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阅微草堂笔记》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过眼烟云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因说鬼似东坡。

[@more@]

  这是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的题头诗之一。纪晓岚这个人,一是没有电视上那么高大,二是没有电视上那么潇洒!与其叫张国立来演,还不如叫演刘罗锅的李保田演更好。乾隆爷对纪晓岚的评价其实很低,“腐儒”!并且“不堪大用”!死前一个月才勉勉强强给了个“协办大学士”。古代没有专业文人,读书的目的就是当官做大事,致君尧舜上,所以纪晓岚“平生心力坐消磨”,心中想必是郁闷得很。
  但你说他没有当官吧他又一直在当,有时当得还不小,比杜甫的“左拾遗”那是大得多去了!只是没办法碰到了康乾盛世,十全老人的时代,名臣如雨,猛将如云,个个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相比之下,他在事业上的建树就很是尴尬,说得出的只是修订《四库全书》而已。试问,这是当官做的工作么?再说了,由于遵从上命,删减时下手过猛,还被后世加了个“摧残文化”的骂名。要说这官当得也够尴尬的了。
  相比之下,无官一身轻,同时代的山东农村,出了位天下最有名的三家村教书先生——蒲松龄。此人三次高考不过分数线,死心塌地地边教书糊口,边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结果证明了一个道理:高考无门,脚下有路!一部《聊斋志异》,换来了千古的美名。这也是在清朝,如果换现在,那个出版商敢不协肩佞笑,像大爷一样伺候着?这银子更不用说肯定是花差花差的了!
  《聊斋》一出,谁与争锋?连纪晓岚的儿子也“见《聊斋志异》抄本,又误坠其窠臼。竟沉沦不返,以迄于亡……”纪晓岚毕竟是个裹着官服的书生,面对此情此景,情何以堪?于是,“琐记搜罗鬼一车”,巨着《阅微草堂笔记》问世,这是当时唯一可以和《聊斋志异》媲美的文言笔记,比袁枚的《子不语》、宣鼎的《夜雨秋灯录》等类似作品那是高明得多了!
  不过,《聊斋》是作家写书,《阅微草堂》是文人写书。前者注重故事、人物、情节,所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个个看得津津有味!故事谁不爱看?《阅微草堂》则免不了文人的臭脾气:孤芳自赏!喜欢卖弄卖弄学问,发表发表议论。不是属于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那种。所以只适合一个酸腐书生,黄叶青灯,裹在被窝里独自细细地品味。
  书要有趣才能算是好书,没有趣的人是写不出有趣的书的。纪晓岚是个有趣的人,喜欢和当时死板的宋明理学唱对台戏。至于他本人,似乎也不想成为什么正统文人。他的第二首题头诗是这么写的:
  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
  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洛”指的是程颐、程颢两兄弟;“闽”指的是朱熹。纪晓岚在这里把话说明了:听好呀!我可和你们不是一伙的!少来这里给我找碴啊!
  《阅微草堂笔记》是我长期以来的枕边书,没有其它原因,就是因为它写得有趣!在接下来的篇幅里,我打算抽一些我以为有趣的章节,随意地闲评一番,博得各位朋友一笑,也算是对几百年前的作者纪大烟袋的一丝敬意吧!
  在正式开评之前,先给大家一个笑话解闷,纪晓岚逗别人的笑话,但我可以肯定那个人绝对笑不出来:
  却说一日纪晓岚遇见一个人,名叫林凤梧。为人气宇轩昂不说,名字也取得不俗!纪晓岚感到好奇便去问那人,这名字取得这么好是怎么来的?
  那人“谦虚”地说:“这是因为家母在生在下那天,梦见一只凤凰停在家门口的梧桐树上!”
  稍微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梦做到这个程度那是相当的猛了!要知道,周文王发现姜子牙的前一晚,也不过是梦到一头黑熊撞进屋里而已。
  可惜林凤梧遇到的是纪晓岚。
  纪晓岚担心地对他说:“还好你母亲做的是这个梦,要是你母亲梦到的是一群鸡在芭蕉林中啄食,那不是危险得紧?”
  译:沧州刘上玉孝廉家里,有间书屋被只狐狸占领了。白天晚上和人搭话,有时还扔瓦块石头打人(狐狸扔的和小孩子扔的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您脸上莫名其妙地着了一下,既看不到发射点也看不到弹道轨迹,那恭喜您!您是被狐仙盯上了。)。但就是没有人看到它长什么样子。
  沧州的市长董思任,是个公认的好官。听到这个事情,毅然亲自前去驱赶。当他正襟危坐,高谈阔论“人妖异路”之类的大道理时,突然听到屋檐之间传来说话的声音:“您老人家当官很爱民,也不去要不义之财,所以我也不敢打你。但您爱民不是打心眼里爱,只是好名而已;不要钱也不是真的就不想要,只不过是怕要了有后患罢了,所以我也用不着避开你。您老人家还是一边凉快去吧!小心话说多了祸从口出!”
  结果这个市长大人狼狈而归,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评:
  这个市长也是多事,好好的市政工作不去干,客串和尚道士的工作干什么?
  ——且慢!您这样说就是外行了。从古到今,至少有三种职业的人,除了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外,还必须在道德水准上达到很高的要求,人们才满意。那三种人呢?政府官员、教书先生和医生。如果硬要加上第四种,那就是皇帝了。不过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不多,人们也只敢在背后议论他。
  而对付狐仙这种半兽半妖的东西,历来的办法很多。除了和尚道士这些专业人士外,据我所知,最现代化的是一群猎户用火统驱狐,最原始的是一个农夫用把锄头驱狐——这把锄头被心有余悸的狐狸称为“屈项的兵器”;最阴险的是《聊斋》里一个小孩用毒酒毒死了一窝狐狸,最低下的是用房中术成功地让雌狐狸望风而逃……而从古到今公认最有效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法宝——道德品质! 
  程朱理学认为:妖不胜德!所以,各种笔记小说里记载了大量这种凭道德水准就轻易让狐仙退避三舍的成功战例。沧州市的市长董思任先生不过是想再现这种辉煌而已,但不幸地是遇到了一只高标准严要求的狐狸,所以只好铩羽而归。
  一个假设命题:如果这种以德胜妖的办法真的管用,那么,我们请大家都尊崇的前总理朱镕基去驱赶这只高标准严要求的狐狸,效果会如何?
  我年轻时候,半夜醒来,想到我私下那些不可告人的邪恶念头,常常羞愧得辗转难眠。我当时坚信:世界上的人们和书上写的一样,大多是善良的,只有极少数如我之辈,才在内心里有那些可怕的阴暗角落!
  当然,再长大点我就睡得很安心了!因为我渐渐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大多数都和我差不多。所谓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只是:好人只是私下想想就算了,没有打算去做;坏人呢?想了想还不够,还要认真地去做!结果就不幸成了坏人。
  所以,我很怀疑还有那个官员敢去驱赶狐狸。因为,这样的官员,除了行为要像海瑞一样清白外,内心也必须如刚生下来的婴儿一般纯洁,或者和圣人一般高尚。这只狐狸真是狡猾透顶!自己抛砖扔瓦,恶作剧干得不亦乐乎,却对别人的要求如此之高,真不愧被人们叫做“狐仙”啊!
  后来这只狐仙的命运如何呢?
  刘上玉刘孝廉偶然在家中发现一个人才,此人是个仆妇,“甚粗蠢”,但“乃真孝妇也”!狐狸老老实实地说:“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结果这个了诚实的好习惯断送了它的安居岁月,“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译:
  有个老教师,教语文的(那时也没有其它科目)。有天晚上走夜路,忽然遇到了一个死去的朋友!老教师一向来很刚直,所以也不害怕。问那个鬼朋友:“你去哪里?”鬼朋友说:“我现在是阴间的差役,到南村去勾个把人,恰好和您同路。”于是就一起走,到了一个破茅屋,鬼朋友说:“这是个文士的家。”老教师问:“你怎么知道?”鬼说:“只要是人,白天都会忙碌个不停,结果性灵泯灭。只有到了晚上睡着了,才什么杂念都不会产生,元神出窍。胸中所读的书,便字字吐出光芒,从身体里透了出来。学问大的像屈原司马迁之类,那是上烛霄汉,和星月争辉。次一点的光照数丈,然后是尺,然后是寸……最糟糕的也像一盏油灯。当然,人是肉眼凡胎看不见的,但是鬼就可以。这间茅屋上的光高七八尺,可见是个文士居住的。”
  老教师一听来了兴致,问:“我读书读了一辈子,睡着后光芒有几公里长?”
  鬼朋友犹豫半天,才说:“昨天经过你的教室,你还在睡午觉。我看到你的胸中有标准教科书一本,教案一部,练习题五六百份,作文范文七八十篇,模拟试题三四十篇……每个字都化为黑烟,笼罩在屋顶上。学生们读书的声音,像从浓云密雾中传来一样。实在是没有看到什么光芒,不敢乱对你说谎话!”
  评: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第一个启发是:在向别人征询对自己的看法之前,千万要先弄清楚这个家伙是不是个老实巴交不会拍马屁的人(或鬼),如果是,我们就坚决不要去问!
  第二个启发是:做鬼看来也没有可怕,不仅可以保留了人的大部分优点,如可以说话、走路、抓人、交朋友,在必要时还可以谈谈恋爱等;而且,当人有幸转化为鬼时,便可以如同玩角色扮演游戏升级一般,立刻自动具备许多以前不曾有的特异功能。众所周知,着名的鬼故事《宋定伯》中,那只鬼便让作为人类的宋定伯黯然失色。除了身轻如燕,渡水无声外,他还有个令人羡慕的特异功能:会变化!他成功地变成了一头羊!你叫宋定伯变就算打死他也变不出来的——对不起!错了,打死他他成了鬼就可以变了。只不过,宋定伯遇到的那只鬼准是在升级过程中出了点偏差,造成智商降低了不少。结果没有识破宋定伯这个奸人的真面目,最终被他出卖!
  然而,如果我们宋定伯的鬼和老教师遇到的这只鬼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宋定伯的鬼和老教师的鬼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诚实!由此可见变鬼还可以促成道德水准的提升!只是时间过了一千多年,老教师遇到的鬼很明显地修复了过去的Bug,智商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试想,人世间有哪个差役有如此这般的见识?
  正因为如此,当“学究怒叱之”,心里盘算着重施宋定伯的故技时,“鬼大笑而去”。还想卖我啊?门都没有!
  最后说句题外话,千百年来,我们听说过有宋定伯卖鬼,却从来没有听说鬼卖过人的。至于人卖人的故事,倒是常常听说。

  译一:
  无云和尚,不知是哪里人。康熙年间,在河间(纪晓岚的老家)资胜寺挂单,整天默默地坐着,别人和他说话理都不理。有一天,忽然登上禅床,捏把界尺用力拍了桌子一下,就悄然坐化了。
  别人走过去一看,桌子上有张偈子,是这么写的:
  削发辞家净六尘,自家且了自家身。
  仁民爱物无穷事,原有周公孔圣人。
  译二:
  沧州有个游方尼姑,不喜欢劝妇女布施财物,却喜欢劝她们存善心,做好事。我的外祖父张雪峰先生家里,有个姓范的仆妇,有一天施舍给这个尼姑一匹布。尼姑合掌表示感谢,然后把布放在茶几上。
  过了一会儿,她把这匹布递还给姓范的妇人,说:“您的功德,佛已经很清楚了。既然这布您已经施给我了,那就算是我的布了。现在已经是农历九月份了,刚才我看见您的婆婆还穿着单衣服。现在我把我这块布赠送给您,麻烦您给您的婆婆做一件棉衣可以吗?”
  评:
  什么样的出家人才是“好的”出家人?古书上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他会不会坐化!比如像鲁智深,自己都说“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世界上比他更不像出家人的人,恐怕数目不多。但他最后坐化了,印证了他师父智真长老的评语:“久后却得清静,正果非凡,汝等都不及他。”所以,提到鲁智深,谁敢说他不是个好的出家人?
  但上文中的那个好心的尼姑,你觉得她不是个好出家人么?书上并没有提及她最终有没有坐化。
  其实,我觉得,这尼姑就是鲁智深,鲁智深就是这尼姑。
  鲁智深“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放的是满腔不平之火,杀的是天下该杀之人。从他为了救一个不相干的金翠莲而路见不平,丢官弃家开始,他选择了一条入世之路,试图以恶制恶,用武力铲除人间所有恶势力。尽管他后来披上一件袈裟,仍然此心不改!
  而那个沧州的老尼姑呢?她手无缚鸡之力,但她也同样选择了入世。她试图以善扬善,用善行来感化世上一切可善之人。尽管她本身只是个小小的无名女尼,做的只是些琐碎的平凡小事。
  这个尼姑和鲁智深一样,毅然地走出了寺庙,走进了人群。如果在乱世,身为七尺武夫,他就可能是怒目圆睁的鲁智深;如果是太平年月,化作柔软女子,她就是一个劝人向善的老尼姑。
  道路不同,活法一样。
  但就我个人来讲,我却更喜欢不爱管闲事的无云和尚,自家且了自家身,无挂无碍,方得削发辞家,遗世修行的真意!
  一种是活得壮烈,一种是活得潇洒。至于如何选择,看个人的喜好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喧嚣红尘中的碌碌俗人,我们有谁能够真正拥有自己的选择?

  译:
  交河县的及儒爱(我还第一次见到有人姓“及”),青县的张文甫,都是老儒生,一起在献县教书为生。
  有一天月夜,两人一起到南村和北村之间散步,不知不觉走远了一点。眼前只见寂静的荒野、乱坟堆和灌木丛。张老师心里感到害怕,对及老师说:“荒郊墓地之间有很多鬼的,我看我们还是趁早回去为好。”
  这时就看见一个老人拄着杖慢慢地走过来,向两人作揖行礼。他听到了张老师的话后,说:“这我就要批评您了!世界上哪有什么鬼?你们没有学习过无鬼论吗?亏您二位都是儒家门人,怎么可以乱去信那些佛教徒骗人的鬼话?看来不加强学习的确是不行的啊!”老人说完,请他们坐下,详细地给他们讲解程朱理学的阴阳二气的理论。说得条理清楚,论述充分!两人听了连连点头,对宋儒的无鬼论大为赞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学术问题,竟然忘记问彼此的姓名。
  这时,有几辆大车远远走来,牛脖子下的铃铛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老人急忙站了起来,说:“不好意思!我的户口是在黄泉之下的。平时太寂寞了,今天好容易碰到你们二位可以唠嗑唠嗑,如果不谈无鬼论,二位早就起疑心一溜烟跑掉了!现在告诉你们老实话,可不是我存心想戏弄你们哦!See 
  you later!”
  转眼之间,已经无影无踪了。
  评:
  很久以来一直有个疑问:鬼为什么要害人?有一种说法是要找替身,例如吊死鬼和淹死鬼。但众所周知,这两种鬼所占鬼的比例甚小。而其它占多数的鬼,好像并不存在这方面的需求,而且,它们的害人,往往不是要命,多数是以恶作剧的形式出现的。例如鬼打墙、半夜伸长舌头吓人、抛砖丢瓦等等,其中数后一种的技术含量最低!完全是克隆狐仙们的做法嘛!鬼们的怪异行为,是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
  看了这篇短文之后我才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寂寞!
  西方有句谚语说: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寂寞。善哉此言!我们中国方面的印证是:连鬼都害怕寂寞!不过正如人有三六九等,鬼也有高下之分。普通的鬼,寂寞难耐,拼命想接近人类。人这边却毫不领情,,躲得远远的,骂它们是“不干净的东西”!甚至还请些道士和尚等专业人士来对付它们,非置于死地而后快不可!
  一来二去,普通的鬼们火冒三丈,啊?刚退出人的行列几天?就这样翻脸不认人(鬼)?于是犯了小孩子脾气,你不欢迎我,我偏就要来,而且还要弄得你也不安生!于是抛砖扔瓦不亦乐乎!这种心理上的问题想必大家都懂。
  而高级一点的鬼呢?一样面临的寂寞的问题,却采取了不一样的策略。《聊斋》里的鬼采取的策略是和人谈恋爱,但这样做的条件要求很高,至少要年轻貌美吧?试问这样的鬼有几个?据古书记载,当人变成鬼后,将保留着他退出人类的最后一刻的面貌。以此推断,大多数鬼的尊容恐怕都不敢恭维,真的都要采取《聊斋》的策略,人间的和尚和道士的生意将会变得很好!
  还好《阅微草堂》这只风雅之鬼给大家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加强学习!然后找一个同样寂寞的读书人,和他作长谈以销永夜,不也是一件风雅之事吗?直到最后才告诉他咱是个鬼!然后看他的态度:他要接受那朋友还照样有得做,稍有犹疑咱马上就地消失!从多数古书中来看,读书人还是明白道理的,大家依旧做朋友的多,关系好的还可以在科场互相帮忙作弊!
  所以,不要小看这篇短短的文章,它给我们的当头棒喝是:赶快加强学习吧!否则连将来做鬼后都有得后悔!

  译:
  曹竹虚司农有次对我说,他的一个堂兄从歙州到扬州去,途中经过一个友人的家中。当时天很热,友人请堂兄在书房乘凉,那地方又宽敞又透风,堂兄想晚上也在这里睡觉。友人说:“这间屋有鬼,晚上住不得!”堂兄坚持要在这里住,友人没有办法,心说这样的犟驴让鬼治治也是好事!就由他去了。
  半夜时分,有个东西从门缝里蠕动着慢慢爬了进来,像一张薄薄的毛边纸一样。进到屋里,渐渐展开成了一个人形,原来是一个女鬼!但犟驴堂兄一点害怕的表情都没有。
  鬼突然披发吐出长舌头,现出吊死鬼可怕模样!堂兄笑着说:“头发还是头发,只是有点乱;舌头还是舌头,只是有点长!有什么可怕的?”鬼忽然把头摘下来,放到桌子上。堂兄又笑着说:“有脑袋我都不怕,未必还怕你没有脑袋?”鬼实在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这个堂兄从扬州回到歙州的时候,又一次住在这间屋里。夜半,门缝里又开始蠕动起来。刚伸进个脑袋,鬼一看是犟驴堂兄,便“呸”了一声,恨恨地说:“怎么又是这个没意思的家伙?”
  然后,迅速地缩了回去。
  评:
  鬼骂得很有道理,这犟驴堂兄的确该骂,一点面子也不给!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一个游戏:先找个墙角躲起来,等朋友毫无心理准备,施施然走过时,突然蹦出来,大叫一声:啊!如果要加强效果还可以做出双爪搏人状。然后,看到朋友吓得魂不附体的样子,我们才得意地哈哈大笑。
  可见吓人也是一种娱乐,一种害处不大的娱乐。之所以说是害处不大,而不说没有害处,是因为我们有些朋友会不配合地大哭起来,另一些在惊怒之余,可能翻脸不认人,甚至对我们饱以老拳。
  众所周知,当人变成鬼后,在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丧失了不少人生乐趣,例如味觉。由于肠、胃、舌头等消化器官的总体性丧失,鬼看到一桌佳肴时连口水都流不出来。退而求其次只好去尝尝蚊香、蜡烛的味道。大家如果还不理解鬼们的苦处,下次过生日时不妨连蜡烛一起嚼一嚼。
  人穷则反其本,鬼也是一样啊!百般无聊之极,只好重温儿时吓人的游戏,图个乐子!因为这个时候具备了一些特异功能,玩起来还更具特殊效果。一般人(特别是女孩子们)都很知趣,如果见到鬼朋友在玩这种游戏,大家配合着尖叫两声,也就算了。鬼心满意足,人也没有多大损失,顶多几晚上睡不着而已。大多数鬼故事里,鬼们都很自觉地不破坏游戏规则,没有做出进一步的伤害行为。
  但有些人就是虚荣心强,要拼命表现自己的胆大,这样的人,不要说人,鬼见了都觉得没有意思。像上文提到的那个犟驴堂兄,你怕不怕是你的事啊,干嘛不简单配合一下鬼朋友的表演,敷衍两句说:“哎呀我好怕怕哦!”然后蒙头睡你的大觉去。人鬼之间,其乐融融,岂不是更好?
  还有一个比犟驴堂兄更找抽的家伙,他的事迹记载于袁枚的《子不语》:
  介侍郎有个堂兄(姓介,而且恰巧也是个堂兄),为人强悍,最讨厌人们谈鬼神之事。每到一个地方,专门去找那些据说闹鬼的房子住。
  有次,路过山东的一个旅店,别人说西厢房有鬼,他听了高兴得一跳八丈高!(你看看这个人的虚荣心!)打开门直接住了下来。到了晚上二更时,突然有片瓦掉落了下来。
  介堂兄骂道:“你是鬼吗?你如果找个屋顶上没有的东西丢下来,我就怕你!”“砰!”的一声,鬼扔下来一个磨盘。
  介堂兄又骂道:“你真是厉鬼,把我前面这张桌子打碎了,我就怕你!”又是“砰”的一声,果然坠下来一块巨石,把茶几打碎一半。
  介犟驴大怒,说:“你这个鬼狗奴敢把我的头打碎了,我才怕你!”然后,他站起来,把帽子丢在地上昂然挺立。但后来就寂然无声了,鬼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想那个鬼是多么的辛苦啊!搬完磨盘上房,又忙着搬巨石,不就是为了图个乐子么?姓介的说什么,鬼就兴冲冲地加以配合。哪里知道,最后却发现这是个玩不起的家伙。介堂兄在屋里洋洋得意之极,不知道这失望的鬼朋友在屋顶上叹息了多少次“没意思!”?

  纪晓岚的<<笔记>>,是一个从当权者的视角出发,记载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其中,有些,是道听途说,有些是亲身所历,所书之事确与聊斋媲美,从表面上,感觉都是诡异类事,然而,诸君仔细看,这里有门道,诚然如楼住所言,贩夫走卒均爱读之(聊斋),而对于<笔记>全然不知,难怪,正如通俗与高雅之别。就是这一点,聊书在档次和功用上大大逊色于笔记了。,<笔记>的高超在:一。运用时评式的叙述法,既对故事本身做完整的讲述,同时,重要的是直接阐述自己对为政、官吏役的修身品操、等等夹叙夹议,其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对于现在,具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世风渐下的目前,仍有借鉴。这是聊书所不敢指摘的,
  二,文法优美。用词凝练,句式简练,对于学习明清古文具有辅助作用,可以从中体会古文的那种独有的味道。
  以上,在聊书中体会不到,只是那飘来飘去的鬼狐书生,只是屈曲的对现实苍白无力的呐喊(这只有专门人才研究的到),大多数人看的都是那空洞的虚幻的故事,试想,有谁还会追求他的社会意义,都在浮躁的追求他的卖点,反观笔记,虽然是琐记搜罗,但那些令官员发省的警句比比皆是,因果报应轮回无不是对贪官墨吏暴役的诅咒。因此,看看(笔记)绝对是《官场现行记》的鬼狐版,这种意义,聊书是到不到的。以上是我的一些浅显的看法,请批评。



瞬间思想 2015-09-02 22:19:52

[新一篇] 吾國與吾民 林語堂先生的代表作

[舊一篇] 顧準 民主與“終極目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