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伪创新”现象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创新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教育改革长足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透视当前中学课堂,一种可以称之为“伪创新”的教学现象,渐已凸显出来。这种“伪创新”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创新理论和必要的创新经验,为创新而创新所导致的创新教育失效或效果不明显的一种教学行为。下面就目前中学课堂中存在的几种典型的“伪创新”教学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关注。
    一、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取代“满堂灌”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看作是知识的“接受器”。教师严格按照课本的知识体系,很少顾及学生的能力层次、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造成千人一面现象,忽略个性特征。师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压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挫,主体性地位难以体现。为一反传统,追求课堂师生互动,有的教师改串讲式的“满堂灌”为提问式的“满堂问”,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因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显得繁而无序,琐而无纲。曾见一位英语教师上课,一堂课共设置了近百个问题,无需点名,学生按照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45分钟下来,教师一问到底,几乎没有对教材进行精讲分析,似乎显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但学生却是疲于应付,杂问碎答。这种“满堂问”式的课堂教学,表面上问题目不暇接,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似乎是对“满堂灌”的革命。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多数针对性不强,主次不明,难以切合不同学生的水平特征,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很多学生提心吊胆,神情紧张,心中疑惑仍在提问中延续,教与学只能定格在肤浅的一问一答上,创新思维追求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得以实现。
  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反对提问,而是提倡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提问目的,正确把握提问的艺术,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燃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所谓“恰当”,是指精心地把问题指向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理解的难点和探究知识的规律上。所谓“巧妙”,一方面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另一方面是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愤”、“悱”情境,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二、为追求生动形象,用“拼合”、“掺合”取代“融合”、“整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辅助手段落后,教学容量小,课堂缺少开放性、生动性、形象性。多媒体给中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手段,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模糊,“拼合”、“掺和”多媒体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只不过是备课笔记的复制。上课时,教师只是一步步按照课件固定的预设程序进行演示,不能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多媒体的演示程序,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既定的程序中去。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完全是由多媒体的程序控制的,不仅学生的思维训练过程,就是教师的思维与讲解过程都逃不脱课件的控制,课堂缺少开放性与生动性。并且,问题的答案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但是对许多问题,学生与教师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尽管有些教师能够肯定学生的答案,但不能把学生许多有创意的答案放入多媒体课件,向全体同学展示。结果仍把自己原先设计好的内容、答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长期如此,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或不愿意发表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看法,而是消极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早点展示出来。
  要根治这种现象,必须变“拼合”、“掺和”为“整合”。要使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不仅教学过程必须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而使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是与学科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而且,还要使信息技术广泛进入学科课程,让二者实现双向互动。所以,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在“整合”上下功夫,不仅要明确、恰当的教学目的,要运用充分必要的资源,而且要把信息技术的综合效应以及交互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强大功能,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努力结合起来,融合起来。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用,才能避免多媒体课堂公式化、程式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解放。
    三、为追求个性培养,用“轻师”、“轻书”取代“唯师”、“唯书”
  应试教育注重的是教育的结果,把考试拿高分当作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视课本为金科玉律,照本宣科,绝不能“越雷池半步”。而学生唯名言是从,唯师命是听。“唯师”、“唯书”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化、程序化,学生的思维定势化、僵硬化,阻碍了创新教育的推进。为改变这种局面,追求学生个性的培养,有些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唯师”、“唯书”为“轻师”、“轻书”。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盲目省去必要的知识传授、点拨和纠偏,不注重对课内外知识进行广泛占有、研究、积累,不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鉴别、吸纳与扬弃,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质疑名人,轻视书本,以致“创新”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高见”,从而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快感。其结果是,“创新”失去了坚实的知识作根基,“求异”又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依据。
  我们在倡导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切不可偏于一端,而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创造力的大小与学生创造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学生有无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根据书本知识体系特点对教学整体设计的创造性高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都被固定在一个狭小的教室内,教师的任务只是把教材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追求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有的教师便采用“活动式”教学形式。但由于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把握“活动式”教学的理念、操作规程,且在平常课堂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再加上经验积累不够。于是,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分流的泛化、肤浅化,有的活动甚至变成了“活闹剧”。活动的目的、方向不够明确,进程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这种“牧羊式”的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训练和发展。
  “活动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作为一种教学观,它视教学过程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强调活动在学生认知、情感和个性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对活动既不能指手划脚、横加干涉,更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要善于挖掘利用课内外学科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换言之,教师对学生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和原则性指导,以确保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实际效果。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以活动的理念,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若干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活动课动力在“活”,效力在“动”,保证在“控制”,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共同提升。
  具备了某种先进观念,不等于必然有一个良好结局。有了创新教育的观念,只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障,但绝不等于就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这中间还须有一个不断摸索、反复学习、实践、总结的过程。我们在批判、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同时,更要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冲动,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江西教育科研南昌38~39G3中小学教育郭祖彬20032003郭祖彬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江西教育科研南昌38~39G3中小学教育郭祖彬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54:14

[新一篇] 追問學習的意義

[舊一篇] 透視當前高中歷史課堂中的低效教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