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记”是怎么回事儿?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旅途中的午餐》 罗昊 作品

活在电影里的诱惑,有多少人能拒绝?

人人都想像电影一样去生活

by

傅踢踢

一千个囤货刷出一个“爆款”,一千笔风投捧出一块“金砖”。成功历来是偶发事件,哪怕精于造梦的互联网时代,仍旧难逃这条规律。

但无本即无木,无源即无水,每一次刷屏背后,都暗藏共通的需求。

这些天,“足记”是移动互联网的热词之一。从苹果商店排名1000开外,到免费分类排行第一,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微信朋友圈、微博大量刷屏的电影截图、摄影“大片”分享,也都出自这款应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足记”的足迹。目前,这个8人团队运营的产品,要直面百万用户的需求,服务器都已“瘫了4天”。

“足记”究竟是什么?

加拿大摄影师克里斯托弗·马罗尼曾亲赴多个电影取景地,放置相同场景的电影剧照之后,重新拍摄,生成叠加效果。作为马罗尼的粉丝,创始人杨柳起意做“足记”,就是为了让普通人体验马罗尼的玩法。

通过产品查看当前位置,调用经典剧照,在实际场景中拍摄合成照片,再发布到社交网络。这是“足记”的初始逻辑。也是因此,“足记”起初在苹果商店的分类,划在“旅游”之列,口号也是“像电影一样去生活”。

问题是,按照这一产品逻辑,用户既要热爱旅行,又要对电影耳熟能详,堪称窄众。上线半年内,“足记”的用户数量仅五位数。

改变,始于2.1.4版本。增加横向宽屏拍摄、滤镜优化效果、添加中英文字幕等功能之后,足记不再是“旅行+电影”了。它让任何的场景,都能快速拥有简易的电影质感。

不是所有文艺青年都能负担“像电影一样去生活”的成本,但少有文艺青年能拒绝“活得像一部电影”的诱惑。更何况,这种“像”,只要免费下载应用、碰触几个按钮,就能轻易实现。

蝴蝶的翅膀扇动了,飓风开始酝酿。大量通过“足记”的分享在社交网络疯传。或者借唯美画面,一抒款曲。或者靠写意风景,巧言心声。更有甚者,庄重严肃的画面,配上诙谐搞怪的吐槽,博得满堂彩。

用户生成内容,参与感,小切口,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箴言”,似乎一一应验。

如果到这里为止,对投资者而言,或许是个完美的故事,值得掏出真金白银。但久经沙场的风投们估计还有更深层的困惑。

同是引发“病毒式传播”的应用,“魔漫相机”今安在?“脸萌”又去向何方?究竟是产品迭代速度加剧,还是应用本身镜花水月?

破题,还需从植根的土壤谈起。如果Web1.0强调的是分享,Web2.0的特征则是连接。从一对多到多对多,社交的关系方能建立起来,传播爆点也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

社交不是凭虚御风,需要依托载体。最好的载体,便是内容。而在很多社交产品的模型中,用户生成内容,进而彼此连接,是再理想不过的模式。

但用户生成内容,相对而言,具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偶尔有惊艳之作,但多数跨不过专业领域的门槛。

无论哪一个垂直领域,品相较优的文本,鲜少出自普通用户之手。更多情况下,对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文本,意见领袖、专业人士作为枢纽,负责生产及发布,用户再通过关系网络辐射出去。

可这一过程的背后,只是传播过程的2.0,而非生产模式的升级版。大量产品始终意在挖掘普通用户本身的生产力。因而,轻量级的应用逐步涌现。通过提供强大的工具,简化用户生产的过程,甚至几秒之间就实现对原始文本的再创造,是用户生成内容成功的关键。

“脸萌”也好,“魔漫相机”也罢,直到今天的“足记”,趣味是表象,让用户发声是根本。当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都能以迅捷的方式在浩如烟海的用户中凸显自我特征、呈现内心投射,“爆款”产品才具有“群众基础”。

遗憾的是,除非通话、地图、餐饮等核心需求,普通产品哪怕经历过再红火的尖峰时刻,最终都将回归所在的细分领域。而对小产品来说,巨头、平台的模仿能力,实在过于强大了。

在中国,创业团队的宿命通常是:一直被模仿,直到被收购。一路上,普通用户忙于生成内容的热情究竟有多高,或许唯有四个字概括:听天由命。

“足记”之所以“升天”,固然七分靠打拼,但也不能忘记那三分天注定。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傅踢踢”,原标题为《不能负担“像电影一样去生活”的成本,却想要电影般的生活》。)


ONE·文艺生活 2015-08-23 08:46:31

[新一篇] 【思享】張維迎:中國經濟轉型靠的是“柳傳志們”而不是周小川

[舊一篇] 無論世界好壞,愛都是難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