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问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最近,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并将其作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和教育都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许多理论及现实问题。下面,我想结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甚至是迫切的要求。
  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综观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拥有世界着名的一流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等。这些大学对本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中国的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甚慢,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共和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然而,教育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面临世纪之交,国际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加激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社会已具雏形的形势下,要赢得竞争关键就在于人才。中国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形成人才的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知识经济,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都离不开比较发达的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带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正因为如此,1998年5月,江泽民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标志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十分困难的任务。这首先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难以相比,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有限,投入相对不足。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学在学科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机制等方面都有其不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然而,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又有其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主要表现在:
  (1)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已使中国摆脱了贫穷, 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中国虽然人均国民产值仍很低,但中国的经济总产值已居世界前茅(第7名)。加之中国政府对发展教育的高度重视, 使教育投入在近年有很大的提高。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发以后,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拨发支持经费130多亿元。在1999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决定》中,又决定从1998年到2002年,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同时还决定不仅各级政府也需要相应加大教育的投入,而且还将鼓励民办学校以实现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
  (2)从教育本身来讲,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虽然历史不长, 但是却扎根于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之中,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聚集了较高水平的师资,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建成了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形成了优良的治学传统,也有着比较广泛的国际交流。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完全有可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先导条件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临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都以“国情咨文”、“白皮书”、“蓝皮书”等形式表示了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关注,国际间关于教育的学术交往十分频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澳大利亚召开的《亚太地区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门以这份报告为理论框架,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8年10月5 日至9日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Higher  Education  in  theTwenty 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的会议, 通过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这一系列会议以及会议所通过的文件,向我们展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新趋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例如,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及广博知识的教育, 推崇“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教学过程中, 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教育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倡导“和谐教育”;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上,延伸教育的功能,发展远程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为了适应这种新趋势和新思想、新观念,清华大学从1997年秋到1998年上旬,在全校范围中开展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改革”的讨论,力求从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重新认识未来世界大学的功能、使命和作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那种专业面过窄、课程学时过多、负担过重的倾向,要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质量观上,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观念,要用新的眼光判断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课程、什么是好的教育效果、什么是好的老师、什么是好的学生。通过教育思想的讨论,清华大学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清华大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改革不行;要搞教育改革,不转变观念不行。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涉及前述关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而且还涉及办学的方针和模式。清华大学在规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
  “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导作用。这里所谓的以人为本,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要在各项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农业社会,致富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在工业社会的生产三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中,资本是致富的最重要的要素;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形成则使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的主要载体、传播者、创造者都是人。建设一流大学,固然需要资金的投入,固然需要有一流的物质条件,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以人(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过程。其三,在所有教育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强调:“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任过哈佛大学校长的西方学者科南特也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几乎可以说,谁能聚集世界一流的大师,谁就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其四,不但要在学术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在管理上也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要把以前那种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方式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上来,要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发扬学术民主,健全、规范和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除认真执行教代会制度外,还应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的作用。因此,“以人为本”意味着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是在借鉴世界着名大学的经验,研究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国家需要和清华大学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
  (1)综合性是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多是综合大学。考查历史, 科学技术的发展曾经历过“整体—分化—综合”三个阶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倾向。但随着学科越分越细、学科之间渗透和交叉就不可避免。就总体而言,综合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大学的学科门类的设置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致的。从教育规律来讲,学生在各种学科互相渗透、各种文化互相耦合的环境下才能较好地发展全面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学科综合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这几年来清华大学一直在按照综合性的要求进行学科调整和建设,提出要“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经管的建设,并在生命和医学科学上有所突破”的方针,力争尽快形成学校的综合性学科设置格局。
  (2)研究型是核心。世界一流大学一般来说都是研究型大学。 因此,我们要把科学研究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在不断做出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出众多有创造性的学生。研究型大学与一般的研究机构不同。我们的研究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只有从事创造性科学和技术探索工作的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而研究本身也将从年轻学生无拘无束的畅想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在着重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增大研究生比例。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本科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的途径,推行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3)开放式办学是学校的活力所在。一方面是向世界开放, 成为东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的桥梁;另一方面是向国内开放,把学校的发展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学校不仅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且成为新思想、新技术的源泉、信息汇集的交流中心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日益深入的国际合作、设立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以面向企业为主的“大学后”教育,使学校的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大为拓展。
      三、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
  如前所述,中国在近百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若干具有优势的大学,清华大学是其中之一。目前,清华大学有约2 万名全日制学生,其中研究生有8千多人;学校设有信息、机械、建筑、 理学、法学、人文、经管七个学院共33个系,有教授800多人;在中国150多个国家实验室中有15个在清华。清华的年研究经费已经超过4 亿人民币,每年产生100多项科研成果,累计有250项获国家奖,1300多项获省、部级奖。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建校100周年的时候, 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此要在近几年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五个方面:
    1.基本完成综合型学科布局,建设若干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是从学科建设开始形成优势的。因此,学科建设是清华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
  经过长期的努力,清华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工科的综合优势。例如,以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型检测系统为标志的核能与核技术应用,以广义建筑学为标志的建筑学,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为标志的电气工程、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标志的先进制造系统以及固体力学等学科,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力争其中有的学科在2001年前后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要建设若干个“学科群”和新兴学科的研究中心,进一步发挥跨学科的综合交叉优势,并争取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形成新的“生长点”。要加速理科、经管、法学和人文学科的建设,发展艺术学科,力争用三年或稍长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综合性大学过渡的学科结构调整。
    2.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优秀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与文化素质以及身体与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继续推进和完善“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加速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快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步伐,重点建设60门左右高水平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建成十个左右现代化教学实验基地和训练基地,使其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教学实验基地建设。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发展面向社会的大学后教育,增强继续教育的活力,发展远程教育,扩大学校的办学功能。
    3.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要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科学技术的综合优势,在发展科研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科研水平。
  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要鼓励学科的交叉、鼓励新的学术探索,争取发表更多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扩大与地方的科技合作,扩大与企业的合作,使学校的应用性科研更好地面向市场,努力完成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清华科技园”和“清华工业园”两个园区的建设,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4.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进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按照“理顺机制、科学管理、强化服务、整体优化”的原则,进行机构调整,精简人员,提高效率。
  改革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校—系—教研组”三级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学院体制和研究院体制的建设,从体制上促进学科的综合和交叉。
  按照“调整机制、优化结构、严格聘任、改善待遇”的原则,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了吸引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推出了“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及“百名高级访问学者计划”,在青年教师中设立了“学术新人奖”,在教师中设立了“关键岗位”。
    5.从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出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泰山工程”(清华大学信息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公共信息服务,在校内实现网络化教学、网络化管理,提高学校整体现代化水平。
  实施“绿色大学”计划,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三个方面的工作,使清华校园成为示范环保科技、实施环保教育的“首善之地”。
  总而言之,我们要抓住重点,注意处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如“世界水平”和“中国需要”的关系,培养学生和发展科研的关系,发展传统学科优势和建立新兴学科的关系,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等。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国一定能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中华民族一定能为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6~10G4高等教育王大中20002000王大中,清华大学校长、院士 北京 100084 作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6~10G4高等教育王大中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55:21

[新一篇] 關于哲學“冷遇”的辨析

[舊一篇] 關于基礎性研究若干政策問題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