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杰帕伊的中国之行与中印关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访问。两国总理签署了发展两国关系的纲领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注:《人民日报》2003年6月25日)双方还签定了9个相关协议。这表明,中印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国政府应该继续努力,将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印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印度对华认知的变化
  瓦杰帕伊总理的中国之行是印度总理10年来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为了营造良好的访问气氛,印度方面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对此次访问进行预热,并给予了很高的期待。其背景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崛起日益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加之中方真诚显示重视发展中印关系,印度朝野对中国的认知发生明显变化,印中关系的非敌化倾向开始显现。具体表现为:
    (一)重新定性对华关系
  印度认为,在印俄关系继续深化、印美关系不断升温、印欧关系稳健发展、与东盟关系实现突破的形势下,相对滞后的对华关系已成为印度的“外交短腿”,不利于实现其加速国内经济改革、争取政治大国名份的基本方略。为此,印度将对华关系视为其“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并期盼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达成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瓦杰帕伊总理要自上而下地“推动与中国的友好合作、睦邻和互惠的外交关系”,明确要求内阁部长不得随意发表涉华“冒犯性言论”。他还公开表示,印中关系应该是“健康的竞争关系”,其他高级官员也提出中国是印度“重要的邻国”与“重要的友邦”的说法。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召集人、前驻华大使任嘉德先生在印度最着名的网站上发表文章称,“中国已不再被视为威胁”。(注:印度雷迪夫网站2003年6月17日)这一认识已基本被印度政府所采纳。
    (二)承认中国崛起
  印度外长辛哈在“亚洲安全会议”上表示,印度对两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乐观态度”,并称“印度改善对华关系不是因为畏惧中国的强大或嫉妒中国的经济成就,而是出于两国都必然繁荣和强大的理念”。(注:印驻沪总领事馆《印度新闻》,2003年2月号第6页)他还主动驳斥印中冲突难免论,认为只有采取“现实主义”才符合印度利益。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先期访华期间及回国后发表了不少客观评价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言论,与既往的观点有明显的不同。费氏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适当照顾印方利益”。印度最着名的战略评论家拉贾莫汗认为,“印度在反映国家实力和社会繁荣的各项指标上似乎都落在中国的后面”,印度必须经历“从嫉妒到仿效”的转变。(注:英《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6月21日)
  (三)淡化历史问题
  印度对华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一改“中国威胁论”腔调,不再攻击中国1962年自卫反击战为“侵略”,而称那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冲突”,应以“成熟的符合亚洲文明的方式”“重新安排相互关系”,两国关系“未来的模式应是持续对话和相互妥协”。(注:费尔南德斯《在第五届亚洲安全会议上的讲话》)今年4月,他在中国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来华访问,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表示,印中之间在99.9%的时间里是友好相处的,不应让0.1%的不睦影响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他回国后还勒令国防部向中国捐助大批抗御“非典”的药物和用品。印度媒体也多次出现客观评价当年战争甚至反思尼赫鲁所犯错误的文章。例如,印度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帕兰杰佩发表文章称:“出现边界问题是因为我们试图迫使中国接受由英国单方面决定的边界线。即使是在那时候,中国人也希望通过磋商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印度宣布边界是不能磋商的,中国必须完全接受我们的主张。这才引起了边界争端。我们拒绝与中国进行任何讨论,因此边界争端是我们制造的。”(注:苏丹沙欣《印度在中国——不仅仅是炒面》,载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003年6月21日)
    (四)加大经贸力度
  中印贸易增势迅猛,去年已达50亿美元,而10年前,两国贸易尚不到3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到16.6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8%,其中印方对华出口达到9.5亿美元,增幅高达120%,而去年同期,双边贸易还不到9.4亿美元。(注:泰《亚洲时报》2003年5月13日)印度政府已令有关部门借鉴中国经改经验,加快互利合作,争取在瓦杰帕伊访华前后取得一批实质性成果。印度工商联秘书长米特拉认为,“中国和印度处于相似的发展层次上。它们关注的东西很相似,它们的产业结构也相似,所以两国可在很多方面进行合作。”(注:台湾《工商时报》2003年6月26日)印度工业联合会甚至认为,从长远看中国有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对象的潜力。该会即将在华设立办事处,而印度最大的贸易组织工商联合会正在扩大在华业务。两国间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印度软件界认为,中国处于软件发展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之间,印度处于第三和第四个阶段之间,双方间的差距表明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注:印度报业托拉斯2003年6月22日电)印度四大软件出口公司中已有三个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印度最大的教育与软件开发企业NIIT在中国的58个城市中建立了112个教育中心,培训的学生达2万多人。(注:麦乐福《印度和中国寻求共同基础》,美《芝加哥论坛报》2003年6月22日)两国间直航开通一年有余,旅游合作协议已经签署。
    二、印度对华战略的思路
  印度近年来已明确将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之一”作为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全方位外交力度,在努力改善同各大国关系的同时,尽力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其基本考虑是:
    (一)谋求睦邻关系
  印度长期视我为潜在威胁和主要战略对手,“疑华”、“妒华”乃至“抗华”心态一直挥之不去。这种思维使得它将大量宝贵资源用于军事领域,严重拖累了其“跳出南亚澡忿”、进而走向亚洲和世界的步伐。随着中印综合国力差距拉大,印度感到只有改善对华关系才是上策。现在印度认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将对世界特别是对亚洲产生巨大的影响,是世界上任何大国都不能忽视的重要力量”;尽管印中之间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睦华”政策可收多重功效,既可获得对印度国际影响力的承认,争取对印入席安理会和加入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支持,又可加强经贸互补进而增进经济安全,还可进行军事沟通进而减轻“来自北方的压力”。因此,积极调整对华关系已是印度“外交政策的重要议程”。
    (二)增加对美筹码
  自克林顿执政后期起,印美关系开始明显升温。布什上台后,美国继续坚持“拉印制华”方针,加强美印“战略接触”,破格接待印度访美高官,高调评价印度的战略作用,解除军售限制,空前增强军事合作。美国还授意以色列向印度出售“费尔康”预警机和“箭”式导弹防御系统。布什在白宫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时说,他“对美印友谊抱有浓厚兴趣”,“渴望”尽早访问印度。尽管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借美抑中”的意图,但又要表现出大国应有的外交独立性,显示自身的战略价值。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既可实实在在地改善印度所处的地缘安全环境,更可充分显示其大国分量,还可提高对美要价,以收左右逢源之效。
    (三)牵制中巴关系
  印度对中巴密切关系一直耿耿于怀,经常指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核、导技术。自1999年中国在印巴卡吉尔冲突中持中立立场后,印度感到有必要继续改善对华关系,制约中巴战略关系的加强,牵制中巴合作的进展,使中国在印巴之间采取更为平衡的立场,削弱巴基斯坦“倚华抗印”的资本,降低中国“冀巴拖印”的打算。
    (四)迎合俄罗斯要求
  印度对俄罗斯大力推动的俄中印三角合作一直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去年9月三国外长在联合国举行非正式会晤后,俄罗斯已通过一定渠道说服印度采取相对积极立场,缩短三角关系两边长一边短的态势。由于印度内心既有通过这种合作提升自我身价的考虑,又怕开罪美国,因此不愿公开讨论这个问题。在三方已经开始第二轨道对话的基础上,做出改善对华关系的姿态,也算是对其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的一个交代。正如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所说,莫斯科欢迎印中加强对话,认为“三边互动”对于全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注:拉曼《从印度的角度:理解中国》,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003年6月14日)
    三、制约中印关系的因素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中印关系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障碍。
    (一)边界问题
  中印两国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因此,中印之间存在较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并在1962年发生过极不愉快的边界战争。这是影响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土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又直接涉及国民的民族感情。中印两国现在都很难指望边界问题在中近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它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二)西藏问题
  现在,流亡在印度的西藏人约有13万,达赖集团的流亡政府设在印度的达兰萨拉。流亡西藏人在印度所进行的分裂活动,直接威胁到西藏的稳定,影响到我国西南方向的安全。印度政府在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两面做法,它一方面声称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另一方面它又暗中支持达赖集团分裂中国的行径,企图使西藏成为印中之间的一个缓冲区,或者使这个问题成为向中国施加压力和影响的筹码。印度一位颇有影响的学者切拉尼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声称,印度要在西藏问题上采取更为微妙的立场,增加同北京讨价还价的筹码,“否则只会给予中国免费的遏制印度的战略红利。”
    (三)中印巴三角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有着十分友好的传统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国际等领域进行过长期有效的合作。每当巴基斯坦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总是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巴基斯坦对中国的立场总是表示支持。中巴关系对中国保持在南亚的政治影响力、防止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印度对此却耿耿于怀,认为这是“敌视印度利益的行为”,(注:拉曼《从印度的角度:理解中国》,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003年6月14日)疑虑中国与巴基斯坦发展关系是针对印度的,并抱怨中国对印度的“安全关切”缺乏“足够的敏感”。尽管中国真诚希望中印巴三角关系呈现良性同步发展,真诚希望印巴之间通过谈判协商方式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态势,但印度对中巴关系仍心存戒备。
    (四)安全观念
  尽管近年来中印关系得到不少改善,双方在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也采取了建立信任措施的行动,但印度对中国仍存在不少疑虑。印度的智囊机构认为,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可能影响印度的国家利益,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威胁印度的战略安全。印度的核试验就是在“中国威胁”的借口下进行的。尽管一个时期以来这种论调有所缓和,印领导人也都在公开场合申明“中国不是印度的威胁”,希望“寻求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睦邻和互惠的外交关系”,但印内心深处视中国为“最大潜在威胁”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这种看法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使印度国内改善对华关系的努力大为减弱,给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五)贸易问题
  近年来,中印贸易增长迅速,边境贸易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同中印两国的经济规模相比,特别是同中印两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相比,中印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仍显过小。去年,两国贸易达到创记录的50亿美元,但在中国整个外贸中的比重尚不到1%,在印度整个外贸中尚不到5%。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关系的进展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安全关系的改善缺乏足够的经济动力。
    四、改善中印关系的基础
  中国和印度山水相依,同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改善关系的有利条件很多。
    (一)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看法具有相似性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俄罗斯的衰落,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印度作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大国,不愿意看到出现美国“一超独霸”的国际战略格局,坚持主张建立一个多极化的、多中心的世界,争取使自己也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因此,印度在国际政治领域坚持反对单边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反对由一个或少数国家像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那样主宰世界并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反对超级大国充当“世界警察”。印度的上述观点,与中国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看法不谋而合,与中国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上的主张基本相似。
    (二)对国际行为准则的主张具有共同性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如何处理彼此间存在的利害冲突,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彼此间的权益纠纷,以保证国际秩序的合理性,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中印两国都认为,由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各种国际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最主要的原则,是国与国之间保持正常关系的基础,也是国际大家庭进行协调合作的前提。其中“互不干涉内政”就是反对把一国的利益和意志强加于他国,反对以施压的手段强迫一国接受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例如在人权问题上,两国都认为发展权是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权在法律上来说属于一国主权之内的事情;双方都抵制少数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不赞成某些西方国家以经济制裁为手段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的作法。
    (三)对经济贸易合作的要求具有互补性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把国家战略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也把国家战略的中心放在振兴经济上。改变各自的贫困面貌是两国的共同心愿,加强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是两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印两国的经济规模庞大,经济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印之间扩大贸易的潜力很大,有待进一步发掘。近年来,中印贸易迅速增长。目前,双方正在努力开发对方市场,争取尽快达到年贸易额100亿美元的目标。从科技合作来看,印度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技术、农业技术、遗传工程、计算机特别是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小高炉、小水电、家电、空间开发等技术也引起了印度方面的兴趣。双方在这些方面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可以加速各自的经济发展,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趋向成熟。目前,两国在农业、生物工程、冶金和软件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几个投资数额较大的合资企业已开始投入运营,两国政府和工商界之间正在进一步探讨加强这方面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中印是山水相依的邻国,又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两国没有理由不发展良好的睦邻合作关系。只要中印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一步落实增信释疑的各项措施,妥善而合理地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就必然能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和平与发展京16~20D6中国外交马加力20032003中印作为两个山水相依、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看法相似,在经济贸易合作上互有需要,具有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良好基础。瓦杰帕伊总理的中国之行标志着中印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马加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作者:和平与发展京16~20D6中国外交马加力20032003中印作为两个山水相依、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看法相似,在经济贸易合作上互有需要,具有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良好基础。瓦杰帕伊总理的中国之行标志着中印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网载 2013-09-10 21:30:46

[新一篇] 理想價值的極地之光  ——論《穆斯林的葬禮》及在當前文學中的意義

[舊一篇] 生命的寫真與媚俗  ——試論新寫實小說的價值取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