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为稻粱谋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孔子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笔者长至30余岁,突然彻悟读书不为稻粱谋,理想当坐实为推动社会进步,谋求人类福祉。因此十数年中,苦心孤诣,惨淡经营。
  去年冬天采访某君。聊及如此命题,他说,甫入大学,老师即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一众弟子循此研习、进击,20多年坚持不辍,未曾稍歇。闻听此言,笔者心间既生敬佩,复自感叹:人生得一真师足矣,斯世当以导师视之!
  但有了雄心壮志,依然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环境使然。遥想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理想、信念、责任、使命不仅是最流行的词汇,也是国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无悔选择。如今,时过境迁,人是物非,拜金思想、个人主义、享乐观念独霸灵魂,充溢神州。所谓理想,如丧家之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谈论志向,无异于痴人说梦。
  笔者在一个寻常场合觅得机会。最近两年,部门女性后先相继,纷纷怀孕、生产。每次相聚,除了工作事项,经常絮叨养儿育女经验,心中幸福,脸上得色,表露无遗。分享其喜悦的同时,虑及孩子成长的险恶环境和糟糕现状,笔者扮演起布道者角色,鼓动营造小环境,影响大社会。
  说辞通常是这样的:父母之于子女,捧在手中怕摔,含在嘴里怕化。总角之时,散尽钱财、耗尽心血养育;及至弱冠,不获恩情报答,反遭冷漠对待。孩子不仇恨远在天边的M国人、R本人,不去对抗相距遥遥的北J人、上H人,反而残忍对付甚至轻易伤害恩重如山、近在咫尺的亲人,说明教育出了大问题,已至最危急关头。坐而待毙,死路一条;起而拯之,或有成效。
  有人说,教育麻烦只是孤例,构不成社会问题,其改变,与推动社会进步无涉。笔者以为大谬不然。首先,冷漠对待甚至残忍加害父母、老师以及亲人的大中小学生人数已呈急速上升趋势,环顾周遭,耳之所闻,目之所睹,在在处处皆是,令人不寒而栗。其次,对最应该感恩的父母不孝、老师不尊,意味着对社会其他成员无牵无挂,无情无义,无法无天,无所顾忌。再次,薄情寡义、人面兽心甚至反人类的人越多,社会越不安宁,越混乱,越危险。养虎成患的故事,史不绝载。
  职此之故,培养知恩图报的思维、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是在为社会和谐和进步做贡献。恋爱之情,有与生俱来的因子。不过,更需要一点一滴训练,一分一秒培育。父母付出许多,从精力以至金钱,最终了无收获甚至反目成仇,恩将仇报,主要原因就是预期里只有成绩和健康,很少或没有爱。孩子之爱是需要不断、持续乃至重复练习的,也是需要训练成条件反射的。不加练习的结果,相当程度上将导致不会以语言和行动表达,无视他人劳动成果,无视他人爱的奉献。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更应该在消除教育不公、铲除教育毒瘤、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积极作为。比如,教育假借各种名目敲诈勒索,不仅导致百姓负荷沉重,引起家长及学生强烈的生理反应,还导致心理失衡,怨怼丛生;比如,中小学人为划分出三六九等,一方面引发了教育系统内部的抱怨和反对,另一方面使置身期间的博弈者伤痕累累,获胜者身心俱疲,惊悸无已,失利者怨天尤人,充满宿命和幻灭感;比如,课业负担沉重,长期睡眠不足和锻炼不够,无暇关注人生和社会,既容易招致形象失控,心理畸变,又容易导致情商低下,融入社会艰难。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一个成年人,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科技人员、媒体记者,或者医生、军人、政府官员,都能够以自己的职业为基础,一分一毫发力,“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行文至此,似乎听见一些人在看不见的所在窃笑和讥刺。笔者心间荡然,无惊无惧,唯恐:“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迟也!

侯红武

少年自有凌云志,读书岂为稻粱谋。他年会将鸿鹄力,一朝踏遍五十州! 是什么诗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着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这是国人最典型的吹牛叉的诗歌!

第一句通常都是说自己打小就很叼,放个风筝都把自己的照片贴上,让大家仰望则个。
第二句说读书不是用来混饭的,当然可能用来泡妞,但从后面看是用来砍人的。
第三句底气还是不足,露怯了,还是希望能有个狗屎运,这样才能实现理想。
第四句吹牛逼的关键,一朝踏遍五十州,过去、今天,未来都做不到的事。况且中国的文化概念中也没这个五十州的说法。

这诗平仄姑且不论了,连韵脚都没处理好,打油诗都算不上,估计是写在厕所门板上的,兄弟就别费力研究了,这种东西,知道多了,让人笑话咱。


侯红武 2012-01-28 07:39:51

[新一篇] 龔自珍其人

[舊一篇] 所謂真愛而非取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