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高中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语文作为一门既具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如何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是当前语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话题,也是新大纲新教材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为了实现新大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教师在执教新教材时,应从培养学生的“实力”“活力”“张力”入手,把语文从单纯的工具性教学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有广泛的学识、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勇于创新,积极创造的高素质人才。
  实力,即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扎实的文化知识储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样具备一套科学的知识结构及体系,其中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也包括文学知识、文言知识、文化常识及有关的文体知识等,这些知识构成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那么,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纸空谈。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传授那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强化语言训练。例如,在执教新教材第一册时,教师要首先给学生制订掌握语文知识的目标:掌握现代常用词语(词语表中现代部分+文言文中涉及的成语+《读本》中涉及的常用词语),积累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背诵现代文精彩文段及全部文言文,并通过一定方式检查落实。其次,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不可能经常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和规律写进中学教学大纲中来,所以阅读科学读物就成了现代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大纲规定了课外必读书目,增加了《语文读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并通过写读书笔记、课堂交流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只有这样持之以恒的文化知识积累,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此外,学生的知识不仅源自书本,更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它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好:“如果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言,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都积累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这段话道出了生活知识的积累对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重要作用。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之一就是解放空间,让孩子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因此,在执教新教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举办活动等方式,给学生创造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学生真正走进社会的大课堂。
  活力,即兴趣浓郁,思维活跃。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期进自不能已。”兴趣是学习的重要的内驱力,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一把打开高效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培养学生的活力呢?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凯洛夫的旧教育思想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赞可夫的新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可见,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学生本位,自主探究,发展为本,终身学习,这才是本来意义上的语文。因此,在执教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能迎来百花争艳的春天。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摆脱“满堂灌”的旧模式,完成由微观到宏观,由教书匠到策划师的转变。例如《过秦论》一文,旧教材有,由于有一定难度,过去由疏通文字到内容方法的分析,不算背诵,至少用3课时。执教新教材,可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把重点定位在整体把握本文的借鉴意义对比手法和背诵上。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像过去那样平铺直叙,逐段逐句地分析,而是以题目为突破口,以最后一段对比得出的结论为纲,紧紧扣住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观点来分析课文,学生在注释和课外读物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由被动变主动,课堂气氛活跃。用两课时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创设必要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好导语,是激活思维的重要一环,有一个成语叫“先声夺人”,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好了,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带着饱满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行学习。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重点之一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为此,可引用许广平的一句话:“《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这样,就把学生的感情自然地带入了课文中,容易产生感情的共鸣。在分析课文时,对内容理解难度较大的语段,就借助于相关的内容,为学生架起一座思维的桥梁。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是课文内容的难点。对此,可借助《空谈》中的有关内容,透彻地理解鲁迅对请愿的态度及总结历史教训的用意,凭借这股“好风”,把学生扶上内容的“青云”。又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由于时间的距离,学生对秦王朝的无比强盛理解得较抽象,因此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对此,可利用《语文读本》中《漫步秦直道》一文关于对秦王朝的强盛及对“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描写段落。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秦王朝土崩瓦解的悲剧气氛,进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张力,即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首先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勇于探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正是因为人具有想象和联想的本领,才绽放了无数智慧之花,结出了无数文明之果。人脑是一架具有约10[15]个开关的巨型计算机,充分发挥人脑的潜能,让联想展翅飞翔,“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学习才能成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新教材中文学作品比重增加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富有张力的,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就存在于人们的这个想象中。鲁迅在论及《红楼梦》时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给学生留出相当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想,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探求。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用“袅娜”一词来写荷叶,字典上此词是柔软细长之意,如按此理解,就失之乏味。课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学生有的想到了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身段,有的想到了公园里迎风摇摆的杨柳细枝,有的想到了仙女美妙轻柔的飘带。在讲完这篇文章后,再让学生联想其他写月的名篇佳句,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又如在讲完《胡同文化》一课后,引导学生联想中国还有哪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学生想到的如“吃”文化,“酒”文化,“穿”文化,等等。这一延伸,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深化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其次是注意引导学生融入情感,使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感悟的同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既是认识符号,也是情感符号,任何作品所反映的人或事,都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体验。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自然展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一种昂扬的情感。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示了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这些情感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对生活的选择和创造。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披文入情”地分析,让他们用心去体悟,才能把作品中的情感亮点注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充沛的感情。因此,执教《琐忆》时,我不仅让学生了解鲁迅两句诗所昭示出的伟大人格,更让学生体味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理解作为一个伟人,也有普通人向善向美向真的情感和刚正不阿的崇高品质。学习孔孟名篇时,我不仅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出口成章,更让学生从中感悟出作品中体现的人格魅力。第三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眼光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判断和深入思考,鼓励他们独创高见。如阅读完《语文读本》中《荆轲刺秦王》后,学生被荆轲这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慨所感染,不禁喊出“壮哉,荆卿!”借此,我插入了历史上对荆轲的两种不同评价:一是苏洵《六国论》中非议荆轲“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夫足言”;另一种如司马迁说“其立意较然,不期其志,名重后世,岂妄也哉。”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孰是孰非,让学生展开争论,并要求各持依据,力图自圆其说。争论以后,学生对荆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他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及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的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
  总之,在执教新教材过程中,教师既注意学生的“实力”,又激发他们的“活力”,培养他们的“张力”,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文化品质,也具有了健康向上的情感,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将来才会真正热爱生活,拼搏进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张凤英20022002 作者: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张凤英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1:40

[新一篇] 托起明天的太陽  ——跨世紀都市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操作

[舊一篇] 批判功能是高等教育的親本功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