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耐心的时代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这是世相(thefair)的第 461 篇文章



在评价一篇报道好的时候,我们常用的一个说法是“写出了复杂感”。所谓复杂感,就是相反的气质交织在一起的状态。一个与生活死磕的人心里其实藏着柔弱,一个冷血杀手会露出憨厚笑容,这些都让人觉得复杂。

我遇到过几个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农民,很穷,常年借钱为生,为供养几个女儿读书家里省吃俭用,几乎从不买肉吃。但有一年春节,那个家庭的母亲花几百元买了件羽绒服,看着很洋气,她幸福地向人夸耀着这件衣服带来的满足感。那一刻我看到了复杂。

有一个小偷,惯犯,在杭州,他因为经常扒窃公车站的乘客被抓。那个抓他的警察去他住的村子里走访,发现他一直资助着一个孤儿,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供他吃住,并且花钱送他上学,像一个严父一样管教他,监督他学习,督促他走上正道。听这位警察跟我说起这个故事的那一刻,我觉得复杂。

至于这位警察,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很抠门的人,同事叫他“铁公鸡”,手机已经非常破,但不舍得换,也很少请人吃饭。但自从十年前他破获一起妓女被杀的案子后,他就拿出很多积蓄,并且四处募捐,直到供那个陌生死者的三个女儿读完大学。这也是复杂。

安静地听我讲完这几个故事,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上面这三个故事如果只讲一半,一个穷人极端节俭,一个惯犯被抓,一个警察特别抠门,并不是太好的故事,但补上后面一半,就动人起来。

也就是说,我们其实知道“复杂”的魅力。如果一篇报道只写了一个人的一面(即使特别极端),也总不如在那之后突然加上一些完全相反的东西,显得更有余味。在文学上,我们也见过很多极端的人,像“欧也妮·葛朗台”那样,从生吝啬到死,或者像“套子里的人”那样,从生刻板到死。但更动人的仍然是钟楼怪人或者九三年里的丹东。一个丑陋的美好的人,或者一个心存宽厚的屠杀者。

但是,当“关注度”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指标,当人们(在媒体、公众号、微博、广告文案上)渴望被关注,复杂变成了不讨好的一件事。或者说,展示复杂变得不受欢迎了。

无论是了解复杂的魅力,还是展现复杂,都需要耐心与技巧。而需要耐心的事情与这个时代的速度不符。人们相信读者没有耐心,读者也的确没有耐心。人们更希望尖刻、绝对、简单,因为这样子可以吸引他人。

说了这么多,终于谈到了正题。我最近越发感受到朋友圈的话题来去如风。就像冬春之交的北京一样,有时候是西风,第二天突然东风就来了。风势同样猛烈,但方向完全相反。一个话题第一天从一个方向被所有人关注,过几天就换过相反的方向被关注。最近的例子就是“最美图书馆”。

先是说它很孤独很美的一篇文章,几乎地毯式铺遍了朋友圈。很多人宣布那成了自己无暇的梦想。接着,一篇破坏式的报道指出了它的各种问题,各种不合情理,和它的商业背景,又刷了一次。这一次,另一些人又出现了,他们觉得这是个笑话。

我想说的是,真实情境也许一定没有那么无暇而美,但也一定不是个笑话。它原本应该是“复杂的”。

一座在海边的图书馆并非不可想象的,就好像那座着名的建设在沙漠里的镂空教堂一样。商业也并不能贬损它的魅力,因为商业曾经成就过无数美妙的东西。

同时它也不会是梦境,因为它一定会因为人的出现而庸俗,因为商业化而现实,因为自然的破坏力而尴尬。

它本来应该有一种复杂的气质。掺杂着设计者的理想主义追求和商业的欲望,掺杂着海边的浪漫和人间社会的嘈杂。这才是生活实现美的方式。

其实这也挺好的不是吗?如果我们愿意付出更多耐心,我们就能看到复杂的魅力,也就是在一味赞美和一味批评之间的那种东西的魅力。

还有很多事都是这样的。



世相

倡导有物质基础的精神生活

文章兼顾见识与审美

也许长,但必定值得耐心阅读

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家的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发起者


微信:thefair 微博:@世相




世相 2015-08-23 08:51:27

[新一篇] 愛你一生一世

[舊一篇] 【周末一讀】劉瑜:愛情饑渴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