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教法灵活,但教学效果又不甚理想,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教学难题。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以探究适合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做了充分研究之后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几个普遍的现象值得探讨。
      现象一,不加选择,串讲、导读所有教读篇目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诵读。有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的确,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只有经过反复诵读、精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含义,如果缺少对语言文字的广泛认识,是不可能具有语文素养的,更高一层,也就不可能形成文学修养。
    尽管我们强调诵读、精读的必要性,但并不是说对语文教材中所有教读课文都有必要进行精细的分析与品味。仔细分析一些被教师以串讲、导读方式处理的教读课文,我认为这会使课堂教学繁琐而且缺少意义。以人教版九义初中过渡教材第三册的课文《猫》为例,文中“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浅显易把握,但因为这篇课文属于教读课,于是许多教师为了充分完成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采用串讲的方式,将三次养猫的经历一一罗列,学生听得索然无趣,这样的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类似这样的课文,在人教版九义过渡教材中还有一些。这些课文或是内容浅易,或是文笔朴素,或是思想感情直白,或是结构容易把握,对这类文章的处理,如若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能适合本地区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教学繁琐,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至高中语文,共二十四册,每册又都有阅读教材的辅助材料。丰富的课堂教学素材,原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学习的机会,但是长期以来,尽管我们在教学形式上依赖于课堂,但教学内容却游离于学生课堂实践学习之外,游离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之外。我们的培养对象是正处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人,课堂教学的低效率,结果十多年的辛苦学习,换来的却是学生的目不能读,手不能写,口不能说,这怎么可能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教学远非只是有效的讲演,固然,串讲、导读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的信息,但也容易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他们思考和发现。
    现在我市大部分地区已经使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教师们的普遍反映是:难度大,备课量大,不容易讲。这些情况是否也将导致教师因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内容而大量使用串讲、导读的教学方式?
    在王虎森老师的一堂关于《〈枫桥夜泊〉新解质疑》的教学设计中,将人教版九义过渡教材初中第五册三、四两个单元的两篇课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与《不朽的失眠》放在一起组织教学,而且将《〈枫桥夜泊〉新解质疑》的训练重点——驳论文的形式改为培养学生古诗新作的观念,这样的设计真正有“打破单元教学的壁垒,穿越古今时光隧道”的气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要同时具有宏观分析教材的能力和微观处理教材的能力,也就是在对教材的使用上,要大胆取舍,不重复传授、训练相同的知识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要使得“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以最少精力来使教学最优化”。
      现象二,问题的设置,不考虑学生“思”与“疑”的过程,仅是教师“思”与“疑”的结果,学生缺少自主性学习
    有些老师的课,从课文的导入、提问、教学结构的安排、板书的设计上,无不令人啧啧称赞,但是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有人称这类课为“中看不中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是真正落实下来,自主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在教师的思维范围内已经筛选和撷取的东西,探究的问题也不可能超出教师的认知范围。我们主张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教师对所教学科知道的越多,就越有可能选择使用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这种分析的结果不应成为教师替代学生思考和主宰课堂训练内容的理由。
    上面所列举的那类课,是因为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是从课文本身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心理体验、思维方式来设计问题,更多的是按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教师对每篇课文的理解来组织教学。要知道,“作为教师,心中总有一套固定的有关教与学的假设和观念,这些假设和观念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他的课堂决策和行为”。而且这种假想与观念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学掺杂着不切实际的武断,错误地引导课堂教学行为。常常表现为:问题的设计或是思维跨度太大,让人无法思考回答;或是问题设置太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或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而迫使学生接受教师的做法。这种错误的引导,会使我们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维能力,使我们的教学缺少针对性。
    我们积极主张教师要不断地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反省、分析自己的教学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不断地纠偏趋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日趋合理。
    人的思维状态原本应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由于思维状态的复杂性,人类才得以发展。但长期由教师代替学生质疑设问,不仅养成炼璧乃嘉肮撸宜嘉J健⒋鹛夥椒ㄉ系恼牖唬质寡拇丛煨运嘉芰ξ薹ㄑ伞=萄е腥绮蛔鹬匮摹八肌庇搿耙伞保G康匾砸恢炙捣ㄏ拗蒲俏ケ辰逃媛傻摹V挥蟹攀秩醚诓欢系亍八肌庇搿耙伞钡呐鲎蚕拢乃枷氩趴赡苋涨鞒墒臁?br>      现象三,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口语训练效率不高
    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体现就是学生所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体现出人的思想深度、思维水平,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这一点已经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许多语文课,都进行了课前三分钟讲话。课前三分钟讲话,是一种口语训练方式。教师普遍认为,三分钟讲话,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但结果往往因为缺少对学生的准备指导,也缺少针对性的点评,使得形式大于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在每个年级都有所不同,至于落实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口语交际训练是多方面的,可以不仅只限于课堂。口语能力的强弱,与人生活的语言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不同,文化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同一地区,不同学生在生活、知识上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对农村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面比较狭窄,绝大多数人缺少较好的语言环境,因而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而我们的教师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前,不对学生的回答提出相应的表达要求,而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善于倾听,不等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话,不给学生组织、表达的时间,也不纠正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正确的说话方法。课堂教学中原本可以充分利用的一次次口语训练机会就这样丢失了。其结果是我们的课堂尽管有了口语训练的方式,而学生却照样羞于讲话,害怕发言,讲话时既缺少条理又有许多赘语。这样的表现,是不能叫做具备“语文素养”的。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表达思想的最好环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便可以确定不同的口语训练内容。语文教师要潜心研究如何利用课堂组织教学。既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就应该教给学生表达力求准确,内容力求丰富;在要求复述时,又可以对学生语言的完整、概括、简练进行训练;在表达顺序上,又要教给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力求有逻辑性;在表达态度上,要教给学生大方、自然。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倾听,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根据人的个体差异培养和发展人。
      现象四,对个体体验、个性发展的错误理解
    一些教师大胆尝试,课堂氛围民主活跃,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而且似乎每一堂课都有一个训练内容,仔细分析,却感觉什么也没学到。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每一课书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是什么,也没考虑到这堂课有什么价值,只是试图通过一堂课传达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传达一种“新”的教学思想。
    语文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人教版九义过渡教材初中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中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情结”、第四单元中“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第三单元中的有关“驳论文的形式”等知识。这类知识,仅靠学生个性化的“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悟”到的,这样的内容,必须靠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理解运用,才可达到积累语文知识,积淀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在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学习的同时,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情感体验方面的训练,这种技能、情感方面的培养,也是建立在学生丰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
    一讲到“人的发展”,难免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误认为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体验,就是在培养发展个体的人。其实不然,我们要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体验,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技能正处于发展完善时期,正因为他们是成长发展的人,也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本无捷径可走,任何形式的、违背学习规律的东西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体验,培养其个性品质,其真实目的,并非是形式上要学生占据整个课堂,而是要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个性品质;也是要求教师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认真反思教学中不适应人发展的诸多因素。那种虽能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张扬,却违背教学规律,违背人的教育需求的课堂形式,又怎么能是我们课程改革所要得到的呢?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遵循规律,就要发挥教师对课堂的指导、监控,不使课堂教学放任自流。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曾说过:“在任何一节课上,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但是,还应当从精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精神生活可能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也可能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我们要给学生宽松、积极、丰富的课堂生活空间,也要按科学的教育方法来管理课堂,使课堂教学科学规范,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既学到知识,又发展自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版昆明9~13G31中学语文教与学谢海兰20042004马丁·特罗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着三个以数量为标准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是基于当时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完成“大众化”或“普及化”之现实,围绕着高等教育内部革新问题而建构的,在方法论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归纳取向,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一理论存在着内在的缺陷。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高等教育更多地体现着一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课是教师与新生见面的第一次课。王燕/杨秀文Steps to Happiness谢海兰 云南富民县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版昆明9~13G31中学语文教与学谢海兰20042004马丁·特罗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着三个以数量为标准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是基于当时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完成“大众化”或“普及化”之现实,围绕着高等教育内部革新问题而建构的,在方法论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归纳取向,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一理论存在着内在的缺陷。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高等教育更多地体现着一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课是教师与新生见面的第一次课。王燕/杨秀文

网载 2013-09-10 20:50:14

[新一篇] 關于語文素質教育的幾個問題

[舊一篇] 關于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十對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