80多岁,他的创造性科学思维却分外活跃。近十多年来,他积极倡导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1981年以来,笔者经常在思维科学研究方面向钱老求教。15年来,从钱老的论着和书信中,深深体会到他对现代思维科学研究所作的开拓性贡献,谨以此文对他的主要观点和看法进行综合评价,让更多的人来关心、了解、促进思维科学的发展。
      一、确立思维科学的重要地位。
  直到现在,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尚没有一门完整、独立、系统的思维科学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点形式逻辑的知识;在大学中文系,有一门形式逻辑课,亦未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为什么要研究和普及思维科学?在当代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和日常社会生活中,思维科学究竟有什么作用?以往学术界对此并没有足够的、明确的认识。迄今为止,即使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中,也没有思维科学研究的专门机制。只有北京理工大学设了一个非官办的思维科学研究室,已属于凤毛麟角了。
  钱学森在《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上发表《自然辩证法、 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指出发展思维科学的两大“效果”:其一,“就是原来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能实现了,造出更聪明的计算机,叫计算机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更多一部分,人就能从脑力劳动中更多地解放出来。”〔1〕其二,“是使我们懂得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人脑的能力。 比如人脑有创造的能力,这不是逻辑推理而是思想的飞跃,是所谓‘灵感’。……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有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那该有多好呵。”〔2 〕思维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一是可以推动计算机的技术革命,为研制第五代计算机(智能机)奠定更全面、更系统、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是可以促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深化与完善,更多地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钱学森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作了《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3〕的学术报告,进一步阐明思维科学与新技术革命的关系。 钱学森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已出现过四次产业革命,而当前的所谓“新技术革命”则是第五次产业革命,其核心是信息革命,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知识、智力的重要性要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都与思维科学有关。由此可见,思维科学研究对当代科技发展十分重要。
      二、提出思维科学的体系结构。
  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以来的逻辑学,主要研究论述了形式逻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后来又产生了数理逻辑。这些主要研究了人的抽象思维,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思维科学。传统思维科学体系中没有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方面的内容,无法回答文艺创作、科学研究等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提出的种种复杂问题。
  钱学森1981年初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现代思维科学的体系结构:“逻辑学、形象思维学、灵感学都是属于思维科学这一科学技术大部门中的基础科学。至于诸如语言学、文字学、密码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似乎都可以当作思维科学体系中的应用技术”。〔4 〕钱老提出的现代思维科学的体系结构与传统思维科学相比,可用下图表示:
类别/层次        传统思维科学    现代思维科学基础科学      逻辑学(形式逻辑)    抽象思维学                      形象思维学                      辩证思维学                      创造思维学                      社会思维学技术科学                  应用思维学                      科学语言学                      艺术语言学工程技术                   密码技术                     计算机软件技术                       智能机技术
  这样一种新的思维科学体系结构,是以往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家们所没有提出过的。关于形象思维,尽管一些文艺理论家、心理学家们对此有一定的论述,但是均没有象钱老这样提出一种新的、完整的、多层次的思维科学体系结构。他不仅打破了传统思维科学理论结构的框框,而且开拓了思维科学研究的领域。
      三、指明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形象思维
  15年前,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感到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该把大约一百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极其丰富的成果加以提炼,用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此相比,去推敲过去哲学家们的着述,不能不说是次要的。向前进总比往后看更重要一些,也该多花些气力。”〔5 〕研究思维科学也应如此,不能老是考证评述前人的成果,更应重在开拓与突破。
  现代思维科学的突破口是什么呢?钱学森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的结束语中明确指出:“形象(直感)思维是我们思维科学现在要突破的,而且,由于智能机的研制工作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对突破形象思维也是一个压力。多少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是隐隐约约的。中国古话讲,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能言传的都是讲得清楚的问题,而形象(直感)思维现在没法讲清楚。如果将来我们说能讲清楚了,哪怕只讲清楚了一点儿,也不是小事,我想那将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科学革命”。 〔6〕为什么要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呢?钱学森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等论文中早就阐述过。在现代思维科学理论体系中,只有逻辑学部分比较成熟,而形象思维学与灵感学等尚未创立。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结构和规律是什么?人们对此尚无统一的成熟的认识,就是简单的图形识别也还是个说不清的大问题,不知道人脑是怎么识别图形的。现在邮局用来读信封邮政编码的机器也只有大约60%的成功率,其余相当大一部分机器读不出,还得剔出来请人来认。这比起机器的数值计算,每钞运算几十万次、几百万次、几千万次、几亿次,真可谓有天壤之别!原因是什么呢?钱老说:“在于我们掌握了逻辑学,但没有掌握形象思维学。那我们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维学,会不会用它来掀起又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呢?这是颇为值得玩味的一个设想。”〔7〕
  形象思维研究既然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实现突破?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钱学森教授在他的论文和研究通信中曾提很多有益的建议。归纳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是宏观的研究方法。这是比较古老的心理学的方法:人自己内省,考察自己的思维过程,即人用自己来作实验。这种方法也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测量仪器和各种先进的科学方法来进行。
  二是微观的研究方法。即借助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用系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脑的神经控制系统,探讨其结构和功能。后来钱老曾多次指出,研究思维科学与研究人体科学是有区别的,不要把二者简单混在一起。而且研究脑科学的路很长,思维科学研究不能只等待脑科学的进展而进展,可以另辟蹊径。1982年3月10日钱老结我的信中, 还专门绘制了一张图,来说明生理学、心理学、精神学与思维学之间的关系,告诫我们不要犯唯心论、机械唯物论或二元论的错误。他在信中还说:“所以生理心理学并不直接与思维学相关,要通过一门新的学问《心理精神论》。你要学习生理心理学是为防止滑入二元论(唯心义)。 ”〔8〕
  三是人工智能模拟的方法。就是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从电子计算机的程序结构,间接认识人脑类似的功能结构。这也是研究人脑思维、揭示思维规律的一种方法。
  四是研究古今中外的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活动的过程及其创造产品,特别是用形象语言描绘出来的、具有形象系统的各种文艺作品,可以给人启示。1987年6月25 日钱老与我的研究通信中说:“为了研究形象(直感)思维,我想我们要走另一条路,创立另外一门语言学,叫‘文艺语言学’?我现在认为研究文艺语言学,把文艺语言、俚语、禅释语言的规律找出来,那也是研究形象(直感)思维学的一个门路。”以往语言学的研究,由于受传统思维科学即逻辑学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限制,主要研究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结构和规律,对于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却研究得很少。形象语言的研究需要以形象思维学的理论为基础,形象语言的研究对于深化发展形象思维学的理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87年起,我与南京师大的黄浩森、孙学文、刘正婵等同志组成了一个形象语言学研究小组,出了一些成果。
  (附图 b20409.JPG
  在钱学森教授指导下,经过国内许多同道的共同努力探讨,对于形象思维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多少可以讲清楚一些了。如抽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是概念,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是意象。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思维主体感知客观事物的表象,并经过由表及里的概括加工以后建构意象系统的过程。1983年5月23 日钱老给我与黄浩森的信中说:“现在对形象思维的‘形象’就没有搞清,可以先从应用搞起,从文艺的描述搞起,您研究分解、组合等,黄浩森同志研究表象、意象等,将来总会为形象凝聚成一个鲜明而又准确的概念。到那时就有条件建筑形象思维学了”。〔9〕时过10年,即1993年11月25 日钱老在读了《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上刊登的顾祖钊、 潘啸龙两位教授论意象和意象表现的文章后写来一信。信中说:“我希望马克思主义的意象理论作为思维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立起来!”〔10〕关于意象理论的研究虽然目前成果已很多,但仍需不断发展、深化,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加以研究。
  关于形象思维的特征,一般文艺理论书籍均归纳为形象性、情感性、想象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占突出地位这三条。在这方面,钱老曾提出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形象思维是面型或体型的、大跨度的思维。如1983年6月18日钱老与我的研究通信中说:“难,因为抽象思维比较简单,一步一步推论下去,就如从一点到下一点,……可以说是线型的。而形象思维呢?从人的语言来说,有口音、同声字、错发声、文句错误等的干扰。但我们还是能准确地领会愿意;至于图形识别就更明显了。不是线型的,是多路并进的;不是流水线加工,而是多路网络加工。所以形象思维是面型的。多了一维,难呀!”〔11〕1994年5月10 日钱老在信中说:“我想形象思维之有别于逻辑思维在于大跨度地思维,从初看无关事物中找出有关。”1995年6月28 日钱老在信中又说:“形象思维要深化。你认得的南京邹伟俊同志不久前提出‘泛化’的概念,是大跨度的形象飞跃。如科学中,从太阳系,一下子到原子结构,飞跃过宏观到微观;也从太阳系,一下子到星系,再到星系团,飞跃过宏观到了宇观。”后来,钱老还对飞跃作了解释,说“飞跃只是思维过程”,体现了形象思维是大跨度的思维的特征。文学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并不是靠一点一点、一条一条的逻辑推理、论证来构思艺术形象的,从单个意象单元到局部意象系统,再到完整的艺术形象大系统乃至巨系统,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的这一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有着内在的联系。
  形象思维理论的突破是艰难的,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然而只要研究者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形象思维学的理论体系可以由中国学者们创立起来。
      四、关于灵感与创造思维。
  凡有创造活动经验的艺术家或科学家都有过获得“灵感”的切身体会。中外古代文论中很早就有关于灵感的论述,并与艺术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说:“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12〕但自古以来,灵感一直被抹上神赐的或神秘主义的色彩;在国内学术界被当成唯心主义的危险区域,人们不敢对此进行科学研究。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第6 期发表了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指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他认为“创造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13〕1983年6月18 日钱老在给我们的研究通信中说:“至于灵感思维就更复杂了,它涉及潜意识,多个自我。不但局限于‘显意识’了;显意识一层,潜意识一层或多层。所以灵感思维是体型的,更难弄了。”〔14〕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钱老所作的报告中,钱老也仍将灵感思维当作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但是他在报告中讲到灵感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密切关系时说:“灵感,不是什么神灵的感受,而是人灵的感受,还是人,所以并不是很神秘的事。不过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里是有层次的,而灵感可能是多个自我,是脑子里的不同部分在起作用,忽然接通,问题就解决了。那么,这样一个说法,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的扩大,从显意识扩大到潜意识,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或是三维的范围,来进行形象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灵感思维与形象思维有密切关系。”〔15〕
  近年来,钱学森教授对灵感思维的看法又有所发展。1995年1月2日他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研究员的信中和给我的信中同时指出:“灵感思维实是半醒状态下的形象思维”。为什么人在清醒状态下不能产生灵感呢?钱老说:在半醒状态下人思维的框框少了,能出现大跨度的跳跃。钱老还这样讲了自己的体会:从前自己头脑中框框多,所以对一个新问题的思索,有时百思不得其解,要求灵感思维,于半梦境中突然解决。后来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能综合看问题了,也就能大跨度地搞形象思维,问题解决得了,也就再也没有从前的灵感经验了。
  艺术家和科学家从事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头脑的创造思维。什么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关系是什么?这也是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艺术创造要用形象思维,科学创造要用理论思维或科学思维,看不到艺术创造与科学创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哲学教科书只强调反映论,实际上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不敢讲创造论,害怕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论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钱学森在1980年发表的文章就讲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的关系:“比如人脑有创造的能力,这不是逻辑推理而是思想的飞跃,是所谓‘灵感’。当然灵感也是从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得来的。要不是从实践当中来,小孩子则一生下来不就能灵感一番,就能创造了吗?没有这样的事。”〔16〕钱老的话强调了实践对创造的重要性。
  近年来,钱学森教授与我的研究通信中又多次论及创造思维,这里摘引两段:
  ……
  (一)我们要分清脑科学与思维学。人脑是怎么接收信息、存贮和处理的?属脑科学,而这是很难的学问,到今天也是议论纷纷。思维学是研究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不管在人脑中的过程。这样我从前提出的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实是一个,即形象思维,灵感、顿悟都是不同大脑状态中的形象思维。另外,人的创造需要把形象思维的结果再加逻辑论证,是两种思维的辩证统一,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应取名为创造思维,这是智慧之花!
  (二)所以归纳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从前提过的‘社会思维’、‘特异思维’等皆不同脑状态下的思维,仍不出以上三种基本类型的思维。(摘自钱学森1995年6月28日给笔者的信)
  ……
  戴汝为同志和我现在都认为从前我们把思维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应改动一下,成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二者结合的创造思维。灵感(顿悟)只是人体不同条件下的形象思维。这也是进一步划清人脑——人体科学与思维科学。(摘自钱学森1995年7月20日给笔者的信)
  这就将创造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并提,作为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思维的研究也应当形成一门思维科学的分支学科——创造思维学。
      五、社会思维与改革的时代
  1984年8月在全国首届思维科学讨论会上, 钱学森教授的报告在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这个标题下首先讲到了社会思维学。他说:“我们研究思维科学的,也要研究社会思维学,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研究不行。我认为,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是个重要问题。因为在我们国家,不但是学术讨论气氛不浓,就是一个集体当中,封锁、闭塞、闭关自守等现象也非常严重。这是违反社会思维学的规律的。”〔17〕钱学森认为,人的思维是集体的。人们要认识客观世界,不但要靠社会实践,而且还要利用过去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要靠知识。在学术讨论中,互相不理解,不沟通,毫无共同语言,固然不行,但是一风吹,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也是出不了新成果的,钱老说:“在学术讨论中,不是每个人讲的都是正确的,错了也没关系。我们中国人现在好象错了就下不来台似的。我认为不然,在讨论中,讲错话,提错误意见的人,对于最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有贡献的。”〔18〕因此,社会思维学要研究人作为一个集体来思维的规律,研究社会实践中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因此研究社会思维学、探索社会思维的规律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要登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关键在于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由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历史,因循守旧、落后保守的思想及旧道德、旧风俗、旧习惯仍然束缚着很多人的头脑,文革中极“左”的思想倾向并没有完全绝迹,不愿想问题、不愿提建议、不愿讲真话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普遍存在着,说明保守性的思维方式还钳制着一些人的头脑。
  我们要遵循社会思维的规律,逐步改革人们的保守性思维方式,普及创造性思维方式,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化的人才系统工程,努力培养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创造型的优秀人才。钱学森教授曾在《红旗》杂志1982年第2 期发表过《社会主义的人才系统工程》一文,此外还写过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信件,有很多精辟的见解,限于本文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
  从以上五个方面,对钱学森关于现代思维科学的论着作了综合性的简要评述。钱学森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确立了思维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思维科学的体系结构,指明了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形象思维,并对灵感、创造思维、社会思维等作了深刻的探讨。钱学森不仅是现代思维科学研究的倡导者,而且是现代思维科学理论的开拓者、创造者。十多年来,他还亲自组构了思维科学研究的科研系统工程,网络了国内分散的思维科学研究者,相互沟通信息,相互支持,合作攻关。因此,近十多年来,我国思维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甘肃、新疆、四川等省成立了省级思维科学学会或思维科学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出版的思维科学方面的论着达130多部, 国内学术刊物发表的有关论文约两千多篇。正如十多年前钱老所预见的那样,思维科学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终将揭开自身大脑思维的奥秘,催开智慧之花,创造未来世界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1〕〔2〕〔5〕〔16〕钱学森:《自然辩证法、 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 收入《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231—232、225、231页。
  〔3〕〔6〕〔15〕〔17〕〔18〕钱学森:《开展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科学》1985年第1期,收入《关于思维科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24—125、163、142、131—132页。
  〔4〕〔7〕钱学森:《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自然杂志》1981年第1期,收入《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248—249、250页。
  〔8〕〔9〕〔11〕〔14〕钱学森与杨春鼎关于思维科学研究的通信,《枣庄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收入杨春鼎着:《文艺思维学》,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10〕钱学森与杨春鼎关于思维科学研究的通信, 《江淮文史》1994年第5期。
  〔1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13〕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19〕文中未注明出处者,均摘自钱学森与作者的研究通信。*
  
  
  
益阳师志学报:哲社版32-36B2科学技术哲学杨春鼎19961996 作者:益阳师志学报:哲社版32-36B2科学技术哲学杨春鼎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39:51

[新一篇] 金庸小說的歷史意識

[舊一篇] 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法律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