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 簡體 傳統 |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毙命的当天下午,段祺瑞就以国务院名义通电全国,宣布奉“袁大总统”遗令,“依约法第二十九条”,“以副总统黎元洪代行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务” 。然而,这里所提的“约法”并非孙中山时期制定的《临时约法》,而是袁世凯时制定的“新约法”——《中华民国约法》;因此,广东军务院以及旧国会议员认为:黎元洪出任大总统,应当按照以《临时约法》为依据而制定的《总统选举法》,不是“代行”,而是“继任”。于是,北南各派之间出现了“代行”与“继任”、“新约法”与“旧约法”之争。
当时,军阀们割据一方,中央政令经常是不出都门的,但即便如此,军阀们依然不断的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交替操持国政,这主要是因为谁控制了中央政府,谁就可以享有国家的税收,尤其是关税,同时向外国借债也比较容易些。段祺瑞不肯恢复《临时约法》和根据《临时约法》产生的国会,正是为了把持政府、独断专行。段祺瑞的这种做法遭到了其它各派势力的强烈反对,被迫同意恢复《临时约法》,但却仍借故拖延,直到6月25日海军在上海宣布独立,段祺瑞才在冯国璋的电促下于6月29日请黎元洪恢复国会,南方军务院遂于7月14日宣布撤销。8月1日,国会在北京召开,黎元洪被确定为“继任总统”,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选直系冯国璋为副总统,新旧约法之争暂告结束,南北再次统一,但直系和皖系之间的斗争却开始上演了。
黎元洪继位之初,直系冯国璋时任江苏都督,不在北京,皖系段祺瑞握有中央政治大权,欲独断朝纲,从而引发所谓“府院之争”。这里,“府”即总统府,也就是大总统黎元洪为代表的政治集团;“院”即国务院,是指以内阁总理段祺瑞为代表的军阀政治集团。段祺瑞欲架空黎元洪,他执掌的责任内阁也不断向总统争权,二者水火不容,最后府院协议严格划分权力,但却仍然难以相互协调。
此外,在梁启超“不党主义”的影响下,原进步党改称“宪法研究会”,拥护段祺瑞;原国民党议员则在黎元洪集团的支持下,基本上反对段祺瑞而拥护黎元洪。这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也反映在“府院之争”上。在外交上,日本要扶植段祺瑞势力,而英美则支持黎元洪抵制日本,列强之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产生的争斗也加剧了“府院之争”。最后,由于直、皖两系军阀之间也存在矛盾,副总统冯国璋便暗中站在了黎元洪的一边。
1917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陷入僵局,虽然美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国宣战,但英法在欧洲战场仍没能取得突破,英法美等国都希望中国能对德宣战。而在中国,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的争论却导致了“府院之争”的白热化。当时,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主张参战,意图以此为名得到日本的借款,从而扩大皖系势力,梁启超、蔡元培等都表示赞成;美国本来希望中国与其一起对德宣战,但后来看到段祺瑞倒向日本,又主张中国暂不参战,黎元洪、冯国璋等便按美国的意图反对参战,国会也表示反对;此外,孙中山也是反对参战的。
反对派中,最为段祺瑞所忌惮的就是黎元洪和国会,于是他召集各省督军到北京举行督军团会议,提议赞成参战,后又在国会讨论此提议时,派出军警流氓,打着“公民请愿团”、“陆海军人请愿团”的旗号,包围国会,殴辱议员,胁迫国会通过议案。段祺瑞的做法激怒了议员,他们宣布暂停会议,暂缓议决该议案,待新阁组成后再讨论;随后,内阁成员相继辞职,段祺瑞成了“光杆总理”。
这时,国会听闻督军团赶赴徐州与张勋合谋,要拥立溥仪复辟,同时段祺瑞向日本秘密借款一亿日元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于是,黎元洪先发制人,于5月23日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职务,以外交总长伍廷芳代之。此令一出,段祺瑞立即命令八省皖系督军宣布脱离中央,并电促黎元洪辞职,其本人则离京赴津,在天津组织“独立各省总参谋部”,与北京的黎元洪政权相对抗。黎元洪先后请出北洋元老徐世昌、王士珍(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等人居中调停,但均遭拒绝,被迫请徐州张勋“即速来京,共商国是”。
关于“辫帅”张勋,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过。民国成立后,在德日两国的支持下,张勋的“辫子军”逐年壮大。从袁世凯死到段祺瑞被免职,张勋多次在徐州召集部分军阀开会,商讨复辟计划;当黎元洪邀请张勋赴京时,张勋意识到复辟的时机已经成熟。1917年6月7日,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3000“辫子军”北上,途径天津,会见段祺瑞,得到了段“愿意合作”的承诺,随即通电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13日,黎元洪被迫下令解散国会;14日,张勋率军入京,开始秘密布置复辟;28日,康有为乔装进京,为复辟出谋划策。
1917年6月30日夜,张勋、康有为等数十人进入紫禁城,挟溥仪至太和殿,并于次日复辟称帝,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大肆封赏功臣,张勋被封为内阁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得到了最高权力。与此同时,复辟派还强迫百姓、商铺悬挂大清的黄龙旗,前清遗老遗少们则购来假辫,在大街上招摇,很多新贵们来不及制作朝服,便将装殓死尸用的清式寿衣和剧班的戏服、发辫抢购一空。
黎元洪闻听张勋复辟后,逃入日本使馆,并电令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恢复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令其出兵讨伐。
张勋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并准备组织武力讨伐张勋;赞成复辟的各省军阀也都不敢轻易表态;就连列强也感到张勋复辟必败,于是改变态度,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段祺瑞见借张倒黎的目的已达,便于7月4日在天津附近誓师讨逆,并与冯国璋联名通电,列举张勋八大罪状,号召全国共诛之。张勋的辫子军兵力薄弱,小战即败,段祺瑞于7月12日率军进入北京,张勋只身逃入荷兰使馆。同日,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丑剧只演了12天就结束了。
张勋复辟失败后,黎元洪被迫通电下野,并推副总统冯国璋代理大总统。8月1日,冯国璋入京就职,但继续担任内阁总理的段祺瑞因有“再造共和”之功,其声望和势力远高于冯国璋。8月14日,段祺瑞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加入协约国。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一战结束,中国虽然没有派军队直接参战,但却先后派出了十多万劳工到欧洲参与战争服务。
对德宣战后,段祺瑞假借各种名目向日本借款,名为建立参战军,实则是为扩大皖系的势力,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出于扶植在华代理人的目的,日本对此“慷慨解囊”,并派西原龟三来华商讨细节;此后两年多时间里,西原多次奔走于两国之间,段祺瑞则派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经办,总计贷款超过3亿日元,史称“西原借款”。通过贷款,日本也取得了不少在华利益,如东北、华北的铁路,黑、吉两省的金矿和森林等,可以说段祺瑞贷款对中国的损害远远超过了袁世凯时期的二十一条。
三鉴斋 2010-07-20 14:59: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