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美育,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对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个性行为和高尚的品德都有着重要作用。美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环节,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中去。语文是形象性、可感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它肩负的审美教育的任务比其他学科就更显得直接和突出。所以,语文课应该也能够把美育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一、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一个美的整体。因此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都必须注意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语文教师新课开始,板书本课标题,看来在教学中微不足道的一环,如果教师在娓娓动听的解题之后,用俊秀有力的字板书标题,往往会听到学生的啧啧声。这就是美的感染力取得的正效应,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发出的赞叹。范读也是一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总是注意把自己的音色语调同课文的内容协调的进行范读,让学生领会、欣赏文中景色、意境、语言、情感的美,以美诱使学生入神、入境,走进课文。诗歌、散文尤为见长,如《天上的街市》,教师通过抒缓、轻柔的诵读,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陶醉在作者描绘的神奇的意境里,走进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这诗情画意使学生神驰情往,美的感受陶冶着学生的美的情感,唤起美的想象。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也首先是通过教师和谐抒情的诵读,使学生陶醉在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以美的享受开始来欣赏这篇文章的。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中,都不会忽视美的感知对学生审美的诱导作用。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知美,就是从诵读开始的,所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定注重诵读以及语言、声调、板书、仪态等美感的正效应。
      二、在不同的课文中挖掘美的内容,进行美的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是一部各种文体优秀精品的选集,它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好教材。语文课挖掘并把握美育内容,对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高尚品德,有着突出的意义。
  诗文的美好意境,引发丰富美好的想象。青少年是富于幻想的年华,诗文描写的奇异境界最易引发学生美好的想象。诗歌《天上的街市》一开始就绘出了一幅迷人、神奇的夜景,由街灯神驰太空,想到明星,再由明星回到人间的街灯—“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巧妙回环的用喻描写,自然会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那虚无缥缈的太空,真的好象有一条美丽而繁华的街市;地上无数的街灯真的好象变成了天上无数的星星。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想象,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美好的享受之中。
  将诗文中美好的情与景,象种子一样播入学生的心田。美好的东西,需要播种,教师应是播种美的园丁。诗文中美好人情,美好景色,会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学生的灵魂。散文《济南的冬天》,既写了济南美丽的景,又寓着深深的情。文章开头便以世界两座名城,北京和伦敦来比济南独特的景致。北京的风,伦敦的雾,而“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作者对济南第二故乡的深情,在对比中感染着我们。作者在文中精心地绘制了一幅雪后景图:“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一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多么形象生动,小雪装点的小山,那么俊秀,如同乔装打扮的少女,出神入化。写济南冬天的水,“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天儿晴,水藻绿,水不忍冻,垂柳照影。多么清新,何等诱人,活画了水的灵秀,令人心驰神往。济南冬天的人呢?“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在济南冬天景物的描写中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这醉人的景,感人的情,能不注入读者的心田吗?这些诗文给予青少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三、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领略高尚人格的美
  捉住美好人物的情操,培养学生热情、善良、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质,朴实、勤俭、艰苦耐劳的风尚,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最后一次讲演》是以强烈的感情色彩为突出特点的。必须抓住这个特点来感染、激励学生,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文章虽只有1400多字,它却以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遇难的痛惜和悲愤;又以无比的愤概表达了他对反动派的痛恨,无情地揭露反动派的残暴和无耻;同时还以热烈的感情表达了对革命和进步的期望与必胜信心。他号召人们继续战斗下去,他说:“广大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坚强有力地表达了他为正义,为民主和平而战,至死不渝的决心!“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象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坚强有力震撼人心的讲演,发自肺腑,慷慨激昂的怒吼,表达了闻一多正直勇敢,不怕牺牲的为正义而战的精神,表达了他对战友真挚、共命运的炽烈感情;光明磊落的为人;表达了他对反动派的痛恨和蔑视。一个铁骨铮铮的伟大人格的美即是本课美育的主要落脚点。
  小说《一件小事》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正直、善良、诚实、勇于负责和友爱精神。着意开掘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认识在那个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的现实中劳动人民的伟大和高尚。
  世间有美好与光明,也有丑恶与黑暗。以美的观念对丑恶的事物进行鞭挞和讽刺,以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获得美的评价,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恶,对美的向往,引起读者的美感,这是作家通常使用的表达美学理想的方式。鲁讯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就是这样来表达他的美学理想的。鲁讯把藤野先生正直无私、光明正大同日本当时流行思潮—歧视侮辱弱国学生,在日本青年学生中表现出来的狭隘与卑下、阴暗与猥琐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地赞颂了藤野先生绝不随波逐流,独立不移,正直不阿的高尚的人格美。
      四、文章形式的美感与内容的美感是和谐一致的
  好的诗文必定是思想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结合。巧妙的构思,严密的逻辑,在文中的审美作用有着极为突出的意义。鲁讯先生的小说《药》就以其高度艺术形式表现了极为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一个字的标题,两条线索,三个场景的巧妙构思,完美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药”一个字作标题,意义的含蕴深远而痛切:民众的愚昧与麻木;革命者不为理想的寂寞与悲哀;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与反省;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沉思与探索。两条线索一明一暗巧妙地贯穿全文,反映了两个悲剧:明线反映了华老栓买“药”财去子亡的悲剧,暗线反映了革命者夏瑜牺牲,血作药食,不被理解的悲剧。三个场景,表现和深化了主题:刑场,在寒冷死寂气氛中的麻木看客,深刻反映了民众的麻木;茶馆,华老栓夫妇烤药,小栓吃药,茶客们对流血的革命者的愚妄的奇谈怪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气氛笼罩着整个茶馆,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坟场,两母亲同在一个坟场为儿子上坟,虽然两个儿子死的意义迥然不同,而两母亲的愚昧麻木却有相同之处。这样完美的艺术形式,必然产生美育的正效应。论文的内在的严密逻辑,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期特朗的谈话》,先以归纳推理的方法,列举俄国沙皇、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帝国主义,都是反人民、反进步的反动派,强大是暂时的,最终都失败了,历史地证明了他们都是纸老虎,得出结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随之,以此为前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推论出“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由于其反人民反进步的本质,也必然是纸老虎,是注定要失败的。”这种内在逻辑的作用,在教学中同样发挥着美育的正效应。
      五、培养学生观察、创造美的能力
  在提高文学作品美的赏析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实际的观察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美的事物,美的生活,美的心灵,从而陶冶他们美的情操。
  要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大自然风光的美,在美的风光中培育他们美的情愫。然后回到课堂自己动手去描绘、抒写这些美。学生学了《济南的冬天》,看了作者笔下小雪、薄雪的描写,教师应引导学生到北国的自然中去观察,让他们写出莽莽雪原朔风呼啸的美景。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去发现社会环境中美好的东西。比如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事,大家帮衬等美好的社会现象。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阴暗、不健康的东西,则要引导他们提高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感到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去解决和改造,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责任,把反面的丑的方面转化为美的正效应的方面来。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各种人,要观察人的美的本质的东西,一个人看来平平常常,但认真观察和体会,就能发现他许多内在美的思想感情。还要引导他们去把众人本质的美好的思想品格集中起来,典型化,去创造伟大人格的美。有了正确的观察,能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没有观察,就没有创作。学生在观察与创作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东疆学刊延吉42~44G31中学语文教学李焕珍19981998美育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同的课文中挖掘美的内容,进行美的教育;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领略高尚人格的美;文章形式的美感与内容的美感是和谐一致的。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 语文教学 渗透李焕珍 作者单位:延边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 133002 作者:东疆学刊延吉42~44G31中学语文教学李焕珍19981998美育的渗透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同的课文中挖掘美的内容,进行美的教育;捉住人物的美好情操,领略高尚人格的美;文章形式的美感与内容的美感是和谐一致的。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 语文教学 渗透

网载 2013-09-10 21:59:23

[新一篇] 美國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知識短文發

[舊一篇] 老子“道”的兩重性及其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