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译文]  今夜我们在此别离,不知何时才能聚首举杯言欢,如同昨夜我们在月下畅饮。

  [出典]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注:

  1、《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远送从此别,       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        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        寂寞养残生。

  2、注释:

    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

    严公,即严武,曾两度为剑南节度使。762年(宝应元年)四月,唐肃宗死,唐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杜甫送别赠诗,因之前已写过《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称“重送”。律诗双句押韵,八句诗四个韵脚,故称“四韵”。

   空复情:言斯人远去,惟留青山在此,离情依依。

   月同行:月下同行。

    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

  三朝: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

    出入荣:指严武不管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身居高位。

  江村:指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

    独归:指诗人独自送别归去。

   残生:指余生。



  3、译文1:

    送你远行,从这里我们就要分别,分别后青山依旧,离情却倍增。何时才能重聚,把酒畅饮?昨夜我俩还在月下同行。各郡府的百姓都讴歌、挽留你,你在三朝任职,一生多荣耀。送走你后,我独自回到江村,孤单寂寞地度过我的残生。

    译文2:

    远送严公,已经到了绵州奉济驿了,从此别离,虽然路边的青山依旧,但自己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昨夜月下,我们依依惜别,总有说不完的话。今日一别,我们何时才能重聚,何时才能再次把盏共饮?你两川治理有方,现在离任,巴蜀各州县的百姓都讴歌惜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你连续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将入相,一直都荣居高位。分手后,我还要回到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的草堂,想到自己将要寂寞无依地终老余生,心情越发觉得凄楚悲凉。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着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诗一开头,点明“远送”,体现出诗人意深而情长。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站又一站,一直送到了二百里外的奉济驿,有说不尽的知心话。“青山空复情”一句,饶有深意。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途程几转,那山仍若恋恋不舍,目送行人。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诗人自然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和他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离别之后,后会难期,诗人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杯重把”,把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里用问句,是问诗人自己,也是问友人。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是个未知数。诗人送别时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前人说得好:“诗用倒挽,方见曲折。”首联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颔联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这正是此诗平中见奇的地方。

  诗人想到,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关于严武,诗人没有正面颂其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说他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言简意赅,雍雅得体。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杜甫作这首诗送好友严武,既赞美严武,也发出他自己“寂寞养残生”的叹息。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所以心中那种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不必再用言语解释。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易中见沉郁,情真意挚,凄楚感人。


    6、杜甫被称为“诗圣”,由来已久。宋代诗人杨万里称他为“诗之圣者”,就连对杜诗有些微词的明代人杨慎也称杜甫为“诗圣”。“诗圣”是杜甫的特制桂冠。到了清朝末年,梁启超则称杜甫为“情圣”。诗主性情,性情是诗的生命根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说的就是性情对于诗的重要意义,梁启超把杜甫称为“情圣”也是中肯之言。的确,老杜是个性情真诚、敦厚、深挚的诗人,他对国家民族、妻子儿女、兄弟友朋,有一副披肝沥胆的血诚之情。诚如梁启超所说:“像情感这么热烈的杜工部,他的作品,自然是刺激性极强,近于哭叫人生目的的那一路,是三板一眼的哭出来,节节含着真美。”“哭叫人生目的”,是说杜甫的情感强烈而真挚;“三板一眼的哭”,是说杜甫善于抒写真情。这应该是“情圣”的全部含义。上面的这首五律,就可见其一斑。

    唐代宗宝应元年(七六二)四月,玄宗、肃宗先后去世,代宗即位,七月,召西川节度使、成都尹严武入朝议政。这对杜甫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事情。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吐蕃虎视眈眈,伺机进犯。西川与吐蕃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严武是个很能打仗的将军,吐蕃人怕他。那么,严武一旦离开成都,吐蕃就会乘机犯边,这是其一。其二,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期间,生活上得到严武的资助,与严武结下深厚的情谊。对于这样一位防御吐蕃的战将、情投意合的朋友的离任,杜甫是于心不忍的。他给严武送行,从成都启程,向北送出二百多里,直到绵州(今绵阳)以北的奉济驿,才依依诀别,即兴写成这首五律,倾吐心声。

    首联陡发感叹,为全诗定下惜别的基调。“远送”二字紧扣题面的“奉济驿”,此处离成都已有二百多里。如此远送,正是由于难舍难分,惜别之情已然凸现纸面;再加上“从此别”三个字,便依稀听到了他的啜泣之声。“此”字,既有空间意义,又有时间意义——此地一为别,重逢是何处?此时一为别,再会是何年?在那万方多难、风烟弥漫的时代,分离包含着永诀的可能。何况,严武此行,要经过那危险的巴山古栈道。种种忧心增强了离别的不忍。第二句,“青山空复情”,乃是移情入物,把无知无感的青山看成有情有意了。绵州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巴山山脉,杜甫向北望去,但见山峦重叠,密密层层,那阵势似乎是要挡住严武的去路,多情地把他挽留,一如自己此时的心情。这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痴情的诗人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把个人的情感移入本无干系的自然物中,感觉它们是在与自己同喜同悲。杜甫《新安吏》写县吏征点少年当兵,家属送行,一片哭声,杜甫深为百姓的遭遇而伤感,诗中写道:“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听到青山也在大放悲声,也是这种移情入物的心理反映。唐代诗人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写道:“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看到崖州城周围重叠环绕的群山,感觉它们是在有意阻绝自己的归路。当然,移情入物的“物”不限于青山,大千世界的万物,皆可成为感情移入的对象。杜甫《北征》,写诗人经过千里艰难跋涉,终于活着见到家人,悲喜交集,抱头痛哭,“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回荡的松涛、幽咽的泉水,与人的哭声混合在一起,这是将情感移入于松声和悲泉了。

    如果说,青山在杜甫的眼中有意挽留严武,已然见出杜甫的惜别之情,那么“青山空复情”的“空”字,更把这种感情推进一层。“空”字既是写实,又是写意。王命在身,严武不得停留,则此情已属徒然。而一旦盛情落空,就会掀起更大的感情波澜。所以,这个“空”字是包含着作者深重的叹息的。总之,首联点题,明揭主旨。

    杜甫律诗的章法,一般说来,四联的布局可用“起、承、转、合”来概括。颔联的内容应该是“承”,就是承接首联的意思,并且把首联的意思进行拓展。“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是承接“空复情”的,既然挽留不住,那就要设想离别之后的情事了。作者想到的是何时才能与严武重逢,共同举杯畅饮,共同乘月畅游。作者设想的重逢场面颇具典型性,酒与月是使诗友快意的最佳风物选择。这种选择寄托了杜甫的美好愿望,也加重了此刻离别的惆怅。此其一。其二,作者把“月同行”这种雅事冠以“昨夜”,从而与“几时”构成了互文。“几时”是前瞻之词,“昨夜”是回顾之语;“几时”既领“杯重把”,又领“月同行”,“昨夜”既领“月同行”,又领“杯重把”。这样一来,这十个字既是对未来重逢的设计,又是对以往情谊的回顾。就是说,昨夜我们在月光之下携手畅游,在月光之下举杯畅饮,这美好的情事何时才能重现呢?互文的使用,造成文字的精简,也加深了感情的包孕,使诗味更加醇厚。其三,“昨夜月同行”仍然是使用移情手法,月亮与人同行,人走月亮跟着人走,这本是人的错觉。在这里,作者把这种错觉情感化了,把月亮写得多情多意,给他们的畅游照明。这样就写出作者与严武相处的快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说湖光月色照着他的影子,多情地把他送到了剡溪。这也是移情的运用,写出天助人愿、得游名山的喜悦来。但杜甫此处的移情于月,并不同于李白那样停留在喜悦上,他是在以乐事写忧愁,他是在叹息这种与严武月下畅游的快乐,此生何时再有?所以,越是写此时之乐,就越能加重离别的不忍。清人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颈联,依律诗的章法,应该是“转”。“转”是指内容上的转变,内容上的转变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情感的转折(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惜别转为劝慰),也可以是笔墨的变化(例如杜甫《登岳阳楼》由写景物转为写人事),还可以是其他,总之是不再顺着颔联的意思去写。杜甫这首诗的颈联是由前四句写离情别绪转为写严武的功德,暗中交代离情别绪产生之原因。“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两句以高度精炼而又生动形象的笔墨概括了严武的功勋业绩。“列郡”是说严武此行所经过的郡县,“讴歌”是说列郡的吏民在歌颂严武的功德,“惜”是说吏民对严武的离任表示惋惜。就手法来说,这一句是属于侧面下笔,即通过他人对严武离任的反应,来映衬严武的功勋业绩。下一句“三朝出入荣”则是从正面下笔,直书严武的功勋业绩了。严武历任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为官,出将入相,无比尊荣。这是一位在乱世中彰显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他在扫荡安史叛军、收复两京中立有战功,尤其是在镇守蜀地、抗击吐蕃中名声显赫。此前,他做过东川节度使;这次,他是以西川节度使的职守被朝廷召回;一年以后,东西两川合并,他第三次入蜀,以黄门侍郎(宰相)的身份做剑南节度使。朝廷之所以连续三次让他来镇蜀,就是因为他作战猛、狠,能够牵制吐蕃的军力,使吐蕃不敢贸然入侵长安。他曾率领大军西进,击溃吐蕃七万,夺回当狗城,使吐蕃闻风丧胆。杜甫在严武死后曾写诗这样评价严武:“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雪山,在成都西面,是抵御吐蕃的屏障。雪山在人们心中出现的“重”“轻”变化,是由于严武的“来”与“去”而产生的,这是用诗的语言表达出严武镇蜀的重大意义。

    这一联的内容虽是对前面两联的转折,字面上不再写惜别,但也不是完全与上面的内容断裂,而是暗中交代作者的离情别绪何以如此浓重,这样一位镇蜀大将离任而去,蜀地的安危问题,将重重地压在杜甫和蜀地人们的心头。所以,这一联是对上面所写的离情别绪做出原因上的交代,是由情绪层面转入理性层面,有了这两句,上面的离情别绪才显得出之有因,同时也使这种情绪显得更加深沉。由此可以见出,所谓“转”,乃是字面上转,而诗的意脉却不转。

    尾联在章法上应该是“合”,所谓“合”,就是综合全篇的内容,让情感有所归结。归结情感,可以有多种方式,有以写景结情的,有以议论结情的,有以叙事结情的。杜甫的尾联用叙事方式来收结情感:“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是设想与严武诀别之后,自己所过的寂寞生涯。“江村”,就是杜甫的成都西郊草堂,由于草堂紧靠着浣花溪,故称江村。“独归”二字,回应着第一句“远送从此别”,行进者上路,送行者独归,章法细密。“独”字实为一篇之“诗眼”,具有总括全篇、画龙点睛之妙趣。作者之所以对严武依依不舍,之所以看青山则青山挽留,看明月则明月同行,之所以苦盼与严武重逢,就是因为别后的孤独难以忍受。作者先画龙而后点睛,如此用笔,显得水到渠成,成功地收结了一篇之主旨。另外,这一联连续使用三个具有愁苦情调的词汇——“独归”“寂寞”“残生”,造成了浓重的凄苦氛围,从而把作者的情感推到极致。

    从这首诗的所写,我们具体感受到了杜甫确实是深于情感的诗人。杜甫不愧“情圣”的称号。就拿友朋交谊来说,杜甫对友朋之情的珍视程度,是其他诗人难以达到的。一部杜诗清晰地记载了杜甫一生对友朋的诚挚情感,凡是曾经交结的人,他是感念终身的。他不停地用深沉而细致的笔墨,或忆往事,或作悼词,都写得感人肺腑。不妨把他和李白作个比较,杜甫年轻时曾与李白有过一段交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交谊可谓深厚了。但是,两人分手之后,李白仅在近期内写了三首怀念杜甫的诗,热乎劲儿一过,就把杜甫完全遗忘了。杜甫则不然,他与李白离别之后,就不断地写诗深情怀念,直到晚年还在为李白的命运担忧,所作诗篇共计十三首之多。就诗篇的情感深度来说,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人生需要真情。真情无限美好。“情圣”杜甫永生。(作者:韩成武 来源:名作欣赏)


    7、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古代文人诗中有酒,酒中有诗.酒与诗好象是一对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墨客饮酒时吟诗,赋诗时饮酒。其情、趣、态因人、因时、因事而迥然各异,意趣妙生,其品行,个性,爱好,信念无不生动而含蓄地倾注在诗词中.现录部分诗句,略一分类,和大家共同赏析之。

     一.  饮酒吟诗之情

        (一).豪情
     酒气冲天,激情如火,豪气如虹,其浪漫情怀在诗中尽情言表:
     唐.李白: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之二>>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襄阳歌>>
     唐.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壮游>>(因有此句诗,郭沫若称其为酒豪)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饮中八仙歌>>
     元.罗贯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与笑谈中.<<三国演义.卷头语>>
    魏.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
    唐.韩愈: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用奈明何。《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二).欢情
     古人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汉.焦延年,易村.坎之兑》,饮酒赋诗,欢声笑歌,乐不可支:

    唐.杜甫:自吟诗送老,相对酒开颜。《宴王使君宅题》
    唐.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王驾: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曰〉
    宋.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西湖.遣兴〉
    宋.王安石: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示长安君〉
    宋.陆游: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丰年行〉
    宋.韦骧:劝君更饮一杯酒,一月人生笑几回.<劝酒>

    (三).友情
    以酒会挚友,赋诗表真情。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相思相忆感概多:

    唐.杜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赠卫八处士〉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唐.贾至: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送李侍郎赴常州〉
   明.谢肇制: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钱塘逢元龙〉
   宋.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典几复〉

    (四).乡情
    借酒抒表:流浪异乡之思乡之情,想念亲人之怀故之切。伤感惆帐,难以言表:

    唐。杜甫: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唐.杜牧:有家归不得,况举别君觞。〈池州春前送进士蒯希逸〉
   唐.韦应物: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
   宋 李清照: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乡思〉
   宋.范仲淹:饮此一杯酒,浩然思故乡。〈义士行〉
   唐.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

   (五).爱(恋)情
    纵酒赋诗,抚今思昔,表达对伊人的爱慕和思切:

    宋.王洗: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光>,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忆故人>
    宋.司马光: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以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西江月>
    宋.魏夫人:波上清风,画船明月有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点绦唇>

    (六).悲情
     往事不堪回首,悲情欲绝;感叹世事苍凉,悲不可言;饮酒欲罢不能,无法面对:

     宋.陆游: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江山对酒作>
     唐.李白:停杯投箸不能言,拔剑回顾心茫然.<行路难三首其一>
    宋.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怀旧>
    唐.韦庄: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江上别李秀才>
    民国.王国维: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采桑子>
    明.徐烟: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酒店逢李大>

    (七).报(爱)国之情
     诗人把酒临风,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感概万千:

     宋.陆游:一杯且为江山醉,百万呼卢迹已陈.<倚楼>   
     元.元遗山: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横波亭>
     民国.于佑任:低徊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壬子元月>
     清.潘缪:着书岁月穹愁老,对酒山河感概多.<寄顾茂伦>


    8、即将离别这生活且学习了将近十年的小镇自是忧郁难当,一时间像喘不过气的金鱼,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终于,在那个大雾漫天,红叶凋零的清晨,我还是得随父母选择好人生的去路。往夕至交好友朝着车将临奔往的方向,向我最后地挥了挥手,我没有落泪,一是因为男儿有泪不清谈的顾虑轰咙轰咙地在我心里焦躁地蹦着,像万兽惊奔;二是为了让送行者不至于难过得尬尴。但感伤的堤防始终难以平定这秋萧凄,古人的“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的故人分离的离舍难当之情还是悄然而至。几个人相拥着哭成一片。爸爸妈妈都忙些劝慰“以后还会回来的,不要这样了。又不是不能再见面,还会回来的”在爸爸与友人的拉扯中还是上了车。引擎发动了,啪的一声车门带上,世界开始后移。我爬起身反跪在坐椅上,透过后窗再度眺望。朋友们渐渐远了。翻身下来,刚刚平静下来的眼泪因为心酸再度泛滥,充斥眼带。双手捂面。一时在这摇晃的车厢里除了爸爸妈妈打成一片的安慰声,仿佛灵魂都是空荡荡的。捂着的双手再也挽留不住呜咽时的沉静,“哇”我如婴儿般依偎着妈妈大哭起来。这哭声惊起了司机的怜泽,微微调过头,同情地说“还会再见的,不难过。”长吐一口气“小孩子很懂得感情。”


     9、杜甫有诗: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年轻时读此诗只觉意象极美,技巧极高;当朋友远去不归时再读此诗,心中潸然,意象技巧均不再重要,而情感如漆似胶,无法割舍。人生要承受的东西很多,承受朋友永别,乃重中之重。原本山间小路,明月流水,一路欢歌,一路说笑;忽然只剩一人踽踽而行,其孤独使小路幽长明月清冷流水无声;我们对人生的感受多数时平庸,只有当景况回天无术时,才知痛楚,才知人生有短有长,有欢愉有惆怅。(马未都)


    10、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松树本身不够美,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着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月明”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念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呀,“烟笼寒水月笼纱”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呀,今起来津津有味,它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作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1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