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标准答案是中国教育的沉疴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撰文|殷国安

来源|荆楚网


“同学们,下一个提问谁站起来回答,老师奖励100元。”昨天下午,在南京师范大学一堂讲座上,为了打破“有问无答”的“窘境”,授课教授张铭当场掏出了皮夹。这下,原本安静的课堂“动”了起来。(扬子晚报网5月8日)


这是一堂有关新技术的讲座,讲的是前沿课题“机器听觉”,由南师大张铭教授为物科院大三学生授课。张铭教授是位“海归”,2013年年底由国家“千人计划”引进,回到国内高校课堂的他有些“水土不服”。 “国内课堂太安静了,老师在讲课,学生听得很认真,心里有疑问不敢提出来。我提问的时候,有的同学还会低下头,少部分人会勇敢地主动站起来回答。”“作为老师,我特别喜欢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起来,大家来一场思维的碰撞,碰撞后才能得到提升。这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于是,教授“临时起意”,想起了用奖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新招。还好,果然有学生被调动起来了,而且还得到了奖金——但学生要退还奖金,老师说必须兑现。


据说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有问无答”现象十分普遍。老师抛出问题,学生没有反应或反应淡漠;老师请学生提问,学生沉默不语,似乎没有问题,无需答疑。缺乏激烈的观点交锋、活跃的思维碰撞、真诚的情感互动。专家解读认为,一个原因是老师讲课照本宣科,课堂教学内容乏善可陈,引不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兴趣。这里不仅有老师的水平和方法问题,还有政策导向问题,重科研轻教学已是普遍现象,教师评优晋级看的是科研成果而不是教学实效,只有那些对学生真正负责任的老师才会认真备好课、用心上好课。


但另一个原因更加突出,这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的“基因性缺陷”:老师习惯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学生热衷于接受老师传授的标准答案。这样一来,学生既不需要提出问题,更不会去质疑老师给出的答案。对此现象,2012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资深顾问、英国资深心理学专家罗恩博士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6年至今,我来过中国三次,每次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中国人太乐于寻找标准答案,正确的、神奇的、万能的标准答案,找不到这个答案就很焦虑。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经历、探索、觉察、感受,世界上哪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也正因为如此,在上海纽约大学举行的首届新生入学仪式上,第一任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智慧,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知识,也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雷蒙校长主张,不是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自己去寻找答案。


但对于习惯接受标准答案的中国学生而言,要改变这一“基因”,确实不容易,需要整个社会、教育的大环境鼓励质疑。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51:09

[新一篇] 到家服務混戰:巨頭進入,創業者去哪?

[舊一篇] 淘汰應是公務員職級晉升的必然前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