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为什么不思考?】
“十点见”的跑男出轨事件从昨晚起一直霸占微博热门,不知道多少人是抱着看好戏的娱乐心态来追这件事的,但无疑,这对大家来说,又是一次娱乐。
对此,我们似乎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甚至不少人还会借题发挥,继续自娱自乐。然而,我最近刚好读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脑回路拐了十七八个弯,产生了无数的问号——这是新闻吗?我到底获得了什么信息?这有意义吗?这种话语基于什么样的语境?是否还需要去思考什么?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越激烈,越让我觉得可怕。仿佛唯有娱乐方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耗费精力将时间切割成无数看似无关紧要的碎片,最后获得的到底是什么?
尼尔波兹曼在书里引用了赫胥黎的话: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
【一次深刻预见】
《娱乐至死》几乎是我们现世的写照,这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作品,放到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他在第一章就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最终控制文化。
单独看这一句,确实晦涩难懂。但围绕这个观点,尼尔波兹曼按着语言文字-印刷机的天下-电视的发展的顺序展开全文(着重讲了印刷机时代和电视时代),纵向诠释了在不同媒介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内容是如何演变的,即媒介技术本身就带有对某一种文化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威力不容小觑。
尼尔波兹曼写道:“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媒介)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印刷机统治时代的美国社会,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的传统,因而是严肃的,其论点和表现形式是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
对此,尼尔波兹曼分别从新闻、宗教、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去阐述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可是后来,“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性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她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电视,让人们心甘情愿坐在沙发前,毫无知觉地被娱乐掌控。比起一则新闻的真实严谨,我们可能更关注新闻如何搏了眼球,比起产品的好坏,我们可能更在意广告由谁代言,比起了解真相,我们可能更关心八卦以增加谈资……
虽然书中写的是美国,且所处的时代与今不同,但阅读时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无疑是可怕的。
【习惯不该成自然】
我们总会说要为了某种目的去形成某种习惯,却很少去思考习惯反过来将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或者说是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影响。
海量的电视剧作品,花样翻新的综艺节目,各式各类满足人们视听享受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对此,没有人会说——我不习惯。那些曾让我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被重新解剖,使我不寒而栗,产生一种可以称之为忧虑不安的情感。
很显然,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视和网络,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升级,人被大量琐碎的无用的信息包围,无论多么严肃新闻事件都在强大的媒介传播下有意无意地成为娱乐的一部分。
电视网络的从业者,无不是想尽办法来吸引观众和网友的注意,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陈述严谨的文章,而是具有视觉冲击力,足以吸引更多读者和观众的碎片式信息。
人的时间是看上去宝贵,实则被不断浪费的。我们刷半个小时微博,浏览成百上千条微博,然后关掉浏览器,回想一下刚刚看过的东西,除了零散的信息,我们还记得多少?
我试了一下,约等于Nothing!
我想,这大概就是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娱乐泛滥的时代里,电视创造出的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经由互联网进一步加深,于是我们越来越适应没有连贯性的世界,被娱乐得麻木不仁。
当然,我们无法抹煞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以及更加极致的娱乐享受,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互联网为王的时代,人们比之电视娱乐时代更加轻飘。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从不会想这些。
但现在,我觉得自己要疯。
因为,最终的赢家不是制造娱乐的幕后推手,也不是热衷爆料的八卦博主,而是娱乐本身。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驾驭的,正在驾驭我们。
尼尔波兹曼在全书的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利用教育来控制电视电脑,让年轻人正视媒介产生的隐蔽影响,帮助学生解读文化中的象征,疏远某些信息形式。
如此看来,改变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辣妈奶爸们不妨多读此类着作,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成就。
葵花宝典 2015-08-23 08:55: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