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冲突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引言
  90年代以后,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各国之间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但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各国都在积极的寻找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TRADP在UNDP 的推动下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大项目,它涉及东北亚地区的中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和日本等六国。为了配合TRADP项目的实施,在中、朝、 俄三国交界的图们江经济区(Tumen River Economic Zone 简称TREZ)内,各国都加紧了对该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1991年11月,吉林省的珲春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甲级城市,1992年8月, 又被批准为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享受特区政策。1991年12月,朝鲜宣布罗津——先锋郡为自由经济贸易区,清津港为自由港。1992年1月俄罗斯将海参崴对外开放。 这几个国家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外国的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此推动该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尽管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成本和极为广阔的潜在市场,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方产业和贸易保护。
  日本和韩国也是两个重要的参与者,其优势在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便利的海上运输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这两国都把TRADP视为开发潜在市场难得的一次机会; 另外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天然能源)对这两个国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图们江经济区又为日本和韩国提供了转移那些成本高的工业产业最理想的场所。该地区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开放的政策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资本投资环境。这一切为TRADP 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冲突模型
  尽管TRADP涉及六国的参与和UNDP的支持, 但在谈判中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和不同的偏好,比如:投资行业的优先次序、贸易保护等方面。如果在谈判中能够达成一致的开发协议,该地区将得到UNDP和国际货币机构的开发资金的援助,否则TRADP不能实施, 对东北亚各国没有任何利益。在谈判中,这六个国家根据各地区资源的拥有和自身的需求,按照各国的发展目标划分为两组:A和B。
  1.决策者和他们的策略 A包括日本和韩国,B包括中国、朝鲜、俄罗斯和蒙古。这两组对投资和贸易方面有着同样的争议,投资和贸易对TREZ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B组更关心该地区的投资, 同时也不得不在贸易方面、产业发展方面予以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和自己的市场。而A对TREZ潜在的市场更感兴趣,因此A愿意扩大对该地区的出口贸易, 并增加对当地的资本投资或转移部分产业。 表1 给出了谈判双方在TRADP中的目标和优劣势的比较。
  表1 谈判双方在TRADP中的目标、优势和劣势的比较
      A              B目标 1.扩大出口市场和份额     1.吸收投资   2.产业转移          2.扩大进出口贸易   3.寻找资本市场        3.发展地方产业优势 1.拥有雄厚的资本、      1.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高技术和管理技巧       广阔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   2.拥有较高级的产业      2.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劣势 1.缺少自然资源        1.缺少资本、技术和管理技巧   2.国内生产成本高       2.缺少技术装备强的大公司   3.国内市场饱和
  在谈判中为达成一致的协议,A 可采取对该地区的投资或者扩大对该地区的出口贸易,或者同时采取这两项措施,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因此A有四个可行的策略,分别表示为(10)、(01)、(11)和( 00),第一位数字表示采取投资这一措施,第二位数字表示加强出口贸易;0表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1表示已采取了措施;若A选择策略(00),说明它对该地区不采取任何措施。对于A而言, 扩大出口贸易比投资的倾向更大。同样B 可以采取一种在投资和贸易上没有任何限制的完全开放的政策,或者采取在一种可控制的环境下吸引投资并加强贸易;也就是B既可以在投资上设置限制政策来保护地方产业,又可以对A的出口加强贸易管制;显然B倾向在采取这两个策略的情况下开发TREZ;B如果采取完全开放的政策在谈判中意味着处于一种薄弱(soft position )的地位;B如果同时采取较严格的贸易管制和产业限制, 又将意味着在谈判中B处于一种保守的地位(conservative situation); 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之间,B可以采取一定的妥协以达成与A的协议,例如,B 可以降低贸易管制来换取它所需要的投资;因此B 有两项措施:产业限制(保护)和贸易管制(管制)。这样B有四个策略:(00)、(10)、(01)和(11), 第一位数表示采取产业保护,第二位数表示采取贸易管制,这里1的意思是采取了这一措施,0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做。表2 给出了在TRADP中的决策者、采取的策略和结局。
  表2 在TRADP中的决策者、采取的策略和结局。
A 1.投资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贸易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B 1.限制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2.管制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结局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个结局是由决策者所选择的策略组合,所有可能的结局在表2 中都已列出;结局0是在谈判开始时的情景, 它意味着谈判双方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局15代表着谈判双方达成了一种协议,此时A 采取增加投资和加强对该地区各国的出口贸易,而B 采取产业保护和贸易管制;每一个结局都表示谈判双方按照相应的0和1的措施选择的一种结果。
  2.偏好 为了反映一个决策者在谈判中的利益和目标,我们建立了每一个决策者的偏好向量(PV),A的偏好向量排列了所有的结局, 从左边最偏好的结局到右边最差的结局进行了排序;谈判双方存在着各自独立的利益,因而决策者在谈判中存在着不同的偏好。
  对A而言,TRADP的开发为商品的输入和资本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所以A关心它的出口产品的市场,倾向于对方降低贸易管制。 因为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如果B实施限制,A倾向于没有贸易管制的结局。但对A的偏好还依赖于A对潜在市场需求的程度,表3是在对A假设是迫切、谨慎和适中三种情况下,A不同的偏好向量。如果A在迫切寻找它的商品和资本市场的时候,结局12是一个最差的结果;如果A 非常谨慎,结局15将成为最差的结局,并且只有B采取优惠的政策时A 才愿意与B进行协商。当A迫切进入市场的时候,尽管B采取各种限制,A 也会加强贸易/或者增加投资。如果A采取谨慎的态度, 只有当对方没有采取严格的限制和管制措施时,它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表3 在各种假设下决策者不同的偏好序
决策者 类型        偏好向量 A   迫切 3 7 11 15 2 6 10 14 1 9 5 13 0 4 8 12    适中 3 7 11 2 1 6 9 15 10 14 5 13 0 4 8 12    谨慎 3 2 6 1 9 0 4 8 12 10 14 5 13 7 11 15 B   开放 15 7 11 3 13 5 9 1 14 10 6 2 12 4 8 0    适中 15 13 5 14 10 7 11 9 1 6 2 12 4 8 0 3    保守 15 5 13 10 14 12 4 8 0 7 11 9 1 69 2 3
  B既想得到A的投资又想与A加强贸易往来,但更倾向于A的投资,因为A可以带来它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技巧。为了发展地区经济,B采取对投资限制的措施以适应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关税赦免仅仅局限在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那些产业(相反的实施较高的关税政策),这样鼓励一部分产业的发展,同时又限制一部分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移,但限制过紧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B 不得不决定开放度是多少,要控制到什么程度,在完全的开放与完全的控制(保守)之间,提出不同的假设以检验针对B所采取不同态度的灵敏性。
  这样B最好的结局总是15,即B采取了所有的控制措施,同时得到了A的投资又扩大了两者的贸易往来。但B最差的结局是依赖于B 类型而定,如果B处于完全的开放,那末结局0是最坏的结局,这样就不存在谈判了;如果B采取保守的措施,结局3将是最坏的结果;在这两个极端之中,B有可能牺牲一方面的利益来换取另一方面的发展, 例如减少贸易限制以达到吸引投资的目的。表3也显示了不同假设下B的偏好类型。
  3.冲突的模型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谈判中的决策者已经很清楚了所有的谈判者和各自的利益,但是彼此之间也有可能产生在偏好理解上的差错,例如:A可能认为B急于开发该地区而放弃各种限制措施,而实际上B是保守的;另一方面,B 有可能认为:在B 采取限制措施下,A仍急于开发该地区而获利,因此A愿意投资并加强贸易,其实A是谨慎的。
  两人谈判中的博弈模型包括两个偏好向量V[,A]和V[,B],如果两个决策者都互相能够正确的了解,那么就没有误解,他们看的是同一个博弈模型,这实际上就是零层超对策模型的一个特例(H[0])。当错觉产生时,例如:A错误的感知B的偏好向量时,那么B被A所感知的偏好向量与B的真实的向量不同(V[,BA]≠V[,B])。结果A正在进行的博弈G[,A]与B正在进行的博弈G[,B]不同(G[,A]≠G[,B]);如果没有人意识到这种错觉,就可以建立第一层的超对策模型(H[,1]) 更为复杂的情况下,一个谈判者可能认为其他的谈判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偏好,这种感知又上了一个层次,可以用第二层的超对策模型(H[,2])予以分析。
  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谈判中,因为谈判双方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和彼此理解上的差错,因此根据决策者不同类型组合的假设,应用了超对策模型,对该冲突进行了分析。超对策稳定性的分析分两部,第一步每个决策者在自己的博弈中进行单个的稳定性分析;然后Fraser和Hiper连续的稳定性分析可以描述决策者不同的行为模式。 第二步根据博弈的结构和偏好序可以确定超对策模型分析的总结局;具体分析如下:
  在稳定性分析中总共有12个模型被分析,其中9 个模型的决策者彼此之间的认识是没有误解的,其余3个模型是2层的超对策模型。通过总的分析,结果集中在结局15和结局12上,对于结局15∶A在B施加两者限制的条件下,仍然加强对该地区的投资和出口贸易;结局12∶A在B采取两种限制的措施下仅仅扩大贸易,而没有投资;这一点是在TRADP 的谈判中最需要的。这两个结局之一是否出现,还依赖于假设中的偏好次序。
  当两个决策者都采取适中的偏好时(在表4中的案例5),均衡的结局是15;我们非常有趣的注意到从现状(结局0 )到最终均衡(结局15)这一动态的变化过程:在开始时,A 可以对该地区投资和加强出口贸易,从而导致结局3的出现,这时B加强了各种管制,最后导致结局15的产生。
  表4的结果分析说明:结果对于A的偏好非常的敏感,对B 的偏好并不敏感。比较案例4和案例7,A处于一种迫切的状态,而B处于开放与保守之间,结果同样都是15。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A 的类型从迫切变化到谨慎时,均衡点才发生变化,最后从15变化到12。另外当A 处于迫切或适中的情况下,TRADP谈判的结果对于B的政策并不敏感,因此只有得到A的投资时B才能作出一定的让步;当A处于一种谨慎的情况下, 均衡点12有可能发生,但此结果对B的政策敏感。
  表4 各种类型下(案例)冲突的结果
案例 A   B       评论 1  迫切 开放 E={15},此时A在B的双重限制下进行投资和贸易 2  适中 开放 E={9,15}可以到达的均衡点是15 3  谨慎 开放 E={3,6,9,12},A依赖于B的措施 4  迫切 适中 与案例1相同 5  迫切 适中 与案例1相同 6  谨慎 适中 E={6,912},A依赖于B措施 7  迫切 保守 与案例1相同 8  适中 保守 与案例1相同 9  谨慎 保守 E={12},当B采取两种措施限制时,A不参与谈判
  应用超对策模型进一步地分析谈判双方的这些结论,如表5.所示:是一个A处于谨慎行事,但其偏好被B错误的感知为迫切的假设下的模型,同时保守的B也被错误的感知为开放, 在谈判中这种假设也符合现实的情形。最后的均衡结果是12。由于谈判双方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又假设谈判双方都处于适中的处境,并且双方都意识到对方都错误的看待自己的偏好,这样又通过这个超对策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均衡点同样是15。
  表5 TRADP谈判中的错觉及谈判的最终结论
H1  A是谨慎的       B认为A是迫切的 V[,A]≠V[,AB] E=12   A认为B是开放的    B是保守的    V[,BA]≠V[,B]H[2] A是适中的       B认为A是迫切的   A认为B是开放的    B是适中的           E=15   A相信B认为是A是迫切的 B相信A认为B是开放的
      三、结束语
  本文把东北亚地区参与TRADP的六个国家分为两组, 每一组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倾向, 在两组的谈判中建立了TRADP的两人博弈模型并予以分析。在谈判中当一方所采取措施时,另一方对此的感知非常重要。在分析中发现结果12和15最重要的情景,有可能是这一冲突的最终结果。
  当A处于迫切或适中时,均衡点是15,即不论B采取什么措施A 都将加强贸易和增加投资,因此结果对B的策略选择不敏感,说明A对该地区开发的愿望非常强烈,B的限制措施并没有影响到结果,因此,B没有必要采取更多的让步来吸引对该地区的投资。
  本研究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号:79770070
中国软科学3京88~90F8世界经济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19991999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Tumen River Area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TRADP)虽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的大力支持以及东北亚六国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顾了TRADP 的进展及有关政策,建立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对策分析和结局的灵敏度分析,找出解决冲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尽可能快地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 作者:中国软科学3京88~90F8世界经济刘人境/冯涛/汪应洛/张朋柱19991999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Tumen River Area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TRADP)虽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的大力支持以及东北亚六国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本文首先回顾了TRADP 的进展及有关政策,建立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冲突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对策分析和结局的灵敏度分析,找出解决冲突的最佳策略;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尽可能快地发展。

网载 2013-09-10 21:25:42

[新一篇] 東亞經濟的活力

[舊一篇]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曲折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