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着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根据历史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所向无敌挺身而出,甚至不惜以身报国。翻开中华民族历史长卷,诸如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死国”,岳飞“仰天长啸”、屈死风波亭,“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图维新成仁的谭嗣同,忧国忧民舍身蹈海的陈天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誓死抗日、壮烈献身的杨靖宇,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执着追求的完美的民族精神。汉朝的苏武牧羊,威武不屈服,时穷节乃在,丁年奉使,皓首而归,历代为之传诵。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志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荀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朝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着名诗人朱自清为了“建红色的天国于地上”,为“理想的完美的中国”的到来而执着地追求,临终前虽贫病交加,饿死不领美国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科学没有国家,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这是每一位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彭桓武教授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丰厚待遇,第一个投入祖国怀抱,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时,他答道:“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倒需要理由!”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表达了海外中华赤子的心情;李四光谢绝英国教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以上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思想之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尤其要从小立志,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二、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
  中国古代文明,名扬四海。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为人类造福的实例举不胜举。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凡是具有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艰苦磨炼自己,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明代戚继光年仅17岁就承文职,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他对父亲表示,要做一个“身先士卒,临敌忘身”之人,还写下了“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zhǔ@①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了他进取的雄心和宏伟的抱负,日后为荡平东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异族的入侵,可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名垂史册的民族英雄。心忧天下的范仲淹,青年时期就有高尚情操,虽家境贫寒,但立志成才,刻苦好学,有“断一划粥”的佳话,刻苦磨砺自己的意志情操。范仲淹为官后,忧国忧民,忠于职守,在朝廷当官,敢于直谏权贵;派到西北,为巩固边关费心尽力;回到朝廷,为改革朝政,呕心沥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的总结,也是后人学习的精华所在。李时珍为祖国医学专业历尽艰辛,寻遍千山觅草药,在27年中,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写下近200万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张衡、僧一行勤于学习,博学多才,刻苦钻研,不信邪,认定目标,决不回头,对工作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张衡创制了地动仪,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子午线长度,成为古代着名科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巨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作为有志者应该敢于面对千难万险,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浩然正气和顽强精神。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奋发努力,最后成就了大业的光辉典范。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使学生不断树立起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三、革故鼎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虽也遭受外族入侵和列强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使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但却总是与中华民族和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流,锐意进取,勇于革故鼎新无法分开。
  秦国商鞅,立木城门,以表改革之志,惨遭车裂,牺牲生命,却使秦国后来居上超出东方六国,成为兵革强大,诸侯畏惧的天下雄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根据“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可贵品质,显示了一代新风。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宋代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民族具有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和新科学技术,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唐朝玄奘,战胜千难万险,五日滴水未沾,经新疆,越葱岭,千里迢迢到天竺,拜师学佛,写下《大唐西域记》,成为一部世界名着。明清时期中国虽说已走到封建社会尽头,八股盛行,思想没落,但仍出现像徐光启这样沟通中外文化的先行者。他眼界开阔,敢于破除民族偏见,排斥自大的思想,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习,翻译《几何原本》,弥补了中国教学的不足,学习西方水利机械,写进了《农政全书》,在修历时既重视观察仪器,又注意“会通”并且不盲目崇拜,表现出求实创新的博大胸襟。无独有偶,在清朝闭关锁国下,林则徐可谓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封闭的愚味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启蒙了思想,开创了新风。之后,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都为启迪中华民族智慧加快历史的进程作出了贡献。之后,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学习,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
      四、勤学好问的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以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学是分不开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欲成大事业,须下苦功夫,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示,他从此发愤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为了从睡眠中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树。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谦受益,满招损”。一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怎样聪明博学,他的知识与人类整体的知识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以己短而忌人之能”,“三人行,必有我师”,“须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前提。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问”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这些勤学好问的实例在历史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学中,注意运用,循循善诱,进行教育,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的精神教育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连封建帝王也不例外。“而伯善养老”指的是周文王在施行“仁政”时带头敬长。他上孝父母,下怀平民百姓,并设立“三老五更”制度来尊奉老人。“安车薄轮”讲的是汉武帝刘彻自小佩服着名文学家枚秉的赋文,后来他当了皇帝,这时枚秉已年老了,为了表示对枚秉的敬重,汉武帝专门设了一种规格高、坐着平稳舒适的车子,以最隆重的仪式把他接到京城。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李大钊曾说:“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们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以后仅见过他的母亲一次,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工作繁忙,生活艰苦,但仍节省下一部分钱寄给母亲。母亲过世了,朱德非常悲痛地说:“我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快乐的生活。”朱德把热爱母亲,热爱人民,热爱党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不仅不能丢,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文明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倒履相迎”,“三顾茅庐”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视礼仪的民族。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对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明确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认为人若不知礼,连立身于世都困难。礼对于人,就如酒曲对于酒一样;酒曲厚重酒就美,酒曲轻薄酒就劣;礼义厚重就成为君子,礼义轻薄就变为小人。在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修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在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是不相容的。于是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之从小树立起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六、勤劳节俭、廉洁奉公的教育精神
  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史书上不乏勤俭廉洁的例子,如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勤俭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着称于世。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马钧发明的翻车,李春建造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墨子、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是节俭的名人。而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凡不为私利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生保持廉洁、清正情操的历史人物都为后代所敬仰和学习。如明代的于谦,17岁就写下了《石炭吟》表述自己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生为后代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土木之变”后,临危受命,力主抗战,反对迁都,坚守北京,公忠无私,击败也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严于操身、廉洁奉公的“清白”之心。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代宗奖赐他一处官邸,还加官晋爵,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抄家时都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对于今天也是深有启迪的。革命前辈徐特立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美德为世人所崇敬。在延安担任教育厅长及自然科学院院长时无任何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后已年逾七十,衣着仍是补了又穿穿了又补,饮食仍是小米和玉米面为主,家属医疗费及办公用品也是自己花钱,当人大代表所得每月50元补贴如数退回,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廉洁奉公的精神。
  中华民族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民族精神,弘扬自己的国魂,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精神,奋发向上精神,革故鼎新精神,勤学好问精神,尊老爱幼精神,勤俭廉洁精神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魂。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将来的命运。”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去粗取精,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地渗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鹿下加主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16~18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罗国干19981998 作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16~18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罗国干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49:22

[新一篇] 中學寫作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舊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和教師的悟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