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视点选择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习惯思维,既定方式,简单化、概念化诸如此类积习已久的痼疾,严重束缚了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其实困惑与豁朗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张窗户纸”,一经捅破,立刻别有洞天。如何能捅破这“一张窗户纸”呢?“反弹琵琶”的英姑和“倒骑毛驴”的张果老给我们指出了向上一路,那就是跳出习惯思维的窠臼,把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以此来收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效果。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能离开具体事物,根据抽象的命题进行推理和思考。因此逆向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初中生的心理极其复杂多变。不搭准他们心理变化的脉搏,即便是最可行的方法,最佳的终南捷径也是无济于事的。那么,如何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选择写作时进行逆向思维的最佳视点呢?
   一、从思维的批判性触发学生在文章立意上的逆向思维,
   强调反其意而用之。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教师、家长甚至是书本的意见。对一切都抱着批判的态度。对于这一利弊参半的心理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如能创设一种情境,找准一个触发点,让学生从多方思考,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适当进行点拔,充分发挥思维批判性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写作并不一定要按常规思路来定写。这就与他们的个性合拍了。于是他们就象找到了知音,话匣一下就打开了。怕写、厌写的心理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不仅能使一篇文章的写作获得成功,还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把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提到课堂上来,在使学生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内容之后,不妨告诉学生,根据思维定势,人们总是一味地批判南郭先生,你们觉得这样是否合理。思维的批判性决定了学生固然要对这批判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合理呢?请讲出理由。”好胜心理激发了他们思维的活跃性,答案多起来了。“南郭先生也有长处,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这就说明他是个敢于发现自己缺点的人。”“滥竽充数不是南郭先生的错,而是这一制度的错。如果不齐秦,就不会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发现了别人错误而不予指出的人最应受批判。南郭先生的同伴应最早了解他的技艺,但他们从未好言规劝过南郭先生,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人最值得批判……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思维批判性出发强调在立意上反其意而用之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一篇篇精彩纷呈,见解独到的《读〈滥竽充数〉有感》也就出现了。
   二、从思维的独创性触发学生在文章表达方式上的逆向思
   维,强调对材料进行超常组合。
  中学生的最大优点在于他们不甘于墨守陈规,具有独创性,敢于独树一帜,大胆创新。但由于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他们不可能象鲁迅先生那样目光犀利到地攫取“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材料,用沉雄老练的笔法酣畅淋漓的描述。对中学生来说,表达方式上的逆向思维就是以独特的,超常的材料给人以“新”的感受。如《妈妈,你怎么哭了》一文节选:
  (当当……钟声响了10下)
  妈妈该回来了。小花狗,告诉你个秘密。爸爸妈妈和我都是二月里生日。再有几天,全家都该过生日了。爸爸不回来该给他寄什么礼物呢?寄瓜子,给他剥好挑个大的。不、不用你帮忙。你的手太脏,睡觉去吧,别吵别闹。
  (一盘瓜子,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两只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
  ……
  (噔噔噔,楼梯上响起由远渐近的脚步声,门开了,妈妈回来了)
  我给爸爸剥瓜子。
  妈妈,你怎么哭了…… (选自周口地区《作文月报》)
  这是一篇以表达方式的转换作为逆向思维的视点,对材料进行超常组合的佳作。其表达方式上的妙处之一,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我”与小花狗的对话串起全文的架构;其二,用括号内的文字交代了时间、背景,展开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其三,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技巧。“我给爸爸剥瓜子。”一句前,根据正常的逻辑推理,应先有妈妈的问:“你剥这么多的瓜子干吗?”作者没写问句,只写了答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果;其四,文章题为《妈妈,你怎哭了》,但文章的侧重点并没有落在妈妈身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一股对父亲的思念、挚爱之情。直到最后用“妈妈,你怎么哭了”结尾,既点题,又有卒章显志之妙,使人回味无穷。这“哭”是感怀丈夫在老山前线战斗,还是感叹自己“独撑一 天”生活的艰辛;抑或是欣喜女儿的懂事……令人玩味。总之,通过表达方式的逆向思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独创之美显而易见。
   三、从感知的整体性触发学生在选材上的逆向思维,强调
   制胜于不起眼之处。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初中生的感知发展已逐渐达到成人水平。研究表明,到15岁前后,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特强。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特长。注重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在写文章时,取旁人之不取,制胜于别人不起眼之处。例如下图:
  (附图 g317d07.JPG
  在这一组漫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先行者手中的一块木板和行走路上的障碍坑。于是按照常规思维,人们往往谴责第一位行人的道德沦丧,无助人之德,但我们不妨再仔细地观察,于灯火阑珊处发现后两位行人脸上的表情变化不同。这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从中来作文章,又将会如何呢?两位后行者在见到先行者铺平道路时,面露欣喜之色,而见到先行者拆去木板后,又大吃一惊。在困难面前举足不前手足无措。他们没有凭自己的努力去寻找过坑的方法。一味地想依赖前人,仿佛先行者为他们铺路是天经地义一般。这正说明了某些人身上的劣根性,依赖性强,缺乏自我奋斗的精神。把思维伸入了不起眼处。论点独僻蹊径,收到了令人心折骨惊的奇效。
  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了指导学生写作的最佳突破口,有目的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厌写”和“怕写”之病也就能药到病除了。
  
  
  
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92-94G31中学语文教学胡美幼19971997逆向思维 批判性 独创性 整体性 作者: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92-94G31中学语文教学胡美幼19971997逆向思维 批判性 独创性 整体性

网载 2013-09-10 20:50:23

[新一篇] 初中作文教學中的觀察和積累

[舊一篇] 初中作文教學實踐論要  ——我的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