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瞬》百年一瞬2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7日西太后召开枢臣会议,让翁同騄赴天津传旨李鸿章,转瞬请俄国向日本乞和。(毒医皇妃)

    行前翁同騄虽再三推辞,太后不允。

    翁只好斗胆向太后说明自己和皇帝一致主战的鲜明立场:此节只有李某复词,臣为转述,不加论断。

    臣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为举世唾骂也。

    30日翁同騄至天津向李鸿章传达太后懿旨。

    10月24日,日军连续进犯旅顺、大连,26日占领九连城、安东。

    11月6日西太后六旬庆典,虽国难当头,光绪皇帝和诸臣三日内不得理事。

    当日,日军陷金州。

    次日占领大连。

    22日占领旅顺。

    24日光绪皇帝斥李鸿章贻误战事,革职留顶。

    皇帝在电报里用辞极为严厉,有曷胜愤懑和深堪痛恨的句子。

    透露出皇帝和太后在和与战之间的尖锐矛盾。

    翁同騄为此默坐永叹,恨不速死。

    两天后西太后出懿旨,藉口瑾、珍二妃干预朝政,降为贵人。

    这是她对帝党出的一个严重警告。

    随后有御史高燮奋起指责西太后挟私朋比,淆乱国是,若不精白乃心,则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必诛殛之。(大千神魔界)

    气得西太后慈容弗色然。

    光绪在翁同騄的示意下,竟在太后盛怒之下把高燮保护了下来。

    紧接着,西太后命撤满汉书房,实为瓦解光绪皇帝紧急议事的抗战核心。

    翁同騄据理力争,加上光绪皇帝的坚决抵制,西太后未能得逞。

    最后,日军攻陷刘公岛,丁汝昌战败自杀。

    北洋百水师全军覆灭。

    光绪皇帝汗流沾衣,翁同騄愤闷难言,君臣相对声泪并。

    1895年2月3日,清年使张荫桓、邵友濂赴日,受到日本政府肆意的侮辱,并断然拒绝谈和。

    西太后索性撇开玩偶,于养心殿召见枢一臣,一意孤行,决定按日方无理要求,复起李鸿章为清廷特命全权大臣赴日求和。

    最后,在日本、太后和李鸿章的威胁逼迫,中枢机构完全为顽固派所把持的况瞬下,在讨论《马关条约》的时候,光绪皇帝犹然震怒倭人挟无厌,朕当亲率六师,与贼决一死战。

    4月13日慈禧把持的总署,未奏光绪皇帝擅自复电李鸿章,接受了《马关条约》的条款。

    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予日本,赔款二万万两,并允许在通商口岸制造货物。

    和议在中国朝野如火上加油!废约呼声遍及全国。(独宠庶女辣妻)

    5月2日,在京应试的举子康有为登高一呼,各省一千三百名举人《公车上书》都察院: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虽未上达天听,其影响之大,实属空前。

    朝廷不可能不知道。

    光绪皇帝不仅理解,而且感到暗自欣慰。

    对于独裁者西太后来说,即使这些举子的要求符合上意,仅仅是这种数千年来,从未出现过的士人干政的形式,她都会视为犯上作乱而怒不可遏。

    只不过由于民怨鼎沸,这个老奸巨猾的女强人暂时隐忍着罢了。

    次日,处于上压下逼之中的光绪皇帝绕殿急步时许,乃顿足流泪,奋笔书之。

    在《马关条约》上签了字,3日又盖上了象征大清皇权的玉玺。

    7月28日李鸿章回京觐见的时候,光绪皇帝仍然怒责他身为重臣……失民心,伤国体。

    甲午之辱,把中华帝国的所有弊病都暴露出来了。

    特别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面貌,使光绪皇帝认清了大清帝国面临的危机,体制的腐百败和观念的落后。

    图强雪耻成为他甲午之后一切行动的思想基础。

    美国女作家卡尔有过这样的描写:光绪帝如梦之初觉,慨然以奋自强为己任。

    故年中日战前与战后之光绪帝判若两人。

    连连降旨,要求臣工上下一心,图强而弥祸患。(一不小心嫁总裁)

    一翁同騄在公车上书的当时就从国子监司业沈曾桐那里看到上书的抄本。

    他看到了士志民心,深受瞬鼓舞。

    在他担任会试阅卷大臣的时候,特地从落卷中将康有为的卷子找出来,使其得中,并确定为第三名。

    殿试因受到另一阅卷大臣的阻挠,康有为只中了二甲第四十六名,授了个六品工部主事。

    翁同騄为此深表惋惜。

    当5月29日康有为第三次上书光绪皇帝,献富国、养民、教士、练兵四大救国方策时,翁同騄钦佩异常,决定登门拜访。

    结果,当翁同騄这位一品大员屈驾到达康有为下榻的粤东会馆的时候,康有为外出。

    等康有为回来听说以后,马上前往翁府回拜。

    翁同騄十分高兴,延之小苏斋,自未至酉,畅谈变法大计。

    这位光绪皇帝身边得君之专,一时无两的重臣,对维新人物如此礼贤下士,影响巨大。

    之后,通过康有为,翁同騄又结识了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维新人物。

    用今天的语言来说,谭嗣同是一个**,父亲是翁同騄的同年、湖北巡抚谭继洵。

    他完全可以买上一官半职,逍遥自在。

    可他偏偏要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誓志维新变法。

    翁同騄不断将这些维新人物的着作送陈御览,最终使光绪皇帝力排众议,走上维新变法的不归之路。

    由此,帝后两党围绕维新变法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

    在翁同騄支持下,1895年8月康、梁等人在京成立了强学会。

    后又用封建统治者最最害怕的新闻自百由去挑战孤家寡人的金口玉言,在上海创办了《强学报》,行《中外纪闻》,声势很大。

    这还了得!西太年后毫不犹豫地下令封闭。

    康、梁等又在上海成立强学会,西太后再下令封闭。

    翁同騄接受康有为的建议,一命原北京强学会会长陈炽代为皇上起草十二道新政诏书,计划陆续颁行。

    西太后得到奏报,为了割断光绪皇帝和翁同騄的联系,把翁同騄赶出毓庆宫,强令裁撤瞬汉书房。

    虽如此,翁同騄仍然不改初衷。

    但到了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没能上达。

    12月11日,京城风雪交加,绪低落的康有为正要打点行装南归的时候,翁同騄赶到南海会馆诚意劝他留在北京。

    并说今日早朝已向皇上保荐了你,请破格擢用,皇上正在考虑之中。

    康有为立刻兴奋起来,当即就留了下来。

    康氏的《上清帝第五书》在民间竞相传抄。

    御史高燮在翁同騄的示意下,上了一道本章,举荐康氏:忠君爱国,谙于西法,才堪大用。

    并请皇上破格召见。

    光绪皇帝虽然不能马上召见康氏,但传谕康氏:日后有所建议,随时条陈上奏;命令总理衙门不得扣压。

    1898年2月,沙俄强占旅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之风。

    23日,光绪召见王公大臣,声泪俱下,极言时危,痛斥大臣因循守旧,一事不办,坐使国家受辱。

    王公大臣嘿不一言,翁同騄则大声疾呼:在此危亡之秋,皇上寝不安枕,力主变法,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焉能无动于衷?变法应从内政根本变起,尽革天下弊政。

    这是何等的魄力!皇帝和翁同騄这些坦诚激愤的陈述,在顽固派听来,简直是同逆党,简直是胆大包天。

    恭亲王当天就到颐和园向西太后奏报:翁某诱惑皇上,别有用心,翁心叵测,并及怙权。

    西太后怒百不可遏,立即传翁同騄到颐和园听训。

    翁同騄没有自辩,其心迹天下可鉴,毋须多言。

    自信使其天真烂漫若此!这实在是中国历代以天下为己任者所共有的弱年点。

    翁同騄决计和光绪皇帝一起,一条路走到黑。

    他当时曾对自己的学生张謇说过这样的话:我不入虎穴,一谁入虎穴?!试想今日不变法,又有何术以挽救危亡?!而独裁者西太后和她裙边的王公们想的是什么瞬呢?国可亡,祖宗之法不能变。

    顽固派头子荣禄曾杀气腾腾地狂叫:康有为立保国会,现在许多大臣未死,即使亡国,尚不劳他保也。

    其僭越妄为非杀不可。

    历来的封建统治者都是如此,即使亡国,也不能僭越!僭越!僭越!僭越二字害苦了中国!因为不能僭越,黎民百姓和士子就不能救国,不能献计献策,甚至不能出声,出声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异端邪说。

网载 2015-09-08 22:44:09

[新一篇] 《百年一瞬》百年一瞬3

[舊一篇] 《百年一瞬》百年一瞬1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