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大力弘扬我们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浩若烟海。大致地来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可以粗略地概括、梳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热爱祖国,不屈不挠反对外敌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我们中国人感受最深,最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就深深地眷恋、热爱和卫护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每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关头,就会象三元里人民、义和团英烈们和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那样,象屈原、文天祥、林则徐、吉鸿昌等民族英雄和先烈们那样,为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牢固的道德传统,锻造了一颗钢铁般坚强的“中国心”,铸就了一种为世界震服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它以一种特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崇高的使命感、深切的责任感、无比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深厚的内动力,团结和动员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继续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使之成为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是以民族、社会利益为重的高度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相一致,中国道德史上早已形成了对民族、社会高度负责并以民族、社会利益为重和为先的无私献身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名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激励着有志之士和广大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奉献着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不仅如此,许多志士仁人还从对民族负责的高度,强调社会的进步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应当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原意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他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中是这样说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他是说,社会道德严重败坏的“亡天下”不同于“亡国”,要想保住国家,就必须先保住天下。而保天下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负”的含义作这样的理解和倡导,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整体精神。中国的传统道德,从《诗经》中提出“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贾谊的《治安策》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强调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和为国、为公的整体精神。正是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才出现了追求“廓然大公”的高尚境界的道德要求和忧国忧民的道德意识。如“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等等。也正是从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舍己从人”(《尚书·大禹谟》)、“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当义与利相矛盾时,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主张“义然后取”。这里所谓的“利”,主要是指个人的私利;“义”,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坚持整体利益和反对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则。从东西方道德传统的对比来看,强调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四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中国人历来重视立志与奋斗。一旦立下鸿鹄大志,便要勤劳奋发。无论何等艰难困苦,也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即使在逆境之中,也要锲而不舍地奋斗。这种愤发志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周易·乾》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语句。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刻苦磨炼应该是一种自觉精神。如孟子所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在中国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祖逖刘琨闻鸡起舞;更有司马迁那样许许多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优秀人才。我们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要完成空前宏伟的四化大业,更需要继承和发扬前人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传统美德。
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和人格尊严。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已成为一切有志之士崇尚的做人标准和独立人格精神,也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最典型的传统美德之一。多少人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导下,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表现了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高尚德操。“富贵不能淫”,即“出淤泥而不染”,正道直行,正直廉洁,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象范仲淹的不为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的道德境界;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宁折不变,不事权贵的一身傲骨。“贫贱不能移”,穷不外偷,人穷志不短,这是中国人民历来奉行的做人的标准和生活准则。无论处于多么穷苦艰难的境地,无论有多大的利益诱惑,有志的中国人决不做丧失人格、国格之事。“威武不能屈”,这在千千万万的民族英雄身上和近现代亿万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尤其是八年艰苦抗日的英雄业绩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气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也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
六是以俭为荣,勤俭持家,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俭朴、勤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民相当古老的道德信条。《尚书》中即记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慎乃俭德,惟怀永图”的语句。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姬旦大力提倡节俭品德,反对骄奢淫佚。春秋战国时期,崇尚俭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先秦的百家诸子都是提倡朴素节俭的。孔子说:“奢则不逊,俭则固。”〔2〕他对“礼”是非常重视的,但即使对于礼, 他也认为“与其奢也,宁俭。”〔3〕荀子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4〕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他又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6〕“去奢”、“去泰”就是要俭。墨子尚俭比孔子更甚,按墨子的看法,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节俭的要求。他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7 〕法家也是提倡节俭的。韩非子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8〕管仲则更多地强调应当去奢从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9〕所有这些都说明,崇尚节俭, 在先秦时期成为一种美德,传遍华夏大地。后来的理学家程颐更明确地提出了“节俭朴素,人之美德。”甚至有不少人还把节俭视为涵育其他美德的教育手段。如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10〕还有人说:“俭以养性”、“俭以养廉”等。同时,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传诵着许多勤俭持家的格言。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务。”〔1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艰。”〔12〕等等。历史上众多的家训、家教都把倡俭作为重要内容,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大传统。今天,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改善,但是在世界上,我们还是一个穷国。要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还必须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勤俭朴素的美德;如果从反腐倡廉,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意义来说,那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七是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孝敬父母,扶老爱幼的道德义务。中国传统在人伦关系中,强调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开始,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关系,再到《礼记·礼运》中所强调的“十义”,即所谓“父慈、子教、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都从各种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中,规定了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如果剔除这些人伦关系中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糟粕,就其中所强调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人伦价值涵义,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的道德秩序和改善人伦关系,会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孝顺父母”和“抚养子女”,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儒家尤其重视“孝”的意义。把它视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在儒家看来,父子关系是社会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所以认为,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的父母的态度,即可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相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尽“孝”,那他就不可能对他人尽“善”,对国家尽“忠”。当然我们今天提倡继承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同封建社会家长制下的愚忠愚孝是根本不同的。我们应赋予“孝”以新的意义,强调在人伦关系中把“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作为立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承担不同社会角色所应遵守的道德义务,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等新的道德风尚无疑是有积极社会意义的。
八是重礼仪,讲礼貌的道德风尚。中国素以礼义之邦、文明古国着称于世。孔子就非常重视“礼”,很早就谈到仁、礼关系。他把传统的礼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赋予外在的某些强制的规范以一定的道德精神。他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礼,仁也就要落空。孔子还提出“文质彬彬”。文就是指礼的方面,质就是指道德精神的方面,两方面要相互配合。礼的规定不仅体现仁,而且反过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道德精神。荀子更是把“礼”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13〕儒家讲“礼”,当然有其政治意义,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但无论如何,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并且应当制定一套必要的礼仪规范,从青少年的教育和基础文明教育抓起,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水平。
九是推崇仁爱原则,主张与人为善,人际和谐的为人态度。我们知道,孔子极力提倡“仁”,把它作为自己道德思想的核心,并第一个把“人”同“仁”联系起来,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仁爱成为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准则,成为为人处世的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都是从“仁”出发的。正是在这样的原则下,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总是强调人和精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人们把仁爱既当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只有从爱人、敬人、善人出发,才能达到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十是忠诚老实,恪守信义的处世原则。儒家推崇的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无疑是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的。但它的合理的因素,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却形成了许多不可否认的我们民族的美德。如在人们的交往和处世态度上,主张忠诚老实,宽宏大量,讲求义气,恪守信用等,就有不少应当肯定和倡导的道德成份。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5〕孟子也说:“朋友有信”;“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16〕他们甚至要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都是讲的对人、对事、对朋友的忠诚与信义。近代孙中山先生,也特别倡导“信义”,他说:“讲到信义,中国古代对于邻国和对于朋友,都是讲信义的,依我看来,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国人实在比外国人好得多。……在商业的交易上,便可以看得出。中国人交易,没有什么契约,只要彼此口头说一句话,便有很大的信用。”〔17〕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今天,讲求信义的美德还是应当提倡的。另外,中国人的讲信义,还表现在特别重视和珍惜朋友、知己,常常感叹知音难觅。“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其一乎”(刘勰)。“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司马迁传》)。等等。应该承认,消除封建性的因素,对友情的珍惜,对人、对朋友的忠诚、信用与义气,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美德。
十一是助人为乐,成人之美,抱打不平,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助人、利他的品质,实质上是儒家仁义和义利观在又一侧面的展开。这一传统美德在广大劳动人民和一些进步人士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邻里之间,乡亲之间,亲友之间,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关照,扶老携幼,并且以助人为乐,以助人为荣,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和风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也是人们乐于热情助人的一种表现。许多人都以此为做人的原则。不仅如此,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即使路遇有人落难,也会挺身相救。若路见不平,则会抱打不平,甚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本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在今天一些自私自利的人眼里则不可思议。不是有人在讨论大学生救老农牺牲生命是否有价值,出纳员勇斗歹徒,以生命保护保险箱里的一千多元钱是否值得等问题吗?社会上有些人甚至党员干部,不是见死不救而心安理得吗?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义所在。
十二是重视修养践履,追求完善人格的道德境界。中国的传统道德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而且重视道德的主体能动作用,强调道德践履。孔子提倡“克己”、“修己”。孟子提倡“养性”、“养身”。荀子注重“闻、见、知、行”,认为“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18〕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张“尊德性”,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知善、行善,才能达到成贤、成圣的完善的理想人格。向往完善的理想人格,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这是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种对完美人格和崇高道德境界的追求,又往往成为实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和爱国爱民的精神支柱。前面提到的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就是这种追求在人生价值观中的体现。当然,要追求这种完善的人格和道德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达到的。然而,即是“虽不能至”,仍然要抱着“心向往之”的执着追求。正如孟子所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1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20〕这种道德追求,在世界伦理道德史上的确是尤为突出的一大传统美德。我们在道德修养中应当继承这一传统美德,不断追求崇高的、完美的道德境界。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渊源蕴藏着丰富的优秀传统道德,千百年来众多志士仁人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益行美德,是不可能在此总括成文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进一步的发掘、收集、总结和研究工作,从教育青少年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注:
〔1〕引自《孟子译注》,第298页
〔2〕《论语·述而》。
〔3〕《论语·八佾》。
〔4〕《荀子·天论》。
〔5〕《老子》第67条。
〔6〕《老子》第29条。
〔7〕《墨子·辞过》。
〔8〕《韩非子·显学》。
〔9〕《管子·禁藏》。
〔10〕《诸葛亮集》第28页。
〔11〕《朱伯庐治家格言》。
〔12〕《增广贤文》。
〔13〕《荀子·修身》。
〔14〕《论语·述而》。
〔15〕《论语·学而》。
〔16〕《孟子》。
〔17〕《孙中山选集》下卷,第651页。
〔18〕《荀子·儒效》。
〔19〕《孟子·尽心上》。
〔20〕《孟子·告子上》。
(作者单位: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
(责任编辑:张玉斌)
兰州学刊30-33B8伦理学刘义19961996 作者:兰州学刊30-33B8伦理学刘义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