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出典]  李白  《独坐敬亭山》

  注:

  1、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元和郡县志》云:"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孤云独无依"。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尽:没有了。

    闲:偷闲,安闲。

    厌:厌弃,厌烦。

   3、译文1: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译文2:

    面对着留下的敬亭山,此刻无声胜有声,虽然只是一座山,虽然只是一个人,不用言语,不用文字,就这样默默地跟我互相望着,不嫌厌烦。

   译文3:  

不知啥时,鸟们全都悄然飞去,望中之景,一片空寂。

天空中,唯一的一片孤云,悠悠地飘来,又悠悠地飘去,最后也没了踪影。

我与山,山与我,相对无言,彼此眷顾;

只有敬亭山与我为伴,

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心境。

 

 

   4、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宛敏灏 宛新彬)

 

 

   5、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县北,因山上有敬亭而得名。相传是南朝诗人谢朓赋诗的地方。天宝12年,李白漫游至此,登览敬亭,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独坐”二字是全诗的中心。一、二句写独坐所见,三、四句抒独坐之感。

  与敬亭山朝夕相处的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万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天地间一片肃静,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空旷寂寥的世界。两句诗写的虽是眼前实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强烈的孤独寂寞之情。

  百无聊赖的诗人把视线转向眼前的青山,忽然发觉敬亭山是那么妩媚多姿,那么灵秀可爱,只见她长久地伫立在那里,默默等待着与自己情感交流。这一发现使诗人激动不已,他凝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仿佛也注视着他,彼此相对而视,心神契合,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诗人心中只剩下敬亭山,别的事物都不存在了,久而久之,甚至连自己也仿佛化为了山的一部分。人与山妙合无垠,融为一体,这是多么超逸的境界,它使诗人寂寞的情感得到抚慰,苦闷的心灵得到解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诗表现出来的已不只是对敬亭山的无限钟爱,在诗人眼里,敬亭山完全人格化了,它不再是观赏的对象,而是自己相看“不厌”的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使用的是“只有”这样朴素无华的口语,却极有表现力,它以山之有情,反衬出人之无情。而把敬亭山当成自己在世间的唯一知己,既可见山之无比灵秀,令人领略不尽,又可见诗人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

  李白写这首诗时,距他离开长安已将近十年。这时的李白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无法容于现实,于是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愤世嫉俗的情绪与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寻求慰藉,寻觅知音,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情。

 

 

    6、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此二句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个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显然是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可以想见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回肠荡气。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如果长安招引他,他会不随众鸟高飞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然而风景如画又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本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诚如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沈德潜《唐诗别裁》 评曰:“传独坐之神。”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

 

 

    7、捧读这首诗,让人产生孤寂之感。不是吗?一群争鸣的飞鸟,从树丛中掠起、飞走,天上飘来的一片孤云,也独自悠闲而去,离开了敬亭山,消失在苍茫的太空,面前只有这座敬亭山并不走开。青山与我相对而坐,在这茫茫天宇之间,似乎只有你才和我不离不弃,不厌不怨。为何李白独以此山为友,“相看两不厌”呢?敬亭山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却又如老人独坐,闲淡恬静,泰然自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并不在乎众鸟、浮云的远去。山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性情节操是何等的相似乃尔!

  诗人与山独坐,直呼其名──“敬亭”。敬亭啊,我独自一人找你坐坐!敬亭山默默无言,却又善解人意般地凝望着诗人,仿佛它深谙诗人的内心世界,仿佛它读懂了诗人的心语。而李白也灵犀一点,一样地心领神会。他们亲密无间,感情交融──“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相看两不厌,只有李青莲”)。这种只有极亲密的朋友才达到的境界,诗人把它寄予敬亭山,而敬亭山也把它寄予了诗人。真是知己相逢,心照不宣,于是清山寂寂我不语,只是长久地对坐,彼此凝望,意会神交。畅快处,不辨“敬亭”不辨李白。又哪有什么厌倦与满足可言呢?

 

 

   8、天才,总是孤独的,被贺知章直呼为“谪仙人”的李白应该也是孤独的,只是他那光芒万丈的耀眼才华,还有那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称号,把他的孤独严严实实地遮挡在他身后,让人无法察觉。因为孤独,所以他爱酒,尽管他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但他却时时用酒来销那“万古愁”,“但愿长醉不复醒”,只因为他相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也因为孤独,所以他爱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他眼里,只有天上的那轮照尽古人又照今人的明月才是他的知己,因为只有月才会时时伴着他,只有月才会在黑暗的夜晚给他光明。所以,李白写酒,写月,更多的是在写他的孤独,只是真性情的李白,却把那一层薄薄的孤独被他巧妙地掩盖了,人们看不到而已。就如他的《月下独酌》组诗,可以说每一首都写出了一份孤独,但是在这些诗里面,却让人很难察觉到他的孤独。其一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人独酌无疑是孤独的,虽然是一个人喝酒的孤独,但是,李白就是那样的单纯可爱,自己一个人,似乎太孤单了,于是邀来天上明月共饮,但好像又不够热闹,于是又请来自己的影子,这样就有了三人,如此,怎么还会有孤独之说呢?“你看,我们不是很热闹么?”当时,李白应该是这么想的吧。是的,李白从来不会让自己孤独,尽管孤独着,他也会制造一点点热闹出来,世上,也只有李白能做到这一点。

   再看独自坐在敬亭山下的李白,也是孤独的,但是,这时,历尽所有悲欢的李白,却是真正地孤独着,他不再故意制造点热闹出来安慰自己了,或者,是那颗苍老的心,再也无法制造出热闹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敬亭山,鸟都飞走了,完全不见了踪影,天上的云也慢悠悠地往别处飘走了,它们仿佛也如那凉炎世态的人们一样,都离李白而去了。倘若是以往,天上的鸟和云,此时肯定是要来和李白共耍的,然而这时整座山里,就只剩下李白一个人,只有孤独的李白安静地看着孤独的敬亭山:

   “你一个人吧?我也是一个人呢。”

    李白安静地看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也安静地看着李白,他们就这样安静地互相看着,总也看不够。或许,李白这时还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毕竟,有了一山,一人,也不算孤独了。可是,此时,我却再也无法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心情来读这时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尽管只是一动一静的区别,但是这是这一动一静对比,反而更突显出李白晚年的苍凉孤独,也让我更加增添了难以名说的伤感。读了前者我会为李白的天真烂漫而会心一笑,读了后者,只觉得心里被千斤锤压着,沉重得透不过气,两行泪,不知何时已开始在脸颊上流淌了,莫名地为这个安静而孤独的李白伤心。

   安史之乱后,盛世唐朝不再,动荡之中,曾经的友人几乎个个都离世而去,而身经永王之乱,李白虽能遇赦无需再流放不毛的夜郎之地,然而,此时他不再能如当年在长安赐金放还般地被前呼后拥,相反,人人都远离他而去,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惹祸上身,毕竟,此时,李白已经是个被判过罪的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愉悦心情,面对眼前的情景,该也一点不落地被剥掉了吧,或许,李白不该回来的,不该回来面对这样的世态凉炎,或许他应该留在那个叫做白帝城的地方,也许那里更适合他,也许那里还会有千万个为他酿酒的汪伦。但是终究,李白还是回来了,也正是因为回来了,这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李白。

    热闹了大半生的李白,而今却是孤独无人与说,只能对着这不能语、不懂情的敬亭山,默默地在这无言的相望中寻找安慰。读着这样的李白,怎能让人不落泪?文 / 翼桑 

 

 

    9、在李白眼里,敬亭山是座仙山,与仙山相依相靠,可谓仙家。李白深爱敬亭山,也许是因为这里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淡远,也许是因为这里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雅趣,也许是因为这里有“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的俊逸,也许是因为这里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兴味,但更多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从容、深邃和情情相融。

  李白独坐敬亭山,远山是情人之眉,草木系情人毛发,明湖似情人之眸。坐在她的身边,不用审视她姿容仪态的美丽,闭上眼睛就可以闻到她肌肤的馨香。所以说,李白是把敬亭山当作情人来相爱的。人有情,山亦有情。人恋山,山亦可人。恰如陆游所言:“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当如是。”鸟儿远了,孤云也躲了,只留下李白与敬亭山“独坐”。彼此相对,默默胜有语,无处不着情。李白在敬亭山上似乎真有种冥冥的力量,相看两不厌,不觉笑意染。人投入山的怀抱,山拥入人的心胸,用不着讲什么,心心相依,物我两忘,及至最后,一切的一切甚至连诗人自己都没有了,只有一座敬亭山。

  看来,李白不是沉浸在“吟赏烟霞”中,而是爱到敬亭山的“骨子”里去了。李白与敬亭山相依相爱,源于彼此倾心、情投意合。源于李白与敬亭山都有不着世俗的清逸之美,都存亘古秀俊的悠悠之怀,于是才有“相看两不厌”的独妙乐趣,于是才有不可言传的幸福。

 

 

    10、敬亭山,坐落在着名的宣城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南齐诗人谢脁在此任太守时,曾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如此山水形胜之地,人杰地灵之域,你神仪已久,心向往之

高秋时节,你登敬亭山,俯瞰宣城山水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就是你笔下的宣城,风光旖旎,林壑幽美,如在画里

然而此时,在你的望眼里,山光水色,奇彩异景,均已幻术般地消失。天地之间,一片空寂,只剩下兀然独坐的你!

 

鸟也去了,喧嚣落定;

云也去了,长空如洗。

独留下诗人自己。你极目长天,貌闲神怡;你独对空山,两者相宜。

一切物华风光,都已凋尽,都已被你的目光一一地滤去。敬亭山才是你真正的知已,彼此无言地相守,默默地眷顾,会心地交流,物我合一。

你以山为友,获得了暂时的解脱,但仍羁困于逆境;

你以山为友,获得了短暂的惬意,但仍无法摆脱失意的悲愁,孤旅的寂寞。

向自然寻找慰藉,向山水寻求快意,都无法真正消除你内心深处的郁闷,就象月下独酌、对影三人一般,终会复归冷酷的现实。

而敬亭山,也会因时序的更替而或荣或枯,云聚云散,风啸风止……我们的大诗人,你则必须以极大的定力去独自面对

敬亭山不是超然于物外世外的净地,诗人你也必将在世俗的波峰浪谷间颠沛流离,不断地去追寻你理想的胜境。正因你的追寻不止,你才为我们创造了伟大文明中的异卉奇珍!

敬亭山被后人誉为诗山,肯定与你的独坐有关。

 

 

    11、鸟飞云去,眼前并无别物,唯看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亦似看着我,两相无厌,悠然清静,心目开朗突然间豁然开朗,落红不是无情物,自然在展示它独有的瑰丽之时,有心之人,更会读懂彼此的心里。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这样的寂寞不是寻常里的寂寞,是一种人经历后沉静下心灵的伟大的寂寞,烦躁的社会,需要这样的回归——伟大的宁静,高尚的寂寞!

 

 

    12、有这样一座山,高大不属于它,奇险不属于它,喧嚣不属于它。属于它的只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藉出“江南诗山”的美名。
  这座山,是敬亭山。

    敬亭山就在李谢的诗歌精华中定格,并且穿越时空,叩击着后人的心弦,召唤着行色匆匆的旅人,于是白香山来了,杜牧之来了,欧阳修来了,苏东坡来了,文天祥来了……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积淀着深沉幽思的敬亭山,洋溢着浓烈诗情的敬亭山,自然而然地成了失落文士“独坐”的一个精神家园。

 

 

    13、敬亭山脚下,矗立着一尊李白的巨型石雕像。他昂首仰望着浩渺的苍穹,身后便是山峦重迭、风壑云泉的敬亭山。碧绿的水阳江依恋在敬亭山麓缓缓北去,一泻千里。

   山中并无独特景点。有翠云庵一座、虎窥井一口,均始建于盛唐。再向上四十米处,即是敬亭山之灵魂——太白独坐楼。庐山有险峰,黄山有奇松,都是以天下绝景着称于世。而敬亭山,则有太白独坐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是李白与玉真公主的倾情相恋,却因玉真公主的红颜薄命而无缘共结连理。一个是浪漫的诗仙、一个是痴情的公主,他俩在这敬亭山的云海林涛中,演绎了一段虽然短暂却千古流传的情爱故事。这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情爱洋溢的精神圣境。
  是的,当我们少憩于“太白独坐楼”,环顾四周,俯瞰天地时,我的灵魂渐渐地从尘风俗雨中超脱出来,在这远离浮躁的圣灵之地,冉冉在升华,不断地向上……
  在这样一个时刻,或许应该邀三二知已,采撷馥郁的高山绿茶,以清洌的山泉泡饮,品茗坐谈,指点江山;
  在这样一个时刻,或许应该跳跃、舞蹈、呐喊、放歌,尽情释放心中的郁闷、压抑、悲怆和痛楚;
  哦,不!在这样一个时刻,应该一个人静静独坐,纵览春光葳蕤的敬亭山,谛听彩云与山峰恋人般的絮语,渴饮山霖、饥餐秀色。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做。任何的痴心妄想,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是对诗意的破坏、对圣灵的亵渎。
  敬亭山,没有黄山之秀、没有泰山之雄、庐山之险,也没有泰山之雄、珠峰之伟,却独具小家碧玉一般娴静、优柔之美。每一块石每一株树、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诗意地保持着原生静态之美,是如此地摄人心魄,令人痴迷。
  如同横亘诗峰的诗仙李白一样,我独坐于太白楼,如痴似醉,物我两忘。李白已独坐千年,忘情地凝视着敬亭山。青山无语,含情相望。任千年又千年,相看两不厌!
  你是我的结发妻子还是我的红尘知已?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永难相忘!
  你是我的前尘旧梦还是今生有约?竟让我这样一见钟情难舍难分!
  恍惚中,唯见李白依然孤傲独坐,那着名的五言绝句,绵绵不绝地回荡在敬亭山的云海林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4、我们读这首诗,读到的是诗人与自然的天然相契,是诗人与山水的心灵神悟,是物我合一的境界之美。

这是一首写景诗,却又诗中无景,两眼皆空。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诗意冲淡,似情远味浅,却又余香不绝,牵人心神。

诗人独坐敬亭山,绝非一时之光景。否则,不会有如此的神会与快意。

我们读诗人《独坐敬亭山》诗,也不可能一气而为,需慢慢地经营,经营一种氛围,经营一种心境。

敬亭山,静穆兀立;年迈的诗人,独坐孤寂。两相神仪,酷似一对神交已久的故人。不用言语,不用媒体,彼此心领神会,貌闲意怡。

敬亭山,是天涯羁旅浪迹天涯的驿站,心灵偶憩的寓所。

诗人孤苦劳顿的心,在这里栖息,得到了暂时的抚慰。

 

 

 

15、读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闲尽的时空,无有喧闹的清幽,鸟高飞,云消去,融人入景,青山无语,含情相望。对视中,一幅由远而近的定格画面,让我震撼而欣喜,这是我读到的是一种理想境界,揣摩李白当时的心情,竟是很痴迷。
  
  独坐,是一种孤独,掺和着怀才不遇,寂寞凄凉;但更是一种境界,连带着寻求安慰,更多的清高自傲。其实,独坐也是一种别致的享受,悄悄、轻轻、淡淡、缓缓,似乎地轻灵,触摸不到她的存在,自个的品味,往往显出别样的情趣。
  
  只有敬亭山了,诗人如此喟叹,平淡而又恬静,静思、冥想,心绪安谧;也许只有它了,只有它还愿与我作伴,只有它还与我相对无言,只有它还与我脉脉含情,岿然不动的,是山,凝然无语的,是人;眼中,有泪,心中,顿噎,谁说山水无情,一切的一切,都已在不言之中……
  
  这如痴似醉的不言,物我两忘的场景,在人生的际遇中是刻骨铭心的:是难忘的红颜?是欢快的知己?是前尘旧梦的回顾,还是今生有约的等待?只要坐着,就可以尽情释放,排解那些郁闷、压抑、悲怆和痛楚,搁置浮华,回归自我……

    在这个世界,有许多东西是要厌弃的,有的情愿,有的不得已,真难过了,当有一天,慨然回望,一切皆已成空……于是,需要的,惟有静静独坐,纵览春光葳蕤,谛听云山絮语,渴饮山霖,饥餐秀色,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做。享有诗意,会意圣灵。
  
  这是一种心情和境界,大到社稷国家、事业进退,小到家庭琐事、人际关系,要想两不厌,还真得具备境界:人生路,有花,有雨,有悠闲,有得意,有失乐,有困顿,有充溢了的幸福,有温暖的感觉,有傲视长天的激情,更有激情泯退后的感慨……。大致的人生,怎样可以把千古的悲情化为永恒,如同诗人与敬亭山,情感上的投契,知已般的交流,山与人合一,相看两不厌。
  
  还有一句诗“执手相看两不厌,鱼雁频传总忘年”是说梁实秋与韩菁清的爱情,爱情是两人间的相互怜惜、彼此欣赏、不离不弃,是摒弃浮华、忠贞不渝、一世相守,是终生“两不厌”。
  
  能相看“两不厌”的对象,不是随便一座山所能达到的。人生的知己,也非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敬亭山坐落在那里,在李白之前它就在那里了,在李白看到之后,它仍然还在那里,可是,而真正能够做到“相看两不厌”的人,又有多少呢?多的是附庸风雅罢了。

    尘埃落定,夕阳斜照,晚风习习,站在山口,那诗意和哲理的体验,和自然对话的情怀,客体的耐看,主体的悟性,都至关重要,犹如静谧的风,犹如燃着的檀香,浪漫,唯美,幽远,旷达!:Club.ChinaRen.com

 

 

    16、 山凝然伫立,山默然无声,然而当用心之人沉醉于观山之感时,此时,山人合一,物我两忘,便能让人忘却一切杂念,仿佛天地间就只有山与人,正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知是山成了人,还是人成了山。当诗人的一任性情使得他几多沉浮,尘嚣让他疲惫,世事令他伤心,唯有自然之景,唯有这眼前的敬亭山能让他沉静。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对话中,唯有这大山能明白诗人的兀傲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如这大山直立于天地,决不低头!当山拥有了人的情思,人也如山一般不再行色匆匆,明知是天涯的过客,此时却同山化为一体,相看两不厌!
    
    “物我两忘”,“山人合一”,不仅是寄情之理,更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虽言“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此乃“自其异者是之,则肝胆楚越”,然“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既万物一体,为何要互相伤害,互相掠夺?倘若众人不乱砍滥伐,怎么会有无情的泥石流如恶魔般吞噬性命?倘若众人不随意开采,怎么又有绿洲渐成荒漠,让多少人流离失所?人与自然本是同根而生,而今多少次相互残害,怎能再有“相看两不厌”之情?倒变成相看两生惧。又怎能让人寄情山水,纵情而观,享受“物我两忘”,“山人合一”之境?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与自然应融为一体,还自然原貌,还人类安宁。
    
    愿世间几多忧愁几多疲惫都化作“众鸟”与“孤云”,或是“高飞尽”,或是“独去闲”,只留敬亭山与人“相看两不厌”;愿人与自然相敬相爱,享受“山人合一”,“物我两忘”,只存“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之情。

    17、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无时无地不与自然发生关系。人,通过创造,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将自然人格化。人从自然中感悟到生命之无常,宇宙之真理。是故花笑蝶舞、山欢水唱。万物因人之情思而着上了色彩和韵味。正如辛弃疾《贺新郎———甚矣无衰矣》中咏叹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你看我有情,我看你有意。我看你的丰富变幻,深厚博大,你看我的神思飞越,一腔情怀,此所以相看两不厌,所谓心有灵犀,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此种“相看两不厌”之自然审美观,使得儒家艺术乃至整个中国艺术都十分注重对自然物象之审美投射,升华为内蕴包容量极大之审美意象。如日出日落,高山流水,苍松翠柏,绿叶红花,顽石小草,夏云东雾,春风秋雨,晨晖墓鼓等,勾勒出一副生动丰富,多彩多姿之人格化自然景象。

    儒家之自然审美观是既陶醉于山林之胜而又关心朝堂,既观水乐山又怀天下之忧。社会责任、道义和良知始终在儒家艺术之精血中激荡。不管是描写自然,还是反映社会现实,对人格人性人情望远有一份执着之胸怀,此也是其它艺术流派难与儒家艺术流派相抗衡的,此也是儒家艺术精神至今仍具强大生命力之原因。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43

[新一篇] 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

[舊一篇]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