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新华字典》阉割了中华传统文化?(图)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015/06/25/20150625212643485.jpg

因出版《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机缘,对字典发生了兴趣,将其与《新华字典》对比,写出了《解不了我的乡愁》等数篇研究报告。或许因为猛然戳穿了强制洗脑的把戏,赢得广泛好评。无须讳言,也得罪了一批“红色文化”的扞卫者,他们对本人的结论不以为然,诘问的理由是: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在他们看来,一部晚清儒士主持编撰的认字字典,怎么可能比新中国文字专家集体创作的结晶更先进呢?

当我拿到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学典》后,再对比《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内心就更悲哀了。宝岛承继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精神气质,接续中华文化传统,吸纳西方文明成果,气度不凡,胸怀坦荡,处处可见其对人类文明的敬畏之心——一册在手,新世界徐徐展开,令人有美不胜收之叹。经由该字典导引,孩子必将养成健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为中华文化之子,亦是世界文明传人。

能把汉语强行分成古代和现代二部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种蛮横无理的划分,肢解了汉字的生命。再将丰富多彩的人事从字义里抽离出去,植入僵硬、乏味的共产主义概念,留下的便只是一具具干枯的尸体:无人文信息、无人性关怀、无普世价值观。任何一个想要认字的读者,必须同时购买总价接近二百元的三部工具书,才约略知晓一些传统文化的常识。

两地字典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极其悬殊。大陆字典着力于表面字义阐释,它隐匿、遮蔽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知识超市。被精准、犀利的手术刀阉割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只剩下一些枯燥的碎片。使用这样的工具书,读者几乎不可能完成文化拼图,于脑海里构建一个完整、深邃、迷人的世界,更无法对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尽管屡经修改,大陆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依旧是冷眼相看,仿佛是介绍一位过气的女明星。

只要看看对“经”字的介绍,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新华字典》释义为:尊为典范的着作或宗教的典籍,举例有“经典、佛经、圣经、古兰经”,无一儒家经典。台湾《学典》对“经”的释义共有九个义项,第四为“可作典范的着作”,举例为“五经”。其词组有五十五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有“经史、经典、经训、经书、经部、经师、经义、经传、经学、经纶、经籍、经籍志、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等十三个。“经”字的要害是“通常指儒家经典”,《新华字典》刻意回避这一点,以笼统的“经典”一词带过。若只用该字典,使用者绝对无法得到真义。

在对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名词术语的介绍上,台湾字典遵从古意,“老”字下自然有“老子”,“庄”字下有庄子,“山”字下必有《山海经》。而大陆字典故意不按常理出牌,“老”字下无“老子”,“孟”字下无“孟子”,“书”字下无《书经》,“易”下字无《易经》,“跖”字下无“盗跖”。

以“山”字为例。《新华字典》不必说了,自然不会有《山海经》。翻开一千八百多页的《现代汉语词典》,“山”字下计有九十二个词语,连“山猫”“山子石”都有,楞是不见“山海经”的踪影。专门解释古代汉语的《古代汉语词典》,在“山”字下有四个义项、二十四个词语,也无“山海经”一词。简直匪夷所思!要知道,民间也把聊天唤作“扯山海经”。

《新华字典》涉及到的中华文化名物屈指可数,678页的容量,仅出现了孔子、孟子、墨子几个人的名字,对其介绍可谓惜墨如金。《新华字典》收单字13000个、词语3300个,《学典》收单字16133个、词语47394条,为公平起见,我们把收词65000条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加进来,看看这两部“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工具书,到底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怎么样的文化视域。

如果比较两岸字典,高下立判:

在《新华字典》里,孔子出现了三次。一是在“论”字义项下,因《论语》一词而来,“古书名,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一是在“儒”字义项下列有“儒家”一词,“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一是在“子”字义项下——“古代指着书立说,代表一个流派的人:孔子”。整部字典找不到孔子的任何生平事迹介绍。

到了《现代汉语词典》,在“孔”字头下,除“孔庙”外,还有“孔孟之道”的介绍:“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指儒家学说。”在“儒”字下有“儒家”介绍:“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亦无孔子生平事迹。”

只有到了《古代汉语词典》,在“孔”字头下的词语里,总算看见了对其生平的介绍:“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晚年致力教育,……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馀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又生出一个新词语“孔子学说”,他处却无一字解释,读者仍不知何为“孔子学说”。

对照《学典》对孔子的介绍,就更可见出编者水准的差异。该字典共有三处介绍:在“仲”字下,解释“仲父”即为“孔子”;在“尼”字下解释“尼父”为“对孔子的尊称”;在“孔”字下更有细致介绍:学说以仁为核心,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一句“周游列国十四年,未得重用;长期聚徒讲学,学说以仁为核心”就让《新华字典》相形见绌。

“孔”字下还辟有“孔门”“孔道”二词。不仅如此,在“子”字下,还介绍了子贡、子产、子思、子游、子路等五位孔门弟子的生平。

对“儒”字的解释,《新华字典》总共两个义项:旧时指读书的人;儒家。而在《学典》里,有四个义项,前两个分别是“孔子之道”和“尊奉孔子之道的人;也用以泛称学者”。对“儒家”的解释,更有《新华字典》所不具备的准确和细致:“兴起于春秋战国,崇奉孔孟学说的一个学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与家庭观念。西汉以后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当然,若从文气和义理上来评判,我最欣赏《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通天地人曰儒”。

“老子”又如何?

在《新华字典》里,“老子”出现了一次。而且是在“聃”字下,仅有一句介绍:“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名字。”《现代汉语词典》在“老”字头下有十一个义项,无“老子”任何信息,由该字组成的182个词语里,亦有“老子”,释义为:“父亲;男性的自称。”《古代汉语词典》十一个义项亦无任何信息,28个词组里无“老子”踪影。嘘——有了!在“聃”字下有了跟《新华字典》同样的解释。在“道”字下,有两个义项:其六“道家所说的万物之源”;其十二“指道家或道教”。其后的词语里终于有了“道家”一词,解释却是:学派名,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然后是司马迁的评语:“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自始至终无一字正面介绍,你只能从司马迁的断语里去揣摩。三本字典,好像设立了一个迷魂阵,就是不想让使用者轻易知道有“老子”这么一个人,有《道德经》这么一本不同凡响的着作。编者用一个缺少前提(“顺应自然”)的“无为”,就不无偏狭地处理了道家思想。与儒释并举的“道”,在被如此弱化之后,还能激起一个人多大的兴趣呢?

台湾出版的《学典》对老子分两处介绍。

在“老”字下,有:“老子的简称。如老庄思想。”接着是“老子”——先说人为“道家始祖”,再说“老子又指《道德经》一书”。还有对“老庄”的解释:“既指老聃与庄周二人,又指《老子》与《庄子》二书。”

在“李”字下,介绍李耳即老子。

在“道”字下,依次介绍:“道家”:先秦学术思想的一个流派,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主,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道教”:东汉张道陵所创,以巫祝信仰为基础、神仙学说为中心的一种教派。尊老子为始祖。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的神。系中国本土自创的宗教。“道德经”:春秋楚人老聃撰。分《道经》、《德经》两部分,计八十一章。旨在阐扬无为、清净的思想。为研究道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又称《老子》。

庄周似乎特别不受唯物主义者待见。在《新华字典》里仅出现了一次。在“道家”一词下,有“以老聃和庄周为代表”。《现代汉语词典》里倒有“庄子”一词,其释义为“村庄:他是我们庄子里的人”。至于《古代汉语词典》,压根儿就没打算设“庄子”一词。

孟子亦无足轻重。《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皆在“轲”字下介绍这位雄辩家:“孟子,名轲,战国时人。”懒得多说一个字,孟子只是一个“人”?《孟子》一书去哪儿了呢?《古代汉语词典》亦无一字“亚圣”消息。

《学典》在“孟”字义项下有云:“孟子其人或《孟子》其书的省称。”其后列出“孟子”和“孟母三迁”两个词语,详细介绍了“亚圣”的生平事迹及思想主张。

《学典》在“庄”字下分列“庄子”“庄周”,前者为着作,后者为人。均作详细解释。

墨子在《新华字典》里出现了两次,在“翟”字的第二义项下有“古代哲学家墨子名翟”字样;在“子”的义项下,有“古代称老师:子墨子”。在《现代汉语词典》“墨”字字头下,仅有一个义项与墨子有关:指墨家。对“墨家”的解释颇能体现编者的意识形态傲慢:“墨家后期发展了墨翟思想的积极部分,对朴素唯物主义、古代逻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到了《古代汉语词典》,才有了对墨子的简略解释。

《学典》在“墨”字下,先介绍此为“墨家的简称”,然后分列相关义项:“墨子”:“春秋鲁人。名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节用、非攻等,以消弭国际间的战争为己任。”——介绍完人,再说着作——“旧题战国鲁人墨翟撰,当为墨翟及后学辑录而成。十五卷,五十三篇。内容记述墨翟的言行、思想,兼及墨家者流有关科学、逻辑、器械的学说。为研究墨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墨家”:“战国时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强调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主张。”

再比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在“孙”字下均无孙武与《孙子兵法》……等等。出现在《新华字典》里的中国古代文化人物,可用寥若晨星来形容。而《学典》则提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古代文化世界,在孔孟老庄墨屈之外,有韩非子、列子、管子、孙武、孙膑、郑玄等一大批思想家,有成汤、共工、介子推、伊尹、秦始皇各类人物,还有风、雅、颂、《尚书》、四德、五常、六经、《史记》等成体系的传统文化展示。

纵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大陆辞书,它们以真理神君临万物,以一己之意臆断约定俗成之字义,刻意屏蔽、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博大的思想,故意少收或不收传统文化的基本词语,制造了可怕的文化断层。它们将包含丰富信息的“四”“五”“六”一概释之以“数目字”,《现代汉语词典》竟然连过气的“四化”一词都收了,就是没有“四德”、“四维”、“五常”、“六经”。两岸字典展现了迥然相异的世界观,一个干瘪,一个丰满;一个人性,一个物化……生活在哪个世界里的使用者是幸福的呢?


老愚 2015-08-23 08:56:20

[新一篇] 馬云給落榜生寫了封信,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該看下

[舊一篇] 夏天再熱,也千萬別對孩子做這5件事!90%的家長都錯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