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气”单元教学建议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上海市长桥中学 曹齐)
  九年制义务教育发达地区版自然地理“大气”这一单元由气温、气压、风、云、季风、降水以及天气和天气预报等内容组成,出现的概念多,对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我是这样教这节课的:
      一、深入浅出,把握关键
  我认为,这一单元中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是关键,只有在学生搞清楚“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后,风、雨、气压、季风等等就很容易理解。把“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讲清楚,才是牵住了全章的牛鼻子。
  在教材中“天气”的定义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气候”的定义是指一个地方一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这两个概念怎样使学生区别开来呢?我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天气预报作为诱导,进行提问:天气预报为什么不称为气候预报?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问:天气指的是什么?气候指的是什么?很快两个概念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了,区分了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含义,也搞清了天气预报为什么不称为气候预报的道理。
      二、突破难点,层层深入
  在讲清“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后,仍可以天气预报作为线索引导学生继续探讨大气的奥秘。老师可读一份当天的天气预报,问学生天气预报中讲了哪些天气要素,然后引入“天气”部份的教学。这部分的重点是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和气温曲线图,而气温日变化的原因则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面,他们不可能理解为什么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气温日变化的一般特点,所以在教学中问学生,你感到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热?什么时候最冷(凉)?当然学生会回答中午热,早晚凉(冷),这种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日变化。同时再引导学生考虑一天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请学生参阅课本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图示。在图上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并不在中午12时,而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也不在半夜,而在凌晨日出前后。这是为什么呢?在这里就要老师简要地讲述理由,指出正午12时太阳辐射的光热最多,但空气的热量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光热,而是来自地面的加热,正午12时后太阳的光热已经减弱,但地面从太阳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多,地面温度继续升高,同时地面热量传给大气又需一定时间,因此到午后2时左右气温才达最高值。日落后地面虽得不到太阳光热,但白天所得到的热量还有储存,经过整个夜晚的不断降低,直至日出前后即凌晨气温才达最低值。知道了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和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均可迎刃而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门缝处会有风吹进教室”来学习本节。原来教室里由于人多,空气温度比教室外高。空气有一个特性,受热膨胀后分子数少了,同样体积的空气,教室里的空气因为膨胀了,教室的地面受到的空气压力就小了,气压就低,所以,空气从教室外通过门缝往教室内流动。用这样的方法,很简单地就把复杂的气压概念化解了,同时引出风的教学。
  在“云和降水”一节中,空气中的水汽怎样才能凝结或凝华成云和雨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讲可举一些简单而又有生活体验的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解。如可举例:在晴朗的天气下,洗好的衣服很快就晾干了,而在阴雨天衣服就不容易晾干,这是因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不同,前者易蒸发,后者不易蒸发,从中引出空气中的水汽的最大含量——饱和的概念。
      三、点到为止,重在意识培养
  以天气预报开头再以天气预报结束首尾相应,我认为这样的教材编排也是较为合理的。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概念只是点到为止,不必作深入探讨,展开研究。因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初中低年级,限于他们的知识面、接受能力以及课时的限制,只能点到为止。但通过讲课,老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加强了学生的地理意识,这认为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任务,它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和实践生活、思考问题时,增加了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沪29-30G33中学地理教学曹齐19961996 作者:地理教学沪29-30G33中学地理教学曹齐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0:23

[新一篇] 初中作文教學應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

[舊一篇] 初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好模式  ——語文自能讀書教學模式研究實驗報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