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山中何所有:陶弘景诗文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ID:ibookreview

『与96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文/三书(古典文学博士)


(#相关提示#在书评周刊微信首页下方对话框回复关键词0720,收听三书的相关语音。)



◎山中何所有:读陶弘景的山水诗文


茅山道士陶弘景


公元492年,任南齐诸王侍读的陶弘景,在道教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双重驱使下,毅然脱下自己的朝服,并将其悬挂于都城的神武门之上,以示舍弃仕途归隐林泉的决心。


后被尊为道教茅山派祖师的陶弘景,对于自己这一出世的选择,除了世俗所谓“身有仙相”的原因之外,他更加强调了“缘势使然”。陶弘景不到20岁即入朝廷任诸王侍读,但十六年间仕途多有不顺。侍读是个清贫的官职,陶弘景因家贫求为宰县不得,所以自幼深慕神仙之道的他,便随缘彻底放下而云游方外。


挂朝服于神武门之后,陶弘景上表辞归,因任职期间,他虽身在朱门,却心游世外,整天闭门读书不问世事,所以齐高帝萧道成就诏许了他,并赐给他茯苓和白蜜以供其服食修炼。


离开朝廷,陶弘景便一身道服,飘飘然往句容的句曲山(位于今江苏镇江句容县)去了。汉代曾有一个来自咸阳的三茅君得道后来到这里,因此句曲山又叫茅山。陶弘景认为茅山之下乃第八洞宫,名为金陵华阳之天,从此自号“华阳陶隐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着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对阐扬道教,尤付精力,继承《上清》经法,开创茅山宗,是南朝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亦较深远。


山中何所有


隐居没多久,陶弘景收到一封来自齐高帝萧道成的信。信中问他山中何所有以致让他流连忘返。这个问题显然带有戏谑和不屑的口气。陶弘景读完信之后,便写了一首诗作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首诗的题目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与朱门广厦相比,山中又能有什么呢。这是齐高帝的心态。陶弘景说是啊,山中能有什么呢,除了岭上的白云。但是山中的草木泉流皆可怡悦,为什么诗中只说白云呢?陶弘景的白云是一个隐喻。《庄子》里有“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好读老庄的陶弘景,自然将白云视为仙乡的代称。


如此,“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这一句就意味深长了。对于陶弘景来说,山中乃帝乡仙都也,非世俗中人所能识得。这样闲逸自在的仙乡,只可自怡悦,而无法拿来赠给身心为名利束缚的君王。


隐居期间,陶弘景四处访道求仙、遍游名山。他每经过一处溪涧,便坐卧其间,吟赏流连而不能已。与他交情甚好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曾派人持重金请他出山辅佐朝政,他便画了两幅图给萧衍。一幅图上是一头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另一幅图是一头牛套着金络头后面有人持鞭赶着。萧衍看了不禁失笑道,这分明就是庄子“宁曳尾于涂中”的那只龟啊。之后萧衍每有国家大事需要咨询,便写信派人送往山中,陶弘景以信作答,如此一月之间书信往来总有几次。陶弘景因此而被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采药图


陶弘景谈山川之美


痴迷于山水的陶弘景,是如何谈山川之美的呢?有一次,他一个叫谢征的朋友给他写了封信,谢征曾任掌管朝廷机密文书的中书鸿胪。在给谢中书的回信中,陶弘景畅谈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与谢中书书》。虽题为书信,实际上是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美文。寥寥四十字,仰观俯察,洗练地道尽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自古人多共谈,在陶弘景眼中,远近高低、四时晨昏,气象不同,或静或动,皆有灵气。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之拔出尘表,水之清澈明净。五色石壁、青林翠竹、晓雾鸣猿、夕阳跃鳞,山中之物趣味实多,然而只可对谢中书这样的知音说,而不能与萧道成那样的君王谈。


“实欲界之仙都”,如此山川,被陶弘景誉为人间仙境。与魏晋南北朝时很多高僧一样,陶弘景虽然为道教一代宗师,但他亦博通儒、释、道三家之学。欲界为佛家语,即指充满七情六欲的人间世。虽然尚未修炼成仙,但是隐居在山中,陶弘景已自觉如在仙都。


在古来共谈山川之美的人中,谈得最多最好的恐怕当数晋宋之际的谢灵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但仕途多舛的他,一生好游山川,所到之处,兴之所至,皆赋诗为记。在他之前,没有人像他这样忘乎所以地娱情山水,更没有人专门写诗记山水之美,因此陶弘景在大约百年之后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在山中隐居了四十多年,期间撰写了大量有关医药、养生、炼丹、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着述,直到公元536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据《南史》记载,陶弘景死前无疾,但自知将逝,便详细交代了弟子如何举行丧葬仪式,死后他面色如生,香气满山,累日不散。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38:55

[新一篇] 民間•民刊•大象詩社

[舊一篇] 書評 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