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探讨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自然的浑然天成和久远的历史文明积淀,蕴藏着丰富的藏民族文化,开发这一丰富的文化宝藏,是西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任,也是保存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完善和发展西藏地区图书馆事业,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1 西藏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优势
  西藏是藏民族的发源地,是藏学的故乡,富于智慧的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与各民族的交往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藏学文献是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藏族的文献典籍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在中国56个民族中仅次于汉族而居各少数民族之首。自公元7世纪吐米桑布扎创立文字 1300多年至今,其文献虽然散佚国外,形成缺藏,但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内保存下来的,目前约有藏文档案文书300万卷,藏文古籍60万函。国内公认,除了汉文古籍,数藏文古籍门类最丰富。就藏学文献类型而言,它包括本民族文献和其它民族文献,不仅有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甚至还有外文文献。从文献时间来看,既有古籍文献又有现代文献。现存的文献,大体有两个部分;一是遗存的藏文古籍;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版图书。在藏文古籍中,按其时间顺序和文献特点,又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吐蕃时期的古藏文文献(包括敦煌古藏文文献,这部分文献主要有金石、铭文、碑刻、简牍等,涉及会盟、颁赏、述德、祈愿等内容);二是 11世纪以来的藏文古籍(包括木刻和手抄的图书、档案等)。在新版图书中,一部分是重版古籍,一部分是新版书刊。上述各种藏学文献,除新版书刊外,其中 80%左右在西藏地区,大多收藏在图书、档案部门,这些文献在西藏各寺院收藏总数约为50万函上下,其余少量流散民间私人手中。藏学文献除大量的藏文文献外,还有大量的汉文文献。汉文记载藏族及其先民情况的资料早在殷商周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其中包括古代汉文文献、近现代文献。上述藏学文献尤其是新版信息资源基本集中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档案部门四大系统。从总体上来讲,这些图书、档案部门收藏的藏学文献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并且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所藏文献品位高、质量高。这些正是特色馆藏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优势。
  2 西藏图书馆特色馆藏现状
  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西藏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最早的图书馆(室)是建立于1951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8军进藏干部藏文培训班资料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西藏地区现有图书馆约30个,包括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西藏图书馆于199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馆,从而结束了西藏没有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历史,揭开了西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但由于西藏地处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交通不便,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许多技术方面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西藏地区现有公共图书馆2所 (西藏图书馆、昌都图书馆)。以科研系统为代表的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是西藏最大的综合性藏学研究机构。该院从1978年起开始筹建,于1985年8月5日正式成立。目前,该院下属民族研究所、宗教研究所、语言文字研究所、资料情报研究所,以及藏文古籍出版社、《西藏研究》杂志社等机构。该院图书馆藏书 24万册。以大专院校为代表的西藏民族学院,是在西藏公学的基础上于1965年创建的,校址在陕西省咸阳市。它是西藏自治区最早建立的一所以文科为主的高等学校。几十年来,西藏民族学院除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了上万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外,还开展了以藏学研究为中心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西藏大学校址在拉萨,是一所地方性多学科高等学校, 1951年建校,历经藏文干部培训班、西藏军区干校、西藏地方干校、西藏行政干校、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等几个发展阶段,1985年7月,西藏大学正式成立,是目前区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该校除为西藏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外,也在许多专业领域开展藏学研究。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西藏图书馆自1996年7月建馆后并对外开放,结束了西藏无公共图书馆的历史,这也让拉萨人的文化生活多了一种色彩。该馆成立之初的图书来源于全国数百家图书馆捐赠的30余万册,图书馆现有藏书59万余册,其中仅收集、整理和保护的藏文古籍就达10多万册,大部分藏文图书是非常珍贵的金、银、玛瑙书写的古藏本,为一些研究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西藏地区图书馆藏书册数分别为西藏图书馆59万册;西藏大学图书馆33万册;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60多万册;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30万册;西藏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书24万册;西藏自治区党校图书馆藏书7万册;藏医学院图书馆藏书2万册;西藏财政图书馆3万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地区的馆藏总量为200多万册,只相当于内地一个中小型图书馆的藏书量。
  3 西藏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对策
  3.1 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
  首先下大工夫进行特色馆藏建设。高度重视,拓宽思路,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图书馆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图书馆界一直在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归纳起来思路主要有三个:一是依靠政府投入;二是争取社会资助;三是自己创收。具体到西藏的情况,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历年来西藏各地区都依靠内地对口援藏,因此,西藏地区图书馆想争取社会资助是十分困难的。自己创收的办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比较有效,这些年西藏地区图书馆界也在不断地尝试,但是由于西藏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市场不发达,还没有形成对信息产品大量的有效需求,结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必须积极争取和依靠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需要我们积极地做工作争取,宣传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和走特色化道路对整个文化事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政府和财政部门领导的图书馆意识。
  3.2 争取地方出版社的呈缴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文化部就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根据本地建设的需要,收集整理有关图书、资料,特别是地方文献、地方出版物”。并在1982年颁布的5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对“本省(自治区、市)的正式出版物及有关本地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这就充分说明了地方文献作为本地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因此,要呼吁有关部门执行图书呈缴制度。如果我区仅有的两家出版社实现呈缴,并用法律形式和行政手段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那么,图书馆可利用有限的经费去搜集区外出版的有关西藏和藏学方面的文献以及流散各处的藏文古籍。这对保障特色馆藏的门类齐全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编制藏文文献联合目录
  藏文文献从文献形式看可粗分为三部分:一是藏文古籍,二是藏文图书,三是藏文历史档案。虽说目前还未形成统一藏文古籍的着录格式,但有关图书馆和相关单位已有大同小异的分类编目,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有协调机构。编制地区性的藏文文献联合目录,是开发藏文文献、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之一,读者可以通过联合目录了解自己所需的文献在何处收藏,进而有目的地查阅检索,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能提高馆藏的有效利用。笔者认为此项工作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依靠图书馆系统,如科研机构图书馆、民族院校图书馆、省区级图书馆等,由于它们多年的搜集和购置,积累了数量较多的文献资料,并对其中大部分文献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编目,做了大量的整序工作,有较强的实力和基本条件。二是成立藏文文献联合目录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协调计划的实施。建议由西藏地区各图书馆的负责人担任领导,藏学专家、计算机专业人员分管藏文文献目录的具体工作。地区各图书馆具体负责计划实施。由科研单位、院校图书馆牵头,联合成员单位对数据格式、传输规范等进行研究,对一些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并指导实施。逐步实现藏文文献目录规范化,建立统一检索界面。
  3.4 创建特色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优势互补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新出现的文献和信息收集齐全,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新的信息资源,很重要的一点是创建特色文献资源的共享体系。文献资源共享的实质是文献的合理开发和配置,达到文献收集与利用的协调,使有限的文献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各地区、县图书馆、研究机构、文化站之间的联系,建立《联合目录条理》、制定《藏文文献着录条例》等成为目前解决藏文文献资源共享的途径。如果各个图书馆都把自己的特色文献建成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西藏特有的数据库,以其便捷、迅速的绝对优势占领信息市场,建成一个新型、现代、科学、全面,囊括整个西藏文化历史进程及其支系的发展进程,使特色馆藏在西藏地区发展进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其职能。如建筑艺术专题数据库、藏医藏药数据库,古代藏文数据库,天文历算数据库,以及地热发电、风能太阳能数据库等。它们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图书馆来完成。藏医藏药数据库由西藏大学藏医学院图书馆来完成;西藏农牧学院则可建立西藏特有鸟类、动植物方面的数据库;西藏社会科学院可建立藏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数据库;西藏党校可建立自治区的地方性政策、法令方面的数据库。加盟馆抽出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共同完成。最后,使各馆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协调采购、联合编目,避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不是你,我不像我的尴尬局面。又如区内各图书馆可根据本馆馆藏特色,在各成员馆之间建立以馆藏特色为核心的相互借阅机制,积极开展馆际互借。可以专设一个馆际互借的站点,当用户需要时,可以通过这个站点发出借阅请求,并告知所需书刊的题名、作者、摘要、主题词,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获取所需信息资料。各个图书馆将会在整体上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2005年 5月,西藏图书馆学会成立,这标志着西藏图书馆事业将迈入一个新阶段。目前,自治区图书馆、西藏大学图书馆、区社会科学院、区党校、西藏藏医学院、自治区科委图书馆等建设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许多图书馆 (室)对民族古籍的收藏、整理、开发及利用方面已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自动化水平也有了显着的提高,图书馆已实现了藏文古籍的计算机编目工作,并在民族文献标准化着录、馆际互借和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没有图书馆的县以下地区,建立远程信息资源共享点,让全区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图书资源,这也是我区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据我们了解,全区已建的16个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三级站设备投入使用运行良好。2005年4月以来,西藏图书馆的有关技术人员对拉萨、山南、日喀则地区的16个县综合文化中心进行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图书馆学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加强西藏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实现全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与国内甚至国际图书馆界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开展图书馆学术研究和交流。我们不但要享用国内甚至是国际间的文化信息,还要让西藏的文化走出高原,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走进西藏,促进交流。
  总之,特色馆藏建设是西藏地区图书馆提高自身竞争力,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地位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藏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实现对藏文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传播,不仅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更是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扶持程度的一种最直观的体现。
  收稿日期:2006-11-28
L1情报资料工作杨丽莲20072007
西藏地区/特色馆藏/藏学文献/图书馆
文章分析了西藏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西藏地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对策。
作者:L1情报资料工作杨丽莲20072007
西藏地区/特色馆藏/藏学文献/图书馆

网载 2013-09-10 21:47:30

[新一篇] 西域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西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問題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