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爱上双人舞(第2版)》内容简介:“成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只是在这个自我被无限鼓励和放大的年代,多的是才华横溢的独舞,或者潜意识里都希望作领舞的那个人,所以即使有了希望和谐共舞的心,也怕迈错了腿,用错了力。《爱上双人舞(第2版)》是从“我”迈向“我们”的思维与行动指南。这幸福的一步,到底该从哪里开始,相信许多人会豁然开朗。
李中莹,美国职业催眠治疗师、NLP培训师,香港专业效能管理学院创始人。专门从事情绪、态度、对外沟通等问题的研究。
自1997年起,李中莹先生在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的多个城市主持NLP实用技巧培训,被称为“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除了主持NLP相关培训课程,李中莹先生同时设计了“亲子关系”、“恋爱、婚姻关系”等方面的课程,将NLP理论应用于实践中,适合中国人的现实需要,对处于变革中的中国读者处理个人生活问题,具有一定启迪作用。《爱上双人舞(第2版)》就是该课程的指定读物。
第一部分 恋爱婚姻关系中的相关概念与技巧
你对“恋爱婚姻”这个问题认识多少?
“爱”与“拥有”
内心的照片
婚姻的五大致命伤
“太空时间”
共同信念、共同价值
“我”加“你”不一定构成“我们”
爱、性、共同生活
爱、爱情、使人幸福的爱情
爱的激情
结婚前后的不同
个案讨论1:错爱马夫
个案讨论2:饿死自己的孩子
个案讨论3:丈夫绝情
第二部分 必需的成长
人需要成长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假如没有充分成长,在恋爱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成长的五个阶段”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
“家庭系统排列”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第三部分 结婚前的问题
结婚对象的三大致命缺点
早恋的问题
适婚年龄
个案讨论4:三个寂寞的女台商
第四部分 婚姻关系的八大问题
“自己提升了,而对立尚在原来的地方”
“对方失去了吸引力”
“对方不了解自己”
“意见不合”
“有了第三者的出现”
“因为孩子或工作,忽略了对方”
“移民或工作使我们两地分隔”
“家中的老人使我们关系紧张”
第五部分 如何能维持恩爱和谐
对方是谁?
事半功倍的“投契合拍”技巧(一)——内感官的配合
事半功倍的“投契合拍”技巧(二)——“先跟后带”的语言技巧
给对方足够的空间
“贤妻良母”很难做
两人相处的沟通技巧
黄金时间
感情伴侣能否成为事业伴侣
建立两人的共同目标和未来远景
第六部分 当婚姻已经破裂
婚姻问题造成对孩子的创伤
分手的创痛
财富的分配
不要急于找第二春
第七部分 情绪与压力的管理
对情绪的正确认识
消减压力的技巧
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
当别人有情绪的时候
附录 “内感官配合”的问卷答案
婚姻的五大致命伤:1.坚持“我是对的”;2.“托付心态”;3.不愿意讨论自己与对方的内心感受;4.维持“苹果皮”式的和谐;不知如何处理冲突“太空时间”是夫妻两人共同度过的一段很特别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者情绪抛开,就像做宇宙飞船去了太空,把所有的不愉快都留在地球上。爱一个人,并不给你这些权利:1.要对方也爱你;2.要对方听从你的话;3.要对方照顾你的成功快乐;爱一个人,只给你一个权利,为对方做一些事。你为对方做的事,对方接不接受,也是对方的权利,你没有权利要求什么。结婚对象的三大致命缺点,第一是不肯改变,第二是托付心理,第三是不愿分享内心的感受引自 必须的成长
婚姻关系的八大问题:1.自己提升了,而对方尚在原来的地方;2.对方失去了吸引力;3.对方不了解自己;4.意见不合;5.有了第三者的出现;6.因为孩子或工作,忽略了对方;7.移民或工作使我们两地分隔;8,家中的老人使我们关系紧张两人相处的沟通技巧:1.要谈就要有诚意的谈;2.支持配偶,就算他/她做的并不完美;3.避免批评抱怨对方;4.避免嘲笑伴侣;5.避免喋喋不休;6.避免盘根问底;7.避免讨价还价
在夫妻关系里,内心的身份定位是两人平等,同时对对方是绝不设防的。如果没有允许两人共同讨论的预设机制,突然出现的批评会使对方把关注焦点放在维持对等身份上,从而做出抗拒反应。引自 八大问题之“自己提升了,而对方尚在原来的地方”
不要去教对方怎么想,怎么说话,怎样做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说,因为你一开口就显示出你懂得一些好东西而他不懂,马上便会给自己制造一个高于对方的地位了,你应该不说,只做!把你的改变在行为上呈现出来,慢慢对方就会感到你不同了,比以前好了。终于,对方忍不住开口问你,这时,你不可以像打开水闸似的滔滔不绝地说!因为这又会使对方感受到对等身份收到威胁,你会前功尽弃。你应只说一点点,轻描淡写地说。这样,对方会越来越有兴趣,这时你可以引导对方看看你的课程讲义——这是为了让他/她产生‘自己学回来’的感觉,然后才与他/她讨论。引自 八大问题之“自己提升了,而对方尚在原来的地方”
5%的婚姻是幸福美满的,剩下的95%暗潮汹涌。看到这个数据略震惊,但有些观点深表赞同,大致即经营感情是耐心而持续的过程,其付出程度甚至不亚于事业;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当“我”成为“我们”时,注定要牺牲某些东西来成就它;“不愿改变”是判断对方不适合结婚的首要条件;为了事业而两地分居的婚姻结局往往很糟糕。
全书精华:“爱一个人”并不给你以下权利: (1)要求他/她也爱你; (2)控制他/她的思想行为; (3)要求他/她照顾你的人生快乐。爱一个人,只给你想为他/她做一些事的权利。而就算这样,也是由他/她决定是否接受,你不能要求更多。
《爱上双人舞》,主要讲如何处理,夫妻、恋人之间的关系,期间也会穿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技巧等等。
特别容易懂,甚至都可以拿来当厕所书。
看着看着,难免会觉得有点重复或者略显啰嗦。因为,基本最主要的就是在摆明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只是拥有了为这个人做些事情的权利,而没有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什么或者改变什么。
其实,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这是一个特别浅显的道理,但往往进入爱情中的我们,太喜欢占有,太喜欢自己做对方的独一无二,反而导致给对方太多束缚,让对方因不堪重负,而选择逃离,或者出现争执。
于是,在爱情或者婚姻的关系里,保持理智,竟是如此的重要,那些依然幻想着,找到老公就是找到自己下半辈子依靠的姑娘们,尽早清醒吧,事情远没有,传统观念来的那么恒久,那么一直按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如果你的老公还在为生存忙碌奔波,把养你养孩子的重任全部压在他身上的时候,他的心就只有劳累,而没有轻松开心,因为,你让他背负了本来你们共同的责任。
不要觉得,结了婚还要辛辛苦苦工作很辛苦;不要觉得受了委屈还不能跟老公说无比委屈;不要觉得本来以为自己找了个依靠却不能堂而皇之的依靠很累。。。。
生活,给了你爱人,给了你家庭,就给了你责任,这个责任,当你意识到它的意义时,你不会觉得这是辛苦是委屈是劳累,而是幸福。
1就算对方做得不够好,只要能符合最低的标准,这是给对方空间和爱的表现。
2如果准备白头到老的人都不可以分享分担你的情绪感受,那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
3爱一个人,只给你一个权力,就是为他做一些事,而不是给你要求和控制他的权利。
4真正有足够自信的人,并不是那些处处显出力量的人。如果一个人需要拿着刀走路,他的胆子肯定大不到哪去。
人生的快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策划如何能增添更多的快乐,如果又能得到丈夫的关怀照顾,表示双倍的幸福。
7培养共同的爱好,有讨论矛盾的机制。
8如果没有准备好离开父母的系统去建立自己的系统,请不要做结婚的决定。
9告诉对方你希望两人达到怎样的状态,而不是你要对方怎样做。
10给对方给予肯定,即使观点不一致,先跟后带。
11鼓励对方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尊重对方隐私。不要什么都让伴侣交代清楚。凭着对对方的信任维持美满的婚姻关系。
令人满意的爱情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能漫无目的地找寻,更不可能无意中碰到。
想拥有满意的爱情,必须:
(1)清楚认识自己
(2)对爱情对象有正确和清晰的要求
(3)找到合适的对象后,双方共同努力经营你们的爱情
爱情完全与事业无关,爱情是两个人的心灵相通。
两件事情的环境、态度、心境、想法和技巧都完全不同。
细心思考后,写下对爱情的最低要求。
把工作与爱情完全分开。
制造一些新的环境去找寻可能的人选。
找到一些符合最低要求的人选,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
同时努力投入那些学习研究或者活动,使自己得到他人的接受并被他人所注意。
抱着这样的态度谈恋爱,每次的感觉都会更淡漠一点。
她不是在谈恋爱,只是在消遣寂寞,像找人来跳舞一样,音乐完结便把对方推开。
如此绝对不会有机会在爱情上成功的,尚且有最重要的一点:她对男人没有一份尊重,合她意的男人不会接受她。
中国人是很愿意忍受痛苦去维持表面和谐的。
勉强忍受是保证日后关系破裂的方法。
然而忍受的确不是办法。
国人对婚姻的传统观念,会孕育和促使产生貌合神离的婚姻关系。
八个常见问题:
自己提升了,而对方尚在原来的地方。
对方失去了吸引力。
对方不了解自己。
意见不合。
有了第三者。
因为孩子或工作,忽略了对方。
移民或工作使我们两地分隔。
家中的老人使我们关系紧张。
向生命的更辽阔处去成长吧
如云端看山,就烟火左淡
平平淡淡亦神清气爽
生命又如六月的草木
多蓬勃了几分
不要陷在固有圈子的泥潭里
不要麻木在忙碌与焦灼中
要时不时的去野外走走
去爬爬山 去看看海
去了解人生的辽阔
于是我们也就更明白
有些人本不值得
有些事也本不必要斤斤计较
山色秀丽时 也愿你我心意澄明
两个人的确有可能因为不能在一起生活要分手。
我的建议是既然决定要分手,自己亦有责任,无需再指责对方。
通过平心静气的交谈帮助双方找出问题所在,对方的话能够让自己看清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里。
就算不能挽回婚姻,以如此方式分手后可以仍是好朋友,两人都可以有新的机会。
有了孩子而离婚的父母,用这个方式分手,能把对孩子的伤害做到最小。
不要因为误会而分手,而应该是因为了解(无法在一起的原因)才分手。
一份准备拥有一生的感情关系值得你花多少心血去维持和改善?
一个你准备陪伴一生的人值得你花多少时间去了解和沟通?
这些问题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
没有做该做的事而只在抱怨对方不适合自己,就像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不断地用沙堆砌塔,然后又不断地摧毁它。
这样的人生,到头来只落得一无所有。
有些人认为配偶的性格与喜好应该与自己一致,所谓志趣相投。
也有些人说应该找一个刚好填补自己不足的人。
两人的不同,可以成为冲突的理由,也可以成为突破与提升。
问题在于,两人之间有没有保持足够的沟通,有没有准备放弃一些个人的信念价值,建立更多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用另一个方式说:他俩有没有准备减低“我”的地位,去提升“我们”的地位。
太太发展出远足游山的兴趣,而丈夫也培养出对文学的爱好,两人都感到因为愿意支持对方而使自己的生活也提升了、扩展了。
某件事情的“意见不合”,与一份伴随自己一生的感情关系相比,哪样较重要?这需要自己做决定。
人生其实是不断地做取舍决定的过程,自己决定、自己承担后果。
很多时候,两人的冲突只存在“规则”的层面,目标其实是一样的。诚心看对方意见,共识便会很容易出现。
个人成长的问题,未曾充分成长的人是不适应结婚的。
适宜结婚的人必须身、心都具备足够的、良好的能力。
一个成年之前没有在心理上充分成长的人,成年之后仍需要继续成长。
这样的人潜意识中有一个信念,就是成长必须在父母的眷顾之下,于是他就会在婚恋时去找寻“父母”。
孩子对父亲的感觉是,父亲是力量的来源,孩子老是想证明自己有力量(经常换伴侣、男的喜欢追求不易追到的对象、女的喜欢给男朋友难题),
包括做了坏事而没有被发现……
你做他的母亲,永远不会成功,你俩这样生活在一起,两人都会感到很痛苦。这样地坚持下去你实在是妨碍了他的成长。
如果另外的一个完全不走路,那么如果两人要继续在一起就只得把他背起走路。这样不对,因为这样你俩绝对不能建立幸福快乐的关系。
你的幸福快乐,可以跟这个人一起取得,也可以跟另外一个人一起而取得,更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而取得。
人生总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尝试拉他,但是当你发现他完全不愿走路而要求你把他背起的时候,你必须自己决定这是否是你愿意拥有的感情关系。
一个被父亲溺爱的女儿,习惯了父亲的宠爱迁就,当她成长后发展自己的感情关系的时候,她不会尊重男人,特别是她的男朋友。
她会要求男朋友做出如她父亲般的迁就,两人便不能发展出一份平衡的、充分成长的关系。
她会失望地看到对方终于因为受不了而放弃她,或者不愿放弃而欺骗她。
在女儿10-12岁的时候,应该交回母亲照顾,培养亲密关系。
在男孩11-12岁的时候,应该发展与父亲的亲密关系,引导对女人的正确态度。
中国人的社会里,男人普遍地对女人的尊重不足,男人对伴侣的不忠也有很高的比例。
在这些情况下,很多婚姻都名存实亡。
现实生活往往事与愿违,两人同住总是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而两人之间又没有处理问题和解决冲突的机制,关系便开始紧张。
如果两人多少都有不愿低头的心态,再加上中国人对情绪的普遍错误概念(不愿谈感受而只说道理、要求对方不要带情绪回家等)。
说老实话,绝大部分的男士在结婚时是有诚意想这样做的,只是,做到一生与共,必须两个人都做些事才能成功。
如果女方在结婚后把自己的生活都交给丈夫照顾,那么,结婚前丈夫看到妻子拥有的优点不是消失了,便是打了折扣。
妻子不好的地方又在婚后同住的环境里逐一浮现出来,此消彼长之下,再加上生活压力、情绪冲突、两人不懂化解紧张关系等,
只要有机会出现,便容易有第三者了。
犯罪学有一句名言:犯罪的出现,只是一分动机,九十九分机会。
不想见到有第三者出现,就需要坚持做提升两人沟通和关系的事情,使得那一分的动机不会出现。
其实,只要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都必然有同等的责任,不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没有做该做的事,让两人关系出现了缺口,第三者才可以走进来。
若一方摆出“我没有错,但我愿意原谅你”,则挽救无效。
如果一方坚持“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段婚姻也不能挽救,怎么做也只是延迟终结的出现而已。
很多夫妻对一纸婚书有很错误的理解,他们也许以为这张纸有些神奇力量,会把两夫妻的感情自动维持和增进。
或者这张纸会代他们解决欠缺沟通、没有共同兴趣、缺乏协调和合作的问题。
婚姻证书只是一张纸,它的存在价值只是让他俩有个合法地位,让其他人知道他俩是夫妻而已。
这张纸对于他们两个,尤其是对他俩的感情关系,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
如果他俩不做点事去显出两人都在乎这份感情关系,婚前婚后都是同样的失败结果。
就算孩子对做妻子的很重要,若妻子没有了与丈夫良好的和谐关系,她的母亲角色不会做得成功。
孩子长大成人后,便会离开父母的系统去建立自己的系统(家庭)。
从家庭系统的理论看,新的系统比旧的系统更享有优先权。这也许不完全符合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但却是人类进化发展至今天的实际法则:
年幼的一代比年老的更有生存的优先权,这个种族才更有可能延续下去。
他的父母,应该维持自己两人的系统,这个才是他俩所属的系统。
他们可以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同时保持自己两人的紧密关系。
这才是最健康的社会发展情况。
人生十项:精神、修养、健康、学问、爱情、家庭、朋友、社会、事业、财富。
分数低的项目,就是一个人的困扰来源。
成功快乐的人生,只有在所有项目都维持在大致相近的分数时获得。
社会上有很多人拥有大量财富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去享受它还有人事业成功但家庭破裂。
这样的人不会有真正成功快乐的人生。
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出健康心理的人,会有一种“自我价值不足”的表现,简单地说,就是欠缺自信、自爱和自尊。
工作太忙的背后,也许只是借工作逃避无趣的家庭生活。
包办婚姻也可以有美满成功的夫妻,重要的不是开始怎样,而是以后要怎样。
在他们各自的人生里,把事业和婚姻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哪个高一点。
在结婚之前,若有很吸引人的事业机会出现,他们会考虑结束恋爱关系去接受那个机会吗?
事业与婚姻之间的比较,是每个人有权和有责任决定的事,自己需要清楚内心对这两事件的定位。
旁观者可以给你的,只是参考意见,并没有顾及很多其他重要因素。
事实上,两人感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能否终生厮守,有一半的控制权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一个工作环境能否让他在那里度过一生的决定因素,并不完全掌握在你的手里。
用一件短期的东西去交换长期甚至终生的东西,除非前者具有极大的价值,才值得考虑。
每当有为工作而牺牲夫妻间感情关系的情况出现时,你差不多可以肯定那份感情关系已经亮了红灯很久,那个工作机会只是让两人较平和地分手的出路而已。
既然可以这样的分开,又何需结婚?既然决定结婚,又怎可以让工作或其他什么事,使两人分开?
在自己最熟悉、优势条件最多最强的环境中不能成功的人,怎会在陌生、条件少得多、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成功?
在过去的中国,很多家庭都有这些现象:除非老人家自动放弃权力,否则就算老人已经老到不能主事,但仍然是一家之主。
这个现象,上至官庭,下及农家,无一例外。
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认为,更正确、给家庭系统中的人更人机会愉快生活的模式是:当时间到了,父母让孩子离开家庭去建立自己的家庭系统。
如果老人家选择与孩子同住,老人家需接受由孩子担任一家之主。
这样,孩子可以继续在很多事情上表示对老人家的尊重,但是在家庭成员如何相处及互动的行为模式上,做决定的人是孩子。
每一代人在自己最强壮的一段时间里建立家庭,生孩子,抚养孩子。
孩子也应该优先照顾自己的家庭系统,因为在旧的系统里,父亲在照顾系统里的人。
而在新的系统里,是做丈夫的照顾其他人。
所有的生物都是以这个模式把生命流传下去,而且只有这样,一个生物种族才可以进化得更成功。
如果让种族中不是最强壮的一个成员负责维持整个系统,这个种族就会有毁灭的危险。
试想,这样环境下,一段婚姻关系如何能滋润发展?
对妻子来说,婚姻生活只会是不断地忍受委屈;而对丈夫来说,婚姻关系也只不过是不断的无奈及无力感。
如果男的结婚后与妻子的父母同住,类似上述的问题也会产生,做丈夫的不能充分地发挥一家之主的力量,除非老人家懂得让年轻一代掌权。
有些妻子,虽然结婚后与丈夫居住,但是经常返回娘家,积极地参与娘家的生活。
这是还没有充分成长,还没有脱离父母的表现。她的婚姻关系,很快便会出现问题。
如果还没有充分成长,没有准备好离开父母的系统去建立自己的系统,请不要做结婚的决定,待自己内心把这件事搞清楚之后再结婚。
不然的话,只会扼杀了一份珍贵的感情关系和一个可能是很好的婚姻对象。
一个住所,便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需要一个领袖、户主。
每个系统都有一些与别的系统不同的事情和规则,系统内的人需要遵守,系统外的人需要尊重。
如果老人家只有一位,怕孤独,或者年龄大了,健康欠佳,也许养老院是一个对大家都好的安排。
在西方国家,把老人家送去养老院已经是很普通及平常的事,而且被看做是照顾老人家的最好的安排。
说到底,两个人都不能放弃父母,千百年的传统使我们受不了这样的一份罪恶感。
事情不是他的错,问题来自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
若改善后的情况你仍然不能接受,你应该认真、坦诚地与配偶谈一次。
不然的话,两人的感情关系会走下坡路了。
两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今天认为重要的事,明天会被更重要的事取代。
今天可以容忍的,明天变得绝对不能接受。
年轻时事业成功或许是最重要的,但中年时养育孩子或许变得优先,老年时追求健康或者心灵的提升则成为目标。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两人要经常针对这些情况进行诚挚的对话,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感受。
就像跳舞的舞伴一样,两人都不断地通过感觉调整动作与对方进行配合,这份关系便有良好的发展,经得起挑战和风浪。
反之,若总是强调自己对对方的要求,抱怨对方未有符合自己的意思,两人之间便会无声无息地出现距离,而且越来越远。
当他俩察觉的时候,可能已经太迟了。
消除问题,找个机会,制造出良好的气氛作为一个开始。喝下午茶,一边谈谈双方对两人关系的愿望、自己对本人角色的看法。
简单的说就是:说出你希望两人达到怎样的状态,而不是你要对方怎样做。
在一份感情关系里面,无论是恋人关系或是夫妻关系,两个人的身份必须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有基础去建立和谐美满的相处关系。
凭着这个基础,以下的重要概念才能建立起来:
1 接受对方是与你不同的人,不能跟你事事有一样的看法和做法
2 爱一个人,不等同于你有控制他的权力
3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都只可以改变自己
互相属于的概念,促使双方错误地以为有权利去要求对方对自己必须绝对坦白,有权利针对任何事情去盘问对方、取得任何资料。
你去问任何两个和谐恩爱的夫妻,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很多事,也不知道对方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处理。
他们是凭着对对方的信任维持美满的关系。
你绝对找不到一对能够真正彻底“完全坦白”的夫妻,因为就算他们愿意,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伴侣之间不能真诚相对,关系又怎么可能是好的?
所以,不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空间,会破坏两人的感情关系。
除非与你结婚的是一个小孩子,否则,你应该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
欠缺这份信任的感情关系,必将千疮百孔、筋疲力尽地终结。
反之,你鼓励对方有自己的时间,尊重对方的隐私,同时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信任和体贴,对方会愿意对你更好,愿意为你做得更多。
时间的标准需要一个合理的标准,但是怎样才算合理则不是旁人能够决定的,而必须两人共同讨论出来。
这是说:每对配偶都应该有留给自己的时间、留给对方的时间,和与众人一起的时间。
仅仅是出于对配偶有一份尊重,只要对方没有刻意隐瞒,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朋友?
在钟摆的另一个极端,则是要求过大的个人空间。这种情况较少,但是存在。
我曾碰到过一个个案,女的坚持每周四天在娘家生活,到睡觉时间才回到丈夫身边。
周末或假期,只要找得出理由,两人都得与妻子娘家的人在一起。
终于那位丈夫受不了,来找我咨询。
原来那个妻子没有充分成长,还未能在心理上离开父母和兄弟姐妹,而妻子的母亲才是最大的问题:
她在心理上把孩子们当做是她的父母和丈夫!
这样对配偶很不公平,假如女方不能成功地成长过来,这段感情关系最终会以失败结束。
每当对什么事不满意的时候,停下来想出三个方法去处理。
然后选择你最愿意、效果可能最好的一个去付诸实行。
把批评抱怨的话写在一张纸上,然后用另一张纸,针对每一句的批评抱怨,写下一句开解的话。
批评抱怨总是把焦点放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开解的话就是去注意自己拥有的东西,和可以有的不同选择。
感情关系中的两个人,必须有平等的地位才能发展出快乐满足的感觉。
嘲笑对方是最直接的方式说:我比你好!对方会产生被压低了,失去平等地位的感觉,是十分难以接受的。
被伴侣嘲笑的人,心中产生愤怒,和报复的动力。
说话的效果不是来自说了多少个字或者重复了多少遍。
很多人看见说了没有效果再说,就好像自动售卖机吞噬了你的硬币却没有吐出饮品,你再放硬币进去不是很笨吗?
喋喋不休不会增加效果,而只会减少和谐,破坏感情。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同样的话只说一次。
每当自己不自觉地喋喋不休了,叫伴侣提醒你。
要说的事,预先想想如何只用三句话说出来。
经常提醒自己多看、多听、少说,这能使一个人观察更多、掌握更多、更受人欢迎。
避免盘根问底。
无论涉及的是什么事,你都要尊重对方的空间,而没有控制对方的权利。
细心想想,你会明白:你有权利离开他/她,但没有权力要他/她说出来。
若你用什么事相威胁,逼对方一定要说什么出来,这份感情关系的基石出便已经碎裂了。
如果伴侣需要事事向你交待,必然会使你的身份高于他/她。
每天不断的躲、捉,感情关系已经荡然无存了。
必然是两人之间出了问题,伴侣才会冒险想去做那些你不允许的事。还是从根源着手,放过表面性的问题吧。
感情关系不是贸易买卖,如果用贸易买卖的态度去处理两人之间的争执,将会难以成功,而必然造成对感情关系的创伤。
最大的问题是:物质世界里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予一个金钱上的定价,但爱和爱情是无法以金钱衡量的。
我曾听过有这样的事:太太逼丈夫给她买一件名贵的东西,在未买回来之前,不跟他上床!
这个太太愚蠢之极,丈夫在这件事情之前也许对太太的爱没有金钱的标准,在这事之后,他有了!
爱给一个人的唯一权利就是为对方做些事,而且真心爱着对方的人都很愿意为对方做事,并且当对方接受自己为他/她所做的事时,自己会很开心、很感满足。
更因为这样,当对方有需要面向自己开口要求时,自己会很乐意得到这次为对方做事的机会。
从这点来看,两人关系里没有给“讨价还价”存在的空间。
事情可以有该不该做的讨论,但是讨价还价是另一回事:事情应该做,但是因为给我的报酬不够,所以我要求更多的回报。
这样便给对方一个讯息:我对你的爱已经不足以支持我去为你做这件事了。
很多关系不好的夫妻,以为花一大笔钱旅游便可以有改善,他们只不过是找一个昂贵的地方吵架而已。
反之,如果他俩找一个又穷又苦、吃不好、又没好风景的地方住上几天,他俩的关系反而有机会提升。
我们不要以为花钱才能得到乐趣,两人之间的乐趣,是在共同探讨、共同坚持中培养出来的。
想想你们居住的城市有些什么地方你俩没有去过,想想有些什么运动、活动、玩意儿、儿时愿望你俩愿意尝试。
对一个有本事、有胸襟的女人来说,当一个盘子里的蛋糕变少的时候,就不要跟自己人争夺,去寻找新的盘子。
感情伴侣能否成为事业伴侣,并没有标准答案。两人在决定之前,缺乏仔细和客观的分析、讨论。
当人们处于困境时,内心坚信困境将结束的人,与内心不知困境何时才能结束的人比较,前者的动力更强、情绪更稳。
所以,在一份感情关系里,如果总有一些想在未来实现的共同目标,两人便有了思想上的寄托,就算实况辛苦困难,仍然有足够的动力一起前进。
孩子会潜意识推动制造一些自己的问题出来,以为这样能使父母停止争吵。
这便是孩子多病、学业成绩急降、出现不当行为的原因。
愿意谋取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和平地解决冲突,孩子便不会因为父母之间有冲突而惧怕惶恐了,
从而明折冲突是可以解决的,懂得当有冲突出现时可以怎样做了。
如果争执变得激烈,但仍然能坚持上述的态度,并且事后为自己的情绪向对方道歉,孩子便能明白:
激情情绪是不对的,需要道歉。激烈的冲突是可以处理无需惧怕。这样便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无论什么原因,使用暴力是不对的,因为暴力是错误和无效的行为。
暴力的方向是伤害和排斥,而感情关系的起源和凝聚力是爱,两者是反方向的。
所以,每当有暴力在感情关系出现,使用暴力的人是发出一个讯息:我不单已经不再爱对方,而且是准备摧毁这份关系、伤害对方。
对方因此再没有维持这份关系的责任、需要或可能性。
很多家庭里的暴力行为都被受害人默默忍受而不为外人所知,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比前面说过的冲突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而很多家庭里的暴力行为受害者是孩子,其中包括把配偶的怨愤发泄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来说,父母分居表示他与父母组成的“钢铁三角”关系破裂了。
对孩子的深层潜意识来说,这是一个差不多完全不能接受的情况。
孩子会想做些事情去把父母重新连接起来,一般这没有多大效果。
孩子对父母分居反应的第二个阶段是怪责自己。
孩子的第三阶段是麻木和自暴自弃,没有自我价值,不会爱护和尊重自己。
因而对别人也无法爱护和尊重,因为他认为父母已经放弃了他。
他会重复给自己制造失败和不如意的经验,去证明自己是不值得被父母爱的,父母放弃自己是对的。
他的感情关系也不会发展得很好,因为他不允许自己有比父母更成功的婚恋。
如果父母的分手是痛苦的和充满仇恨的,孩子的伤痛和伤害将是最大、最深的。
每当父母的一方向孩子指责另一方的不是,孩子听到一个心中绝对完美和正确的人被否定,而做出否定的又是另一个孩子心中绝对完美和正确的人……
大部分的父母,当他们争吵时,他们仍然深爱孩子。
就算他们决定分居甚至离婚,他们仍然是深爱孩子的,只不过他俩之间的问题已经大到超越一切,包括对孩子的爱。
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是他们两人的事,他俩已经成年,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该怎样过,当然亦有责任承受自己决定的后果。
若他们仍深爱孩子,他们可以做一些事,使两人的冲突和分手给孩子的伤害和痛苦减到最低。
无论你有什么情绪,或者痛苦,都要明白这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责任,事情中都有自己决定引起的后果。
绝对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另一方,更不要说问题是孩子的错,或者是孩子引起的,就算是说笑都不可以。
每个人都会有烦恼与不如意,我现在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可以这样说。
假如孩子较年长,能够与你像朋友般倾谈内心的感受,你可以把内心的一份情绪带出来与孩子谈谈。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对孩子的爱都不会改变。
假如父母双方都能按照上述的做法,在冲突争吵的过程中与孩子保持沟通,孩子心中虽然难受,但是会感到父母懂得处理他们自己的问题,
便会减少制造问题,也会减少对自己的责怪,尤其是当父母愿意与孩子探讨内心的感受时,孩子也会愿意对父母坦白说出内心的感受,并且接受父母在谈话中的引导。
如果父母的感情关系继续恶化,发展到需要分居或离婚的地步,有了上述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心理困扰可以保持而不再恶化。
当分居与离婚已成定局,父母都分别能够与孩子建立一个更紧密的关系,互相支持。
整个过程中父母分别用语言去给孩子保证,他们对孩子的爱保持如前一样,无论什么事情都不会改变这份爱,在实际的接触相处里,孩子会真正感受到这点。
这样,孩子能够接受父母已经分开的事实,内心虽然有份惋惜、无奈,但是,由于他仍享有父母的爱和支持,他仍然可以继续成长。
很多坏掉的婚姻关系都以怨恨、报复的心态结束,往往以孩子作为伤害对方的工具。
凭着爱而开始的一份关系,过程中两个人对这份关系作为伤害负有完全同等的责任,因为不能相处而要分手,这是值得惋惜的,但不应该以憎恨、报复的心态结束。
因为配偶的问题而利用孩子去伤害对方,这是完全漠视无辜的孩子,无视身为父母的责任了。
两人之间因为有爱而结合,现在假如对对方的爱已经完全消失,甚至要用法律的标准去处理事情,是很可悲的事。
用这件事去伤害另一方,孩子所得的伤害比另一方的大得多。
对于已经分居或离婚的夫妻,最好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我的婚姻已经失败了,我应该为怎样减少给孩子的伤害而做点事。
所以,应该安排一些时间三个人在一起,不代表夫妻聚合,而是父母与孩子团聚。
如果在同一城市,每周一次并不过多,最少也要每月一次。
利用长假探望另一方,顺便旅游,对孩子是很有意义的事。
假如不能够的话,不安排三人聚会比争吵紧张的三人聚会好,因为没有三人聚会,孩子尚可保存一个憧憬,不至于绝望。
就算孩子愿意,也不要孩子这样做,告诉孩子他只有一个爸爸或妈妈,什么人都不能替代,以此来表示对已分手伴侣的尊重。
我会尽我的能力去为你做一些事,让你感受到这个家庭的爱、温暖、保护与和谐,希望与好的和谐的沟通。
大部分人在分手时总有一份创痛,这份创痛往往建筑在对对方的失望之上。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自己对婚姻的失败也负有一份责任。
人生追求的是成功快乐,结婚的目的,说到底,也只不过是想有理想的家庭生活,这会使自己感到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只不过,成功快乐的人生可以与这个人一起而达到,也可以与另一个人一起而达到,
更可以自己一个人生活而达到,除非自己坚持不可能,因而扼杀了其他机会。
人生中各种事情的发生是因为有了让它发生的条件,让该发生的发生,让该结束的也就必须结束。
人的聚散离合也是一样,而且必然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所以,既然决定分手,便要真的放下。
两人在一起时,都曾经为这份感情关系付出,亦曾经为对方的付出和回报,也已经互相抵消了,并没有拖欠。
就像佛家说的:因缘而聚,缘尽便分。
用这个态度去接受分手的事实,便能够把过去放下,面对未来。
这样才能够有新的机会,而对方也才会有新的机会。
至于那份痛苦,必然要等到心中没有怨恨时才能消逝。
心中有怨恨的人是跟自己过不去,不让自己活得成功快乐,因为一份怨恨总是给怀有它的人最大的伤害,
而往往对被怨恨的人只能做出很小的困扰,甚至完全没有。
在那段时间里,我也为你做了我可以做的,希望你也会珍惜。
现在我们的关系已经结束,我让你完全返回你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也可以完全返回我自己的人生建立更好的未来。
我祝福你,也请你祝福我。
一些人完全没有自己的银行户口,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另一方,往往在分手时身无分文。
这样的行为不是爱对方或者信任对方的表示,而是否定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否定自己的生存空间的表示。
当连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有个人空间的需要时,对方是无需尊重的。
更使人遗憾的是两人分手后一方以金钱的力量去使另一方难堪,这顿然使感情关系开始时崇高的爱完全失去了光芒。
对于分手,两人都有责任,自己无法为对方做到感情开始时的承诺,让对方在金钱上多点支持,更容易有新的生活,是你为一个曾经爱过的人能够做的最起码的事了。
刚分手时的一段时间里,心灵很空虚,感情上也会很脆弱。
这个时候,很容易发展出一段新的感情关系,但这不一定是好事。
爱情不能被作为报答对方的东西,古代有对救命恩人以身相许、近代电影有女儿嫁给父亲的债主的故事,这样的婚姻需要奇迹才能够有美满的可能。
要知道在你脆弱时支持你异性是否是一个真正适合的对象,有一个简单的测试:
在自己恢复坚强后,与他/她做一段时期的普通朋友,这段时间里自己对对方的观察和感受会更客观、准确。
另外,在一次婚姻失败中没有学到该学到的东西,也就是没有成长,下一次的感情关系里同样的东西会导致另一次的失败。
这样是扼杀自己有美满婚姻的机会,只能让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痛苦使自已“变得惧怕谈恋爱,把自己的心堵死了”。
很多人以为情绪是来自其他人、事、物,但事实上决定情绪的是自己的内心:
信念——认为世上的事情应该是怎样的。
价值观——自己在事件中在乎的是什么,即什么是最重要的,想得到什么……等
规条——事情该怎样做
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改变了,事情带给这个人的情绪也就不同了。
不要去企图改变这个世界,因为那会费很大的劲却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成熟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而小孩子习惯了父母去为他们改变不满意的状况,遇上不满意的事便吵闹抱怨,以为无需自己改变。
情绪本身没有正负之分。
用效果的角度来判断更有意义:在这个情况下,这个情绪会对事情的效果有帮助吗?
愤怒是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痛苦是指引我们寻找新的道路去摆脱威胁,恐惧是不想付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
困难是以为付出的比收取的更多……所谓负面情绪,不是给我们力量就是指引我们新的方向。
传统思想中所推崇的“修养”就是从不发怒、急迫、担心,而当有这些情绪时,不是把情绪压抑便是逃避。
这样,对事情没有好处,因为只会使事情恶化:对这个人的身心亦带来不好的影响。
恶性循环是,事情使这个人有某些“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使这个人减少解决事情的能力。
过大的压力,尤其是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一个人的很多能力都会大大地降低,包括理解、观察、处事、思考、创新、学习、记忆、分析、问题解决等。
而在生理上,这个人的免疫、内分泌、消化、淋巴、生殖系统等,心脏、肝脏等多个器官,都会出现问题。
往往脾气暴躁、情绪低落、人际关系欠佳。
压力的产生就是提醒人们需要面对威胁,使身体恢复平静的状态。
此外,听音乐、与朋友喝茶聊天、做陶艺、画画、唱歌、看戏等,都是好的消减压力的方法。
反之,饮酒、盲目购物、嗜睡等不是好的减压方法。
积极的人生观对一个人处理压力有很大帮助。
经常带着一张纸,上面写满自己喜欢做的、使自己开心的小事情,每当感到压力大时,便看看这张纸,选一两项去做,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察觉它的存在,并且知道那是什么情绪。
“这些事,别人帮助不了你的,还是自己冷静去想想吧”。这样的话,使有情绪的人就像坠入了情绪的黑洞一样,必须自己熬过这个困难阶段,感到十分孤单和无力。
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嘴巴里说的都是无法反驳的东西,但是就人有提供什么有效可行的办法。
有情绪的人面对着这些喋喋不休的人,情绪只会变得更差:你这样真是烦死人了!
(1)接受,就是你注意到对方有情绪,同时你接受这个有那份情绪的他/她。看到你有些不开心,愿意跟我谈谈吗?
(2)分享,先分享情绪感受、然后才分享事情本身。
(3)设范,在心理上认为你站在他这一边。
(4)策划,就是对未来的行动做些计划,目的是让自己会有更好的表现。
凡事都有三个解决办法嘛!
有些什么其他的选择,使你能够在雨天中也可与朋友有快乐的一天?
引导对方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对方的负面情绪便不会再出现,同时也会有更积极的表现,重新把事情的控制权掌握在手里了。
家长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培养出孩子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
2023-07-08 12:52:0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