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我是从2010年12月14日开始读这本书的,到今天已经十天了。这十天边读边记下了一些东西在卡片上,今天准备把上面的东西整理一下,顺便也理一理读该书的思路。这本书以前在书店见过,厚厚的几大本,一看就是那种难啃的经典,再一看书名,更是吓人——当时我对罗马帝国只有一点模糊的印象,无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两句格言。其实现在我对“罗马帝国”又何尝有什么了解呢?搜寻头脑中对于罗马的印象,倒是想起了二战中的那个“柏林-罗马”轴心。墨索里尼大概是想要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荣光,好像“法西斯”的原意就是古罗马的一个权杖(几根木棍,绑上斧头)。可惜,意大利终究不是罗马,二战中除了拖希特勒的后腿,好像没干出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对了,搞笑的一件事是,意大利连埃塞俄比亚好像都没打过,成了整个欧洲世界的笑柄。后来,墨索里尼侵略希腊,居然又被希腊人打败,得靠德国军队来支援。在北非的事就更加不用说了。这么一个有点搞笑意味的欧洲二流国家原先也曾“阔”过?不过,我们中国近现代的遭遇似乎更惨,没有资格嘲笑意大利,人家毕竟也算一个强国嘛!
这本书的前面有几张插画,其中一张是古罗马广场的复原图,十分壮观、精美。那些希腊式的廊柱、穹顶门、屋顶,还有柱子顶端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都有一股庄严圣洁的气氛,使人生出一种感觉:创造这些的文明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文明!白色大理石的材质加深了圣洁庄严的效果,而且比木质建筑更坚固,更能经受时间的磨砺,故现今仍存有罗马建筑遗迹,而中国古时的许多规模宏大的宫殿都早已成了一堆荒土。想起了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里面对中西建筑的比较。据他说,中国人之所以喜欢用木材做建筑材料,除了石头材料较稀少外,还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人讲究“生生不息”。木质建筑有一股内在的生命气息,不像大理石那么冷冰冰。西方人讲究“永恒”——罗马被叫做“永恒之城”(Eternal City)。西方的基督教岂不是也在追求“永恒”——在天国里面的永恒。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极致”。西方人喜欢研究“极致”的东西,所以科学才会在西方诞生。中国人不追求极端,讲究阴阳平衡,“极高明而道中庸”。两种文明的思维方式各有千秋。西方人的“器物文明”更高明,在近代把中国人打趴下了,但中国人更有韧性,更有绵劲。否则,为何罗马已成了“古”罗马,而中国却一直延绵至今?
这本书的作者是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 1737A.D.—1794A.D.),一个英国人。十八世纪中后期的大英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日不落帝国”的确名不虚传。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在全世界的扩张使他们毫不逊色于古罗马人,事实上,是大大超过了。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版图也不过是包围着地中海的那一圈,而大英帝国则几乎把地球上的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都占尽了。作为这样一个世界性强国的子民,作者心中估计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事实上,我在读该书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作者对所谓“东方式的专制”或“东方式的软弱”的贬抑之词,这种民族或者文化上的优越感溢于言表。虽然他所谓的“东方”可能指的是现在的土耳其、伊朗(波斯)、叙利亚、埃及这些地方(即欧洲人所谓“近东”),但是我心中仍然有些不舒服。还有,他经常夸耀罗马文明是当时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我却哧之以鼻:西方人未免过于狂妄自大,或者是无知。公元二世纪是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期,而中国已经到了东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都写了一百多年了!
不过,由于十五世纪以后,西方人通过地理大发现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大幅度地超过了东方,由此对于东方人建立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而我们中国人,由于一百多年的惨痛经历,心理仍然处于弱势,对于西方白种人总还不自觉地有点仰视。我想,无论是西方人的优越感,还是中国人的自卑感,都属正常现象。我们中国人曾经也有过自豪感,将外国人称之为“番”。文化的自豪感来自于国力的强盛,等到10后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心理自然会变得更为从容淡定,如同我们在汉唐时代一样!
据爱德华•吉本的自传,他写这部书的念头诞生在1764年去罗马的一次“大旅游”(Grand Tour)。那天黄昏,他站在古罗马废墟上,耳边传来卡皮托山(Capitoline Hill)上神庙里的钟声,一时思接千载,灵光一现,顿时产生了创作一部关于罗马的作品的念头。最初,他只是想要写罗马城的衰落史,后来随着创作的深入,逐渐扩大到了整个罗马帝国。据说,现在的研究者大都认为吉本在自传中的这段描述是虚构的,把自己的构思经历理想化了。我倒觉得吉本的“灵光一现”确有其事,因为我自己就曾体会过。
吉本说:“对哲学家而言,历史知识就是探讨因果的知识。”那么罗马帝国为什么会衰亡呢?很多历史学家都有论述,大致有这些:皇帝失政;军队跋扈;贵族剪除;公民精神沦丧;社会奢靡腐化;基督教的传布;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的皇帝和中国的皇帝有什么不同呢?据翻译这本书的人说,罗马皇帝并没有中国皇帝那么专制。看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有不同于罗马的家族制度。看到奥古斯都还有后面几位皇帝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这让我很惊讶。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不仅皇帝本人不愿意,他的家族也不会同意。我想起了刘邦死前下的一道诏书:有异姓封王者,人人得而诛之!封王尚且要诛杀,更不要说传予帝位了。不过,到后来罗马皇帝也大多是传给自己儿子了,即便明知道儿子是个废物,看来人性的自私中外皆同。
罗马军队的跋扈的确让人吃惊。军人在罗马世界的地位似乎很高,拿着很高的薪水,退役了还有一笔钱可拿,而且动不动就要向皇帝索要赏赐。这些罗马军人没有中国古人所谓“忠君”的概念,他们打仗更多是为了利益,或者还有荣誉。罗马城里的禁卫军更是匪夷所思,多次主导宫廷政变,甚至杀死皇帝,将皇位出售,而且还是拍卖,价高者得!没有军权的皇帝登位前需要得到禁卫军的支持,要给予大量的赏赐。不过想想也容易理解,禁卫军是罗马城里唯一的武装力量,元老院只是个“聋子的耳朵”——摆设,每个皇帝登位了它都会表示欢迎,因为反对也没用。所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的话的确是至理啊!
至于贵族剪除,我以为不是主要原因。西方人有尊贵族的传统,认为能够制衡皇权,形成民主,罗马所谓“共和时代”就是如此。问题是为什么贵族会被剪除?我以为,当有外部利益可轻易通过武力或商业取得的时候,则国家内部利益争夺的压力较小,“共和”就能够维持,“民主”就可产生。比如罗马“共和时代”四处征伐殖民,奴役其他民族,将外国的财富大量输入意大利和罗马,于是众多势力可以容忍在元老院里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原因是“饼够大”,大家都能吃得饱。可是,当罗马军队横扫地中海周边,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阿非利加、西班牙、不列颠、高卢等等都囊括进自己的领土版图后,发现没对手可征服了,或者简单说:没东西可抢了。于是乎内部开始折腾,其中一个较聪明,或较狡猾的,打败了其他所有对手。这时,他会干什么?肯定是“趁你病,要你命”嘛!趁着对手势弱,来个赶尽杀绝。奥古斯都正是这么做的,他发布的“公敌名单”上列了所有对头的名字,逮着就杀,而且鼓励告密。这样看来,只要殖民的希望没了,从外部轻易获利的希望没了,贵族的命运似乎只能是灭亡。不过,总体来说,因为罗马帝国后来消亡了,所以西方的贵族又兴起了。而中国的贵族则消失的很彻底,自秦始皇后,天下除了皇帝,其他全是皇帝的奴才。
还有其他原因,我觉得都有点隔靴搔痒。只是基督教的传布居然是原因之一,让我有点疑惑。据说是基督教传播“出世”思想,让人们远离世俗,也不鼓励文学和科学,而且还“反战”。据说那些基督教徒都拒绝服兵役,使得罗马帝国后来在遭到蛮族入侵时竟无充足兵力可用。这些内容我还没有看到,先姑妄听之吧。 公元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中国与之对应的是汉朝。我们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有两个朝代,一个是汉,一个是唐,所谓“汉唐盛世”嘛。汉朝的统治时间好像有四百年——当然是西汉和东汉加起来算。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三国演义》里面介绍诸葛亮,说他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前一段时间听《百家讲坛》的魏新讲《东汉开国》,知道了东汉和西汉其实关系并不太大。王莽篡汉后,西汉就算是灭亡了。刘秀倒的确是汉室宗亲,但经过几百年的开枝散叶,他家这支已经很败落了,以至于刘秀要靠种田为生。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兴之主”。西汉在汉武帝举全国之力征伐匈奴人之后就开始“盛极而衰”了,罗马帝国则是在马克• 安东尼•奥勒留(Marcus Antoninus Aurelius)这个哲人皇帝之后开始衰落。
这个罗马皇帝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就是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的“始终放在床头的两本书”之一:《沉思录》。这本书以前在书店逛的时候见到过,翻了翻,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或许以后有时间应该找来认真拜读一下。这么一个睿智仁慈的皇帝,却生了一个极其混帐的儿子,把罗马帝国祸害的不轻。不过,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似乎的确不太科学——给他请了八、九个各门学科的老师,似乎想立马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比自己更有学识的人。结果事与愿违,他的儿子反而变得讨厌学习,而更愿意当一名武夫。联想起现在一些家长给孩子请各种家教,参加各种兴趣辅导班,岂不好笑?奥勒留因此遭到后人的诟病,认为他没有效法以前的皇帝选择合适的人选(收养子)来当皇帝,而是出于私心将皇位传给了不成器的儿子。
不过,历史上英明的皇帝或领袖到了晚年的时候好像总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留下一些遗憾。那么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选太子的时候,不选“英果类我”的李恪,却选了懦弱无能的李治,结果让一个女人弄得“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毛泽东评价李世民此举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其实,毛主席本人晚年的一些做法,不也是糊涂一时?看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的一生若是太完美了,老天爷也不会答应呀。
吉本对奥古斯都(也就是凯撒收的养子屋大维)建立的“奥古斯都体制(Augustan Settlement)”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表面共和,实际独裁”,把他作为罗马共和时代的终结者。奥古斯都应该算是一位英明的皇帝,虽然吉本说他“虚伪”、“狡诈”,但是这些品质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大概不算太坏,或许还是必不可少的呢。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原来罗马皇帝也会“假客气”。记得听《东汉开国》的时候,里面讲到中国皇帝喜欢假客气,部下拥立他当皇帝,他总要推辞再三,然后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当读到元老院奉承奥古斯都授予他一个最高封号(具体是什么封号忘了)而奥古斯都再三拒绝的时候,我笑了。果然,他最后还是接受了。我觉得他是个城府挺深的皇帝。吉本说他“虚伪”的原因是,他明明大权在握,却还要装出一副尊重元老院权威,尊重“共和传统”的样子。我想,要当好一个皇帝,大概总不能过于“真诚”吧?以前看过一本小说《蚁贼》,里面的那个皇帝主人公,总要等臣下发表完意见,他才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总是用冠冕堂皇的话语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三国演义》里许攸来投奔曹操,问他军队还有多少粮草,他连撒了三遍谎,最后被许攸戳穿了,也只是“哈哈大笑”。
基督教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之一,据说有这些理由:出世精神;修院制度;独身主义;神学争论;教士腐化;宗派内斗。但是其实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在公元4世纪后(313年)。现在,据说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很快,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但是,以中国人的世俗精神,求神拜佛的目的大都是为了现实生活中的“升官发财”或者“多子多孙”,大概很难理解基督教的“末世”与“天堂”吧?不过也难说,宗教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410年,哥特人入侵意大利。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在去年学习国际关系史前,我对于罗马的可怜的知识仅限于几句格言和电影《角斗士》里的一点影象。学过才知道原来罗马还分为西罗马和东罗马,而东罗马帝国居然绵延了一千多年!相比较而言,中国好像没有哪个朝代延续的时间有这么长。对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吉本认为关键是罗马传统的“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丧失了。没有了“共和主义”的“制衡精神”,导致了皇帝独裁暴政,进而造成政局动荡。可是,真的是一种体制导致了罗马的衰亡吗?那为什么共和体制竟会被独裁专制所取代?所谓的“制衡精神”又能起多大作用?
另外,作者又认为罗马“毫无节制的扩张(immoderate greatness)”是它衰落的原因之一,这倒是跟中国人的想法差不多。杜甫诗云:“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能够在四大古文明中独存到今天的原因之一是中华文华不鼓励远征(蒙古人不算是汉族文化)。我觉得的确有一定道理。中国与罗马最大不同之处是中国有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年轻人都想着研究古人经典然后参加科举,而罗马人则太过穷兵黩武。
爱德华•吉本的祖父是一个军事承包商,曾祖父是一个布商,他的父亲也叫爱德华•吉本,是一名下议院议员。“军事承包商”是一个什么职业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大约是把把军队的后勤承包过来,就像大学里的食堂承包商。总之,他出身在一个富贵之家。在英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富”了自然而然就会“贵”。吉本十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逝,他由他的姨母抚养。感叹一下那个时代的医疗技术,前一段时间看了一本小说,《呼啸山庄》,好像也是同一时代的英国,给我感触很大的是里面人物的短命。吉本自小酷爱读书,而他的父亲又藏书丰富,所以他很早就已精通拉丁、希腊文。吉本的父亲在剑桥读书,他本人也是,可是他在大学期间他“改宗”了——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不仅学校不允许,而且会失去在政府机构供职的资格。最终,他父亲把他送到了瑞士,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个良师,教他学会安排研究重点,养成有秩序的读书习惯。他在瑞士还学习了数学、逻辑学、法国文学和哲学。在当地的文化沙龙里,他和孟德斯鸠(Montesquieu)、洛克(Locke)、卢梭(Rousseau)、伏尔泰(Voltaire)等文化名流多有来往。爱德华•吉本终生未娶,这一点很奇怪,而且当时的教会攻击他“性好渔色”,不知道这两件事有没有什么关联?
吉本所拥有的是一个哲学的历史观,即:一,以俗世为历史的焦点;二,排斥个人英雄主义;三,人类社会的矛盾现象是常态。他的这本书是以启蒙叙事架构,对历史事实进行的一个大叙述、大综合,构思细腻,文采卓越,旁征博引(既有古代拉丁历史家的着述,又有近代古典学者的研究论着),把复杂的史实建构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系统”。吉本不屑于做一个考古学家(antiquearians)、博学之士(erudites)、编纂学家(compilers),或年鉴学者(annalists)之类的人物,他是欧洲历史学从博学式的经典考据转为近代的历史叙述的代表人物。温斯顿•丘吉尔十分喜爱吉本的这本书,并且深受它的影响。他的一个战略论断 “欧洲的重心就是地中海。”还有二战中他一再坚持要从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方向打击纳粹德国“柔软的下腹部”都是这种影响的体现。
伟大的罗马帝国的衰亡总会引起欧洲人的“思古之幽情”,苏联解体后人们也同样感叹这个昔日的“红色帝国”竟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于是《罗马帝国衰亡史》又开始畅销起来。人们希望从古老帝国的衰亡历史中寻出一些端倪,从而观察当今的一些“新帝国”的走向。好像有一段时间,许多报章上又把美国比做“现代的罗马帝国”,因为这个帝国现在似乎也有衰落的迹象了。
罗马帝国倒下了,欧洲的民族国家出现了。不管怎样,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想写一本小说,而且下了很大的决心,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可最终只留下了许多开头。我想先列下小说的提纲,可是当我着手去做的时候,发现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太杂,凭借我可怜的知识储备和不算丰富的想象力似乎还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于是我最终放弃了。所以,对于爱德华•吉本竟能完成这样一部宏篇巨着我有着无限的敬佩——这也许就是伟人与平凡人物的区别。吉本也是有提纲的,他是以时间来划分的:
一.180年~476年 马可•安东尼(Marcus Antoninius)去世~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527年~800年 查士丁尼(Justinian)复兴东罗马帝国~查理大帝(Charlemagne)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三.9世纪东罗马的恢复车势~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土耳其人攻陷
前面的一篇笔记里提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兴之主”,当时我还在想:罗马帝国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人物呢?看来是有的,复兴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应该就是类似的皇帝。查理大帝有点印象,好像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学过,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将帝国分成了几个国家。1453年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是熟悉的,去年在学《国际关系史》时还曾经背过这一段,富勒的《西方军事史》里还有对这一战役的分析。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得东西方的陆上交通被阻隔,这也是西方航海大发现的诱因之一。我一直有个疑问:土耳其人(Turkey)和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有什么渊源吗?记得新疆发生骚乱后,土耳其的总理居然大发厥词,抗议中国“屠杀维族人”。新疆的维吾尔人是突厥人的后裔吗?好像土耳其历史上还有个什么“大突厥主义”。前几年曾经在中国搞过恐怖袭击的“东突”又和土耳其有什么关系?《大家谈》好像有一期节目就是讲“东突”的,看来得弄来再听听。
吉本除了按时间划分外,还按主题划分了以下几部分:
1\ 文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
(帝国的扩张与防卫、元老院和皇帝权力之争、军人干政、自由权利、经济问题)
2\ 蛮族入侵(蛮族之区分、入侵方式和时程、重大战争的影响)
3\宗教信仰(基督教的建立、发展的过程、异端和分裂、政教争执、伊斯兰教的兴起、十字军东征)
看来吉本的提纲是属于简略型的,以他丰厚的知识储备,这么做也是很自然的。而且,吉本提倡的是所谓“大叙述”,也就是不纠缠于细节的考证,而是将整个历史做一个整体来做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宋宜昌先生的军事小说《燃烧的岛群》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大叙述”,作者总会在情节发展到某个阶段时,作出精到的评述。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据说也是鲁迅先生想尝试的。他曾想创作一部以唐朝为背景、以杨贵妃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里面好像以“诗、酒、佛”作为各部分的标题,可惜最终没能创作他就去世了。否则,以鲁迅的文笔,他对中国古文化的独到的了解,还有他那无人匹敌的“议论”,那将是怎样精彩的一部小说!
罗马人的名字实在太难记,好像全名有二十多个字。但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些皇帝的名字还是有必要留心的,毕竟他们的权力注定了他们即便不是流芳百世的英主,也不是遗臭万年的昏君,也会被各代的历史学家们记录下来。提比略(Tiberius)、尼禄(Nero)、卡利古拉(Carligula)、维特里乌斯(Vitellius)、克劳狄(Claudius)、图密善(Domitian),老实说,这些名字里我只对“尼禄”略知一二。他是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弑母,而且在罗马发生大火灾的时候哈哈大笑。这是一个有点疯颠的皇帝——我想,当一个心灵脆弱的人在得到如此大的权利而没有任何制约之后,大约都会变得疯颠的。不过,据说尼禄还有些艺术细胞,喜欢表演戏剧,而且是希腊悲剧。
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时代是所谓“安东尼时代”,因为有两个安东尼皇帝。这时是基督纪元2世纪。罗马世界享受了八十年的太平盛世,先后经过涅尔瓦(Nerva)、图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和两个安东尼(Antoninus)的统治,这些皇帝都能做到“以才治国,以德抚人”,到马克•安东尼去世后,罗马开始“江河日下、陵夷满目、万劫不复”。
奥古斯都(Augustus)“弃雄心,用稳健”。说到“雄心”,想起了昨天在《参考消息》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认为现在西方世界已经丧失了“雄心”,所以才会被新兴国家逐渐赶上。“雄心”这个词,在台湾话里面好像又叫“企图心”,也就是“欲望”,但这里所谓“雄心”不是个人的欲望,而是国家的欲望。当时罗马的边界已经极为广大:西到大西洋,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南到阿拉伯和阿非利加沙漠。我以为奥古斯都的“稳健”是极明智的,也是无可奈何的。罗马已经扩张到了它武力所能到达的极限,应该停下来好好休整,消化一下胜利果实。后面的几位皇帝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比如图拉真的“开疆辟土”,哈德良的“步步为营”,安东尼•皮乌斯和马克•奥勒留的“无为而治”,做到了将“雄心”与“稳健”平衡。但是,明智的皇帝并不是经常有的,昏君上台后,就不再视查部队,巡幸行省,而且因为害怕部将“功高盖主”,开始约束边疆将领的权力。
罗马军队战斗力很高,它极为重视操练。据说,罗马人在战场上是列着整齐的队列(八行纵深,行列之间三尺宽)跳着皮瑞克(Pyrrhic)战舞前进的,这挺有趣,不知是一个什么场景。不过,西方人到了近代不也有敲着鼓、列着队打排枪吗?所以也不奇怪。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军队似乎更加重视谋略,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西方的军事界偏向于“力”,比如建造各种先进的武器;而中国则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孙子兵法》这样的战争谋略经典。不过,现在中国也开始重视武器建设了,最近在网上曝光的四代机J20,传说中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据说就要下水的航母“瓦良格”等等;而西方人也开始注重谋略,比如他们翻译了《孙子兵法》。我下载了一本美国人翻译的《孙子兵法》,好像写得还不错。罗马军队极为重视荣誉,每个军队都有一只“鹰帜”,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的——好像有一次罗马皇帝还用很多钱赎回了一支落在蛮族手中的“鹰帜”。罗马军人需要是罗马公民,他们的薪酬很高。这与中国人传统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似乎很不相同,中国古代的士兵地位都很低贱罗马军队的主力是重装步兵,一个重装步兵军团由十个支队和五十五个百人队组成。军队的长官是军事护民官和百夫长。在十个支队中有一个“第一支队”,它负责保管鹰帜,共有1105人。其他各九个支队各有555人。整个军团共有6100人。罗马军队使用的制式化兵器有头盔(高耸冠毛)、胸铠(锁子甲)、护胫(腿部)、椭圆盾牌(遮住全身)、轻矛和投矢(标枪,六尺长)。这样一支军团的威力如何呢?与中国军队相比又如何呢?与横扫天下的“虎狼之师”秦军相比又如何呢?这些都无法比较,因为罗马与中国的军队毕竟没有在真实的历史中对战过。但是,在地中海周边,罗马人的确是所向无敌的,有历史为证:
公元前264~公元前241(争取海权) 罗马获胜,得到西西里
公元前218~公元前201(陆上争雄)汉尼拔(Hannibal)—西庇阿(Scipio),迦太基(Carthage)战败,失去西班牙和整个地中海
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 罗马入侵阿非利加,迦太基毁灭
罗马人也有骑兵,一个骑兵团有十个中队,里面也有一个骑兵第一中队,共有132人、马,其余九个中队各有66人、马,故一个骑兵团共有726人、马。骑兵团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包抄侧翼。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好像是使用手驽的秦兵和大规模使用骑兵、精善骑射的蒙古人,满清开国时好像也挺善骑射,到后来就不行了。罗马骑兵瞧不起东方的全装甲骑兵,他们的标配是:头盔、圆盾、马靴、胸甲、标枪、长形宽剑、长戟、锤矛。有一个疑问:罗马人为什么会没有弓箭兵呢?他们似乎更喜欢用标枪来投射。难道是没有发明?记得后来欧洲比较有名的是英格兰的长弓手,把法国人射得够呛。
bigbus168 2013-08-23 10:49: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