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史研究三题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关于研究意义和研究视野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但若说还有什么薄弱环节的话,下面两点大概是应给予关注的。其一,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涉及较少。许多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论着,重点在古代史,一般只写到明清时期,而对1840年以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10年近代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史却大多没有继续写下去。然而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近代以后的110年却是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最值得关注的一段。因为这110年,作为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一个历史大过渡时代,整个中华文化,包括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主题和时代命运,都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其基本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在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挑战下,中华传统文化陷入从未有过的持续性危机,逐渐发生近代变迁转型,进而开始探索民族文化的现代复兴和重建这样一个宏大壮阔的历史过程。这110年在中国漫长历史巨流中虽然只是很短的一段,但无论是整个中华文化还是各少数民族文化在此期间所经历的历史命运之跌宕起伏,所发生的传统形态之历史巨变,可谓惊心动魄。在整个中华文化史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象近代110年这样错综复杂、地覆天翻,既弥漫着旧文化危机时的灾难和屈辱,又交织着新文化探索中的迷惘与希望。这期间,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发生空前巨变的时代环境与宏观格局下,都经历了各具特色的近代变迁进程。这些变迁过程的走向、结果和影响,无不对近代以后的各少数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理解和把握当代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由来与现状,不能不特别关注这个历史大变动的近代时期。因此我们说,中国少数民族的近代文化史,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中十分重要但却重视不够的一个领域。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薄弱点,是在研究视野上从世界文化的宏观背景和参照系上来研究把握的不多,从中外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上来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不多。中国传统之学术,大多重视历史之纵向源流和传承,而对域外之横向联系和影响却较少强烈关注。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研究来看,应该说大多还是较为注意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外部影响的。但是这种关注一般还只是局限于中华文化的体系内,主要是重视汉民族文化,内地中央王朝文化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较少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放置到世界文化的更大背景上,来对外部世界其他文化与中国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影响进行研究,或是把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较少从联系、影响、比较的视野上来宏观把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结构体系、发展特征,以及它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上述两方面的薄弱点,可说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对近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不多,使人们很难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与外部世界文化联系的广泛内容及这种联系的重要影响。因为相对而言,在近代以前的漫长时代,外部世界的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联系和影响确实不多,而且这种联系和影响较之内地汉文化的联系和影响也确实是相对次要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对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化史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向内的视野,是有其内在缘由的。但另一方面,缺乏一种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缺乏从中外文化相互关系的开阔背景上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却也会或多或少地导致我们对近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的忽视或涉及不深。因为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与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之最大不同,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宏观环境。外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已成为对近代以后少数民族文化变迁进程和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需准确把握和理解近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变动进程和走向之缘由及其意义,都必须把视野扩展到外部世界的广阔范围,从近代世界历史的宏观格局和时代特征,从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日渐加深、扩展的世界背景上来内外结合地研究、把握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过去那种相对封闭、孤立和内向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显然已不适应于近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的要求了。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史演进的时代环境和总体趋势问题
  近代以后的中国,时代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整个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近代文化的历史进程,总体上受着当时中国社会宏观环境与状况的制约,受着中华文化近代命运和总趋势的影响。因此,要把握近代以后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种种进程走向之缘由,我们先要看看近代中华文化的宏观环境、时代主题和总体趋势如何,看看各少数民族的近代文化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条件下发展演变的。
  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近代以后的中华文化应该是在此之前的中华文化的继续。那么,1840年以后的中华文化出现了什么样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变动趋势与特征呢?我们说,区别于以往年代的近代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便是从这时起,中华文化的演进超越了以往那样一种独立发展、相对封闭的常规,而开始卷入到一种与外部世界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接触、冲撞的旋流中,在一种与外来文化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发展、演变。近代以后,这种源自外部西方文化的冲击力量,与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力量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内外力量交错作用下的近代中华文化,其历史命运的选择和走向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但总的来看,透过近代百年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还是可以把握到近代中华文化的这样一种历史脉博和核心主题的,那就是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鸦片战争后,在外来的西方文化冲击下,原有的中华文化传统日渐陷入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中,随着这种外来压力与内部危机的加深,传统文化开始发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变迁转型,中华民族便也随之开始了探寻文化复兴、重建和走向现代化的努力。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过程,它到来的初始动因,源自于外来西方文化的冲击,而这一过程开始后的进程和走向,则又取决于中华文化内部的特殊结构,取决于外来因素与内部原有力量之复杂关系和这种关系的变化状况。
  相对封闭、独立发展是近代以前中华文化以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说在以往的历史年代,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联系交往。在中国广阔疆域的某些地区,这种与外部世界的文化联系与交往,有时也还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汉唐之时南亚佛教文化之传入;元代以后伊斯兰文化之传入我国西北边疆,以及历史上东南亚文化对我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的影响等。但是总的来说,近代以前的中华文化总体上是在与世界保持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依据自身的历史条件和内部环境而自成一体独立发展演变的。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情况却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触发的中英直接冲突,作为中华文化改变其传统常规走向的一个标志,揭开了近代以后中西文化长时间、大规模广泛接触、碰撞和较量的时代帷幕。
  那么近代以后的这次中西文化交往冲突,为什么会引起中华文化陷入深刻危机呢?因为我们知道,中西文化交往由来已久而非自近代才开始。事实上,早在一两千年前的汉魏时代,中西文化便因丝路之开辟而有了沟通往来。16世纪海路大通,全球联系建立后,自新航路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亦曾促成了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东西文化交往的一大热潮。但以往所有西来之文化,同中华文化一样同属农本世界之传统文化。而在农业文明的历史范畴内,东亚之中华文化却始终处于领先或略胜一筹的地位,外来文化自不足以动摇中华文化之根基。明清之际西方虽已渐露近代文明曙光,但由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传入的西学,却多是传统的西学,而对当时西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文艺复兴中的人文精神、近代科学和新教伦理,耶稣会教士却多有抵牾而无意东传。然而,到19世纪中叶,世界历史的格局,中西文化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崛起已使世界历史的重心自东向西发生倾斜,中西文化的关系已变成传统农业和落后手工技术的传统文化同近代工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现代文化的关系。因而,在这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较量中,两者力量之孰优孰劣已是如此明显,这是中华文化处于退却状况以至陷入空前危机的根本原因。仍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中华文化,无论怎样博大悠久,无论如何成熟完备,均已不再具有足够的文化优势来抵御、消融或同化外来的西方工业文化。无可回避的历史选择和出路,只能是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对自己的原有文化加以改造,使其发生历史性的转化而向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的新文化过渡。但是,这个过渡路漫漫而极其艰辛,它交织着在外力压迫下被迫转型的那样一种民族的心灵磨难、痛苦和屈辱,交织着历史过渡时期的迷惘、困惑,也交织着对民族文化新生的希望的曙光。 
  毫无疑问,近代中华文化的这样一种历史命运和时代环境,不能不从总体上规范了作为中华文化之一部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在近代的基本进程和走向,不能不从宏观上决定了近代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性质、内容和主题。因此,从事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和研究,下面几个新的问题是我们首先应予注意的。
  第一,必须把近代以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放置到近代整个中华文化历史巨变的大背景上去考察,即从近代中华文化时代命运的基本进程和走向的宏观格局上来理解和把握近代以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趋势、演变方向和性质。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如何由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如何由传统农业文化过渡到现代工业文化的问题。由于共同面对着来自外部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以后我国所有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无论其原有的文化发展状况如何,无论其原有的文化形态怎样,都共同被卷入到了近代文化变迁的时代环境之中而面临着某种共同的命运和发展主题。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所有的少数民族之间,所有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出现了如此相同的历史主题和时代命运,面临着如此相对一致的文化变迁过程,这只是到了近代以后才出的现象。这是因为它们都面临着一个来自外部世界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研究近代以后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应先对中华文化近代变迁的宏观背景、总体趋势和核心主题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并把各少数民族的近代文化放置到近代中华文化的变动过程中去考察。
  第二,对近代以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研究,应把研究的视野从中华文化内部扩展到世界文化的更大范围上,从中西文化相互关系和近代世界历史基本格局的外部背景上考察研究。因为正是有了来自外部世界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挑战并引起中华文化的种种变迁,才使1840年以后的中华文化演变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近代性质。研究视野上由以往的向内更多地转向外部,应该说正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化史与近代文化史的一大差异或不同特点。在研究近代以前漫长年代的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史时,我们一般来说主要关注的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关系。其中尤以内地汉文化及传统儒学对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渗透、扩散、影响为关注之重点。许多研究都是以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内地文化──边疆民族文化这样的视野和角度来把握各少数民族文化史的。应该说,近代以后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联系,以及汉文化向边疆民族地区的扩散传播,仍在大体遵循着以往的历史惯性继续推进着。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扩张冲击以及随着这种扩张冲击的增强,内地汉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影响力是相对下降或减弱了。同时,近代以后随着中国卷入世界体系之中,尤其是西方势力的介入,传统之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了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近代以后,我国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及其走向,大致受着三种力量以及这三种力量所形成的相互复杂关系的制约影响。一是各民族内部的本土的力量,二是内地汉民族和内地中央王朝的力量,三是来自外部世界的西方扩张力量。这三种力量的消长变化及其它们在不同边疆民族不同时期中的表现形式,造成了近代我国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历史进程的极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总的来看,外来的西方文化力量却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同时,与内地汉文化不同的具有近代工业文明性质的西方文化,对边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冲击影响力,引起边疆少数民族的整个社会文化形态发生了与汉民族文化影响不同的变化。因此,对近代以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就必须将这一研究对象放到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关系格局上,从外部世界的大背景上来把握。
  第三,近代以后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其面临的时代命运和经历的历史变动,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文化近代变迁的具体过程、具体内容,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发生的传统文化之向现代文化转换的具体模式,却可能是各具特点互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特点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19世纪中叶近代中国开始历史性转变的时候,我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所处的历史起点及其原有的文化传统并不一致,它们所受到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在时间的先后和内容的广度深度上,以及在面对这种冲击时各自作出的回应方式亦各有不同。事实上,在外来的西方文化冲击下,原有之传统文化开始发生近代性质的变迁过程并向现代社会转换过渡,仍是近代以后世界历史文化中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西方的近代全球扩张曾把世界所有地区的国家、民族、文化卷入了一个日渐强化的一体化全球体系中。但是,由于受着各个国家各种文明原有结构和传统不同的影响,在亚洲、非洲、美洲等不同地区,这个世界近代文化的变迁转型和各民族走向近代化的具体模式又是十分不同的。因此,对我国各少数民族近化文化史的研究,既需要把这一研究对象放置到近代整个中华文化历史变动的大背景上,分析探究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近代文化如何变迁的一般趋势和普遍规律,同时又需要个别比较分析务各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变迁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如果我们不仅将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相比较,而且还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民族相比较,我们便可能会发现,在近代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史中新出现的种种复杂现象,哪些实际上是有着全球性的一般性质和普遍意义,哪些又表现出我国各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变迁和传统转向的特殊模式,以及这些特殊模式形成的深刻内在原因及其后果影响。这样一种宏观与微宏、国内与世界的纵横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和拓展我们对中国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这种研究将不仅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同时又能与世界各国学者展开有效的对话和交流。
  三、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变迁的若干特殊现象问题
  把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放置到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上,我们会发现我国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变迁中的下述几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现象。
  第一,在近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过程中,西方文化对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影响力之增强,近代以后中国国家力量的衰微和中央政府对边疆控制力之减弱,这两种趋势是互相对应、逆向同步推进的。从晚清以后,中国国力日见下降,中央集权体制因吏治腐败内乱蜂起而运转乏力,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控制力和行政管辖力逐渐减弱了。晚清政治的这一变化,既给西方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渗透扩张以机遇,反过来,西方文化对边疆民族地区冲击影响力的增强,以及由此引起的边疆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中央的疏远和某些地方离心倾向的增长,又进一步导致晚清以后中央王朝统一集权体制的瓦解和中央政府对边疆统治的失控。由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有地域分布上的边缘性的特点,因而中央政府集权程度之高低,中央政府对边疆控制力之强弱,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进程和发展走向始终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从晚清以后,东南亚的缅甸、安南、柬埔寨、暹罗等国先后沦为西方殖民地,纳入到了西方近代世界殖民体系的轨道中;中亚细亚、南亚次大陆也变成了西方世界的外围国。世界格局之巨变使中国西南、青藏和西北内陆等边疆民族地区,变成了东南沿海之外的中西文化接触碰撞的另一陆上前沿地带,边疆民族地区变成了西方文化向中国扩张渗透的另一关键地区。因而那些地处边疆、远离内地的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往往可能会比内地许多地区还要更早、更直接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并因此而较早地开始它们近化性质的文化变迁历史过程。正是在这样的特定时代条件作用下,那些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荒蛮偏僻和落后封闭之地的某些边疆民族地区,却可能会在近代中国政治和文化变迁中扮演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角色,或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年代中的一个活跃热点地区。比如边陲云南,20世纪初不仅有了现代中国第一条通向国外的国际铁路,不仅建起了全国首座水电站,而且辛亥前后成为革命党人活跃的地区,有河口起义、腾越起义,有蔡锷首倡反袁之举并成为护国运动的策源地,以及西南军阀和西南地主实力派在民国时期扮演的重要角色……所有这一切都是晚清以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变动的一个结果。对这些变动之由来和性质的把握,只有从近代中外关系之演变,从近代世界历史的外部背景上才可能有全面的分析认识。
  第二,近代以后由于内地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向边疆民族地区扩散传播,使一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复合性特征日益明显。本民族本土的传统,与内地的汉儒文化和外来的西方文化交织并存,发生种种的多元文化冲突与融会,引起近代以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向一种新的混合形态转换。虽然这种混合和转换在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和推进程度并不一致。尤其需注意的,是近代时期边疆民族受其他文化传播影响模式的变化。过去,在中华文化的范畴内,汉儒文化是由内地中心向边疆外缘扩散传播的,汉儒文化的影响力一般随地域上的近远而呈由强到弱的扩散形式,越是远离内地的边疆受汉儒文化的影响力越弱。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往往是从边疆向内地扩张推进的,因而那些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往往还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文化变动。
  第三,近代以后,我国边疆各少数民族对西方文化冲击影响所作出的回应方式和结果是很不一样的。总的来看,那些地处边陲,受汉儒文化影响较浅弱的少数民族,其原有文化在受到西文化冲击后之发生解体、变迁转型,或是转而在某些方面接受认可外来之西方文化,往往可能要比内地汉民族更快更容易些。对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加以说明分析。其一,这些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其原有文化可能多还处于较为落后或原始的氏族社会阶段,处于原始多神教的、非文字的部落口传文化阶段,因而对西方文化冲击所作出的维系传统的回应要比汉民族被动无力。比如近代西方的宗教在那些处于原始宗教泛神论和图腾崇拜阶段、或是还没有本民族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中(如西南边疆的怒族、拉祜族、景颇族、苗族、壮族)传播往往较快较普遍。西方人甚至还给这些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的文字系统以传播西方文化。其二,有些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或者由于历史积淀和传统不如汉儒文化那样根深蒂固,或者其文化内部的同质一体化与整合程度不如汉民族文化那样高度系统化、规范化,因而在接受西方化时,其原有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排斥程度较之汉儒文化就要低一些。其三,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历史上就有接受外来文化以改变自己原有文化的结构传统和历史进程的经历和背景,接受外来文化是这些边疆少数民族以往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与汉民族文化主要以自我为核心自成一体独立发展的历史经历有所不同,因而近代以后接受西方文化影响也可能比汉民族要快些。
  第四,近代以后西方文化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增长,往往还与我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日渐加深交织在一起。西方往往从文化、宗教、历史、民族等方面挑拨边疆与内地、地方与中央、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制造隔膜、猜忌和矛盾,进而培植亲西方和有分裂倾向的边疆民族利益集团,人为地制造出一系列严重威胁中国国家统一的边疆民族问题、分裂问题和与毗邻国的边界划分问题。从而使近代边疆民族文化问题具有了十分突出的政治色彩。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代西方这些曾导致中国边疆危机的扩张活动,却又从另外一个方面促成了中华文化整体性现代意识的觉醒。正是在近代中西两大文化体系的冲突和差异对比中,凸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被国内所有民族接受和维护的全中华民族的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和共同意识。
                    (责任编辑  杨 杰)
  
  
  
思想战线昆明29-34A849民族研究刘鸿武19951995 作者:思想战线昆明29-34A849民族研究刘鸿武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27:04

[新一篇] 中國少數民族兒童心理與教育研究綜述

[舊一篇]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