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4)07-0003-03
    从哲学上看,尽管我们的存在论和认识论在事实上是要以人为本的,但“以人为本”却并不是一个存在论和认识论的命题,而是一个纯粹的价值观命题。我们在理解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时,需要牢牢把握它的价值观特征。
        一 “价值”就是以人为本
    “价值”这一概念,本身是同人的主体地位不可分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完全的属人关系,是以人为主体和价值标准的关系。当人们在任何情况下谈到价值,或谈论任何价值的时候,当人们对任何事物(包括人自己)进行价值评价和价值判断的时候,不管人们自己意识到与否,实际上都是以人们自己的尺度去评量世界。这个尺度就是人自己的状况、本性、需要、能力等。马克思曾说过,人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需要是生命和生存本身的内涵,人的需要意味着人对自己生命活动及其环境和条件的依赖关系。它与人的能力等构成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基础,可以说,人的需要正是人的“终极存在”和人的现实本性。有“人的需要”才是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和能力就是什么样的人。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和实现能力,这是可变的;但人总是有自己的需要,并且总要力求实现它,这一点却是不变的。正因为如此,人的需要和“人性”本身并不是价值,而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性的尺度才是价值;人类用“价值”来概括自己可以选择、创造和追求的内容时,赋予它的含义正是“适合于人的尺度或满足人的需要”。这正表明价值的本质或秘密在于人和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现象、价值问题上的“普照的光”。
    只有人而不是神或其他什么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价值主体。人类的这种地位不是来自上天的赐予,也不是大自然所固有的秩序,而是来自人类自己的奋斗与发展。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从自然界发展起来,不再仅仅是大自然中的一个被选择者,同时也是强有力的选择者。世界上有“价值”关系和标准,本身就是人取得主体地位的表现。人类不仅在事实上或实践上具有这种选择的力量,而且也在观念中、在意识与自我意识中显现这 种力量。
    例如,懂得“以人为本”来思考价值,就会如实地承认:万物的价值如何,它们的价值等级和次序是怎样的,实际上是人按照自己的了解和尺度来排列的,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那种结构、秩序和等级。我国古人如庄子就已发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所以“贵贱有时,未可为常也”(《庄子·秋水》)。世界万物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类的价值等级之分,那些看起来似乎 从来如此、永恒不变的“贵贱之分”,实际来自人“随其心成而识之”,是人的“我见 ”和“自我观之”,其实是就事物相对于人类的价值坐标而言。
    相反,如果不懂得“以人为本”来思考价值,就会像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人性善”与“人性恶”之争一样,不知所云。因为“善恶本非性也”!对于任何对象说来,“善恶”并不是什么永恒的“天地之性”,而是以人为标准和出发点的一种价值判断,对人说来也是一样。既然如此,那么用“善恶”来规定人的本性,就像用一把尺子来量尺子本身一样,必然陷入“自我相关”的逻辑困境,走向主观武断和循环论证。
    可见,确定“价值就是以人为本”,并把它贯彻到底,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上看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说:“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是指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实现者和享有者,任何事物的任何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的价值。因此一切追求价值、实现价值的行为,追求和实现任何价值的行为, 都要理所当然地、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才是一种清醒的理性行为。
        二 以人民为本是我们的价值观
    从人类历史来看,“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新口号,关键在于谁来“以人为本”,和以什么样的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
    在欧洲,当启蒙运动提出这个伟大口号时,它具有解放人类的巨大魅力。在此之前,社会生活似乎笼罩在“以神为本”或“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的阴影下,人的地位和权力往往被剥夺,更谈不上人的尊严。然而,那时的“神”、“权”、“物”却不过是某些人的特殊地位、利益和意志的投影,并非与人毫无关系。所谓“以神为本”种种,仍不过是“以(一部分有特权的)人为本”的变种而已。
    在我国,自古以来并没有尊神的宗教传统,人们虽有信仰,但信仰的是“天”不是神和上帝。在我国,表达为“天道”、“天命”、“天理”等等的“天”,并不是非人化的,相反它往往最终又被当作是人间最高意志和力量的化身,所以,“以人为本”乃是我国传统价值观和优良文化的精髓。然而在古代的语言中,“人”和“民”曾经是分开的,只有“人”才能与天“合一”,“民”则不在其列。因而,尽管也有过“民为邦本”之类的说法,但这种“以人为本”的结论,却总是落脚为让人们“畏天命,畏大人,畏君子”——去服膺、服从于少数特殊人物。
    可见,无论人们提不提“以人为本”,事实上都是要“以人为本”的,只要是作为价值观,它就一定离不开真实的主体——“人”的尺度。以其他任何对象为本,实际上最终都是要回到“以人为本”上来的。也正因为如此,“以人为本”从来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凝固的。因为,现实的“人”总是多样的,他们的权益总是多元化的,具体到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哪方面的权益和能力为本时,并无一成不变的样式,而是始终发展变化着。无论以教主、君主、大人物为本,还是以普通百姓为本,都是“以人为本”;无论以人对神@①的信仰和对权力的崇拜为本,还是以对知识、财富和人的 全面发展等等的追求为本,也都是“以人为本”,因为正是它们联系着人的本质和本性 的某个方面!
    于是,事情最终就会转移到下面的问题上来:以什么样的人为本?谁来“以人为本”? 怎样自觉地做到真正“以人为本”?事实告诉我们:从以非人的神物为本,到以人间的强势群体为本,再发展到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从以实现人的某些片面需求为目的,到逐渐走向以社会和自然相互谐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这里有一个人类“以人为本”价值观不断发展的逻辑所在,也是社会历史进步的逻辑所在。
    在我国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人为本”的方针,我理解,是为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明了基本的价值导向,这就是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利益为本。“以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原则与党的宗旨高度结合的必然结论。把握这样的价值导向,不仅有助于克服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的矛盾,更有助于探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子。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观,人民群众是国家社会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既不是以少数有特殊地位和利益的人为本,也不是由这样的人给人民群众以恩赐式的眷顾,而是由全体人民通过国家社会的发展方针来行使以自己为主体的权力与责任。既然如此,那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前提必然是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以保持社会和自然相互谐调的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所以,今天重提“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启蒙时期的人本主义理念,而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不是重拾过去的经济发展目标,而是重在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不是仅仅着眼于一部分人眼前的迫切需要,而是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等等。既然如此,那么科学发展观的充分展开和落实,必然带来我们生活的新的重大变化,意味着我们要创造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站在历史发展前列的新模式。
    这将是“以人民为本”价值观的巨大意义所在。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拖去扌换木
    
    
   哲学动态京3~5B1哲学原理李德顺20042004全球化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价值观嬗变凸显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民族价值观与全球普适价值观的协调与结合;价值取向多元性与价值导向一元性等三大问题。当前,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观体系要强调三种意识,即“全球意 识”、“民族意识”和“人本意识”。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研究”(00CZX003)霍桂桓






李红霞 女,1978年生,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实习员,1007On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to Mass Evaluation Activity
  Chen Xinhan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北京 100732 作者:哲学动态京3~5B1哲学原理李德顺20042004全球化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价值观嬗变凸显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民族价值观与全球普适价值观的协调与结合;价值取向多元性与价值导向一元性等三大问题。当前,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观体系要强调三种意识,即“全球意 识”、“民族意识”和“人本意识”。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研究”(00CZX003)霍桂桓







网载 2013-09-10 21:28:52

[新一篇] 從韓國在山東的投資看中韓經濟技術合作的問題與對策

[舊一篇] 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 建設商業企業文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