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由于一大批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许多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大都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改精神,为培养创造型人才闯出了新路子,但却未能真正在“面”上推开,原因何在?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这些模式操作性可能不是很强,二是这些模式一旦形成,可能便构成了一种相对自足的系统,开放性不够。为了适应21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开放。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人文学科,在这里,“人为”的所谓“体系”并不管用。章熊先生在《语文教学沉思录》中有一番精辟的见解:“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这二者的区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运用”主要靠实践,实践又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形成技能,养成习惯。现在的问题是,语文课本成了相对封闭的系统,学生除了读课本外便很少接触其他文字材料,教师除了教课本外也极少补充新的信息,学生只能在练习册上练拳脚,教师总是在繁琐分析上显能耐。这样做,使得学生孤陋寡闻,语言运用能力严重萎缩。南京金陵中学有一名高二学生问着名作家叶兆言,提高文学水平,是把大量时间放在读书上好呢,还是放在研究文章的句段、语法上好呢?叶兆言果断回答:当然是把大量时间用在读书上更好。吕叔湘先生注意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是因为,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靠学习主体通过语言实践“练”出来的,而不是靠繁琐分析“听”出来的。传统的“多读”“多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种教本,都是有它的局限性的,除了编者的局限性外,还有时代的局限性,惟有开放,或可弥补。就学科而言,文科的史、地、政;理科的数、理、化、生的课本,都可以作为语文的补充教材,其中许多鲜活的人物、鲜活的事例、鲜活的景物、鲜活的哲理,无不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而其中的章章节节,也应视为此类文章的典范。魏书生先生就曾选取数学课本上的片断作为语文教材,与学生一起分析研讨。就语文课本而言,教师可根据不同选文的实际,作纵向的或者横向的拓宽。如教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可以补充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篇章,让学生加深对“赠序”这一陌生文体的印象。教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可以补充周作人、朱自清等人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文章,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性。当然,纵向、横向的拓宽,完全可以灵活运用。如教杜牧的《阿房宫赋》,既可以补充介绍《史记》中有关阿房宫的记载,让学生体会作为文学体裁的“赋”与史传文学不同的特点;又可以列举有关唐统治者“大起宫室,广声色”的史实,让学生悟出这类文章借古讽今的特色。另外,任何语文课本都有其时限性,教师必须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时文精品及科技读物,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苏霍姆林斯基曾给中学教师提出这样的建议:“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不可能经常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和规律写进中学教学大纲中来。所以阅读科学读物就成了现代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始终关注前沿,面向未来,对社会、对人生始终兴致勃勃,并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其次,是教学空间的开放。5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大力倡导儿童的“六大解放”,呼吁解放空间,让孩子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让大家有空思考、学习、干事、娱乐。真正实现了陶先生的“六大解放”,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就在其中了。“文革”期间,学生的空间是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但却滑进了否定课堂教育的泥潭,从而否定了整个教育。拨乱反正之后,我们却又走进另一个极端,教室成了学生的惟一空间。现在是到了打破传统的教育空间概念的时候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魏书生先生在以前额外工作不多的时候,曾确定每周带学生到郊外游玩一次,后来工作多了,也力争每学期领学生去几次,到冰封的大河上跑接力,打雪仗;到白茫茫的大雪下去寻找生命的踪迹;采集标本,摸鱼捉虫……学生观察了自然,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毅力,获得了灵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娱乐中心、学工学农学军基地、德育教育基地以及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风景名胜等等,都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该开辟网上阅读的空间,让四海风云、五洲波澜汇聚于学生眼前,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第三,是训练手段的开放。凯洛夫的旧教育思想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赞可夫等的新教育思想是“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培养能力为重点”,新教育思想的共同点是主张一切教学活动皆从学生出发。而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到训练,更多的还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做作文,此外便是这样或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寡淡。在打破僵化的语文训练形式方面,魏书生是一个革命者,他有一整套语文训练的手段及语文教学管理的途径。在他的“计划系统”中,有“每人每天必做的6件事”, “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每周做一次的三件事”,“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的6件事”,“和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7件事”,把看似抽象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魏先生的“计划系统”是他和学生民主协商的结果,能否照搬照用要看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不过,训练手段的多元化应是中学语文教师探索的方向。面对积淀很深的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很可能需要些非常规的理念、非常规的运作”(陈钟梁语)。在语文训练手段上,设想完全可以再大胆一些。比如,通常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答,能不能来一点学生提问教师答,由学生评判教师回答的质量?通常都是教师出题学生做,能不能来一点学生出题学生做乃至教师做,由学生批改评讲?通常都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能不能来一点学生命题教师作文,由学生判分评析?通常都是教师选文学生读,能不能来一点学生选文教师读,由教师向学生请教,或谈阅读体会?通常都是大班上课,能不能在一个班组成若干兴趣小组,给兴趣小组相当的自主权,并让各兴趣小组中的佼佼者给其他兴趣小组作讲座?……这样,定能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顿开,纯熟之功弥深”。(《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45页)
第四,是教学模式的开放。无模式的语文教学,很可能还处于教学的幼稚阶段;而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的语文教学,也可能是在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的程序,这也许就是有些老师模仿钱梦龙、魏书生诸教学大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大凡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凡想有所建树的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吸收本学科教改前沿的科研成果,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顾德希先生说过:“别的教师上课有几课、几式、几法,我没有几课、几式、几法,我一直在变。”(《顾德希如是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5期)这“变”,就是开放,就是发展。 这“变”的依据,便是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怎样独特优效,总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创立者必须虚怀若谷,经常性地吸收其他模式的合理因素,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告诉学生,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向学生请教教育他们的最佳方案,师生共同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1981年华东师大出版社《杜威教育论着选》第432页)
张志公先生曾经颇有感慨地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的深入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强。确实,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要建立起知识学科一样的体系又谈何容易?即使有了这样一个体系,能否做到低耗高效,也颇令人怀疑。因为语文毕竟是实践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实践总是患少而不患多。正因为如此,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国语文》1978.2.)要熟练,除了勤于实践、乐于实践外,别无他途。“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无论怎样的教学模式,都不可能靠在课本有限的选文中精耕细作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必须真正把课文当成教学生学的例子,该查的查,该圈的圈,该读的读,该抄的抄,该背的背,该拓宽的拓宽,该删减的删减,让学生课内既得法,又得益,进而在课外广得益,彻底走出繁琐分析的泥淖。可惜的是,许多语文教师对自己已走的道路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或偶尔抬头对新思想表示一点羡慕,或对澎湃的教改大潮无动于衷,或对他人的改革成果不屑一顾。因此,建立开放型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关键还是解放思想,思想真正解放了,必然会打破自身的封闭系统,走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康庄大道。
中学语文教学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钱吕明20002000作者单位:江苏扬中高级中学 212200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钱吕明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