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文]   我把房子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你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那是因为我的心性超然,不惹尘俗,自然就会觉得住的地方是很偏远。

    [出典]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注:

   1、《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注释:

  ①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见:jian

  ⑦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⑧日夕:傍晚。

  ⑨相与:相伴。

  ⑩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辩,辨识。

 

   3、译文1: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心中的深奥!

     译文2: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4、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这首《饮酒》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清照的《醉花阴》等名篇都有此诗的影子。

 

     5、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启示,整首诗的韵 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 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 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归宿。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的坦荡和自然!愤世嫉俗、心志高洁的陶渊明,并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因不满现状、逃避现实的人士一样,归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是弃官不弃世。人活在世上,真的能超脱现实,不受时空的限制吗?陶渊明没有去深究这一点,但他相信,真正的隐居是一种心灵之隐。心若“远”,即使身居闹市,亦不会为车马之喧哗、人事之繁琐所牵役。“大隐隐于市”,正是这个道理。真正透悟明了的陶渊明,在喧闹的尘世里执守一方清净,坚信只要“心远”,就能远离世俗,独享自然的快乐。我由此而想起一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同样的坦荡,同样的不为外物和形式所拘,这种境界,缘于心灵真正的叛依和透悟。

    严羽在《沧浪诗话》的《诗辩》里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传诵千古的佳话,其妙处正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采菊”、见南山”,普通的景象,却蕴意深远。南山美吗,南山奇吗?见之如何,不见之又如何?此刻的陶渊明,其用意并不在“南山”本身,他所惊叹的是这“南山”竟于他浑然不觉中“闯”了进来,在眼中,在心里。“见”,非望也,乃无意为之;“见”,亦非纯粹的“看见”,乃感受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座普通的山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旁无杂念,只和大自然息息相通;心无它求,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南山”,只是陶渊明表达其恬淡自如、怡然自得心态的引借。诗言“南山”,“意”却在“南山”之外。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的《含蓄》一篇中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于所要表达的意,不着一字,却在所描绘的景物中隐隐的显露出来。这就是意境。陶渊明没有刻意去营造意境,意境也非刻意就能获得的。陶渊明的意境,缘于他真实的内心感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看夕阳西下,看倦鸟归家,陶渊明真的在赏景吗不然,他更多的是在感受,感受黄昏的祥和,感受大自然朴实纯粹的快乐。自然,不正是曾展转官场、涉足世俗的陶渊明,在几经反复后,终于找到的精神家园吗?勤奋地劳作、塌实地生活,享受自然的快乐,这就是陶渊明所澈悟的人生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生的真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不能言说,也无法言说。在“真意”面前,“言”是那样的浅白无力。聪明透悟的陶渊明,借言引意,“函缅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陆机《文赋》)。

     皎然的《诗式》里讲《取境》:但见情性,不讲文字。你永远无法从《饮酒》(其五)纯粹的字句意义上捕捉到诗人真实的情意,因为诗人的情性,诗人不经意间营造的意境,已融化渗透在整首诗的浑然一体中,仿佛有一种淡雅、高洁的气韵,在字里行间流动,流过诗人的心,流过诗人的言,流进我们的心里。

 

    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幅田园生活画卷,一段人生悠然意境。我,生在农村,长在县城,儿时的田园生活抚育了我。一段山、一条河、一座房、一棵树,都深深的留在心里。这些年来经常在想,何时才能回到儿时的生活。苦于生活,疲于奔波,自已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成了五花八门的色彩,可还要竭尽全力的染。有道是,佛教诗云: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时光流逝,一去不返,唯一能留住的就是我们这些同学的感情。不觉间,到了县城,面对城市,又要戴上面具了。

 

 

 

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语把这种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潜对禅机悟透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是因为陶渊明已经厌恶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没有是非计较的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静谧的“东篱下”感慨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觉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认识到了非,就应该坚决地从心里把它消除掉。一留下来,哪怕是丝毫的余烬都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而且,那种性情与心灵深处的牵挂,也会影响已经和稳的心绪。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再也没有出仕做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比我们高明得多。当然,陶公认为“觉今是而昨非”,并没有把今日之是当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进而在心里执拗地自我欣赏。

    他并非纵情山水以泄郁怀,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认为他本来就该这样。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只是意味着一种人生本来就该具有的悠远乐趣。而且,对于这种乐趣的享受和体味,不受恼人的欲望的支配。如果不是这样,陶渊明也就不会坦然而闲静地终老林泉了。

 

11、过去许多年,徒步走过很多河流,乡村,以及这座城市的所有优雅幽静处,唯独没有像今天这样满世界的走街串巷。因为,我总以为,安静优雅的地方才有利于沉淀和思考;街面上车来人往,红尘滚滚,只会使人心浮气躁,随波逐流。所以,对于街市,我总没有感情,没有感觉。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不是那样。静与不静,关键在你自己,关键在你那颗变动不居的心。陶渊明早就悟出来了,所以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这么信马由缰地想,心境竟然异常的平静,眼睛,脚和心,都自由自在于有意无意之间。

 

 

12、“心远地自偏”这样的境界岂又是凡俗的我所能企及的,就算坐拥菊花,面对南山,我就能如闲云野鹤般超凡超俗吗?就能摆脱人世间的种种束缚吗?就能视名利为过眼云烟吗?因为不能,所以才更向往,于是也只有在心底里为自己建设一个世外南山。

 

 一个人要真正诗意地生活,首先应当是人内心的和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也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人才能做到。不除去心中的种种杂芜,整天淹没在无止境的欲望之中,挣扎在名利得失之间,心烦气躁,惴惴不安,自身的矛盾都调和不了,怎么可能诗意地生活呢?! 

 

 

1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最妙的是“心远地自偏”,俨然“佛在心中,不必问佛”了。能够这样充满自信地把握自己,从万丈红尘当中脱俗而出,又常常向自己的内心发问,从而享受必要的孤独与寂寞的人,当是一个大智的人,也自是一个富有尊严的人。


  我等平凡人,少有如许定力,但还是应该经常放下手中各类俗事,将影响自己心灵澄澈的欲望不断驱赶出去,可以在倾听花开草落的声音里感受生命的庄严,可以在潮涨潮落的海浪里思考自身的渺小与可笑。


  这样行走在人生路上,当不盲目,当不糊涂,也就能够坦然地面对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就能够体味人生的美妙,也就能够做到心中无悲无喜,眼中无仇无恨;如此行走,小人式的“常戚戚”又在何处安身?


  真的愿意深夜读读古诗,与古人干净的灵魂相触,从而拂平心灵的躁动,享受人生真正的乐趣。

 

 

14、 一杯明澈的香茗也会散发着澎湃的气息,一个宁静的小城竟然有着太多的激荡……


    曾经以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诠释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曾想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热肠,也都是对“安静”的别样诠释。


    其实,真正的安静不在外部环境,不在其表现形式。静,就在心中。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34

[新一篇]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舊一篇]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