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译文] 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

  [出典]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

  注:

  1、《咏怀古迹》其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2、注释: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萧条异代不同时: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3、译文1: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译文2:
 
     草木摇落深深地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原因,风流儒雅可以做我的老师。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江山故居空留下文采,云雨荒台难道是梦想?最可叹楚主宫殿已经不存在,船夫还指点猜疑。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着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此诗借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意绪,营造出一幅萧索悲凉的意境,借此写萧条异代的千秋洒泪。诗的后半部分,感叹大好江山虽留宋玉宅,然而,人们只知宋玉是文人,不知宋玉是志士。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意在讽君,而今却传为欣赏风流艳事。从曲解而误解,竟使一代志士变为无谓文人。更为可悲的是,后人不关心楚国的兴亡,只指点楚王的风流之所,不仅以讹传讹,而且泯灭了宋玉。读完全诗,我们才猛醒,诗人的"萧条异代"之叹,原来不仅仅是叹宋玉的沦落,更是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遭际:本为志士,却不得不以一介文人存身于世,恐怕将来人们谈起杜甫,也会像谈起宋玉一样!诗人为宋玉悲,更为自己悲,他是将对自己人生的悲感压于心底,之后又通过宋玉事回环转达出来,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黄生的分析也许更能传达此诗回环往复的特点:"前半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后半抑楚王,所以扬宋玉。扬宋玉者,所以自扬也。"而我们接着说:扬宋玉者,所以悲宋玉也。悲宋玉者,实为自悲也。
 
 
 
   6、这首是杜甫凭吊楚国着名辞赋作家宋玉的。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空”字。就像眼前这巫山巫峡,使诗人想起宋玉的两篇赋文。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
 
   显然,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实到其地,亲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显露。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仿佛确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实而却虚。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它紧密围绕主题,显出古迹特征,却不独立予以描写,而使之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诗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咏古的特色。

  这是一首七律,要求谐声律,工对仗。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体用赋,铸词熔典,精警切实,不为律拘。它谐律从乎气,对仗顺乎势,写近体而有古体风味,却不失清丽。前人或讥其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批评,未为中肯。

 

 

   7、中国有怀古的传统,这一题目在诗中很常见。杜子美写宋玉的这首,一如他同期的诗歌,很是老到;感情深,悲情重,让人读了为之回肠荡气。经玉言先生指点,我感受到才俊之士相隔千载而能为知己的那种令人感动的悠长呼应。后人瞻望前人的风采与背影,那种倾慕与深深的认同、了解,竟好像几百年、一两千年的时光都不能构成任何的障碍与隔阂。分布于不同时间段的精英人物,惺惺相惜,完全是知己一样。这是炎黄后代延续中华文化的一种最强大的动力。

    慕者已往,杳不可接,这又是千古仁人志士的一段大痛。我看,其实这痛正是诗意的源泉。相知是一层情感激荡,慕之而杳不可接又是一段更强烈的情感激荡,自己的委屈伤心包裹其中,更是一番悲情的引子。也许这有点像孤儿在父母的坟墓前那种孤独无告、百感交集的感觉。后人读之,又加上了自己的身世与感怀,一次、两次,一层层的堆积沉淀,成为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品格、文化无意识。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相同的文化语境之中的。除了人类感情相通的天性,共同的信仰、观念以及自然山川,都是克服时间阻隔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杜子美敢用“深知”二字。

 

 

   8、“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这句诗,真是说出了后人不能见到古人的心境了。
  
  郑板桥很崇拜徐渭,刻了一枚闲章,文曰:青藤门下走狗。还写了一段话,大意说要是能在徐渭门外等着,哪怕是捱冻受饿,也开心快意。此情真是古今一心同。
  
  杜甫恨不见宋玉,但我想杜甫最遗憾的是不能再见到李白。李杜是我国诗坛上的双子星,幸运的是,他们同时,而且还见过面。闻一多称这次相见是太阳和月亮的盛会。这确实是文学史上有名的相会了,让后人心仪称颂。
  
  但我总觉得这次相会有着很大的遗憾。他们相见时,李白已名闻天下,杜甫还没写出自己的杰作,高傲的李白未必看重杜甫当时的诗,而杜甫却确确实实不了解李白,对李白的诗才没多大认识,恐怕是闻其名多而读其诗少。杜甫只是被李白的风采所摄,兴致勃勃一起访道求仙。这些都可以从杜甫初见李白写的《赠李白》,和后来同游山东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等诗看出来。前一首是说自己厌恶机巧,羡慕李白的潇洒。后一首首句虽然说到李白的诗文,却是一笔带过,显然是礼貌性。而且说“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阴铿虽是南朝较有名的诗人,艺术成就却不高(我以前就不知有阴铿其人),把李白比作阴铿,就像把小溪和大海相提并论一样,足以说明当时杜甫对李诗没多大的认识。李白更是没有对杜甫诗文作过评价,从来没有。
  
  所以,我想他们当时虽然感情不错,但肯定是相互不熟悉的,更说不上是欣赏和佩服。李白没发现杜甫的潜力,杜甫也没认识到李白的伟大。直到和李白分开多年,杜甫渐渐成熟,诗才日高,才真正认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给予极高的评价,再不说李白像阴铿了。可惜李白永远不会知道,在唐代,杜甫的诗并不流行,李白读不到的机会是很大,要不李白不可能不回诗的。我甚至猜测,杜甫所以一生对李白念念不忘,“错失”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失意而自视的杜甫,越来越觉得只有李白的诗才和情操才堪与自己相比,于是思念既是一份友谊,也代表一种寂寞。李白对杜甫很少念及,就是李白由始至终不曾“发现”过杜甫。
  
  严格说,李杜这对好友,从来没有相互理解和佩服的机会,哪怕他们曾见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小李此诗,未必不是老杜后来心境的写照。

 

 

    9、“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千秋功过,更与谁人说!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怀。古人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千岁忧”当然指向未来,人们关注和思考着千百年以后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但它同时又指向历史,是人们对自己所走过的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的一种回眸与反思。无怪乎中国古代的文学一直对历史一往情深,怀古览古吊古之作比比皆是。即使是一些描写现实的作品,也常常浸透着悠远的沧桑之感,今天与昨天遥相呼应。

  实际上,历史情怀是人们以自身的生命去感悟和体验历史,是去历史长河中寻找属于自己生命结构的那部分底蕴,是去破译构成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的文化密码。作家常因历史情怀而博大,作品也常因历史情怀而升华。

  李元洛先生的新着《怅望千秋——唐诗之旅》便是这样一部弥漫着历史氤氲的作品。作者站在二十世纪末,远眺千秋之前的唐代,与唐代诗人对晤,与唐代诗歌神交,说不尽的历史感喟,道不完的人生咏叹,作者种种复杂的意蕴和情思尽在“怅望千秋”四字之中。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千年以前杜甫凭吊楚国诗人宋玉的诗句,抒发的是一种深切的历史情怀。他肯定没有想到千年以后又有一位作者引用他的名句来凭吊他以及其他唐代的诗人们。人生代代无穷已,历史情怀也将绵绵无绝期。 

 

 



   10、关于历史,我们的老祖宗也有不同的见解:心细如丝的孟浩然也有洒脱的时候,他说:‘人事有谢代,往来成古今。’乐观积极如李白,他对历史却出奇地消极:‘世上贤者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甫则保持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他叹了口气,说:‘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其实何必呢?

 

   11、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道尽了中国文人千古的悲哀。
 

 

   12、停盘(键盘)遥望窗外,已迤午后时分,轻抚大地依然有暖融之阳,一如斯人清朗笑容,诲人之话语。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纵无缘相逢。仍铭记《师说》中的句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种精神,如轻风般缭绕在心,恬淡而深刻融入时空,潜移教化,久久挥之不去。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0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