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内涵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国内外已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我们认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技术方面的策略,还要阐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底蕴。本文试从哲学角度来揭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内涵。“‘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类中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自然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价值观
  人类的生存问题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然而,直到现代社会,人的生存问题才真正作为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而深切的关注。近年来,随着诸多威胁人的生存的问题日益凸现,对人类生存的关照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提出来。人是理性的存在者,同时又是自然的存在者,“他的理性对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顾虑感性方面的利益”。(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5页。)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正是对现代化的反思中理性的人类对感性的眷顾,它的理性的头脑运用感性的武器以人类的长期存在为最高关怀。
  从马克思的实践观来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因此,自然作为价值客体在人类实践中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经历了由空间型向时空型的转变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这一转变的结果。
  早在人类历史的初期,自然界是作为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力量凌驾于人类之上的,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他对自然是一种完全的依赖关系,是一种被动的原始统一关系。然而,人毕竟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通过实践,人创造着对象世界,自然界本身被越来越深地打上人的烙印,自然界的人化过程随着人类活动的一步步展开而深入。特别是到了近代,人类的实践能力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的实践能力向作用于自然界整体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实践能力的过渡。本世纪中叶,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以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为标志,人类终于真正形成了“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点面结合的系统化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以这种实践能力为基础,人类终于真正以整体的姿态面对着整个自然世界。
  在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取得巨大成就时,自然亦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示出其对人的价值。由于人与自然的对立,由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仍存在着局限性,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在表面上取得主体正效应的同时,本质上却往往不抵自然界反主体的负面效应,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破缺乃至冲突。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恶化,大自然也就开始了它对人类文明的报复。诚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人们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不是一种绝对静止的、孤立的状态,而是一种内在的和谐存在。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它是人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宇宙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对象性存在物,而人周围环境的生态结构要素是人的对象性存在的依赖。可以说对象性关系的规定是事物存在的内在依据。“价值”实质上就是关于这种“对象性关系”规定的一种指称,不能把“价值”仅仅看成是客体相对于主体的意义,而应把“价值”看成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性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价值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确立。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由必然向自由道路上迈出的重大的一步,它使人类的活动在更高的程度上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了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真理性的认识程度,但是求善乃是实践的宗旨,是人的内在价值尺度的运用,是人类活动的价值指向,可持续发展也即是要求人们在求真的过程中,如何达到与善的统一。自然界是一个系统整体,人对自然界的任何局部破坏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从而使人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人如何对待自然界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一定的个体或群体对自然界的不道德就是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不道德,也就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在自然价值观上,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和相互合作。
  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尤其取决于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取决于人的发展和完善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的统一。人类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提供的物质财富。人类在对待科学的价值判断上,应坚持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体认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在于把握人在天地自然中的地位、作用和命运,在于完善人的心灵,更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持久和谐,在于由必然走向自由。
      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和生产的社会化,人们的生活也日益社会化。今天,人们之间直接的人际关系正被以信息等为媒介的间接人际关系所取代,“世界历史”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人们对将来的期待和不安也日甚一日。由于只考虑获取利润的资本的逻辑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生活无序化的急剧发展。资本的逻辑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的逻辑是对立的,这种对立也不能不内在地包含着道德上的对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确立。
  马克思多极主体的主体性原则为我们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提供了现实依据。根据马克思的思想,这里的主体是交往中的主体、社会关系中的主体。所谓多极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同一时期的不同主体(个人)或个体群(民族、国家);二是指现在的人和未来的人。马克思既强调个体,又强调社会性、多极整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由此,人类这一主体概念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看:以共时性的角度来看,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于同一个时代,拥有同一个地球;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共同体组成,本代人继承了前代人既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经过本代人的改造后再遗留给后代人。不管是共时性的人群共同体,还是历时性的人群共同体,在满足本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都担负着减少和避免为他人留下障碍和陷阱的责任。
  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领域,可持续发展把全人类的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置于任何个体人或者任何有限群体人的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之上;把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人类价值目标置于由人的各种利益需要所构成的多元的价值目标系统的中心;把人们自己现实地进行的各种实现自己的特定的价值目标的特定行为纳入到实现人类整体价值目标的范围之内。
  但是现实世界中国家利益、地区利益、人与人之间不同利益的冲突却是客观的,资本的逻辑客观上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实现。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实践能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程度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它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必然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时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他们侧重的是对已有发展成果、发展能力的保持。发展中国家侧重的则是对较高发展速度的追求,对发展质量、发展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强调增加发展成果,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为后代创造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产力基础。当前,西方国家对全球进行新自由主义改造,仅把解决生态和南方发展问题置于次要地位。遵循获得最大利润的资本逻辑,北方大资本集团所关心的中心是继续扩大金融和国际电信市场,它们唯以国际竞争为取向,以自由唯生产力论的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只要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够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自然难以付诸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必然涉及科学技术的运用问题。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往往是多元的,其确证方式也是多元的。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科技的价值归根到底取决于不同人的不同利益,这就给科技成果提出了“合理性”的标准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一“合理性”标准只有站在全人类的共同立场上才能得以确立,即其合理性必须以不损害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本世纪60年代末在国际上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STS研究,正是对科学技术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的有力支持。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英文缩写,是一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交叉和综合研究的学科领域,目前已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开展,其宗旨和任务就是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阐述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类社会稳定地、持续地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要实现的是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的协调发展。二战后,世界各国大多选择了一条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这种以追求财富总量扩张为主的发展实践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繁荣,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全球首脑会议所精心拟制的战略措施,以抑制环境恶化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生态与人类生活联系在了一起。1995年3月的哥本哈根宣言又明确阐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应是“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高度整合,可持续发展视人类社会为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其核心思想是社会、经济、生态等诸要素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可持续发展本质上体现了人类中心价值观
  世界历史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是理所当然的价值中心、世界历史的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心。价值与人密不可分,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只有在多极主体的实践关系中才能产生价值。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以人类中心为价值取向的。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明确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重要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在1994年10月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国领导人明确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期,国内有些学者把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坚持“人类中心价值观”的结果,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是对人类中心价值取向的否定。他们的批判往往要溯及早期人类关于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观念,认为在人类早期发展过程中,人的自我中心化必然通过自我意识积淀为哲学观念,到了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又使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得到自我强化,正是依据这种思想,人类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地向自然进入,终于导致现代的全球性灾难。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就是要打破以人类中心为价值取向,以人统治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传统发展观,确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其实,这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误解,也是对人类中心价值观的误解。
  这里必须对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人类中心价值观有个明确的认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人为中心”,这种“以人为中心”是以人的实践能力、实践成果的提高和积累为前提的,它描绘的是社会发展的“以人为中心”,是人、自然、社会关系中的“以人为中心”。众所周知,全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命运和人的未来的问题。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导致了对人类社会其他一切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都是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而成为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试图确立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实质乃是人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向人本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在其合理的形式上,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这样一种人类中心价值观,即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坚持多元主体的主体性,强调整体的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人们局部的和暂时的利益。从价值上看,可持续发展丝毫不否认自然生态系统内除了人类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外,同样有着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非人类自然物种,但可持续发展正是把后者的实现看成是实现人类的价值目的的必要前提和手段。
  人类中心价值观并不是人类对待自然界的自然界专制主义,也不是人与人的绝对的利己主义,而是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坚持把自然和人之外的存在看作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为了确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鄙视人类极端地域性和狭隘时代性的无限贪欲,否定人类不顾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顾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无限追求。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以作为社会主体“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面向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要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实现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提升,即人类从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从社会规律的支配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两大矛盾的解决,也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预言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作为完成了的人类主义”的真正统一。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杭州54~57B1哲学原理孙承叔/刘建成19991999孙承叔 刘建成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杭州54~57B1哲学原理孙承叔/刘建成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0:42:39

[新一篇] 可持續發展價值學論綱

[舊一篇]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定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