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回顾与未来十年展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自1949年至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了近五十年。回顾近五十年来的两岸关系,总的趋势是逐步向前发展的。海峡两岸由统一到分离是国共内战和外国势力干涉造成的,但两岸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交往,则是历史的必然与两岸人民的心声。随着两岸交往的不断深入和所有中国人共强共荣意识的增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的政治沟壑最终是能填平的,中国的统一与强大定能实现。
      两岸关系五十年之回顾
  笔者将五十年来的两岸关系作整体与比较分析,发现一条较为规律性的特点,那就是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大体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当然每一阶段不一定都是十年,有的是八年、九年,有的是十一年,这里指的十年是一个概数。
  第一个阶段是海峡两岸对峙局面形成与两岸严重军事对峙时期,时间为1949年至1958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八二三”炮战为重要标志。在这一时期,祖国大陆要渡海解放台湾〔1〕,台湾当局要军事反攻大陆〔2〕,国共两党在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岛屿多次展开激烈战斗,国共内战仍在继续。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由于美国的干涉,国民党当局得以在台湾站稳脚根,台湾遂与祖国大陆暂时分离。
  第二个阶段是海峡两岸局部军事冲突时期,时间为1959年至1966年,这一阶段实际上只有八年。由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中苏交恶,在“八二三”炮战的前后,中美开始接触、谈判,中国政府对台政策也出现相应调整,开始强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3〕, 国共双方在谋求进行接触〔4〕。国民党当局一方面继续对祖国大陆沿海地区用兵, 致使两岸小规模军事冲突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又因自身力量的有限,提出了“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政治作战”的策略,两岸关系较前一阶段有所缓和。
  第三个阶段是海峡两岸冷战对峙时期,时间为1967年至1977年,前后有十一年。1966年,祖国大陆“文化大革命”开始,对台工作受到影响和冲击,但对台政策仍以“和平解放台湾”为基调〔5〕。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台湾当局出现前所未有的“外交危机”。国民党于是对内实行“革新保台”〔6〕,对外推行“总体外交”, 大陆政策转变为“光复大陆”之下的“绝不谈判”、“绝不妥协”〔7 〕。较前一阶段,这一时期两岸已很少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局势已大为缓和,但两岸前沿阵地处于军事对峙局面仍在继续。
  第四个阶段是海峡两岸和平对峙时期,时间为1978年至1987年。七十年代以后,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79 年1 月中美建交为新对台方针的出台准备了基本条件。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8〕、1981 年国庆节发表的“叶九条”〔9〕,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政策。 台湾当局在国际形势发生不利于自己变化的情况下,也改变和放弃了“反攻复国”的口号,转而推行“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10〕和处理两岸交往不断增多的“三不政策”。与前一时期相比,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军事对抗走到了和平对峙,双方都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两岸的分歧与中国的统一问题。
  第五个阶段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时期,时间为1987年至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人民冲破重重障碍进行交往。而中国共产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促进两岸“三通”、“四流”的对台政策,得到两岸民众的欢迎,对台湾当局禁止两岸人民自由来往的大陆政策产生巨大冲击。为了适应岛内外形势的需要,蒋经国晚年决定进行“政治革新”,为国民党大陆政策的调整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提供了前提。1987年7月,台湾解除实施长达38 年之久的“戒严令”〔11〕,同时也解除台湾民众赴大陆不能以香港、澳门为首站的禁令,11月正式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来又逐步允许两岸“间接”、“单向”经贸往来。对台湾方面的举动,祖国大陆表示欢迎并予以积极配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交往的措施。从此,两岸人民开始自由往来,两岸的民间来往日益频繁。进入九十年代后,两岸从单向交流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双向交流,交流项目从探亲扩展到经贸、体育、学术、文化等各方面,层次也越来越高,以致两岸戴白手套的官方机构围绕两岸交流的诸多事务性问题进行协商、谈判,两岸官方不接触、不谈判的局面有所突破。两岸进行交流的结果是两岸均受益,如两岸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为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加往来、互惠互利,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他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两岸民众的往来与交流的不断深入,表明两岸关系已进一步缓和,中国和平统一露出了曙光。
      两岸关系将迈入新阶段的原因
  如果“十年阶段论”成立的话,那么两岸关系到了1997年以后将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实际上,两岸关系通过十年来的民间交流过程后,正在酝酿新的变化。对两岸十年来的接触进行观察可以看出,两岸暂时的歧见并不影响双方的交往、合作与互利,两岸人民之间的隔阂是完全可以消除的。当然发展过程中也不会一帆风顺,还会出现曲折,甚至遭受到严重挫折,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它将因形势的变化与需要而被改变。这是因为:
  (一)两岸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需要。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众多台湾同胞不仅可以与祖国大陆亲人团聚,而且经过投资、贸易获得不少好处。据台湾官方统计,两岸1996年贸易总额达238亿美元(实际数字还要大),其中台湾方面享有150亿美元的顺差,祖国大陆成为台湾最大进出口市场。如果除开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台湾对外贸易就会出现近百亿美元的逆差。更重要的是,许多台商通过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不仅摆脱了在岛内发展的困局,而且赚取了巨额利润。总之,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对海峡两岸都十分有利。因此,两岸人民强烈要求维持两岸和平气氛,反对“台独”势力破坏两岸关系,不希望战祸再起,保证他们能往来于两地,更希望建立一种使两岸关系发展、增进往来的机制。这是两岸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因。
  (二)和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世界经济重心渐向东移,区域内的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这种趋势要求两岸进一步携手合作,共创中华民族的辉煌。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朝着接触、合作方向变化,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着增强,经济发展区域化的态势日见明显。这种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中国大陆争取到发展经济的有利环境,而且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中国一部分,与祖国大陆同文、同种、同俗的台湾,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合作关系自然将进一步密不可分,并将有极为广阔的前景。而世界经济、政治重心逐渐东移,亚太成为全球最有活力、最受人瞩目的地区。与亚太地区同处上升趋势的中国,自然将与亚太地区国家一道在国际社会中更有份量地发挥稳定世界局势、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台湾当然不能自外于这一大环境,而且只有与祖国大陆进行合作,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振台湾经济。包括海峡两岸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若能精诚合作,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盛一定能实现。
  (三)香港的回归及其稳定与繁荣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第一,香港能顺利回归,证明中国的统一必须走自己的路,“一国两制”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已跨出成功的第一步,这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值得参考的范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一国两制”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消除两岸间的误会。第二,香港回归祖国大陆后,与祖国大陆密切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港岛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将步上新的台阶,这将使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更加相信两岸合作则互蒙其利,大大推动两岸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第三,香港将更加有效地发挥两岸间的“窗口”、“桥梁”与“管道”作用。香港在英国人统治时,就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起到了“窗口”、“桥梁”与“管道”作用,两岸可以通过香港相互观察、相互了解,两岸间的民间交流与经贸往来,主要是通过香港来进行的。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原有的这些功能不仅不会削弱,而且会愈益加强,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完全可以通过香港而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两岸的直接来往已排上议事日程。
  (四)台湾当局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现行大陆政策受到岛内民众的普遍批评。台湾加工出口经济型态决定了其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包括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等都需要进口,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要销往岛外。正好祖国大陆具有丰富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这为台湾经济的出路提供了广阔空间,祖国大陆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两岸贸易额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以及台湾对大陆的巨大贸易顺差,充分证明台湾需要大陆。而两岸的间接往来,增加了台商的成本,削弱了台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广大台商强烈要求两岸快速直航。台湾当局自去年以来,对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进行诸多限制,违背了台湾经济发展规律,受到了广大台商的普遍反对,台湾当局将被迫调整大陆政策。这势必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种种因素的结合,势将促使两岸关系在世纪交替之际走上新的台阶,这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全世界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两岸关系未来十年展望
  照笔者的浅见,近五十年来的两岸关系已经历了五个阶段。当前,正是两岸关系朝向新阶段转化的时期。也就是说,两岸关系经历了十年的民间交流时期后,要进入新的、更高的阶段,即第六阶段。那么第六阶段的两岸关系将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然,要完全预测新阶段的两岸关系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因为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人为的因素难以把握。因此,笔者只能是根据两岸关系的历史进程与当前的情况做一大胆的猜测,准确与否,还有待于今后的事实去检验。
  大体上,新阶段的两岸关系至少包含三项重要内容。一是两岸政治上打破僵局,进行政治接触与谈判。二是两岸“三通”,进行全面直接往来。三是两岸在经济上初步形成分工合作局面。
  所谓两岸政治上打破僵局,指两岸不仅恢复处理两岸交流事务的事务性协商与谈判,还得要在政治谈判上有所进展,即两岸达成有必要进行政治谈判的共识,并就政治谈判的程序进行正式协商,这是当务之急。在“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就结束敌对状态进行协商与谈判,将是新阶段两岸关系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内容。是不是能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甚至签订协议,这将要视国际局势及两岸情势的发展而定。但只要有了政治协商与谈判,就应视作两岸关系新阶段的开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当前形势的分析,海峡两岸在未来十年内达到新阶段的目标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所谓两岸直接往来,是指两岸间人员与货物的来往不必要经过香港、澳门或第三地区,直接往返于海峡两岸。这样,台湾的民用航空器、轮船可以直接飞抵或驶抵祖国大陆飞机场或港口;祖国大陆自台湾输入的产品、原料等可以从该产品出厂地附近的机场或港口直接运抵大陆;台湾的信件与电信可直接送抵或传达至祖国大陆目的地;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经商,进行学术交流等各种活动,可以从台湾的机场、码头直抵祖国大陆各地。相应地,祖国大陆的民用航空器、船只也可从祖国大陆机场与港口直抵台湾,台湾自祖国大陆输入的原料、燃料和各种产品可从该产品出厂地附近直接运抵台湾,祖国大陆的邮件与电信可直接传递到台湾目的地,祖国大陆民众可直接从大陆主要城市去台湾进行各种交流活动。也就是说,海峡两岸要直接通航、通商、通邮。这样往来于两岸的民众可节省旅途时间,减少途中的麻烦与开销;两岸各自输出与输入的原料、燃料、产品等运输价格将大为降低,手续也将大大简化,提高两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就当前形势来看,两岸“三通”迫在眼前。
  所谓两岸在经济上初步形成分工合作局面,是指两岸在经济上进行初步合作,双方能扬长避短,共同发展与繁荣。具体而言,指两岸产业分工逐步深化,不仅有“垂直分工”,而且还有“水平分工”。目前,两岸“垂直分工”的局面基本形成,台湾方面也对“垂直分工”积极推动。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产业“水平分工”也会得到发展。从两岸整个产业结构水准和资源天赋来看,两岸未来就具有水平分工的条件,特别是大陆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更为两岸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可能。
  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及两岸的现实需要角度去分析,达成以上三项指标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两岸关系的好转和中国的统一前景持乐观态度。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先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12〕,表明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可就一切问题展开谈判,两岸关系也将因此进入更高阶段。当然,两岸关系在向新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和新的时期内还会遇到一些阻碍,但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只要祖国大陆经济继续增长、社会持续稳定,两岸关系必定走向新的阶段。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磨合,两岸最终能消除各种歧见,中国最终会走向统一。
  注释: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第598—599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
  〔2〕蒋介石:“革命实践运动纲要”,载《蒋公全集》第2061 页。
  〔3〕《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下,第2866页, 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4〕《海峡两岸关系40年》第1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5〕《中国建设》第6页,198年第4期。
  〔6〕《蒋院长言论集》第一卷,第92—94页, 台中央日报社印行,1978年3月6版。
  〔7〕张其昀:《党史概要》补编,第2100—2102, 台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
  〔8〕《人民日报》,1979年1月2日第1版。
  〔9〕《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日第1版。
  〔10〕张鎏波:《中华民国春秋》第592页,台三民书局1981 年版。
  〔11〕台《中央日报》,1987年7月15日。
  〔1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第46页,单行本,1997年9月版。
台湾研究京18~21,27D4中国政治朱显龙19981998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作者:台湾研究京18~21,27D4中国政治朱显龙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54:28

[新一篇] 兩位藝術大師為何不相能?  ——略論魯迅與梅蘭芳

[舊一篇] 兩種典型形態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