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02)10-0001-05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已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但在这种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深藏着高等教育的深层危机。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科学教育繁荣昌盛,人文教育的生存处于危机状态。”[1]高等教育这种片面关注科学教育,冷落人文教育的后果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人文精神和道德世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病痛。如何消除两种教育的隔阂,重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世界性课题。
一
科学教育是指以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而人文教育则是通过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人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着重解决“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人文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人文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中世纪以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未分化的。但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科学技术近百年来突飞猛进,对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科学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比如,大学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求学者,以接受科学教育作为自己接受教育的重心;进入大学学习理工科,已成为优秀中学生升入大学学习的首要目标;办大学者也往往首先重视和保证理工学科的发展,人文学科则难以得到优先考虑。
与此相对应的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文教育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市场经济也有其负面效应,它往往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看重工具的层面而忽视价值的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看重片面的“经济人”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文化人”。这突出表现在追求利润的短期效应上,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期更为明显,人们过于热衷学术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人文教育严重失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人文教育自身也出现了知识化的倾向,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完善。
从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与社会现实文化结合得过于紧密之时,总是预示着大学人文精神的衰落。现代高等教育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与批评,也在于高等教育几乎是不加选择地接受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文化。日本教育家永讲道雄曾告诫人们要警惕“现代大学的危机”,他指出:“当大学与企业结合得过于紧密,学术上又过于反映出实用性的时候,大学的创造性就会枯竭。”[2]这种警示,其实指明了现代高等教育在处理自身与社会现实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与社会现实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也告诫人们:“在教育适应现实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要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寻求,以避免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3](P43)
而在历史上,伴随科学重要性的与日俱增以及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原因,导致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呈现出对科学技术的过分青睐与对人文的过分冷漠。这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局限,理工科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文科类学生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过重的教育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淡化。这种割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即西方学者所称为的“单面人”(one dimension man)——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
从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界就不断呼吁要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综合,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乐·陆庭在1998年的中国之行的讲演中,就呼吁“大学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4]。在我国,一批有识之士也指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原华中理工大学杨叔子院士早就提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5]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8月5日会见6位世界着名科学家时的谈话中说到:“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特网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信息垃圾和虚伪的信息。如何区别网上哪些信息是真实的,哪些信息是被歪曲的,科技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6]
在我国,由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高科技发展趋势,从更加广阔的世界科学发展的背景及时地提出科学技术必须和人文伦理相联系,这十分重要。无数的事例证明,只有科技的发展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与之渗透和配合,科技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害人类和社会,因此科技不是万能的。
事实上,科学教育在为生产力的跃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蕴藏着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秩序、使人堕落的危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如前所述,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这即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类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不“应该”。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赖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但如果这一发展不与人文社会科学相渗透,也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已成为20世纪以来大学改革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事实上,关注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全球性的趋势。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它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大陆习惯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港台地区称为“通识教育”,在欧美,有人称之为“自由教育”(又译博雅教育,英文是一样的:iberaleducation),此外,还有“全人教育”等称法。文化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以来,在全国高校得到较为普遍的响应和发展。当前对这一重大改革举措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应该有更新的认识。
(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切中了当前高等教育人文与科学教育分离的时弊。“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7]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从重传授知识到重视能力直至注重提高素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当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大学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更需注重对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需注重对学生与人共处、与社会交往、合作的做人能力的培养,更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个性的养成,这是当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既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才是理想的教育,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口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经济的全球化、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等等,都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迅速作出重大调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口。事实上,文化素质教育并非一项具体的专门工作,而是一种有关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法的事关全局的教育思想。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口,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清华大学在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系列的同时,推出学生应读书目,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会知识;南京大学则调整了教学计划,规定理科学生必须修完14个学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等。这些学校都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靠人的高素质,特别是高文化素质来维持的。在当今时代,人类越来越明确,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人类财富的极大丰富,同时也会使不发达国家更加贫穷。要消除人类的两极分化,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一方面必须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胸怀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发展适应时代进步所需要的先进文化,促进人类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存。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先进文化建设应该是一项世界性的课题。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及相关制度都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要求文化的转型与之相适应。在我国高校内部,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削弱的倾向,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动生成的文化理念正在自发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方方面面,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对我国高校的渗透正在逐渐加强。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自觉担负起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同时把建设先进的、进步的大学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
所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切入口。这是当今时代和我国现实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高校中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有新的突破。
三
我国高校当前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不可否认,目前高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学校还停留于一般的宣传、呼吁,但实际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却少有有深度的、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二是注意的焦点局限于提高文化知识结构及水平上,对于文化品位并不看重。三是不少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流于形式,所增设的课程或活动没有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的整体改革融为一体,其整体效益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新时期如要更好地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高校领导要在学校管理,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
(二)加强人文、科学学科群的建设与协调,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全员教育的思想。即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在学生社会实践、各种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育人环境上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尽管如此,开设文化素质课程仍然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两个基本方面——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必须通过文化素质课程建设来全面加强人文与科学学科群的建设。
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应突出两个特点:一是涉及领域广、涵盖内容丰富。既保持传统,又有所创新;既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体现当代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二是可选择的课程跨度大,课程具有高弹性度。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专业性不能太强,而要力求在专业教育外打破学科分界,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创造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在理工类学生中融入人文教育课程的同时,在文科类学生中必须渗透科学教育的课程。同时各教学实体必须积极探索形成一些文理工交融的学科,以充分体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突出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一流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进行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扩大文化素质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网络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现代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拒绝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校应大力支持部分教师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并自制网络课件,将原本平面的书面表达制作成生动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逐步建成网络校园,从而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要提倡经典导读,深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文化、文学方面的名家名着凝聚着深刻的为人、治学、做事的哲理,鼓励学生阅读这些名着,可使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人类宝贵的遗产,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清华大学已在这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颇值得其它高校借鉴学习。
三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通过大力开展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对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校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师德的培养。德为师之本,师德的核心是奉献和责任。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师德高尚的楷模。其次要重视教师的继续学习,在强调专业研究的同时,重视扩大知识面。再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自觉性,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文化素质的养成所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的整洁和绿化、校训和行为规范、教室与实验室布置、图书资料建设等等,都要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为此,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重点建设项目,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进行精心部署。二要想方设法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投入,确保经费落实。三要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四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各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各教学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外的人文景点、艺术、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社会调查、访谈、社会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
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必须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从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的片面性中摆脱出来,确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和教育观,并在自身的为人治学中,自觉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才能在高校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5G4高等教育舒扬2003200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简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了若干探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science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cultural qualification educationCultural Qualification Education:the Starting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SHU Yang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05,China)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is a necessity for the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ultural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is the very conjunction poin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Based on the above reflections the author makes exploration into th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cultural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舒扬(1956-),男,四川人,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高等教育管理。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作者: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5G4高等教育舒扬2003200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简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切入点。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了若干探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science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cultural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网载 2013-09-10 21: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