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译文] 路边是无数的官柳,水上是不谙人情的画船,船中坐着漂泊无依的行客。
[出典] 北宋 晁补之 《忆少年·别历下》
注:
1、 《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2、注释:
《忆少年》是晁补之创制的一个词牌。
历下:山东历城县。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罨画:色彩杂染的图画。[绀]红青色。
刘郎:刘唐刘禹锡,这里借指词人自己。
3、译文1:
路边是无数的官柳,水上是不谙人情的画船,船中坐着漂泊无依的行客。南山还知道送我远行,高高的城墙却把人阻隔。
园林五彩缤纷,溪水清澈,即便重来这美景也会成陈迹。刘郎的鬓发都这样变白,更何况是娇嫩的桃花颜色。
译文2:
官道上伸向远方的柳树,不谙人情的彩舟,将把我送到他乡。那南山似乎有情,尚知来送行,只是阻隔了站在高城处依依送别佳人。
五彩缤纷的历下园林,青碧的溪水溢彩流光。纵然是还有重来的日子,这一切也只能是美好的忆想。那时节想必两鬓班白如霜,更何况娇弱似桃花的佳人,怕也经不起离愁的熬煎而憔悴了。
4、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着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宋史·晁补之传》曰: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及第。以元佑党籍坐贬。大观四年卒于泗州官舍。有《琴趣外编》,笔锋甚厉,时有奇气,风格与东坡为近。
当然,说晁补之属豪放词家,师承苏轼,只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实际上,晁补之全部词章中,伤春惜别、相思忆旧之传统题材的作品仍占约半数之多,并颇具清新蕴藉韵味与柔丽绵邈情调,合乎词的当行本色。如他的《引驾行·梅精琼绽》一词,起首说春光满园,人却独自落泪,中间略事点染,歇拍便揭示出“忆年时,把罗袂”的缘由:全在旧情难忘啊!过片转过笔意呼应,只写了恋人留在印象最深处的一个细微动作,则她的风采便跃然可见。那艳红的樱桃仿佛一根基线,将今春与去春连缀起来,韵华依然,芳姿历历能迹,人竟一去无音讯,当时的离别实出无奈,但此情有谁知,又堪向谁人道呢!全词用铺叙手法,章法缜密不懈,不作大幅度跨跃摇曳,率拙间饶见浑厚气,表现出作为驾驭长调的能力,得益于柳永处实多。
5、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初,是此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的抒怀之作。
6、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走、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晁补之
柳望无边,船载无情,我便四处漂泊。
凋残的桃花,映出我的处况。
溪边下,我临步而行,我只得一声感慨,激石漾起的,是我无法及触的精神境界,我的勇气何处而去了。
少年壮志,初犊不怕虎,年迈志无,令人惭愧。是否需要年龄的转换?
我看,天气,罢了。即使是色彩斑斓的图画,也会平庸单调的。
飘零吧,人生,尽管物是人非了。
7、那个季节,云淡风清,当你如鹰般的双眸扫过我的视线,我的心便漾满秋日的私语。
季节可以不再来,往事只能回味,而你早已成为夏日里的冰激凌,消溶在我的心里,
永远……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来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是,况桃花颜色。
8、离开塞外草原的科尔沁,但见古木连空,乱石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您的丫头学生,在斜阳只与黄昏近的暮色里,最后远远地陪老师看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9、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看到这首词,很是喜欢。
一直以来,我都想好好回忆少年时,总因疼痛无法继续。只能暂且以简短杂乱的文字表述。断裂的句线,一道道衔接,拼凑出陈年旧迹的微簿影片。
少年情怀总是诗。幼年时的记忆已是模糊,对于很多都已记不清楚,脑海里残留的碎片凌乱灰白。
我看着自己渐渐成长自己希望的样子,除了略有些发胖吧。似乎我少年时就一直想变成这样沉静的男孩子,彼时站在他的身边,淡淡的笑着,喜欢风从指尖轻轻拂过,抬头看天空,一直看着我喜欢的人,这样简单的幸福似乎就是我所想。
10、月色如练,桂华流瓦。静默默,迷离处,翩翩飞舞,盈盈盘旋,宛若美人嫣然一笑,凌波微步的绰约婀娜。红袖翻飞,似在道人面不知何处的离情相思,又似那盛世霓裳,尽享繁华后的浮世之殇。半晌落地,我信手拈起,原来,一瓣落花。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日暮沧波,那一刻惊诧。雷电般的撞击,暴雨般的摔打。有多少花儿经得起这般蹂躏?湮灭,不过一瞬。
飒飒西风携走了太多摇摇欲坠的花儿,枝头不再繁华,多了几分凄清。
“仅仅是几瓣落花而已。”一个遥远的声音传来。
“他们有在枝头绽放的权利,不该那么早凋零。”我质问道。
“雷电暴雨,天灾人祸,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不知道。”
半晌无语。
“你要学林黛玉吗?”那个遥远的声音问。
落花忽然颤动了一下,缓缓地飞离了我的指尖。一起落下的,还有一滴雨珠。
是泪。我捧起一抔土,轻轻地覆盖在她娇柔的身上,便离开了。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雷电暴雨,还会再来吗?
落花盈盈。悄然无声,却起喧哗。
11、对很多人来说,如果那是一场梦,你说多好呀?面对灾害,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城倒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消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离死别。
远处的我更是无奈,正如晁补之的一首词说的:“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我连相送的份儿也没了,咫尺天涯。无穷官柳为孰盛?无情画舸为谁游?大自然不知人间痛苦,现已繁花盛开;许多人早已把四川遗忘,甚至动用善款,声色犬马。到底大自然是否因人类的无情而无情呢?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1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