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底蕴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15(2001)03-0084-05
  七十年代以来,对环境危机的探讨经过了从经济、技术层面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化,人类认识到必须重新审视人类主体在和自然界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支配人类主体行为的一系列文化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人类反思的结果,它蕴含着全新的价值底蕴。从总体来看,它包括了自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人的价值观。
  一、自然价值观
  (一)从科学求“真”的维度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农业文明时期的敬畏自然、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到现代生态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需要人们从工业文明时期的二元论的、还原论的机械世界观转向生态文明的整体论的、有机论的生态世界观。
  机械世界观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指导思想,用机械力学来解释一切,沉醉于作单一的简单化模式去描绘充满复杂性的自然界,拼命追求决定论的精确轨道,尽力排除偶然性、主动性、有机性、流动性,忽视了自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反抗性。其次,以笛卡尔的二元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人与自然的对立,认为人能有效地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让自然按它的自然的特性来为人类各种需要服务。再次,它坚持还原分析为根本方法,以物质的最小实体作为基础,将事物无限可分,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还原论。它忽视了事物的整体的、有机的联系这样一种存在。
  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这表明,工业文明时代及其机械主义世界观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与现代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则是一种生态世界观,它立足于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坚持整体的、有机的世界观。
  首先,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作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共同存在于生物圈这个关系网络之中,人类与生物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包容,而不是传统的主客二分。那种认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只有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其次,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也包含在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之中。自然整体的进化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尽管人类在自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作为自然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并不能大于自然整体的价值。因此,人类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然整体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之上,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荣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发展。
  这种世界观既肯定人的主动性,更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受动性;既承认人与自然的对立,更强调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整体的部分的活动要受自然整体规律的制约。
  (二)从伦理明“善”的角度承担人对自然的生态责任
  生态危机的发展,迫使人们意识到伦理学不仅包括人际伦理,还应拓展到人与自然的伦理,实现元伦理学视角的转换,创立生态伦理学,这表达了人类为了确保自己在自然中的持续存在与发展而作出的道德努力。这出于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从主体方面看,人是地球上惟一的道德代理人,人类应当以这样一种方式运用他那如此独特而优越的理性和道德,使得这种利用不仅有利于人的生存,而且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再次,因为非人类生物有内在价值。怎样理解非人类生物的内在价值?Worster在他的着名的《自然界的经济学》(Nature's Economy)中提到,自然界是否是一种有序、一种格局,我们人类必须认识和尊重它?正是不同层次的形形色色的生命系统的网络共同维持着地球上各种功能的运转,保证了生命的持续繁荣。这就是自然界的和谐、稳定与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具有它们自己的内在价值。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再次,从主客体关系方面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直接损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自然道德和人际道德作为两种道德并非彼此分离与孤立,它们在实质上同一,在内容上渗透,在功能上互补。
  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人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另一方面,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这就不仅要约束自己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行为,而且必须用人的主体能动性恢复重建环境质量。
  生态伦理学展开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从道德境界论的角度看,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都从各自的角度为我们保护濒危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道德根据,作为一种生存伦理,人类中心主义可视为环境道德的“底线伦理”;作为人类完善自我的一种方式,非人类中心主义可视为环境道德的“高级伦理”。前者的现实性品格可以防止后者由理想蜕化为空想,后者的理想性品格则可以提升前者的价值追求。
  (三)从情感审“美”的层次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绿”境
  “美”综合了真的“合规律性”与“善”的“合目的性”,因而追求审美的境界有助于克服近代以来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全球或社会问题,从情感审“美”角度实现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融合。
  以往常见的是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而把人的价值情感拒之于门外,实际上,自然生态美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美的环境是培养人“善”的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体验和欣赏生态美是人净化心灵,丰满精神品格的高深要求。它能使主、客体在生命上求得同化与融合,达到物我相亲的境界,进行审美的情感交流。使人不是只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对待自然。
  深层生态学认为,人们仅仅出于义务或道德而做出正确行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环境事务中,我们应主要诉诸人们的喜好而非道德,使他们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审美行动来。生态运动的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正给了公众这样一种虚假的印象:他们主要要求去牺牲,去展现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关怀、更多的道德。对自然的审美态度、扩大对自然事物的认同范围、将自然看作实现自我条件的“大我”或许能够实现道德教化所不能实现的道德目标:审美行为。众多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调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所以人们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使人类建立起与生命物种在共同生存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和协同进化的“亲和性”关系,使主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及和谐的情景中去。
  人与大自然真、善、美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真是基础,善为真导向,美是将真与善统一起来的较高层次的要求。人类以这三方面统一的方式对待自然之时,将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希望所在。
  二、社会价值观
  在人与自然关系对立或紧张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或对立。并且人与人的矛盾占据主导方面,从现实方面说,应当以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改造推动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
  (一)人类公平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均等问题的解决。因为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对自然的行为失范引起的,实际上是由于人们涉及环境、资源、生存空间的利益之争。
  可持续发展公平观强调利益平等,要求发展的权利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人类平等原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的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二是“纵向”的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主导方面是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决定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代内协调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代内平等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在“只有一个地球”上,由于空间、资源、能源、环境都是有限的,因此,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别国和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特别要维护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其次还要求人们将代内平等原则延伸到代际,即强调对后代发展的足够公平。
  从伦理学意义上说,解决代际公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正义的储存原则”。当代人以及每一代人在满足本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应当使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持续供给后代。
  实现人类利益的公平,必须从最基本的经济层面——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入手。市场经济在环境资源的价值方面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因此需要对传统市场经济做以下改造:首先,根据二者的矛盾关系,市场强调经济利益,而没有顾及到环境资源的多价值性、市场外部性方面,在价值观和政策取向上,只有在首先将可持续性规范视为既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根据市场经济伦理去追求代内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有相一致的方面,即都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人们行为。如果利用价格机制使当代人在经济活动中注意到生态系统稳定和谐、自然资源可再生利用、环境污染合理限定,那么下代人将能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代际公平”将有可能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伦理限定的范围应该拓展,不仅包括经济领域内的法规,还应包括与环境有关的法规,如利用市场对经济主体的活动作限定。这些行为规范所涉及的,可以是不能污染环境,不能出售毒品,等等。个体利益的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耗竭损害到一部分个体利益时,这些人就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求防止和治理污染,保护、节约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公众的消费偏好逐步发生变化,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个体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则被视为基本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市场经济伦理的内涵应该突出强调人及人类社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用性和匮乏性,以此赋予这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更加可贵的经济价值;“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也就是要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经济行为当中来调节资源配置,其实质就是强化和扩大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生态使用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人类社会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社会机制,包括创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市场机制,创建科教兴国的强化机制,创建促进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效益协调机制,创建节约利用资源的价格机制,创造具有科学结构体系的宏观调控机制,运用制度的力量及其作用机制对各种现行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全面调整。另外,还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用行政强制手段加以干预,走“经济发展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路子。
  (二)全球合作
  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被破坏,都会对整个国际经济和人类带来损害。因此,人类应该将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对未来发展采取一种“着眼全盘”的观念,在行动上要谋求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相互协调。罗马俱乐部代表人贝恰在《未来一百年》中指出,全人类只有一个未来,人类应该摈弃文化、语言、观点、政治见解和宗教见解上的差别,史无前例地团结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真正树立起“类主体”的观念。
  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环境的恶化,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受到了批判。这里批判的与其说是“类中心主义”,不如说是个人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人类囿于历史的局限性,还没有真正从“类主体”的角度来把握整体人类的利益。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既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生态问题,又迫切要求人们树立全球整体观。实践主体上,只有冲破阶级、国家和民族的狭隘眼界,把“个人”和“人们”变成了“人类”,强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无论种族、国度、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应该担负起保护和洁净地球的责任。考虑到整个人类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一种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国际层面环境伦理观。
  (三)科技道义
  人作用于自然的手段是科学技术,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同时,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科学与价值分离的结果。所以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把资源、人口、环境与科学技术整合到一个新的目标框架之中。
  具体说来,科学技术的运用既要实现物质价值,也要实现精神价值;要以人的价值统摄物的价值;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来统摄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有助于克服其负面效应,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人类的警醒与反思将促使人类将科技之剑重点伸向保护环境型和节约资源型的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领域。这样,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从根本上消除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消除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永续利用资源之间的矛盾,产生长远的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中利用科学技术必须从机械研究方法走向生态世界观研究的新范式,新的范式要求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当成具有复杂性的整体来研究,当成由相互作用关系网络的整体来研究。“生态世界观让我们认识到,我们首要的错误是假设我们能够把某些要素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可在这种分离的状态下认识它们的真相。”这是现代科学应该引以为戒的。
  三、人的价值观
  发展的目的问题是发展哲学、价值哲学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发展目的的认识,经过了“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观。
  (一)全面发展视野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人的理想状态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实现的前提条件。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多方面的需要,《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而这三方面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存在这个目标。因此要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条件。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或目标相比,应该把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因此要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实现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的西部开发中,一些现代化的设施、企业等物质形态的东西是不可少的,但一切都应以人为本。要改变过去单纯看GDP的发展方式,把增加人民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态指标作为重要指标。要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中心。
  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只具有个体的意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它的实际内容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就是人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这是人的自由的最高体现。依据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的呼唤,要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还需改变我们关于社会发展的一些不适当观念。
  (二)合理消费取向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消费不加节制,对自然无节制索取状态就不可能改变,自然保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人们需要根据适度消费、质的消费(文化、艺术、精神的享受)和生态消费来确定幸福。
  适度消费是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维护规律,兼顾生产力状况、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彻底摒弃西方“消费主义”对我国广大公众幸福生活象征和目标模式的社会意识的引导和影响,适度消费还要加强增益型消费及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
  要增加精神型消费,是指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一类的文化型、科技型的消费,这对提高个体素质十分重要。精神性消费对创造性的追求是人最高层次的追求和享受,它能无限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克制物质的欲望,使人在物质丰富的同时,有一个安放精神的家园。
  生态消费是人们消费的新领域,生态需要不仅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然而,正如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中指出的:“清洁的空气和水越来越成为稀缺的物品”,这是人们采取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带来的后果。所以经济行为亟待研究人们的生态需要和生态消费,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产品。
  (三)理性生态人格
  通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从自身的旧观念、旧思想、旧的知识结构和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将塑造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可以称之为“理性生态人”。这种“理性生态人”是对传统的“经济人”模式的批判扬弃。
  一个理性生态人具有双重素质。第一,他能对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事物做出符合生态学的评价;第二,他会有充分的道德、智慧和知识制定符合生态学的策略。
  理性生态人的行为规则:首先,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的伙伴意识,不使生物多样性灭绝,不使自然资源消耗超过它的可再生能力,第二,综合效益原则。与传统的经济人概念中的单纯经济效益原则相对立的,同是要注意到生态效益。考虑到人们的生态需要和生态消费方式。三,公平与正义原则,即与传统的经济人概念中的“利己”原则相对立。在“理性生态人”看来,公平与正义不仅要使权利享有者承担起与其权利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应承担起这一权利所影响的自然界的责任。
  “理性生态人”是我们人格塑造的合理模式,如果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能以理性生态人的思维来处理国际性与全球性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那么世界和平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将不只是一种期望,而会是一个事实。
  收稿日期:2001-04-10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84~88B1哲学原理张巧俊/李德周20012001可持续发展蕴含着全新的价值观,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不仅应该从科学求真的维度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还应当拓展伦理视野,承担生态责任及恢复人与大自然的情感。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科技道义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人需要有全面发展的视野、合理的消费取向,到最后塑造理性的生态人格。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张巧俊(1973-),女,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 西安政治学院 研究生队 李德周,西安政治学院副教授。 西安政治学院 哲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68 作者:《西安政治学院学报》84~88B1哲学原理张巧俊/李德周20012001可持续发展蕴含着全新的价值观,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不仅应该从科学求真的维度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还应当拓展伦理视野,承担生态责任及恢复人与大自然的情感。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科技道义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人需要有全面发展的视野、合理的消费取向,到最后塑造理性的生态人格。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网载 2013-09-10 20:42:40

[新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定位

[舊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