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和教师的悟性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
  长期以来,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那就是在强调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往往只围绕着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实验,常常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尤其是忽视了对于历史学科体系的再认识、历史理论的再学习。从培养人才的角度上讲,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有着共同的、一致的目标,两者应该是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上达成共识,促成沟通。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缺少恰当充实的历史材料、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正确的历史观点,其课堂教学效果也只能是空洞无味、苍白无力的,谈不上历史学科思维素质的培养,更不可能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产生相应的“史学感”了。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体现在解决历史问题时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等;思维的严密性体现在理解历史问题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思维的整体性体现在分析历史问题时的广阔性和综合性等;创造性则是思维素质中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将历史问题中的信息、情境、内涵等加以鉴别、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说明、论证。不仅如此,它还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置于特定历史时空之中加以分析和评价,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何培养上述思维素质呢?
  (一)强化基础,掌握内涵。究竟何为历史的基础知识,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保证知识得以展开的主要知识点和主要知识构架,是历史课本中必须清晰掌握、透彻理解同时又能独立完备地幅射出众多结果来的知识或启示。对于基础知识要全方位、深层次的透彻理解,就是要从它与其它知识间多种联系的广度上加以理解,从它与其它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上,从它与某些近似知识的异同上,在某一知识体系中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等方面加以理解。所谓深层次,就是要从基本现象、概念、观点自身深入理解,如基本知识点的含义、定义、内容、特点、本质、实质、特性、属性、地位、作用以及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背景、原因等方面进行深挖细扣。历史上,一些具有标志性或转折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界定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以后的历史进程有着强烈的影响和作用。作为历史原因分析,可以把这种影响称为“阶段作用”。例如,世界史中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就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而言,各国既存在着共性,同时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从其共性来说,首先,各国革命或改革前,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资产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而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其次,各国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束缚,这种阻碍和束缚又正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得以爆发的最深刻的动因。然而,各国所受的阻碍和束缚并非都是来自当时横行于世的封建专制统治,英、法的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势力的阻碍;北美和印度等地都是饱尝英国殖民统治之苦,资本主义的发展举步艰难;统一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都处于政治分裂状态,严重制约着两国经济的发展;而独立后的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大种植园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两种经济的矛盾不断尖锐,黑人奴隶制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的巨大阻力;东方的日本和中国却由于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成为它们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基于各国革命或改革前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经历,决定了在革命或改革进程中的主要对象、任务、革命或改革的领导阶级、群众基础、主要内容和经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强化基础,挖掘内涵,首先必须对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有关知识抓实、抓全;其次,对于重点知识、具有共性和启示性的内容,要进行加工整理,组合重构,纵横贯通,有序贮存;再其次,对于知识点本身要穷追不舍,深入剖析,绝不因为一个现成的结论而轻易地渡越本来是难以渡越的思维空间;最后,要善于从众多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加以总结、比较,得出正确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提要钩玄”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以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既便于记忆贮存,又便于应用时随时提取。从大的方面来看,“提要钩玄”,编织知识网络,也有助于从朝代、阶段、国别、专题等宏观角度上把握历史,驾驭知识。我们可以认为,秦朝实际上讲了两个问题,一是统一问题,二是农民战争问题。关于统一问题包括秦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统一的进程、统一的意义、统一的巩固(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强化控制,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维护疆域统一等);关于农民战争,包括秦的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和张楚政权,刘邦、项羽推翻秦朝的战争和楚汉战争等。
  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是培养学生思维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历史发展本身就是互相联系的内部外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认识不到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内在规律,就不可能认清具体的历史现象。在介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时,只有对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自身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治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出现“相对稳定”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尽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以提高发展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的,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现代经济模式,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未由此而消失。所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副产品,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遏制。通过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展开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发生的普遍的基本的原因以及本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特殊原因。同时让学生明确,在同一历史事件若干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是根本原因,其他原因为具体原因,而且受制于根本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对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的区别与分析能力。而通过危机特点和“新政的特点”的说明和揭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特征的能力。仅以“新政”为例,教材中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必须指出,这都是在国家干涉下进行的。那么,只有通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模式,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新政”内容的具体规定和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新政”的特点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透彻、深刻的印象,课本关于“新政”特点的表述才不至于成为空洞的天条。而这又恰恰是通过一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来解决的。
  我们说,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低品位的堆积,而应该寻找联系,在联系中认识历史。而要寻找联系,就不能不关注历史知识的“发散点”。还以罗斯福新政为例,通过对这一历史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以此为“发散点”,提出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何由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效果,来透视出它对于推动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调整和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形成的作用?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还可以由此引伸出对于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再认识(私人垄断→国家干预→国家直接参预)。从而认识到现代垄断资本主义也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切不可简单化、公式化地阐释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
  (三)提高对历史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应用意识。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要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解析头脑和洞察眼光。历史知识是历史思想方法的载体,历史思想方法又是历史知识得以合理组合、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不仅体现着历史事件、历史概念间内部所固有的规律,还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社会永恒和动态的主流。要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象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如何运用教材提供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观点,这里就有一个历史思想方法问题。同样,在评价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政策,德意志的“铁血宰相”,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洋务运动等历史问题时,都同样存在着思想方法问题。刘宗绪教授提出,运用生产力的标准和实践的标准来考察、分析、评价历史现象,为我们解决历史问题提供了一个出发点。
  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对历史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应用意识,应该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 整体思维。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 在这方面的考察十分突出。1993年高考试题第44题“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强调对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这一时期,即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进行整体宏观思考,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假如我们能够利用课本目录对这一时期进行审视、归类,就不难发现课本目录这一时期共9章内容。如果进一步将这9章按其内容性质排列,便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三股潮流:即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知识结构,包括时代特征、国别历史、专题沿革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高屋建瓴地对历史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其思维就能准确地解决课本涉及的旧情境与问题设定的新情境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将静态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组合知识。
  2.化归思维。历史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相关知识点形成的一个“关系链”。处理历史问题的实质就是实现新问题向旧问题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结合史实说明实现两次国共合作的共同原因。分析国共两党在两次合作中自身的变化,并进一步说明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合作中采取的新的合作策略”。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共同原因时,注意由新问题未知项向课本的有关两次国共合作各自的背景叙述中转化,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运用归纳、抽象的方法,概括出两次国共合作都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然后分别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说明。其次,说明在两次合作中,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而国民党由一个革命联盟变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最后,运用具体材料指出中共在第二次合作中所采取的诸如保留自己的政权、军队,坚持独立自主,对国民党既巩固合作,又坚决斗争的策略等等。虽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不尽相同,但就其思考方式来讲,通常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转化,直到归结为一类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3.联想思维。历史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强调对历史现象的立体分析,要求学生从多种角度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历史、理解历史,有些问题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各种维度去发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纵横相联的历史知识之树和学科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对一些重要历史问题进行较为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如何全面评价其作用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联想以下几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①从目的看,主要是增强清政府镇压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御外国侵略的一面,其最终目的是为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②从其主要思想看,要求改变旧法,反对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与顽固守旧势力完全不同,但在保卫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一根本点上又是一致的,因此在后期他们又勾结起来,共同反对维新变法派;③从客观后果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也发展了近代教育事业。
  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事物存在着相似、相关现象,但由于教材知识是静态的,加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原因,很难使学生在一种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联想。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教学中时时注意通过揭示知识间的各种联系,特别要善于发展知识间隐性联系。如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的经济状况呈发展和腐朽两大趋势,以发展为主;其政治模式则出现了英、法、美等国家民主代议制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德、俄、日等国专制体制不断强化两种现象;工人运动开始向有组织性、政党领导、经济目标、合法方式、议会道路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对外掠夺的方式发生变化等等。只要在教学中坚持联系,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就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善于联想的思维惯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某一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的“附加值”,增强在解决历史问题过程中的周密性、发散性和完整性。
  4.拓展思维。由于学生所学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而教材又不可能对各历史知识点一一进行详尽的叙述或分析。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宽加深。例如课本中“本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那么,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相对稳定”有哪些具体表现?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近几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诸如“杨贵妃”、“榷场”、“韩非”等“小切口、深层次”的问答题,学生更是感到十分熟悉,但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忽视了知识点的深层挖掘,轻易地采取“拿来主义”,而缺乏穷追不舍的探究,甚至把相关知识点看成是孤立的,所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停留在低层次上。有鉴于此,就要求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引伸、追述、补充和剖析。只要坚持对一些典型问题深入探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拓展思维的水平。
  5.推理思维。推理就是根据一些已知的知识结合具体条件情境,经过推导,联系等论证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在分析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法国的启蒙运动时,就可以联系中国的维新运动,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种新情境之中,进行推理思维。在平时的教学和总复习中要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应该注意的是:
  A.认真分析历史问题情境是进行推理的基础和前提。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退、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控制的日益削弱。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显然是一种虚象,而“欧洲霸权的削弱”则是一战后的“主要实质”。其次,“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指明了时间下限,并通过联想有关二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说明一战的“主要意义”。只有对问题情境进行了正确的领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然后方能步入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求证。
  B.熟练运用归纳或演绎方法是推理的重要手段和关键。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现象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演绎推理则是由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推理到个别现象。它们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具体运用时要因问题而异。如,列宁在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的初期阶段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同时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结合史实说明列宁所指出的垄断资本主义初期发展中的两种趋势。这一问题,要求从英、法、美、德等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情况出发,最后明确列宁的认识的正确性,属归纳推理。再如,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并依此概念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很大的保守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这一观点加以评述。指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雅各宾派采取恐怖政策和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的历史合理性。这就要采取演绎推理。
  C.训练思维的严谨、慎密是进行正确推理的保证。正确的推理,建立在合乎逻辑、史实准确的基础之上。要求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分析推理历史问题要求理解历史概念、解释历史现象,把历史事件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进行周密严谨的推理分析,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和判断。再拿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为例,人们常常以两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建立的不同政体(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不同的土地政策(把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10年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用拍卖的办法,使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农新贵族手中)以及人民群众对待革命的态度等方面,指出英国革命的保守性和法国革命的彻底性。这种结论和判断,恰恰违背了对历史现象进行推理的严谨、慎密的原则。首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从其农村土地关系来看,它已经通过圈地运动,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大农庄或牧场,它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的土地政策只是依据其国情采取的,而法国革命期间,由于受到欧洲封建国家和英国的武装干涉,不仅革命出现了严重危机,而且整个法兰西民族也面临着严重危机,所以,资产阶级要巩固其成果,必须依靠人民,以致于暂时牺牲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一点上,英国革命期间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英国地理位置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英国革命期间,欧洲国家之间正进行的战争,无暇干涉。所以,它是在一种较为有利的环境中进行革命的,所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牺牲资产阶级利益以取得人民的支持。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概念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两国革命在时间方面等量起来加以观察,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国革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从而爆发革命,都经历了共和国时期,都利用法律手段巩固统治,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独裁,都经过了封建王朝的复辟(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复辟和波旁王朝1815年复辟)最后经过1688年“光荣革命”和1830年“七月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推理思维的根本原则,只有客观才有科学,否则就是沙滩上的楼阁,经不起推敲。
      二
  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陆世仪是程朱理学的后继学者,这里所说的“悟性”之说,从总体上看,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但是,他所倡导的善悟、恒悟的见解,对于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来说,是具有可借鉴的积极意义的。
  要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充分地运用历史课本这个载体,深化和升华,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在历史教学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在于教师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只要努力钻研、虚心请教、刻意领会,对中学历史教学有高度的责任感,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出许多受益终身的“顿悟”,使继承与发展、接受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彼此交融,相得益彰,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至佳境界。那么,怎样打破自身的局限而不断在借鉴、领悟和创新中实现“厚积”而完善自我呢?
  (一)求专求精——深化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密度、信度和高度。由于中学历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任务的原因,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层面有一定局限性。即便是过去系统学习过的相当一部分历史问题和理论,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记忆中越来越显得苍白,甚至消失。加之,随着历史学科领域内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新的史学观点和理论的提出,要求历史教师进一步训练自己的内功。不断更新、发展专业基础知识,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第一步。教师不论学历多高、教龄多长,都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一个有志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应该制订一个自我进修计划。
  首先,应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及与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娴熟优雅、得心应手。其次,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性质、特点,进行加工整理归纳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如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断代知识结构,专题的沿革系统,世界史中的国际关系演变、国别史线索等等。其目的是在复习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雍容大度、高瞻远瞩。再次,有计划地学习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各种断代史、专题史、国别史或有关文集,对于那些中学历史教学中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尤其应该进行认真研读,制做读书卡片,以便扩大视野,广征博引,增加历史教学的信息量。最后,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历史问题辨析、考证的能力,进行一些必要的历史研究工作,对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应有自己的初步见解。这里,还必须提到和强调的是,教师还应该不断了解历史研究的动态,接受历史研究的最新信息,以便使自己的教学实践能经常充满新意,富于哲理。
  努力深化专业基础知识这一内功,就会常常由此产生出一丝丝色彩纷呈的教学“顿悟”。这种“悟性”不断深积,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二)求广求博——开拓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智能素质。历史教育与其他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在当代同时存在着纵向分支化和横向综合化的两种趋势。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不断吸收各种新知识,开拓视野,以适应当代历史教学的智能结构要求。有人提出所谓“学科联合教学论”、“学科渗透教学论”,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历史教学结构的挑战。为此历史教师至少应从五个方面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1.要了解新兴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法学、美学、未来学等。如美学与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历史与音乐美术时刻都在大量地、形象地互相承载和传播着史学与美学知识。如历史上的工艺制造产品、建筑雕刻艺术品的外在美;如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气节、视死如归的勇气等内在美;再如,无数历史现象宏大的场面、悲壮的结局等,无不体现着美的因素。问题是历史教师如何去体验它、挖掘它并在学生面前再现它。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常识和美的表达方式。
  2.要熟悉并掌握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科学地解释一切历史现象,寓科学于历史教学之中,否则历史教学就会变成失去了灵魂的史料游戏。
  3.要系统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艺术并有意识地将其贯穿在教学当中。
  4.要适当了解一点语言文学知识。语言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同样至关重要,同是讲“郑和下西洋”,同是讲“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语言运用的差异,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和反响。语言的准确、明晰、自信、沉着、雄辩可以闪耀出理性光辉。而语言风趣、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又可以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另外,有意识积累一些名言警句、绝世佳作、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各方面的文学素材,以备灵活地融入自己的历史教学之中。
  5.要尽量了解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常识,诸如与历史教材有关的自然科学史、数学、物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就不至于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教学笑话。
  总之,当代的历史教师应该以“博、大、精、深”作为提高自己素质的奋斗目标,成为既专亦博、主专辅博、专博相济、博学多能的“通才”。其重要性,被马卡连柯一语道破:“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三)求新求异——破除封闭性,树立现代化的历史教育观。第一,要更新历史教育观念。传统的历史教育往往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即继承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知识客体。而从现代教育观的角度来看,这远远不够。历史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在“积能”和育人,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而且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在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中的迁移。例如,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如何使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点、线、面、体”的知识构架,并能够产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观认识,这是我们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尤应注意的问题。历史教师不是不要创造性,而是十分需要创造性,这绝不是在史实之外飞翔驰骋去发明创造不曾存在过的历史,而是在尊重既定史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探幽索隐”。这样,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去模拟教师的思路,渐渐产生一种惯性,进而产生“悟性”。否则学生便会感到空泛枯燥,无所适从。
  历史教育的现代观还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意志、情感和道德,青年历史教师应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氛围之中,渗透这种思想教育因素。
  第二,历史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更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已进入视听并重的信息时代。过去所津津乐道的“一张铁嘴,一支粉笔”的历史教师的完美标准已被汰弃。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一段时间内,各感官获得的知识多少是不等的,它们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试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都超过单项感官接受的效率。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和历史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机、投影机、收录机、电视机、放映机等,借助于电、光、声等现代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内容的密度,加重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力度,加快教学节奏,以促进历史教学在课堂结构上的改革。
  此外,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对象生龙活虎,教学方法也必须多样化。要做到方法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落入窠臼。古诗云:“鸳鸯绣出任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前辈们精心刺绣出的“珍品”,而且要由此而领悟、推敲、磨炼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根“金针”,在继承前辈成果的基础上刺绣出我们的“处女作”并使之不断完美。
  (四)求实求用——在虚心学习、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教学个性。蚕食桑叶吐出来的是丝,蜂采花液酿出来的是蜜。一切知识,只有经过教师个人的消化、吸收,方能变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新知。然而,最使人疑惑不解的恰恰在历史教学本身。某些标新立异的教学主张层出迭现,某些耸人听闻的教学程式此起彼伏,诸如“茶馆式”、“开放式”、“程序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其实,就是某些有一定合理成份的格、序、步、法等教学程式的提法,或者一般仅停留在思维形式的共性上,或者仍然囿于个人经验的总结,是难以揭示教学的内在规律和动态过程的,更难以不分地点、对象地推而广之。如果历史教师一成不变地盲目搬用那些学院文章,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如同邯郸学步,损害自己原有的教学机制。因此,一个有思辩能力的历史教师,对于他人的经验,不仅要敢于拿来,更要善于拿来,要有统筹兼顾、融会贯通、为我所有的虚心精神和改造气魄。历史教师在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做法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模仿型,一味照抄搬用,亦步亦趋;二为借助型,能结合实际,借他人之石,以熔铸自己;三为创造型,在受他人经验启发后,顿有所悟,熔铸自己的教学个性,从而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我们应采取后两种态度。清朝学者袁牧总结欧阳修的治学经验时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但是,一个历史教师光有悟性还不够,还必须有个性,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悟性和个性是历史教师完善自身的智能素质、实行优化教学的双翅。
  1.要善于发扬自己之长,形成和保持个人教学特色。从教学实况来看,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激情洋溢,那么,就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备课讲课中大胆地备出情来、讲出情来,如讲“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斗争”,爱国主义圣火可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诗一般的意境中得到陶冶教益,从催人泪下的情感中受到洗礼。有的老师沉着稳健、明思善辩,那么,在讲到“资本主义萌芽”、“孙中山护法斗争”、“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等课时就应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用智慧的雕刀,沉着而有哲理地解剖给学生。有的老师细腻入微、长于诱导,那么,讲课时,便可以娓娓点拨,启发学生探幽寻微,发现真谛,在课堂上不断变换提问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荡学生的心灵,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有的老师擅长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那么,就应以知识性、趣味性、条理性相结合,凡是学生似懂非懂或容易浮光掠影、一晃而过的关键之处,就要一钉一锤地引导学生注意。有些老师平易近人,笑容可掬,那么就应在讲课中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得到知识面的拓宽和思维境界的升华。总之要注意在风格上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切忌面面俱到。青年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与要求,在备课中不达“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决不罢休。这样才能减少“匠”气,增加灵气,显现教学个性。
  2.要善于把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溶解于自己的教学个性之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青年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整体教学目标上,应该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蓝图,然后用形式多样,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去促进这种交流,从而使教学效果趋于至佳,实现蓝图。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只要我们能以自己的教学个性去钻研,就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真情、人味。”
  3.应在保持、完善个人教学特长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谓风格,各行各业都存在。马克思曾经援引法国着名评论家布封的名言说:“风格即人”。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过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的稳定性的表现,也是一个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青年历史教师在努力创造个性特色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运用、语言层次构思和语言起伏的调节等方面的塑造和训练,使自己的个性能象磁石吸引学生,象锤敲打心扉,象钥匙开启灵魂,进而创造出各领风骚、摄魂夺魄的“多维”美的历史教学语言。
  雕塑师是从创造驱壳入手来表现灵魂的,而教师是从创造灵魂开始直到创造驱壳。它不是被人称颂的巨幅画卷,不是流传百世的华彩乐章。这种劳动具有的神奇力量表现在教学中的机智、敏思,而它的源头在于日复一日、抨复一年的“厚积”之中,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其“至味”寄于“淡泊”之中。
  收稿日期:1996—11—15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64~71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李惠军19981998中学的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主,本文密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了中学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素质。为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四个方面善悟、恒悟,不断创新,实现“厚积”,完善自我。中学历史教学/思维素质/悟性李惠军,原乌鲁木齐实验中学、现上海市进才中学特级教师 上海 200135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64~71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李惠军19981998中学的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主,本文密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了中学历史课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素质。为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四个方面善悟、恒悟,不断创新,实现“厚积”,完善自我。中学历史教学/思维素质/悟性

网载 2013-09-10 20:49:23

[新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與傳統美德教育

[舊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中應滲透環保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