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周易》卦爻辞断语常用辞及含义
用辞 涵义
吉 善,福祥 利 顺利,适合
吝 很难 厉 危险
咎 灾患
悔 悔恨,穷困
凶 祸殃,大的灾难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卦》是以整体的角度、宏观的方式,去分析宇宙间各种现象的关系,并进一步去阐述事物形成的道理。
《爻》则是以个体的角度、微观的方式,其深入探讨的是现象间的变化,并进一步去描绘事态发展的趋势。
周易卦序
卦序指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卦序歌可方便记忆: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 産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爲首,象徵着世界万物开始於天地阴阳,乾爲阳,爲天;坤爲阴,爲地。乾坤之後爲屯、蒙。
屯、蒙,象徵着事物刚刚开始,处於蒙味时期。……上经终於坎、离,坎爲月,离爲日,有光明之义,象徵万事万物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下经以咸恒爲始,象徵天地生成万物之後,出现人、家庭、社会, 咸爲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
社会形成以後,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後爲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也是符合世界进化过程的。
但是这种排列并不是唯一的。1973 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写在帛上的《易经》叫帛书《易经》,帛书《易经》排列完全不同於今本《周易》,它是按照八卦相重的原则,把《周易》六十四卦分成八组,叫八宫,六十四卦分属於八宫。
爻及含义
(一)爻含有三才之道
八卦由三画组成,如乾 坤 三画,象徵着天地人,天地人即“三才”,其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以乾卦爲例:
天——
人——
地——
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重而成,故六十四卦中也含有三才之道。一卦 六爻,初二爻爲地,三四爻爲人,五上爻爲天。
(二)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
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代表事物大成;
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
五爻:代表事物成功;
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如乾卦比较典型: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潜藏的龙,代表事物刚开始);
九二: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比喻事物崭露头角);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事物小成,守成不易,故要小心谨慎);·
九四:或跃在渊(进入更高层次,新旧更替,故抉择迷惑);
九五:飞龙在天(龙飞在天空,大有作爲,代表成功);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至高,代表事物鼎盛终极)。
(三)爻所处位置代表人的身体不同的部分
初爻:代表脚趾(因脚趾在最下);
二爻:代表小腿;
三爻:代表腰(三爻居中,腰也居中)
四爻:代表上身;
五爻:代表脸;
上爻:头。
咸卦、艮卦比较典型。
艮卦 咸卦
初六 艮其趾; 初六 咸其拇(脚趾)
六二 艮其腓(小腿肚子) 六二 咸其腓(小腿肚子)
九三 艮其限(腰) 九三 咸其股(大腿或屁股)
六四 艮其身 九四 咸
六五 艮其辅(面颚) 九五 咸其脢(背肉)
上九 敦艮(敦,头) 上六 咸其辅颊舌(颚颊舌)
(四)爻所处的位置代表社会不同等级
按照汉人对《周易》的注释,情况如下:
初爻在下,代表民,
二爻居中,代表君子、卿大夫;
三爻在二爻之上,代表诸侯;
四爻近五,爲近臣;
五爻在上居中,爲天子;
上爻在最上,爲宗庙(或太上皇)。
(五)爻所处的位置代表不同性质事类
一般说来,二爻五爻居中,以示行中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古人称爲大德),故多荣誉,多有功绩。也就是说,《周易》二五两爻辞多是吉利的。
三爻居内卦之上,过中。故多凶险。四爻近五爻,五爻爲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惧,即所谓伴君如伴虎。
初爻代表事未成,上爻以示事已过。
(六)爻位
爻所居的位置叫爻位。爻位有一定的规律:初、三、五爻爲阳位,二、四、上爻爲阴位,即奇爲阳位,偶爲阴位。
然六十四卦中,阴阳位 与阴阳爻并非一一对应,故而《周易》中有当位、不当位(或得位、失位)的观念。
一般说来,阳居阳位,阴居阴位爲当位。阳居阴位,阴居阳位爲失位。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全当位者爲既济卦,全失位者爲未济卦。
错卦、综卦与互卦的含义
综卦者,把卦象倒过来看(180 度镜中反射或者站到对面来看)。
综者综卦也,立场不同时,卦象也不同,从不同的立场看卦象,更为客观些。
综卦的技巧就是利用观察者身分立场的互换关系,意即同理 心或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量事态的发展。
六十四卦中,有八个卦象是绝对的,无论怎麽看都一样,这八个卦 是乾卦,乾者天也,怎麽看都是天。
坤卦,坤者地也,怎麽看都是地,其卦象是独立而自发性的。其余还有坎卦、离卦、泽风大过卦、雷山小 过卦、山雷颐卦、风泽中孚卦属於绝对卦,其余五十六卦则皆有其相对性。
例如:屯卦是水雷,倒过来便成为山水蒙,屯卦和蒙卦是相综,也就是 相对立场的卦象。
屯者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创建之始凡事起头难,宜步步为营,亦象徵着草刚长出来露出头的样子,很脆弱,需要小心的照顾。
因应之道,最好能虚心学习,启蒙智慧。所以屯和蒙是相综的。
◎错卦者,交错也。立场相同,目标不同是为错(将卦的爻全部互换,阴变阳;阳变阴)。
错者交错也,犬的牙齿都是交错的,所以特别有力量,立场相同,看法却不同,便是相错,相错者相辅则相成,相背时则力量抵消。
例如乾和坤,阴和阳,性质正好相反。离与坎,也是一样,火水是相反,但却也有相辅相成之效。
天风姤的错卦则是地雷复,姤表示有相遇的机会,抓住机会,也有 复合的可能。复卦开始後,偶遇的机会也将较多。
相对的若以综卦来看则是夬,因此面对复杂的男女情慾,快刀斩乱麻的决断也是一种方式再看泽山咸卦的错卦是山泽损,损己利人则有咸,损人利己则无咸,损和咸间有交错关系。
◎ 互卦──事件内部的交杂关系,用以观察其内在的心态意象与涵义
(取原卦的二三四爻为互卦的下卦,取原卦的三四五爻为互卦的上卦)
事起必有因,有些因晦昧不明,不小心看便看不出来,但对卦象的 起源及可能的未来变化,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可不预先观察到, 这便是所谓的交互卦。
利用互卦,还可观察交互卦中的主客观因素,如水山蹇卦,互卦为火水未济,内卦为坎,表示有困难,实力尚未成熟;外卦为离卦,为火,表示客观情势已成熟,主客观明显不协调,心有余而力不足,亦符合蹇卦的阻碍之意。
是以,必须以坚定忍耐的态度,等待下一个机会。
利用综、错、互卦,的技巧来断卦象,是义理易与象数易派断卦的基本技巧之一,彼此关系复杂,若再加上对各卦象数位的理解,六十四卦可发展出无数的卦象,其变化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而有成语所谓『错综复杂』,《易经.系辞上传》中也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於此。』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之卦,就是变卦。之者去也,之卦便是卦象变的方向。
「易」中的每一个卦象及其变化,其实都是「动态」的。因此,变卦,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世间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所以卜 卦时,卜到动爻就代表变化的象徵,看动爻所成的卦称为「之卦」,也 称变卦。
「之卦」的重点,在观察与分析卦象变化的方向与涵义。一静一动,都要详明其义,若用所有可能变化的观点来作全盘观察,便可明了应有的处事态度了。
古人有『善易者不卜』之谓。就是因为对於卦象的变化已经了然於胸,只要客观而仔细的观察,根本心知肚明,何须卜筮?
以地火明夷卦为例,若动爻在第三爻,则之卦为复卦,有人称为明夷之复卦。因为三爻动,阳转阴,成为地雷复。
孔子与十翼 周易可说是周朝文化制度的缩影,也深深影响着後世的制度。
到了周朝末年天子衰微、诸侯急欲争雄的春秋时代,一位在政治上遭到埋没、不受重用、大器晚成的圣贤孔夫子,在周游列国讲学,回鲁国後, 致力於经典的整理工作,易经的传==>十翼,也是当时孔子在五十岁到七十岁的这段时间完成的,现世传《易传》其成书于战国时代,其中包含了许多孔子的思想,是其後经儒家後学弟子编撰所成,其中包含了许多孔子的思想,但并不是孔子亲自创作完成的。
『翼』如鸟的翅膀,本用来辅助飞翔、用以遨游於天空之中,有着辅助、发挥的意思。十翼传文,就是用来阐发经义、贯串经文义理的。
孔子并本其儒家精神,以天地人事伦常比附解释於易经经传。经过如此发扬,更能让易经的义理,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伦常之中了。
《周易大传》,或称《易传》,因共十篇,又称“十翼”。传,有解说之义。在古代,凡解说、阐发经典着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爲“传”。
如《春秋左传》,是左丘明爲《春秋》所作的注释。《诗经毛传》是毛亨爲《诗经》所作的注释。翼,本指鸟虫之翅膀,此是指《周易》不可缺少的,与《周易》相辅相成的,注释解说《周易》的着作。
《易传》十篇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十翼可说是孔夫子晚年对易经深入研究的心得报告,彖传、象传、 文言传,都是以内传的型式,直接针对易经经文卦爻所作的诠释。
至於其他的几个传,则是以综合性的外传型式附加在书後的文章中。
孔夫子所做的十翼到底是哪十翼呢?请看下表的说明:
十翼 说明
彖辞(上下)彖ㄊㄨㄢˋ或者念ㄊㄠ。古文意思,是类似饕餮的怪兽咬断东西的动作,这里的解释应为论断之意,用以辅助论断判定一卦之意义。
象辞(上下)用以详细解释一爻之意义。
象辞是注释卦辞、爻辞的文字。系依照卦象、爻象与卦德(卦所象徵的特性或德性)方式,所以称注释的文字为象。
注释卦辞的称为大象、解释爻辞的称为小象。
文言传 文言所记即是周文王之言。虽为孔夫子所作,但所阐发的是文王作易之本意。所以称此为文言传。
文王认为乾坤为易之门户,故文言传阐发的是乾坤二卦与其十二爻错综复杂交变的道理。
系辞传(上下)
综合阐释易卦,以易例解析卦理卦象。系辞是系於辞下的意思。简单的说,系辞传是对易经卦爻下之文辞的原理和来由,作一个概括性与综合的阐释。
里面谈到很多东西,从象数义理到易经来由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说 卦 传 说明易卦卦象,分本象与广象,探讨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演化原理。
序 卦 说明文王所作六十四卦先後次序的关系与道理。
杂 卦 综论六十四卦象,并以卦组的错、综,来阐述易卦命名精神与相对意义。
易经起源传说与演变
1、疑为上期古人类文明遗产,刻于碑石以谋垂久。
2、燧人氏仰观斗枢,以定天极四方之位。
3、「河出图」圣人(伏羲)则之,以画先天八卦。
4、伏羲仰观俯察,远求近取而作先天八卦。
源於上古伏羲氏得到河图後,画先天八卦。大禹得洛书後, 参得衍数之理。
5、大禹得洛书後,参得衍数之理。
夏朝时的『连山易』
相传源於最早得道而乘龙飞昇的黄帝,认为人体十二经络的六阴六阳随着出生後的每个时辰、日、月、节气、四季、年、十年、六十年而有周期规律的变化。
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络的阴阳循环运行,即是易经重卦现象,有连绵如山的穿流循环(因而名之连山),而作连山八卦,连山易以艮为首。
仙法失传後,仍可追溯得知,此乃结合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纳甲法的根源。
殷商时的『归藏易』
相传源於古代神医神农氏,认为人体中的十二经络、十五别络、与奇经八脉之气,乃源归於五脏六腑的经络循环(因而名之归藏),而作归藏八卦,归藏易以坤为首。
传说 由於殷商时妖魔道与仙道混乱造祸,故於封神榜封神之後,仙道之法由天命收回,不再流传於世,仅余中医的经脉与脏腑五行之论流传至今。
周文王
弃殷商时的鬼神之说,重新演易六十四卦次序,作父母六子图,又作六十四卦卦辞, 遂成文王之後天八卦。
周公
承父业,作三百八十四爻爻辞,熔铸周朝人文思想制度於周易。
孔子
赞周易,述作十翼传以赞四圣圣德。相传孔子曾访老子,求道、问礼、习术、得传三易洪范等绝学。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学,传授弟子三千。
尚其占者
数传至汉而有施雠、孟喜、梁邱贺、焦延寿、京房、费直等家之易学。
宋明易学研究者假宋大儒邵雍之名,融合体悟易道,创立「梅花易」数系统。
清朝野鹤老人着《增删卜易》,王洪绪着《卜筮正宗》。
2022-12-15 11:59:1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