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李中莹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本书是着名NLP导师李中莹先生“家庭大学”系列培训计划中的一个主题课程,作者结合多年亲子关系有关研究和实践,从家长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理想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引导模式、因时施教、情绪教育、亲子沟通、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消除家长压力等方面行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易学而又极具可操作性的参照模式。

目录

序言 孩童时代决定整个生

第一章 家长必须明白的关键点

第二章 协调亲子关系的前提认识

一、家长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

二、亲子关系10个基本要诀

三、理想家庭环境10个基本特征

四、信念系统是原动力

五、自我价值决定一生成就

六、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模式

附:孩子成长的体会

第三章 年龄不同因时施教

一、人脑的发育靠刺激

二、21岁前心智发展的5个阶段

三、不同阶段不同侧重

四、自我价值从自信开始

第四章 处理孩子情绪的技巧

第五章 情绪教育

第六章 良好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第七章 孩子的学习和学业成绩

第八章 消除家长的压力

第九章 对婚姻出现问题的家长的建议

附录 李中莹先生的研究范围

李中莹

李中莹先生最早把NLP完整地介绍到国内,因而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他发展出大量独到而实用的思想和行为技巧,可以有效地帮助一个人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李中莹先生在心理治疗方面的造诣颇深,尤其在运用NLP技巧引导人们快速提升身心健康方面,不仅享誉国内心理界,近年在欧洲的国际心理治疗大会中也得到一致肯定。

近年来,李中莹先生依托杭州中莹之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展并推广与NLP相关的学问,包括亲子关系、企业家心智模式、跳出双人舞、幸福人生等多门品牌课程,以“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为准则,向个人、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传递智慧。

着作:《重塑心灵》(升级版)《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

1、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阶段,身边的承认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教给他就每件事做出反应,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成长与未曾成长的主要分别在于:成长了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照顾别惹,而未曾成长的人则需要别人的照顾。3、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出独立的思考、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成长的经验,这其中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经验。今天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使太多的孩子在温室里长大,致使他们成年后不能应付社会中的种种挑战。4、没有充分成长的人,还会保持小孩子的心态:不负责任、没有做该做的事、不能妥善地照顾自己、有问题出现时不时逃避就是找别人代其解决、多抱怨、无力感重、人际关系欠佳、只求外表威风、不讲实际的提升。。。。。5、 社会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 H.Erikson)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完成。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及出现困扰。我发现很多辅导个案的情况与他说的吻合: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引自 亲密爱人,从不完美走向无限美好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 0~1岁一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 2~3岁一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 4~5岁一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 6~11岁一一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 12~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家长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培养出孩子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绝大部分家长,竭其心智,努力追求让孩子成长得最好。

但往往达不到期盼的效果,因为他们的思想、说话和行为,受到传统文化、社会状况、上一代的熏染等,只能重复过去的做法。

孩子每次倒下再爬起来,家长都给予支持。

家长用语言和行为来证实上面的道理,因此所说的与所做的必须一致。

家长遇事显示出自信、自爱、自尊,孩子看在眼里,便也会这样做。

家长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就是这样,便已足够走过他们的人生旅途,孩子自然也会以真诚、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创造他们的人生。

亲子关系10个基本要诀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孩子的学习来自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所有行为背后必有其正面动机

有够好的方法,每个人定会追随

凡事总有至少3个解决方法

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你的孩子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秦桧在当年做私塾老师时所作,当时他只能靠微薄的工钱谋生,对于自己的困境深感不满。

面对不听话的学生们,他用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意思是如果我有300亩水田,我就不会来做你们这群孩子的老师,而是可以自力更生,过上好的生活。如今,当很多老师面对不听话的学生时,他们会拿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不满,使这两句诗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

人的成长就像一个洋葱一样,每一层代表了那段年龄的成长(要学的东西)。

如果在那一层当时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在他长大以后要用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那一层的学习。

脑神经网络是配合外界刺激而生长的,所发展出来的网络,是最适合学习外语的网络。

所以,学外语要早。

英文谚语:From Ashes, To Ashes. 空手来,空手去。人出生时手无一物,死时亦是尽舍而去。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别离的一天。

不代替孩子做事,不以奖励或惩罚操纵孩子。

尽可能列出家长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活动,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必须在30至45分钟内做完,并且花费金钱不多。

去公园散步,骑自行车,去邻街的商铺买雪糕吃,坐公交车5个站,再走路回家,开车兜风,拼图,玩电脑游戏,做蛋糕……

为什么今天孩子不听话,他日就不能做到出息?

无需太过执着于孩子今天的一点瑕疵,那不是太大的问题。

多听话便少用脑,这是很自然而且简单的道理。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更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地做。

避免用“听话”二字去推动孩子,六七岁前的孩子不能明白复杂的道理,只用愉快的感受去推动孩子便已足够。

6至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与他谈论个中的道理了。

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就是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

孩子不听家长的指令而继续他自己的行为,是因为不听家长话没有什么负面的价值(家长用重复的经验告诉了孩子这点),

而继续他本来的行为是维持一些他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对家长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价值,孩子根本不会展开那些行为!

若因违背了规则而要另外施以惩罚,最有效的是取消一些特权,例如不准外出一天或者不得玩电脑游戏一天等。

所有惩罚,不应超过24小时。

小孩子7岁以前,用右脑为主,多幻想与直觉;7岁之后才用左脑学习。

7岁之前的孩子,不能明白抽象推理式的思考,所以与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孩子其实除了睡眠之外,每一天的每一刻都在学习之中,成年人也是一样。

乐趣使脑内释出内啡肽,让孩子处于一种极为放松、无压力状态,并且想重复这种体验,因此孩子便能自动自觉地学习。

当孩子得到肯定或嘉奖时,脑里又会释出“多巴胺”,这是脑里奖励机制的主要元素,也就是动力的来源。

由此可见,当学习没有乐趣时,家长和老师往往没有在增添乐趣上下功夫,而是用压迫、否定、斥责、惩罚等方法驱使孩子返回书本或作业上。

这些方法启动了“痛苦——恐惧——逃避”的保护机制,于是孩子产生很大的抗拒力,想尽办法避开这些感受的来源:学习。

所以,要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必须创造、增大或转移学习里孩子在乎的价值,使孩子感到乐趣和开心。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习里加入:神秘、神奇、节奏快、变化多、意想不到、挑战、比赛、证明有能力、可以帮助人、可以得到肯定等10种最容易用到的价值。

电视广告:我不能够次次都赢别人,但决不输给自己。指自己昨天的成绩。

学习、回忆与思考,其实是脑的同一运作过程。

联想是提高效率的记忆方法。

经常回忆,以训练和加强提取记忆的能力。

历史上多少伟人、社会上多少成功人士,都没有在上学时取得好成绩。

与读书成绩相比,家庭温暖、爱护、照顾和谅解,更能保证孩子他日有成!

私立的小学只有两三间简陋的木房子,校园跟公立的差很远。

但私立的不仅教得用心,而且每月要我花1个小时跟那里的老师研讨,老师对我陈述孩子的长短,分析他们的兴趣,做出每个孩子的课程的建议,给我阅读教育孩子的书籍,征求我的意见。

我被校主搞得不胜其烦,最后说:你们是教育孩子的专家,教得那样好,怎样教我都不会反对,用不着我的参与了!

让孩子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和乐趣是最重要的事。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是很宝贵的。

父母比学校更重要。

考试并不那么重要。

每当一个人的头脑里有现场景象,同时看到景象里有一个自己,便是处于抽离状态。

在抽离状态里,抽离前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会快速减少,往往会完全消失。

孩子用抽离法摆脱了不良情绪,内心仍需要一些能够带动他们前进的动力。

帮助他建造一份十来景象,便是他此刻最需要的东西。

失败的未来景象使人心灰、却步,成功的未来景象则使人积极、主动。

确保孩子脑中有这样的一幅未来景象,也是免去他胡思乱想的方法。

孩子有了那份未来成功的景象后,必须闭上眼睛,因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把那份景象放在脑中更能帮助他的位置。

很多孩子的自信心不强,需要面对挑战时内心的力量不够,“借力法”可以帮助孩子在很短时间里添加这份力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依下面的指示做到。

假想自己完成一件十分自豪的事,在脑中设计出成功的景象和声音,即是环境布置、灯光色彩、人物景象等,并且是像电影般的动画,加上别人说话的声音、背景杂声或音乐,自己内心的说话等。

想出一个有此能力的人,想象他站在不远之处,向他要求借取这份能力。

想象他扬手洒出代表这份能力的光粉,像雨般降落在自己的身上。

想出一个有此能力的人,回想上次见到他在台上演说的模样。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课本比较多图画,所以志伟在学习上相对没有问题,上了四年级,图画就比较少了,而目前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老师读一遍,学生读一遍,默写、听写、背书等等都是听觉型的教学法。

对于视觉型学习的学生,就会被牺牲掉了。

学习的时候要在脑子里制造图像或符号,你会比一般人学得更快。

记忆能力比一般人都好。

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卑、自我怀疑而限制了学习新知识或技术的能力,也进而产生了忧郁、身体上的病痛等症状。

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影响了志伟,使他有了“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s)。

当他深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很差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就会产生“保护作用”,拒绝新的资讯进入记忆库,来保护主人的信念是对的。

这些自我怀疑的限制性信念也延伸至身体健康方面。打破限制性信念,潜意识也会随着支持他而带来改变。

婚姻关系,“共同信念”是两人之间一致认同的信念,即是对“什么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有相同的看法。

“共同价值”是两人各自追求的价值,但都是对方所认同和追求的。

例如去吃一顿日本菜,丈夫追求的是美食或饱肚,太太追求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温馨。

虽然价值不同,但是对方可以接受和支持,两人因而可以一同享受那次经验。

如果重叠而产生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不足够,他们是不会进入教堂的。

也许女人会对求婚的男人说:我还须考虑一下。

3个月后两人结婚了,是双方都感到已经有足够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

问题是,10年之后,他俩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中国人传统上很注重和谐,往往为了和谐而忍让,其实不是解决而只是延迟冲突的来临。

溯其原因,是孩童时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和处理冲突。

孩童成长时往往从身边成年人身上接受了很多信念,而凭这些信念塑造出一个“自己应该是怎样”的身份,为了坚持这个虚拟的身份,这些人会不顾内心的感受和事情具有的其他可能性,坚持执行一些信念。

需要痛苦的经验才能学到某个信念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小时家长和成年人不断的灌输。

如果家长老是把孩子当做孩子,孩子又如何能够成长,他日变为一个“大人”?

就是老把孩子当做孩子,所以十多岁的孩子多数“反叛”。

瞒着家长在外面做很多顽皮的事,其实这是孩子让他们自己成长的方法。

每个人的许多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低。

如果没有在年轻时建立一套健康的思想模式,年纪大了,会因一些能力的减少而感到不安。

能力是使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世界的凭借。

老人的不安全感使身边的人感到窒息,因为老人要求自己无力控制的事情仍受自己控制,而所用的方法是企图运用身边的人的能力。

这使身边的人感到被操纵,因而抗拒并引起关系紧张。

其实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智慧,能够使一个人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大的内心力量,因而应该更能随和、灵活和适应。

数十年累积出来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真的不是容易改得了的。

宁愿自己独居而不肯给年轻人相等的地位去建立出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传统的思想仍在社会上显出给人无奈和痛苦的威力。

只有每一个人在孩童时期便开始建立足够的自我价值和一套有效同时三赢的BVR,这个现象才会消失。

深呼吸法,在数分钟之内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生理平衡法,注意力放在身体内心脏之处,幻想任何形状态,放在以往出现情绪时体内感觉的位置。

先喝一大杯水。

短短数分钟内,明显地感受体内情绪的消除,包括肌肉的放松。

还有抽离法,不能脱离现场但又想情绪回复平静。

舒缓紧张状态:安排一个人独处,凭借学习而提升自己,改变生活方式。

究竟是环境支配我们,还是我们创造环境?这是每个人需要自己决定的问题。

若人相信前者,你将会加入在水中煮死的青蛙一族。

反之,带着后者的信念,不断地思考、尝试,你总可以创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其他有效的减压方法:运动、听音乐或唱歌、任何可以使自己大笑的活动、按摩。

压力使身体产生大量肾上腺素,导致内分泌方面的改变,运动可以重建平衡。

音乐是最容易使左右脑平衡的方法,唱歌更可以把身体里面积压的不良情绪减低或者消除。

笑可以驱使身体的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做出很多积极的变化,使整个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快速地得到改善。

说来奇怪,原来情绪是储存在整个身体内的,一次好的按摩能使体内的生理状况改变,从而使存留在身体内的情绪压力大为减低。

无效的减压方法:发泄怒气、暴食、疯狂购物、饮酒、滥用药物、其他逃避的方法。

给家里的准大人空间和地位。

告诉老人,哪些事是不能接受的。

参加一些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学习班。

有的时候单独出去透透气。

对于已经没法挽救婚姻的家长,我提议采取以下的态度:接受自己做出决定的人生,并且从每一件事中寻找其正面意义,让自己以后的日子更成功,更开心。

借用佛经的意思:与一个人结婚是天大的缘分。未完全清楚是否无法挽救时,应该深入检讨一下,对这段缘分带给自己的正面意义是否已经全部了解。

双方应该尽可能做到充分和成功的沟通,清楚了解双方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确定了分、合的原因和理由之后再做决定。

单身或单亲亦可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对孩子来说,分居和离婚必然带来伤害,家长应该三思。

因为自己固执于某些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与一个人分手,则同样的情况以后也许会再次出现。

要知道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有对也有错的可能。

标准只有一个:自已所坚持的那套,是否真的能带给自己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

如果尚未能够,修改哪一部分会有更大的机会?

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父母是绝对不能替换的,也是完美不容伤害的。

夫妻关系有所改变,不等于父、母、子的关系有改变,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伤害减到最低:把问题限制在夫妻之间的范围内。

不要隐瞒事实和欺骗孩子,应该用坦诚的态度与孩子谈论问题,包括个人内心感受和事情的进展。

向孩子保证家长之间发生的问题不是他的过错,而修复的责任也不在他。

两个大人之间的事,应该只由两个大人解决。

不管婚姻的状态如何,双方都应关心和参与孩子的生活。

如果孩子与两个家长能够保持定期和良好的接触,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尽量避免对孩子说另一位家长的不是,每次对对方的指责都会在孩子的内心引起很大的矛盾与冲击。

如果不得不说,每说一项不是,至少同时说出一项对方的优点。

再婚的父母,不应强迫孩子称呼自己的新伴侣为父亲或母亲。

孩子把哀伤藏在心里,他日将对他的成长形成障碍,人生总是向前迈进。

若孩子对逝去亲人的情结太大,可以尝试运用隐喻或象征的做法化解,例如把心中的话写成一封信,用火烧掉,再引导孩子想象亲人在另一个世界收到了信、读信时开心的表情和对孩子的回话。

另一个办法是引导孩子做些为纪念逝去亲人而做的事,例如去探望老人院、帮助别人,甚至做一些提高学业成绩的行为。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逝去的亲人喜欢见到的孩子为他所做的事。

你俩已是夫妻,若无心或不积极地去做一些功课,是不容易建立愉快、美满的婚姻生活的。

幸福不是谁赐予的,而是需要两人明白和注意,并且诚意地执行一些思想与行为,使它们成为习惯。

俩人多谈谈话,谈话之中避免抱怨对方或者对对方提出要求。

事实上,如果你们能够认真地试一次悠闲地谈话,刻意地控制说话中没有这两类的语言,你俩会惊讶所得到的舒服和感受……

让夫妻关系好,要“做”一些事。

身心语法程式学(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脑,包括意识与潜意识,去体验每天生活的意义、提高做每件事的效果的学问。

由于我们做什么事都必须运用大脑,所以,这门学问可以应用于人生中的每一个方面,因此也可以说是能提高众家学问的学问。

NLP可以使一个人有彻底的改变,消除自己内心的障碍,从消极变为积极,对人生的种种事情有清晰的了解,从而找到人生成功的路向。

运动机制学(Kinesiology)是研究如何运用人体本身已有的学习、强化和治疗能力的学问,其中包括了中国的经脉知识和西方近代对器官、肌肉及经络的研究成果。

例如中国的针炙,便是运用身体本有的复原能力去提升一个人的生命系统机能,而活动机制学比针炙更进了一步,发展出不需用针也可以达到增强智力、改善健康等效果。

情绪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绪、思想及身体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系统的3个主要方面。

脑神经科学(Neurosicence)很多先进科技产品的出现,使研究处于运作中的脑成为可能。

演讲培训技巧(Training Technology)。

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系统排列(Systemic Constellation)。

李中莹老师研究学问的原则:

1、所有的好学问都应该能够“做”出来,就是一定要有技巧的支持。

2、所有的学问都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3、所有的技巧只要学员愿意去做都能够做得到、并且有效果。

4、不搞个人崇拜。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

“家庭大学”培训4个主题: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孩子快乐学习、家长自我提升。

生命系统

1.生命的传承是为了什么?生命系统的核心动力就是维持系统本身的有效延续:平衡,发展,壮大。所以每个人都是生命系统这条来无头、去无踪的项链上的一环。首先必须承认生命系统的存在,最近回老家,长辈也都说养个孩子又麻烦又累,但同时又说如果没有孩子要急坏了,为什么要急?这是生命系统的本能。当我看到宝宝出生第一天,靠在妈妈身边,不用睁眼就能准确的找到妈妈的乳头并毫不生疏地吸起第一口乳汁,我觉得很神奇,这是本能。

2.孩子为啥调皮?

跟6岁以下的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6岁前孩子用右脑学习。所以孩子调皮、捣乱,其实也是本能,生命系统认为这样对孩子是最好的。科学的研究是,不断地打破规则、寻找新鲜感,大脑中神经元就能最大化的进行连接。我把这个理论讲给老婆听,告诉她孩子不是故意在惹她生气,而是孩子要想更聪明、更好的成长,必须要调皮。老婆听了后,想法也有了转变,开始能比较耐心地对待这个问题了。

3.父母在,还要不要远游?

古语说,父母在不远游。以前一直对很早就离开父母来上海心有愧疚,也想过今后宝宝长大了假如要离开身边舍不舍得。李中莹认为,父母的爱是原爱,分为自私的爱、愚蠢的爱和智慧的爱。

自私的爱:为满足父母的意愿而减少孩子发展的机会。

愚蠢的爱:为满足父母自私的爱而让孩子牺牲自己人生发展的机会,因为这会影响到系统发展的最大可能性。

智慧的爱: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培养孩子自己成长的能力,让孩子有最大的空间自由发展。

所以,生命的传承不能脱离每个人接受生命的第一目的:

促进生命系统的有效延续,包括为生命系统的发展与壮大做出贡献。

父母之爱是唯一指向分离的爱,所以父母应当把培养孩子具备照顾好自己,过成功、快乐的生活当作第一目的。

了解到这一点,就能够做到萨提亚说的“无愧疚的离开你”。

4.相信

知道生命系统的强大,就可以不用太过担心孩子的成长。生命系统的本能会帮助孩子成长,这就验证了康南之前说的“相信生命内在成长的力量”。这也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用太过担心自己或别人,我们只需要给出适当的关注或建议,当TA准备好了,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有了这样的觉察,可以减轻我们的焦虑,有时冷静下来,反而有助于解决问题。

5.妈和媳妇先救谁

这是个经典的难题,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选择。但是如果以生命系统的角度来看,倾向性是明显的。如果不考虑这个极端的问题,在一般性的问题上,从一代更比一代强,新的信念、价值体系取代旧的信念、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倾向于媳妇是有助于生命系统的发展的。

===================

学习模式

每个人的学习模式都不同。人的智力其实不止一种,而是有7种之多(1998)增加至8种。所以,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强,但数学差,有的运动有天赋但对音乐却不是很有感觉。当家长理解孩子有不同的智力特点时,就不会武断地认为孩子是学习态度差或者没有毅力之类,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用好三种内感官可以有助于学习:

内视觉(在脑里看到)

内听觉(内心听到)

内感觉(内心找到气味、味道、冷热等本体感觉、空间感觉和内心感受等)

书中有提到一个用脑“拍电影”的令人惊叹的记忆方法,非常有实用性。

现在学习压力大是现实问题,想改变现实是不可能的,倒不如多探索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式。

===================

亲密关系的本质

1.信念、价值、规条的重叠

两个人愿意在一起是因为彼此共同认可的信念有很多是相同。

而两个人渐行渐远,则可能是因为在很多信念上有冲突,宁可破坏彼此的关系,也要维持自己的信念。

当两个人信念的重叠几乎没有时,也就到了分手的时候。

2.找到对方的值得肯定的部份,扩大重叠的部分

如果想在亲密关系中做出积极的努力,可以求同存异,通过不同的角度换位思考,就有可能理解对方的立场,进而扩大重叠的部分。

3.在规条的部份做妥协

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信念、价值观上无法改变,减少一些规条便已经能够使得事情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他爱我是信念”;“这份爱给我安全感”是价值;而“他必须每天给我5次电话,才能证明他仍爱我”是规条。规条放松些,双方的关系会融洽很多。


2023-07-08 13:41:09

[新一篇] 愛上雙人舞 如何擁有和諧的戀愛、婚姻生活

[舊一篇] 重塑心靈 NLP——一門使人成功快樂的學問 (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