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办好学校的先决条件,是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教育教学潜力的充分发挥。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的界定和构成
  教育资源是旨在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质、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力和人力的优化组合与合理开发。这里的物力,是指办学设施的物质构成;人力,主要是指担负诱导和培育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发展的教师。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对教育对象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发其创造潜质,塑造创造型人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经济社会中,货币形态为主的教育经费,是教育资源建设的母体,是构成办学所需物力和人力有机统一的本源。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有:(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收、企业办学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与其它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3)社会捐集的办学经费;(4)学费杂费;(5)其他教育经费。在由单一渠道变为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中, 国家从国民经济收入中拨出的教育经费,是教育资源投入的主体,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且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而居于超前发展的地位。这在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积聚、创造条件向知识经济过渡中,尤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资源的载体形式与地位
  教育资源投入,是以一定的载体形式表现的。教育资源的载体形式,按投入方向性的不同,划分为非生命载体形式和生命载体形式。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泛指办学的物质设施。生命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的教学艺术、育人艺术的教师,还包括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等。这两种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功能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生命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是利用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发挥自身价值的教育社会功能的主体。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办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非生命载体形式教育资源,按作用于教育社会功能实现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教学设施和辅助性教学设施两部分。教学设施,是指直接作用于教育社会功能实现的办学硬件设施,包括多种功能的教室、实验室、电教音像室、语音室、电脑室和图书馆、科技馆及相关的设备、组件等。辅助性教学设施,是指在某种程度上间接作用于教育社会功能实现的设施,包括生活设施、校园的环境配套设施等。这样划分的目的,是由于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在特定的办学范围内有阶段、分层次地推进办学设施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所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阶段或时期内,必须将直接作用于教育功能实现的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置于优先的重要地位,首先处理好;间接作用于教育社会功能实现的辅助性设施建设置于从属的地位,不是置之不顾,在条件许可时亦需要逐渐处理好,而不是在尚不具备条件时急着置于教学设施建设之先。只有这样辩证的主、从结合地处理好学校的主、辅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资源投入的整体性功能。
  生命载体形式教育资源,按其产生教育创新价值的性质,是内生性教育资源。简明地说,生命载体形式教育资源,是直接作用于创造经济社会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内生增长的教育资源,是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资源,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人的创造性与创造功能的开发、诱导、培育和发挥,是不同于非思维功能的非生命载体形式教育资源的的生命物质的最高形式——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的状态。显而易见,教师作为内生性教育资源的主体,自身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和创新性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不可以简单的计量方法来表达的。它只体现于社会的无限的生动的发展。
  在根本意义上说,生命载体形式教育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由于这样,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创造潜力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可包括:
    1、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
  在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造就层次较高的千百万服务于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灵魂工程师,使生命载体形式的教育资源永葆旺盛的生机和不竭的源泉。
    2、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根据教育科学发展和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多种有效的形式或模式,对在职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充电”,以期实现知识更新和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立于较高的起点上,促进育才工程的提高和发展。
    3、盘活和开发教师的社会资源
  就全国范围看,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数量上,城市多于农村,发达地区多于次发达地区;在质量上,亦是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教育社会中教师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时,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盘活教师的社会存量,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具体办法,鼓励发达地区过量的教师定期、定点和定向支援落后地区的教育,参与落后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在地、县、乡和人口聚居的社区建立基地,传经送宝发挥辐射、扩散功能,援教的教师与受援地区的教师密切合作,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在较高的起点上得以发展。这对于逐步缩小全国教育社会中的地区差距和开发社会创造潜能差距,提高中华民族教育素质,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实现教育资源建设功能的特点
  教育资源投入功能的实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生产资本投入产出的是增值的物质产品,即比原投入的生产资本扩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具单向性,教育资源投入即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原生创造潜质的开发,即通过社会化的教育和学习,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经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达到社会价值增值;且开发的创造潜力在使用过程中无磨损性,只有增值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因此,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的社会功能具多向性。不仅如此,教育资源投入功能的实现,还有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成正相关的关系
  教育资源投入有两个重要目的,通过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即经济社会的内生增长。这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而实现的;且随着受教育者的教育层次的提高而依次提高和发展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美国的国民收入中20 %来自物力资本,80%来自人力资本。舒尔茨研究了美国历史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1929——1957年可再生有形资本的增长率是2%, 而劳动力中教育资本的增长率是4%。 ”舒尔茨还具体地研究了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投入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35%,中等教育为10%,高等教育为11%,加权平均后平均收效率17.3%,占美国国民收入增加额的17—33%(注:夏再兴.论教育投资的收益特征.咸阳师专学报,1997(2).)。据我国专家测算,受教育者的教育层次提高了,作用于劳动生产率亦相应地提高了,小学程度为43%,中学程度为108%,大学程度为300%。这充分表明,教育资源投入是具有高效产出的投入,经教育过程而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知识的创新与增值。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断地将科技和经济社会推向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教育发展=经济增长”的金科玉律。(注:冯增俊. 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性及其定义.教育现代化,1998年(1))。
    2、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具长期性
  在科技不甚发达、科技内蕴藏着的潜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甚显着的时期,人们没有把教育看成是一项社会产业,忽视教育资源投入在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近300年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 从教育开始发达,到科学兴旺、科学中心建立与转移,以及对技术发展而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准备时间,分别为110年、29年、10年、34和31年。 (注:乔际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理教学的新要求.物理教育研究,1992(1).)一般说,培养一个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需12年左右,培养一个合格的大专本科人才需要16年左右,而培养一个合格的硕士、博士高级人才需要约20几年时间。且这些不同层次人才走上社会与效益产出往往不是同步实现的。还有一个适应的、发展的过程。
    3、教育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具无限扩展性
  教育资源投入,如同是一个“发散器”加工厂,产出的不只是可计量的受教育者;它产出的“产品”,特别是具有社会发散功能,使投入的教育资源产出的人才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能收到1>1的无限扩展的社会价值。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一切知识是代代积累、传承和发展的。在社会实践中,后人总是以先人在社会实践中提炼、积累的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术为基础,将其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知识的传播功能与其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价值的无限扩展性,决定了教育资源投入而形成的“发散器”加工厂造就出一个个“发散器”式的具特定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结构于一体的多层次的各类各级专门人才,作用于社会实践,在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单位和社会部门中,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以致代代社会群体中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功能。从教育资源投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效果的双重性看,一方面是产生内部效应,经教育、训练后提高了个体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个体与家庭获益及其他非经济性的收益;另一方面,产生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经教育、训练后的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环境中,在各个知识与技能的层次上提高他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群体,以致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代群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正因为这样,这种形式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社会发散功能越强,受益的社会群体和社会代群越多,必然形成强大的源源不竭的社会创造能量的聚集,形成释放出作用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难以估量的社会能源。
      四、实现教育资源建设功能的核心是追求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
  实现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是教育资源建设的核心。这是人类积社会实践发展的经验而铸成的世世代代追求的根本目标,且随着历史长河流程的发展而愈益激发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并促使人们进行科学的实践以期成为社会创造实践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作用于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功能的实现,由此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的统一。人的创造潜能是人作为高级生灵、高级动物而生来就具有的特性。
  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是在社会化的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教育和学习对人生来就有的创造潜能具有“开发”和“窒息”的“双重力量”。只有符合教育产业发展规律的诸要素,有机构成而运行的教育活动,形成有益于个体发展的社会的教育与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唤醒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的萌发,并在健康的导向和培植下发育成为作用于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力,为人类造福。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创造性的自我实现,即人生来具有的创造潜能的成功的开发、发挥和结果。教师作为构成生命载体形式教育资源的主体,是实现教育资源建设功能的核心即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诱发者,培育者和主导者。教育过程是教师按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特点探索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的环境、条件及其作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达到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过程。简言之,教育过程是探索完美地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使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切实践活动按规律、有利于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实现人的创造价值的社会性转化。这是教师希望和努力实践的教育创造力量。如果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创造有利于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环境、条件和过程,这种“教育”就必然会变成为“窒息”教育对象创造精神的消极“力量”。这是我们人类所不希望的。因此,研究能动地开发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五、我国确立教育资源建设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切实地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行动计划》还规定各级财政“特别是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行动计划》还特别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这是建国以来的重大举措,实现了我国教育资源投入观念的历史性的根本转变。这不仅将从根本上扭转历史上教育资源投入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特别是确立了教育资源投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法定地位和战略地位。我们坚信,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春天的阳光雨露必将孕育出辉煌的未来。
教学与管理8太原3~5G1教育学吴廷熙20002000吴廷熙,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作者:教学与管理8太原3~5G1教育学吴廷熙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57:44

[新一篇] 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研究

[舊一篇] 數字時代的管理革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