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第三章 道德理想国的发生逻辑:自由之沉没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国的入口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章 道德理想国的发生逻辑:自由之沉没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国的入口

   二、“公意”克服“众意”——自由的失落

   三、“公意”克服“众意”——政党政治的扑灭

   四、社会契约——一个失落社会自治、国家制度的道德契约

   五、第三者统治与第四种法律——内心统治法

   六、从道德理想走向政治神学——一个“暗含‘魔心’的教士” 

  七、道德与国家相联——政治哲学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

   ——卢梭

  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后的第一个月,一个法国人已经敏感到法国式自由理想的悖论:“我们已经迅速地从奴役走向自由,我们正在更迅速地从自由走向奴役!”②事实上,这一悖论早在法国大革命的实践历程之前,已经在卢梭的政治设计中开始了。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国的入口

  我们从“公共意志”这一概念,进入卢梭失足的层面。 “公共意志”,就其语义发生形态而言,初次使用者并不是卢梭,而是狄德罗。

   狄德罗第一次从孟德斯鸠着作中提炼出这一概念:Volonté。狄德罗初次使用这一概念时,有两层含义:

   1、 各民族不约而同出现的惯例公理,甚至动物界也存在的自然法则;

  2、 社会契约缔结时的理性因素,狄德罗原话为:“激情沉 默后的理性”③

  这一概念到了卢梭这里,前一层含义脱落,后一层含义强化,形成一个纯粹的道德概念。在此之后,卢梭将此概念的地位越提越高,视之为整体思想框架中的“灵魂”和“尖端”:“正像在人的构成方面,灵魂对于身体的作用乃是哲学的尖端,同样在国家的构成方面,公意对于公共力量的作用问题则是政治学的尖端”。④

   因此,可以毫无夸张地说,如果不理解“公意”这一概念在卢梭思想中提纲挚领的功用,似难以进入卢梭道德理想国的发生逻辑。

   熟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读者都会发现,卢梭在承认人类已遗忘返回森林自然状态的·退·路时,心态并不悲观。这是因为他自信能够找到一条进入道德状态的进路,用以代替自然状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强烈的否定性风格,预示着另一本着作将以同样强烈的肯定性风格问世。只有这样,破坏性一面得到积极性一面的补足,卢梭政治哲学的整体性才能完整。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发表,他酝酿七年之久的人类进入至善王国的·进·路终于得到全面阐述。

   这一进路的大致面貌见之于下列两段论述:

   敢于为一国人民进行创制的人,——可以这样说 ——必须自己觉得有把握能够改变人性,能够把每个自身都是一个完整而孤立的个人转化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个人从一定的方式从整体里获得自己的生命与存在,以作为全体一部分的有道德的生命来代替我们得之于自然界的生理上的独立的生命。总之,必须抽掉人类本身固有的力量,才能赋予他们以本身之外的,而且非靠别人帮助便无法运用的力量。这些天然的力量消灭得越多,则所获得的力量也就越大、越持久。⑤

   从上一段论述中立刻可以抽出三个问题,引起讨论。

  1、“敢于为一国人民进行创制的人”?

  创制者为一个人,不是社会契约参加者的普遍同意?这一个人是神,还是人,抑或半神半人?这一问题我们将留诸本章第七节讨论。

  2、“改变人性,抽掉人类本身固有的力量”?

  这一问题曾引起西方学者普遍关注,并据此得出卢梭整体理论在此脱裂的普遍看法(卡西勒除外):卢梭的前期哲学思想是反异化、反文明、反社会,卢梭的后期政治思想却是反自然、反个人、反人性。⑥

   3、“有道德的整体生命,如何代替孤立的自然生命”?对于这一问题,正好引出卢梭的后一段论述:

   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 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 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所有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⑦

   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它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当它和它的同类相比较时,则称它为·政·权。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称为·人·民;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⑧

   两段论述,一段比一段重要。尤其是后一段话,应该镌刻在卢梭政治哲学大厦的拱门上,作为引言,供人们驻足凝视。这一整体建筑之所以不能称为别的什么,只能称为“卢梭道德理想国”,让·雅克在这里几乎和盘托出,给出了所有说明。这里能抽出更多问题,成为本节或以后诸节逐一讨论的对象:

   1、“一瞬间”问题。

  此处必须追问:什么样的“一瞬间”?哪些人参加了这“一瞬间”?是双方“约定”,还是三方“约定”?“一瞬间”遗漏了什么?“一瞬间”暴露了什么?卢梭实在是举重若轻,跳跃得太轻松了。法国结构主义大师、新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图塞,后来把这“一瞬间”拉长为充满疑点的“一长段”,定格慢放,一下子捉住了卢梭在这“一瞬间”暴露的四只马脚。阿尔图塞对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结构主义分析,我们将留待本章第六节去慢慢咀嚼。

   2、语言转换问题。

   我们在这里看到一个语言转换的标本,密度之高,令人吃惊:几乎所有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共和国、共同体、政治体、主权者、国家、人民、公民、臣民、都被“公意”这一道德网络一网打尽,统统转换为道德符号来讨论;而且转换者极其自觉,卢梭在这些概念下都加上了着重号。卢梭道德理想国之所以发生,很大程度上是这场语言大转换的结果。语言转换在理论上带来的后果,我们将在本章以后各节中逐渐涉及,并在最后一节作总结性评述。至于实践中出现的后果,或是直接由卢梭而来,或是从当时的具体环境中自发产生,然后再与卢梭影响合流,我们在本书第二部分论述罗伯斯庇尔等人政治活动时,亦将逐渐论及。

   3、“公意如何产生”?

  这是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在这里定格:正是这一剩下的最后问题,恰恰成为进入道德理想国发生机制的入口枢纽。”


朱学勤 2013-08-20 15:28:06

[新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二章 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 五、至善論與自由

[舊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二、“公意”克服“眾意”——自由的失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