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对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集中表现在社会科学有无客观性、精确性、社会科学理论检验有无价值判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无异同等问题上,本文试图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社会科学的客观性问题
  如果借口社会现象有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而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必然导致否认社会科学是真正的科学,而坚持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受客观规律的支配,是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的关键所在。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事件的独特性、个别性和不可重复性,而在于人是否是事件的当事者。人在社会事件中是当事者,但在自然现象中不是当事者。凡社会现象都离不开人的意志、愿望和激情等主观因素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抹煞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客观性”的含义,不是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客观性不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性而是属人的客观性,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人的活动总要受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人的活动本身就是社会客观必然性链条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参与人的活动的主观因素是社会客观规律的构件。
  不仅人是社会现象的参与者,而且社会科学研究者也是他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参与者。但是,正如自然科学中观察渗透理论、主体间性并不妨碍观察具有客观性一样,社会科学研究者参与社会过程并不损害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研究者参与社会过程是获得全新洞见的土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是认识的机制,研究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不断参与社会过程才能获得对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正确认识。
    二、社会科学的非精确性问题
  笔者认为,借口社会科学只能作出说明、不能精确地预言个人和历史事件而否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是一种偏颇之见。精确性并非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更不能因为社会科学缺乏精确性而否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不精确性不等于不科学性。
  精确性是科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但并非是构成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科学有精确科学和非精确科学之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含有很多复杂变项组合的开放的人类社会。人类的行为始终受多种变项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很难将研究对象和其环境相隔离加以控制,本来不是研究对象的许多变项也不时地与研究对象发生作用。社会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这些特点,确实不易达到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那样的精确性。但是,自然科学中的地质学、潮汐学、气象学、模糊数学、量子物理学等也具有非精确性。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绝对地要求精确化也无必要。社会生活中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点到即止”、“含蓄”和“弦外之音”,如果都把它们精确地表达出来,岂不索然失味了吗?忽略人的精神世界、行为动因,仅仅把人当作统计数值来认识,难道不是一种很大的缺陷吗?在社会科学中正象在自然科学中一样,预见是科学的;但是,社会科学的预见不是预测,不等于“俄狄普斯效应”(预见总要对社会进程施加一定的影响,可以促使某事发生也可以防止某事发生,成为自我实现或自我拆台的预言)。社会科学的预见的前提或初始条件非常重要,“俄狄普斯效应”也应该有前提或初始条件,只是现在还找不到。人们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出有条件的科学预见。
    三、社会科学理论检验的价值判断问题
    笔者认为,借口社会科学理论检验缺乏公认度,受人们的个性、党性、利益、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否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也是一种偏颇之见,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是求真和求善的统一。因为:
  第一,无论社会科学的理论检验还是自然科学的理论检验的重复性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近似的。在社会科学中,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际的社会实践过程。由于社会过程比自然过程复杂,涉及变动不居的因素繁多,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社会实践就不象自然科学实验那样都具有可重复性,不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完全用人工控制下的简化的实验过程来模拟实际的社会过程,重复地对理论进行检验。但是,社会科学的理论检验的不可重复性不是绝对的,它也有可重复性。社会科学的理论检验的重复性不是历史事件的完全复现,而是以某种社会关系为内核的社会的本质规定在具体历史过程中的复现;自然科学的理论检验的重复性也不是绝对的,它也具有不可重复性。
  第二,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从研究社会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社会科学理论,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所以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和命题在普适性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有的理论适用于全人类,有的则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不管是普遍性的原理还是彼时彼地总结出来的某些理论,在用此时此地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时,都有将该理论与此时此地的实际条件相结合的问题,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有一些中间环节,这一点比自然科学更为复杂。但是,自然科学理论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第三,无论社会科学的理论检验还是自然科学的理论检验都有事实检验(真伪判断)和价值检验(好坏判断)两个方面。如果说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有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两个方面,那么,只不过在社会科学理论中两者不易明确区分,而在自然科学中较易区分开来。自然科学也不存在判决性实验,但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异同问题
  借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各有特殊性的一面,并不能成为否认社会科学科学性的理由;相反,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共同点是: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必须从广泛地搜集材料开始,然后分析加工材料,提出理论。科学理论的发现、检验和发展方法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一系列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的兴起也体现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共同性。社会科学有不精确的一面也有精确的一面,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研究程式和论证方式,结合社会科学本身的特点,增强社会科学的精确性。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为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科学愈来愈倚重自然科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项变数分析、模拟、控制。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对象作或多或少的隔离,以增强研究的精确性;就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互动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量表法进行民意测验、心理分析,以减低所收集资料的不准确性。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的特殊性的一面,并不能成为否认社会科学科学性的理由;相反,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社会科学的进步较自然科学更为缓慢。
  因此,社会科学是人们对自身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化体系,这种体系在理论上探索、重建、再现和预见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精确性和非精确性、求真和求善的辩证统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是求同和存异的辩证统一。
  当前,世界新格局、现代化、人权、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公平和效率等突出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科学及其方法的指导。
                        [责任编辑 单沙]
  
  
  
社科信息南京043-045C1社会科学总论吴宁19951995 作者:社科信息南京043-045C1社会科学总论吴宁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38:51

[新一篇] 論社會意識形式和社會意識形態

[舊一篇] 論社會轉型時期主導價值觀的構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