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  躺在空床上愁听南窗外的雨声嘀嗒作响,还有谁再来为我连夜挑灯缝补衣裳!

  [出典]  北宋  贺铸  《鹧鸪天》

  注:

  1、《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2、注释:

    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何事:为什么。

  梧桐半死:据说半死梧桐的根制琴,声音最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原上草,露初曦: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曦:(xī)干。

  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

    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3、译文1: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译文2:

   再经过苏州城西门时,任何事都让人感觉到若有所失。你和我一同来到这里,为什么就不和我一同回去呢?你走了,如同秋霜过后半死的梧桐树那般凄惨零落。我也只能像失去伴侣的白头鸳鸯那样独自孤飞。

    草原里青草上的露珠已经开始干枯。我游走徘徊在我们昔日的住所和你今日的新坟间难舍难弃,这样的深夜,我独自躺在空床上,听雨点敲打南面窗阁。又有谁还会再来挑亮如昏暗的烛灯,谁会来为我缝补破旧的衣裳。

   译文3:

    同来何事不同归?本已永结同心,生死以共,却还是生死相隔,痛断肝肠。一句突兀问来,千言万语无以作答,空余泪痕而已。问得看似突兀,却又是因日思夜想而起,是至情之语。卧听窗外梧桐细雨,一夜都滴在心头,浸湿回忆。发妻挑灯补衣的温馨场面,仿佛昨日,却又已渺如云烟。笔下凄楚哀伤,胜过梧桐。夜雨滴到天明。

 

 

  4、贺铸生平见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的词颇得楚骚遗韵,在北宋自成一家。他心性旷达,词风多变,既长于高旷之作,又擅写哀婉之思。他的豪放词,境界格调颇近苏轼;他的婉约词,与秦观、晏几道相近。张耒对贺词大加赞赏:“贺铸东山乐府,妙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西施之袂。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陈廷焯也说:“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5、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成为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词的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两句 ,写他这次重回阊门思念伴侣的感慨。“阊门”,苏州城的西门。说他再次来到阊门,一切面目皆非。因为前次妻子尚在,爱情美满,便觉世间万事都是美好,这次妻子已逝,存者伤心,便觉万事和过去截然不同。“何事”,为什么。即与我同来的人,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接着“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写他孑身独存的苦状,“梧桐半死”,比喻丧失伴侣。枚乘《七发》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这两句说,我像遭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白发苍苍,老气横秋;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不知所止。寂寞之情,溢于 言表。词的过片“原上草 ,露初曦指死亡。曦,干掉。古乐府《薤露》有:“薤上露,何易曦:露曦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用草上露易干喻人生短促。

    下片接着:“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二句,写面对着故居新坟,他感慨万千,既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雨打南窗,声声添愁。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裳呢?这词末二句,应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地方。“旧栖”、“新垄”、“空床”、“听雨”,既善于描出眼前凄凉气氛典型环境,也抒发了寂寞痛苦深情。从末句“挑灯夜补衣”的典型细节往事描写上,可见妻子勤劳贤慧,对丈夫温存体贴。这种既写今日寂寞痛苦,复忆过去温馨,终见夫妻感情深厚,情意令人难忘。回肠荡气,十分感人。

 

 

    6、“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作者悼念亡妻词中的两句。风雨交加之夜,作者卧不能寐。面对妻子过去睡的床,而今人去床空,再也无人对谈,只有凄风苦雨敲打南窗的声响。气氛极其凄凉。

  他默默地思念着妻子。词人没写大事,没写夫妻之间的欢乐,眼前只出现了一个小小场景:妻子灯下一针一线为自己缝补着衣衫。这件小事,很有典型性。因身在卧室,触景生情,必然会想起发生在卧室的事;一针一线也最能体现妻子对他的关爱。也说明他对妻子的心疼和感念,以及想起妻子如此辛苦而内心感到的歉疚。也是对往昔虽拮据而温馨的生活的怀念。

 

 

    7、“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两句写得回肠荡气,催人泪下。由于贺铸生活清贫,亡妻生前经常在灯下缝缝补补,甚至大伏天就给丈夫缝补寒衣(见《问内》诗)。当时,作者夜晚有勤劳贤惠的妻子做伴,生活里充满了温情。如今,风雨凄凄,一灯如豆,卧室里永远失去了妻子的身影。作者在空床上卧听凄切的雨声,哀思萦回,久久不能入眠。此时,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又重现脑际,但这种情景在生活中再也不可能出现了。他忍不住潸然泪下,在心灵里呼唤着“谁复挑灯夜补衣?”随着这一结句,赵夫人勤劳淳朴的形象,作者哀痛欲绝的心声,一齐展露在读者面前。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叙写这一生活细节,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8、他的妻子去世了,这是他写给妻子的悼亡词,写得哀怨黯然,感情真挚,堪与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相媲美,与之一道被称为“悼词双璧”。他是爱自己的妻子的,不然也不会为了妻子远离苏州,远离那个倾心自己、自己又颇多好感的她。所有的结局,却让他面目全非。

  更不幸的是,她也在郁郁中身亡,当他再去苏州城里找她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一掊黄土,几缕芳草。

  只能这样结束了吧,他在孤窗前整日埋头书海,潜心读书,并不辞辛劳,亲自将整理、校对古籍,走完最后的日子。

  苏州城里,当年她笑颜如花,秀慧绝伦,如今只剩下薄暮兰桡,绿杨归路,还有那些酬歌答谢,管弦依旧,如此繁华的人间。

 

 

    9、贺铸词云:“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啊,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多少次梦里追寻,“上穷碧落下黄泉”,依然不知梦魂寄于何处,醒来却唯有泪满襟。泪是梦中落的,还是梦醒后落的,本无必要深究,然而凄清是一定的,梦醒后无所适从是一定的。

 

 

    1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写出的是夫妻之间的真实情感。思念是一种无形的魔力,往往在不知觉中悄然来袭。思念也是最擅长选取生活中珍贵片刻的魔法师,他并不稀罕那些强烈的、刻骨铭心的情节,当岁月流逝无声,他自其中捡取的竟都是细微的,看似平凡无奇的事物。妻子在灯下补衣的侧影,情人之间调笑的话语,一种仰望或是凝眸的形象,这些再寻常不过的琐碎记忆,原来竟有着最深刻的意涵。

     这是时光词场里,对半死桐的阐述,心里很是感激。让我在这刚刚看过梧桐花开的时刻,内心残存起浓浓的情意。似乎我们的日子来得太容易了。

    读书的时候,就最喜这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物是人非的凄凉感最易引发诗人的愁绪。在古代,遇着一个琴瑟相和的另一半是很难得的。所以,他们都懂得珍惜,放翁,李易安,还有贺梅子。是否,我们今天的日子里,爱情已经变成了口头禅,是否我们的日子已经变得太过繁复。二十多年里,我没有见过如古人那般的珍惜的人。来来去去的日子里,要珍惜。不是古人的日子比我们灿烂多少,只是在平淡的日子里他们更懂珍惜,因为来之不易。我们的日子,还有所谓的爱情,是否太过简单了呢?

 

 

    11、空床卧听南窗雨,是一种冷冷的寂寞,冷进了心里去的孤独。一滴一滴,都滴在心上,回响在空荡荡的心底。 我知道深夜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和阳光绝然不同。 在阳光下,我是微笑的、健康向上的孩子。 在深夜里,我是在迷幻的灯火和杯盏间放纵,在爱与痛的边缘放逐心情的精灵。阳光下不敢想起的往事,都可以在深夜里蔓延,在幽怨的眼神深凉的落寞里蔓延。阳光下深藏起来的心情,也可以在深夜里,慢慢地、悄悄地浮上心头来。 有时候觉得好累,所以选择在深夜里的潜逃。摘下阳光下光鲜的面具,逃到一个幽暗的小角落,看见自己的心,看见心上的伤痕。这才是最真实的我。 听说火可以让心温暖起来,我试过了,发现心还是很凉。 或许是曾经付出了太多,忘记了留下一点点来给自己。所以才会这么痛,这么痛,这么痛。

 

 

   12、对夜雨的喜爱由来已久。那纤纤细细的亲吻,那点点滴滴的呢喃,那淅淅沥沥的碎语,那嘈嘈切切的声响,那滂沱的狂歌……听着潇潇夜雨声,总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快意,仿佛有一阵阵从琴弦上荡起的雨韵,悄悄地渗入干涸的心田。


  沐着夜雨声,读书原本是件挺舒心的事儿。可今晚不知为啥,刚翻了几页就一点也看不进去了。便重新回到书桌边,将双手放在电脑键盘上,捣弄了半天却没有敲出一个完整的语句。不知不觉间,散漫的心思已经游离了躯体,在窗外那一片迷蒙的雨雾里自由自在地徜徉。

  遥想那柳陌烟雨与杏花春雨,肯定自有一番幽谧甜美、鲜纯清芬的气息;而衰草淫雨和残荷秋雨,也必然会有一番孤寂凄凉、怅然沉郁的感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声不绝,人情有别。古往今来,多少乡愁国恨,多少离情别绪,全都在湿漉漉的雨声里春草般蔓生疯长,叫人顿生出千种感慨、万般滋味来。

  书屋琴室前的雨声,敲碎了多少才子佳人眷念的春梦;

  栈檐营帐下的雨声,淋湿了多少浪子孤客厌旅的归心;

  闺阁红楼里的雨声,平添了多少柔情女子哀怨的相思;

  短篷孤舟上的雨声,淋灭了多少天涯男儿未酬的心志……

  那深深庭院中古典婉约的雨,悠悠小巷里诗意彷徨的雨,深潭秀水中细密温软的雨,密林深草间浓烈喧响的雨,都市广场上疏落单调的雨,荒原旷野中豪放大气的雨……淅淅沥沥的雨点,自天上沙沙沙沙地飘来,自陈年的古籍旧典中飘来,也自人的心灵深处飘来,随手抓起一把潮湿的雨雾,都能攥出一股浓浓的中国文化味、中国人情味来。

  那沙沙沙沙的雨声,总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忆起一些如烟的前尘旧事,想起远方的朋友和亲人,唤回昨天的初恋和久远的爱情……生命中那些过往的美丽,总在毫不经意间悄然重返,给我们焦灼干涸、浮躁忙乱的内心留下一份温馨、一片宁静、一丝浸人心脾的凉爽和适意。
   
 
   13、春雨料峭的夜晚,躲在被窝里看书,竟觉一部宋词都浸在这恼人的苦雨里。
    极喜欢蒋捷的那首《虞美人•听雨》,楼上,江上,庙里,一个书生刻骨的亡宋之痛,都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温香软玉的歌楼夜雨图、凄风苦雨的江舟秋霖图、孤独枯寂的僧庐听雨图,三幅图画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的特定人生长卷。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僧庐下,满头华发,情何以堪!
 
    才兼文武,秉性刚直的贺梅子,一生屈居下僚,经济上往往捉襟见肘,而其妻赵氏却勤俭持家,对丈夫十分体贴。赵氏亡故后,贺梅子雨夜空床辗转,夫妻间多少前尘往事如在目前——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自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希。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糟糠之妻,情逾金石,“挑灯夜补衣”一句,凄绝哀惋,令人潸然泪下。贺梅子用不极其才而老,晚年隐居苏州,心境本就凄凉,偏偏这恼人的雨,令人徒添怅惘。
 
    一位英雄,究竟能经得起多少次雨季?身经百战的岳鹏举面对潇潇暮雨,凭栏倘且长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匹马戍梁州的陆放翁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频洲烟雨,欲作江边渔父;辛稼轩情辞慷慨,面对苦雨,也英雄气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窗外雨声依旧潇潇,合上宋词,竟掉落一地的叹息。想起了周作人的《苦雨》里说,雨天只有两种人喜欢,一是小孩,可以赤脚淌水,二是蛤蟆,雨天要叫上十三声。此言非虚。
 
 
   14、从贺铸悼亡诗《半死桐》中,可以感受到这种遭遇在他的心灵中造成的伤害。当他习惯了与妻子朝夕相伴的时候,命运却让他们旧栖新垅,阴阳相隔,引得他哭诉“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曾经相濡以沫,抵挡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当雨过天晴,命运之神终于再现曙光的时候,却头白鸳鸯失伴飞,那种孤独和凄凉,好比船失去了帆,鸟儿失去了翅膀,生活失去了主心骨。所以贺铸不由得叩苍天“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无论你是绑架者还是被绑架者,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人质,我们在选择生活时,生活也在选择我们,最后的结局是,没有多少事情真由自己选择。

     失去所爱是不幸的,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失去,才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已经习惯了那温柔的绑架,当曾经绑架过自己的冤家撒手西去的时候,我们似乎看清了命运对我们的背叛,如果再加上现实的不堪,我们不仅很难放下所爱,而且可能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怨尤,感到自己的心被生离死别后的岁月掏得一穷二白。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0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