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胡强 毛宏云 张琦 邱婷 钟志贤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南昌,330027,电子邮箱:huqiang2008@163.com
【摘要】 本文从社会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性软件的定义、类型、层次关系和相关理论基础,描述了高阶思维的特点及其构成元素,讨论了运用社会性软件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理由,并以Blog与Wiki为例探讨了运用社会性软件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 社会性软件、高阶思维、Blog、Wiki
Abstract: By the view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sort, layer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Software, depict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tructure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using Social Software in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and the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proper means of facilitating learners'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by Social Software from the example of Wiki and Blog.
Keywords: Social Software, Higher-Order Thinking, Blog, Wiki
1 前言
今天,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日渐趋于技术化,软件日益走向个人化和社会化。打量我们这个“一不小心就变得陌生”的世界,信息技术已融入了社会主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浸润在数字化世界的生存已宛如一首平常的歌。QQ、MSN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种数字化时代的心理体验;Blog(博客)以草根文化的姿态,为实现人人都能“自由叙事,随意表达”提供了一种傻瓜化的平台,Wiki(维基)以“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编辑”的口号,呼唤着网络时代的智慧汇聚,共创分享……应当看到,软件社会化或社会性软件的发展正在掀起一场网络革命。
与此同时,心理和教育技术等领域在重新思考“人是怎样学习的”和“学习者的核心能力”问题,分布式学习、协作学习、社会性建构、集体智慧、知识建构和知识共享等等,成为今日学习与教育领域的崭新话语。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以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求解和决策制定为核心的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重心。
社会性软件与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关联。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学习群体和协作建构,社会性软件以其强大的协作互动性,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创建以知识共创分享为中心的协作学习社群,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态系统,为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适切的工具平台和有效的路径。
2 社会性软件
2.1社会性软件概述
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 SS)也叫软件社会化。自2002年以来,便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目前,国内外关于社会性软件的定义很多,且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二以观现状。
“社会性软件指任何可以促使团体或者社群沟通和协作的软件,如我们熟知的电子邮件以及我们不太熟悉的Hydra(一个文档编辑程序)之类的文件编辑软件。”(William Davies,2003)。“社会性软件相对于普通软件的优势在于它的在线用户。”(Matt Jones,2003)。“社会性软件是适应环境的软件,而不是要求环境去适应软件。”(Ross Mayfield,2002)。“社会性软件构建了充满活力的群体环境,这一群体的能力超越了任何参与其中的个体。”(Jean Philippe,2003)。“社会性软件……是人们用来与他人交互的软件,它拥有以下五个要素中的几项或全部:身份、在线、关系、对话、群体。”(Stewart Butterfield,2003)。“社会性软件首先是基于个人,其次才是社群——社群产生于个体交互中。使用者作为个体存在,具有各自的兴趣、喜好、关系网,这些都在社会关系中得到体现,而社群也产生于其中。”(Stowe Boyd,2003)。“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毛向辉,2003)。
从以上述列举可以看出,目前关于社会性软件这一概念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定义,它们大多是描述性或感觉性的定义。尽管如此,不同的社会性软件还是有其共性的特点,可以作为理解社会性软件概念的一种框架,我国教育技术学者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来定义社会性软件,社会性软件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三点(庄秀丽,2004):(1)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个人软件突出了个体自主性的参与和发挥;(2)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中包括弱链接(week ties),也包括强链接(strong ties);不同的链接关系在不同的时候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3)社会性软件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2 社会性软件分类
其实,社会性软件在其正式“注册概念”之前就已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得到广泛应用,例如E-mail、Instant Message、SmartGroups都是早期的社会性软件。不过,这些社会性软件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起到交流通讯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社会性软件概念的逐步明晰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性软件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了众多新型的、功能强大的社会性软件,特别是建立在知识传播、交流和共享方面的社会性软件,如Blog、Wiki等。同时,社会性软件的涵盖面也越来越广,William Davies(2003)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社会性软件做了初步的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William Davies的社会性软件分类
类型 |
应用样本 |
|
Outlook,Sendmail,Pine,Hotmail |
WebBlog和Wikis |
Movable Type,BlogWikipedia |
即时通讯系统 |
ICQ,MSN,Trillian |
文件编辑系统 |
Groove,Hydra,LotusNotes |
组群日记 |
Livejournal |
引见系统 |
MeetUp,Update,Ryze |
组群讨论系统 |
SmartGroups,BBS,Usenet |
根据W. Davies的研究和社会性软件的任务指向,我们认为,社会性软件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建立社会关联、反映社会网络的社会性软件,也称为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如Friendster、亿友。
(2)主要实现通讯交流功能的社会性软件,如E-mail、即时通讯系统(Instant Message,IM)。
(3)群体协作性的社会性软件,如文件编辑系统、组群日记、引见系统、组群讨论系统。
(4)知识传播、交流和共享的社会性软件,如Blog、Wiki、美味书签(del.icio.us)。
2.3 社会性软件的层次关系
根据上述分类,可以描绘社会性软件的层次关系。如图像1所示。
图像1 社会性软件的层次关系
2.4 社会性软件的四大基础理论
2.4.1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是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社会关系理论。简单说来,这一理论的意思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亦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举个例子来说,你与布什之间相隔几个人?或者说你通过几个人可以认识布什?答案是六个人!这是S. Milgram(1967)所做的连锁信实验结果。“六度分隔”理论就是这一实验结果的提炼。你也许不认识布什,但是在优化的情况下,你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结识他。“六度分隔”理论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一些“弱链接”关系,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强烈体验到这种弱链接的效果。曾几何时,“六度分隔”理论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或理想状态而存在。但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这一理想的理论变为真切的现实。反过来说,根据“六度分隔”理论,建筑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软件的社会化,即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六度分隔”理论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表明: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弱链接”关系,正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4.2 150法则(Rule Of 150)
150法则(Rule Of 150)是Malcom Glaweld(2000)在The Tipping Point(国内翻译为《引爆流行》)一书中提出的一种人际关系假设。M.Glaweld认为,“150是一个统计出来的人际关系网络数目极限”。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上,150是一个你不会感到尴尬的人数最大值。
150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微软推出的IM工具MSN里面的联系人数刚好为150个。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是“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无论你曾经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会网络服务(SNS)与多少人建立了“弱链接”,那些“强链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则。这也符合“二八”法则,即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链接”所占有。
2.4.3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是George Siemens(2004)提出的一种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理论或学习景观。他认为,关联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学习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将核心成分——(部分)置于个人的控制之下。学习(被定义为动态的知识)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在一种组织或数据库的范围内)。我们可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这种连接能够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社会网络分析是理解数字时代学习模式的额外要求。A.Kleiner(2002)探索了K. Stephenson的“信任量子理论”。该理论“不但解释了如何识别一个组织的集体认知能力,并且还解释了如何培养与提高这种识别力”。在社会网络中,各种活动中心就是那些建立起良好连接的人,他们能够培养并保持知识流。他们的独立性导致了有效的知识流,实现了个人对种种活动状态的有组织性的理解。
2.4.4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也叫分布式学习、分布式智力或分布式能力,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正在发展的学习理论。它是一种研究认知存在形态和认知活动方式的学习理论。它有四个关键要点:(1)认知是存在于个体/群体和制品(artifact)之中;(2)人的认知活动方式不仅仅是个体的,而是“个体+群体/共同体+制品”的;(3)强调社会-物质情境对认知活动的影响;(4)强调交流、共享、各要素(人和制品等)相互依赖和制品在分布式认知中的重要作用(钟志贤,2004,2005)。
分布式认知理论对社会性软件和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丰富的隐喻:(1)在分布式认知中,人和制品同样重要,个体和群体/共同体同样重要,人和制品能形成合成的认知力量,是最为理想的认知方式;(2)学习者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和协作学习等等,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分布式认知活动;(2)交流/对话是实现分布式学习,获得分布式认知效果(如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的必然方式;(4)信息技术在分布式认知中的作用十分显见(钟志贤,2004,2005)。
3 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
3.1 定义
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钟志贤,2004)。高阶思维能力是超越既定信息的能力、问题求解的能力、元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是批判性的态度,是作为自主学习者的能力,也是对事物或现象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3.2 高阶思维的构成与特点
3.2.1 构成
根据相关研究,结合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偏向的分析,我们认为,高阶思维主要由以下四大能力构成: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求解和决策制定。如图像2所示。
图像2 高阶思维的构成
3.2.2 特点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认为,高阶思维具有五大显着特点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如表2所示。
表2 高阶思维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
高阶思维的特点 |
行为表现举隅 |
主动的 (积极/自觉) |
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展开思维活动、表征/呈现知识、与他人交流 |
建构的 (阐释/反思) |
获取信息、建构个性化的理解、明晰已知、内部/自我协商、反思所学(内容/过程/结果) |
意图的 (反思/调节) |
明晰的自我驱动的目标导引、内部/自我协商、执着追求成就、付诸心智努力/坚持不懈、在行动中反思 |
真实的 (复杂/情境) |
完成真实的任务、解决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建构情境特定的图式、界定/操作特定的问题空间、综合运用多种能力、运用多元标准评价问题解决方案、情境化判断 |
合作的 (协作/交流) |
社会协商/对话、形成学习者/实践者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与他人沟通/交流 |
4 运用社会性软件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
显然,针对高阶思维能力的特点来说,目前多数教育技术软件产品处于“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的层次,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或差距。社会性软件作为认知工具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4.1 与学习型社会相契合,为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创建适切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的问题更加急迫的摆在了人们面前。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活到老学到老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难以想象的学习景象。而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是打造这一学习景观的核心力量。通过提供便捷的即时通讯手段(如QQ、MSN)、支持网络自主学习(如Blog)、在线协作学习(如Wiki)等,社会性软件能够实现一种双向整合:一方面将互联网整合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学习中,另一方面,将日常学习整合到互联网中。这种整合有助于消除隔离的鸿沟,使得跨越时空、无所不在的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允许学习者进行充分的自由探索,极大地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4.2 激发学习者的主体性,为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提供一个极度自由的空间
当前,众多的教育技术软件产品还是把重点放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演示上,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学习者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D.Jonassen(1999)认为,我们不应该简单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用作传递知识的教学媒体,而是应该作为认知工具。这就是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应该让学习者获得学习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支持、引导和扩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交往空间是平等自由的交往空间,是由交往主体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控制的交往空间,是能够进行知识转化创新促进主体不断自我更新的交往空间,是主体与主体互相发现形成社群探索领域新知的交往空间,因此,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主体交往空间充分实现、发挥和展现了人的主体性,即人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的主体间性。
社会性软件“形成一个有利于师生一起学习和共同发展的综合性生态环境”(祝智庭,钟志贤,2003)。这种环境是学习者的探究发现空间、个性展现空间和集体智慧发展空间。在这种自由发展的空间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极大的激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严格的训练。
4.3 在社会性知识建构中激发学习者高阶思维
社会性软件所支撑建构的网络学习环境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资源库,而是同时包含物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维度,学习活动正是通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进行的。在社会性软件构建的网络学习环境中,交互形式不仅表现为学习者与信息内容的传统交互,而且还表现为学习者与他人(教师、辅导者、同伴等)、与学习群体之间的社会性互动,这种交互直接导致了社会性知识建构活动,使学习者在共享性的学习活动中共同建构知识。
社会性知识建构的复杂性和互动性要求学习者投入积极的思维活动,高阶思维的运作是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分,也就是说,离开了高阶思维活动,不可能完成知识建构任务。如,学习者在知识建构活动中要积极地理解问题情境,对活动结果做出积极的预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认知调节和监控、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持续的评价等等,所以这些活动都是高阶思维的映射。
4.4 通过建构性互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
社会性软件一般具有强大的人际交互功能。例如,E-mail、IM可以实现P2P的异步/同步交互,群体协作性的社会性软件如文件编辑系统、组群日记、引见系统、组群讨论系统则可以有效支持Many2Many的协同工作。正如Lee LeFever(2003)所说,普通软件将使用者与一台电脑或一个网络的内部运行机制链接起来,而社会性软件则能联通使用者彼此之间的思想、感情和观点。社会性软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了学习者之间的建构性协作互动。
学习者在运用社会性软件围绕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和协作的过程中,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张建伟,孙燕青,2005)。
1、智慧分布与共享。协作小组可以赋予学习者集体认知责任,对探究任务进行分解,学习者负责不同的子任务,协作小组可以共同进行单个学习者无法完成的复杂探究任务。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他们彼此交流探究成果,分享经验感受,共同贡献于集体探究任务,达到共同知识建构的目的。
2、认知冲突与融合。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3、思维外显化与精致化。为了和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学习者必须首先将自己的思路及观点明确化,并提供够的证据支持,进行自我解释。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和思维策略都被外显化和精致化了,这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反思监控,提高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质量。
5 社会性软件如何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
一般说来,各类社会性软件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仅以建立在知识传播、交流和共享上的社会性软件Wiki与Blog为例进行探讨。
5.1 Blog与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
5.1.1 关于Blog
Blog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软件。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Weblog是指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
Blogger即指撰写Blog的人。Blogger一般翻译成“博客”,而撰写Blog这种行为,有时候也翻译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分别指代两种意思Blog(网志)和Blogger(撰写网志的人),也可作为动词,意思为撰写网志这种行为,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罢了。
简单说来,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作为Blog的内容,可以是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它并不等同于“网络日记”。作为网络日记带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而Blog则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但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
Blog是一种魅力无比的个人网络。只要看看目前1.3亿网民中有3000万博客这样一个数字,你就知道Blog的确是今日互联网中的功勋新贵,大有加冕全球之势。Blog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自媒体的切换,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个人网络权利的诉求、个人网络空间的表达和个人网络身份的塑造。人们在Blog里极度地狂欢,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体性的力量,强烈地释放原始的表现欲望。
5.1.2 运用Blog进行自主学习,促进高阶思维
Blog以网络作为载体,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感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是一个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学习者将Blog作为认知工具,透过每日的资料整理与书写,不仅能够改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现思维外显化与精致化。学习者要在自己的Blog中公开发表个人的知识和见解,与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他就必须运用精确的归纳分析、抽象概括、评价判断和数字化表达能力,将自己的思路及观点明确化,实现自我知识和思维策略的外显化和精致化。
——促进自我反思,培养创新精神。Blog不但可以反映学习者的知识积累过程,还能够激发更高层次的批判性反思、创造性思维。一位美国教师Terry Elliot(2004)将“博客”应用于教学后认为,Blog能够承载使用者的意图。它就像任何其他好工具一样,工作于人们的愿望和想象中,帮助我们创新。如果我们把Blog当作一种学习工具,学习者通过记录与阅读博客,将能够从反思中收获很多。另一位美国教师Laura Shefler(2004)也深有感触,学生在博客过程中,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做了一些有创意的冒险活动,并尝试语言和设计元素的更复杂用法。由此,通过博客(Blog),学生掌握了一些无论在学术上还是专业环境中都必需的技能。博客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批判性地思考和积极主动的写作。
5.2 Wiki与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
5.2.1 关于Wiki
Wiki这一概念是由Ward Cunningham(1995)提出的。它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事实上,Wiki在网络上的成长也着实体现了其词义的内涵——既简单又快速。
一般说来,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多人协作写作的辅助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对共同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之进行扩展。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首先,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其次,Wiki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并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第三,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一领域的知识。Wiki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简单易用。Wiki具有维护快捷、格式简单、链接方便和命名平易的特点。使用者可以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同时,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开放的增长架构。Wiki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共同创作的环境,亦即,每个使用者对Wiki上的内容都拥有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利。Wiki的首批成果之一就是www.Wikipedia.org网站,这是一个自由的在线百科全书站点,截止2006年3月1日23:09(UTC),Wikipedia上的英文条目已达到100万,这都是在短短五年多时间内完全由志愿者编撰而成的。
——信赖与协作。Wiki的设计哲学主要还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它充分体现了参与者之间的信赖、协作精神。当然,由于人人都拥有Wiki内容的编辑权利,这就会造成相对的不安全性,因此,所有的Wiki都有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的概念,你随时都可以找回之前的正确版本。
5.2.2 运用Wiki实现头脑风暴,培养创造性思维
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是由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Alex Osborn(1938)年提出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利用集体的智慧,通过互相交流、启发和激励而产生新思想的方法,表现的是一种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并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与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基本原则,一是推迟判断。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二是思路要尽可能自由。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新颖的、异想天开的主意;三是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追求数量,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四是、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参加者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Wiki在实现头脑风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中有其特有的优势:
——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头脑风暴是一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时候都以Face to Face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采用其它的形式,而Wiki作为一种线上多人协作式的写作系统,可以很好地为头脑风暴实现技术支持。
组织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主题和指导语”,如“自行车的改进”,“智能书桌”等等,在Wiki中创建一个条目以展现主题,参与者通过Web页面进入这一条目后,可以对页面进行浏览、创建、更改,以参考他人的观点、发布自己的想法或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整合和改进,参与者甚至还可以附上图片或声音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说明。这些操作都可以在Web页面上完成,非常的方便、快捷。
Wiki为参与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供了颇为强大的功能,传统形式头脑风暴中记录员已不再需要,讨论的记录都存储在网页中,查阅和整理可以非常轻松地实现。
——聚沙成塔,集思广益。“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是头脑风暴的一个重要原则。Wiki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其参与者存在相对差异较大的生活背景和思维模式,因此相对于传统面对面形式而言,基于Wiki的头脑风暴可以产生数量更多的主意、想法、观点,也势必各具特色,这有助于更好地克服由于同种思维定势造成的想法单一、思想僵化,并进一步促成更多新想法的产生。
——营造活跃的创造性气氛。网络环境下,参与者不必直接面对面就可以实现思想、观点的交流,这种形式可以使其身份保持一定的隐匿性,有利于帮助他克服害羞、担心失败、惧怕别人的批评等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内部心理障碍,构建自由、开放、活跃的讨论、交流环境。在这种非正式的头脑风暴中,有助于建立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创造性气氛,对于打破习惯定势,产生独创性的冲动,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想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强化了创造性行为(纪婷婷,徐晓东,2001)。
——培育创造性人格。基于Wiki的“头脑风暴”不仅是一个融会观点、产生新知、训练思维的过程,而且也是参与者人格成长的历程。个体在参与“头脑风暴”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提出新想法、新创意,实现了对自身能力的挑战,这能够使其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此外,网络环境下的协作群体有着更和谐、更融洽的氛围,成员间相互激励、启发、补充,有利于培育参与者的乐观性、敢为性、智慧性、人格特征及群体协作精神,克服各种阻碍创造力发展的人格因素。
总之,Wiki平台上“头脑风暴”可以提供参与者一个宽松、自由、和谐、活跃、富于想象的创造性思维环境,有益于充分激发参与群体的创造灵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集思广益,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有效方法。
6 结语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社会性软件已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了当今学习者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它所实现的沟通、对话、协作、分享、共创正成为当代学习的主旋律,也为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提供了高度多维的发展空间。
Blog和Wiki在学习领域的运用已经充分展现了社会性软件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样,其它各类社会性软件凭借其自身特点也能够在不同维度上契合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其具体应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胡强 毛宏云 张琦 邱婷 钟志贤 2012-07-29 13:56:0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